春秋往事7|树敌诸侯,郑庄公是如何得罪卫、周、宋三国的?

春秋往事7|树敌诸侯,郑庄公是如何得罪卫、周、宋三国的?

()
中文名:
春秋往事7|树敌诸侯,郑庄公是如何得罪卫、周、宋三国的?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当初,郑桓公友为了给郑国找退路,看中了“洛之东土、河济之南”这块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土地。仗着自己是天子的叔叔,以势压人,取了虢国和郐国十座城邑来立国,后来郑武公干脆灭了这两个国家,使得郑国实力迅速增强。 但如果仔细分析郑国的位置,你会发现

秦朝名人推荐

当初,郑桓公友为了给郑国找退路,看中了“洛之东土、河济之南”这块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土地。仗着自己是天子的叔叔,以势压人,取了虢国和郐国十座城邑来立国,后来郑武公干脆灭了这两个国家,使得郑国实力迅速增强。

但如果仔细分析郑国的位置,你会发现,它西有王室、西北有晋、南有楚、东边从东北到东南依次有卫、宋、陈、蔡,中间还夹杂着犬戎和其他小国,郑国只是小小一块,是被包裹的严严实实。

[var1]

地理位置上的“先天不足”,让郑国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虽然地处中原、民殷国富,但想要更大的发展空间,是真没有了。

而重要的是,乱世之中,中原交通之地必多是非,国家若没有战略纵深,一旦强敌入侵,就是灭顶之灾。

当然,现在的郑国还不用考虑这个问题,毕竟目前晋国正在内乱,楚国尚未崛起,齐、秦暂时也不足为虑。但是有一天,这些大国都会成为郑国的问题。

从后来郑庄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是知道郑国的发展短板的,但对于后世事,他是无能为力。

对于他来说,眼前就是要应付好周王室和宋、卫、陈、蔡等国,尤其是宋、卫两国,其境况与郑国相似且国力相当,他们要想扩张,必定要跟郑国直接冲突。而郑国刚刚爆发的内乱,很显然给了卫国可乘之机。

[var1]

结怨于卫,郑国的第一个敌人

上文我们讲过,共叔段起兵时,派自己的儿子公孙滑前去卫国联络外援,约定事成之后共享利益。

当时的卫国国君是卫武公的孙子——卫桓公,一听公孙滑开出的条件,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从当时卫桓公的表现来看,他确实也是垂涎郑国很久了。正想找机会对郑国发难,结果郑国却主动送上门来了。这真是一个想睡觉,一个递枕头。

机不可失,卫桓公立刻以替公孙滑讨公道的名义起兵伐郑,并很快打下了郑国的廪延。但他实在是小瞧了这位刚刚平定弟弟叛乱的郑庄公,也低估了郑国的实力。

公元前721年,为了报复卫国的趁火打劫,郑庄公利用自己王室卿士的地位,动用王师,并联合虢国、邾国等国,组成联军共同讨伐卫国。

郑国很快夺回廪延,卫国军队被赶回了老家。在大家都以为庄公不会放过公孙滑的时候,他却并没有对卫国提出任何条件,公孙滑也得以在卫国终养天年。从这点看,郑庄公也并非毫无情意、心黑手狠的人。

看不清形势的卫桓公吃了败仗,心里很不是滋味,正想重整旗鼓再战郑庄公时,却没想到后院起火了——他的弟弟州吁纠结逃亡的卫人,偷偷潜回卫国,突然发动袭击,卫桓公措手不及、被弑身亡。

卫桓公虽然死了,但郑卫之间的冲突并没有消匿,事实上,郑国所面临的第一次“多国围剿”,也正是弑君自立的州吁发起的。

这个具体是怎么回事儿,我们下篇重点讲述。现在我们来看看郑国和周王室,是为什么会结仇结怨的?

[var1]

结怨于周,郑国的第二个敌人

作为护送平王东迁的主要国家之一,郑国和周王室的关系在春秋初期是相当不错的。

先是郑武公担任王室卿士。武公死后,继任的庄公也同时承袭了王室卿士这一政府官职。

卿士,是王室政治中非常重要的角色,辅助周天子共掌朝政,手中甚至握有征伐大权。郑庄公在攻打卫国时能动用王师,靠的就是他的卿士身份和权利。

有权利,就有对应的义务,比如朝见天子、治理朝政、向天子进贡等等。但郑庄公似乎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他占着卿士的职位,却对王室政事不管不问,可能也是觉得没什么好忙的。

对于郑庄公的表现,周平王看在眼里,恼在心里。他自认为对郑庄公的要求并不高,只不过是让他定期到朝廷来打个卡,给自己带点贡品、礼物啥的,好歹维护下王室尊严,顺便也给其他诸侯国做个表率。

