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年。 曹操和袁绍因董卓祸乱京城,纷纷选择