但郑庄公似乎并不理解他这份苦心,依旧我行我素,该享受的权利一点不拉,该履行的义务是视而不见。

渐渐地,周平王的不满越积越多。最后,他决定要免去郑庄公的卿士之职,让西虢国的虢公忌父担任此职。

面对突如其来的升职,普通人肯定是感激涕零,表示一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忌父不是普通人,他不仅没喊这句口号,还在当天夜里直接跑回虢国了。留下周平王一脸蒙圈。

虢公忌父这是不想得罪郑庄公啊!意识到这一点,周平王是又气又无奈。更让他没想到的是,郑庄公不知从那儿听到了消息,从来不理朝政的他突然就出现在了自己面前,说要主动辞职。

这时的周平王竟然有点心虚,他让郑庄公别听信传言,说自己还是很信任他滴。狡猾的郑庄公那能被一句话给打发了,他以退为进,继续请辞。

周平王坚决不同意,郑庄公坚决要辞,双方你来我往、相互试探,最后做了一项重要决定——互派人质,天子派王子狐到郑,郑国派世子忽入周。

天子和诸侯互派人质!这可是春秋国际的头条新闻。周王室威信扫地,与郑国也芥蒂更深。

不久,周平王去世,王子狐由于在郑国为人质,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见着。着急忙慌回国后,还没来得及登基,就追随周平王而去,王室诸大臣只好扶立王子狐的儿子林为王,即周桓王。

周桓王年轻气盛,再加上父亲和爷爷的先后去世,都与郑庄公有关,所以他一上台,就宣布免去郑庄公的卿士之职,改由西虢公担任。

郑庄公得到消息后怒不可遏,但他很快冷静了下来。他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便此时的天子已经只剩象征意义,但明面上被免职,也是合情合理。

他不会怒发冲冠和天子对着干,也不会像上次一样跑到洛邑和周天子对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周桓王万一不理智当朝杀了他,那就太冤了。

当然,他也不会白吃一个哑巴亏。为了给周王室提个醒,他四月份派大夫祭仲收割了王室边境温地的麦子,秋天又派人收割了成周的稻谷,气的周桓王牙都咬碎了。

从此后,周郑交恶。

[var1]

结怨于宋,郑国的第三个敌人

如果说和卫、周结怨,是双方有直接的利益冲突的话,那结怨于宋,就多少有点曲折了,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宋国看不上郑国。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那种我不如你、但就是看不起你的傲气。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还得从宋国的建立说起。

宋国,是由纣王的弟弟微子建立的。当初周武王为表彰他的弃暗投明,把他分封到了殷商故地,赐予一等公爵,地位与周公、召公并列,比其他诸侯都高,并且是以客礼事周。所以名义上来说,宋国是周朝的客人,而不是周朝的臣子。

所以,宋人往往觉得自己是前朝贵族、高人一等。反映到国家性格上就是:无视实际国力,总以大国自居;明明就是个夹在诸侯国中间的受气包,偏偏总想干一些天下霸主的事情。

这样的国家,对于身边快速扩张的郑国当然是看不惯的。因此宋国总想找机会敲打郑国一下,提醒它注意身份。这种行为,无疑是笨猪拱刺蓬——自找苦吃。

二是因为公子冯。

公子冯,是宋穆公的世子。按照周礼,穆公去世后,不出意外的话,他会顺利接掌宋国,成为下一任国君。

但毫无意外的是,意外来了。

他的父亲宋穆公,要将君位传给他的堂哥——公子与夷。

这是怎么会事呢?原来,宋穆公的君位是从公子与夷父亲,也就是自己的哥哥宋宣公手中继承而来。那时,公子与夷尚小,为了宋国将来,宋宣公将君位直接传给了宋穆公。

现在,宋穆公自觉快不行了,为了在地下见到哥哥能有交代,也为了成全自己的德行,他决定把君位还给哥哥家族一支,由原本就该继承君位的公子与夷来接管宋国。

从这点看,宋宣公、宋穆公这兄弟俩还真值得敬佩。在弑父杀兄司空见惯的春秋,这样的兄弟情感、这样的道德行为,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稀有品质。

宋穆公在决定传位公子与夷的同时,也替自己的儿子做了安排。因为他知道,这两位不管谁上台,对另外一位都极为不利。为了避免宋国也出现兄弟相争的悲剧,他派人将公子冯送到了郑国,交给郑庄公照顾。

按说宋穆公的安排已经很周全了,但他还是低估了侄子斩草除根的绝情、以及儿子欲夺君位的决心。两兄弟的矛盾,就这样把两个国家都拉下了水,郑宋之间怨恨渐长。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var1]

最后的话

郑国的前路在何方?相信郑庄公是有认真想过的。

二十多年不勤王事,一心一意地发展郑国,可不是专门用来对付共叔段的。

从郑庄公后面的表现来看,他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谋略的。针对不同的对象,或打或拉,总之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服所有不服的对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郑国送到更高的起点。

而这一切的第一步,就是要挫败即将来临的伐郑联军。

关于郑、周、卫、宋,您有什么想说?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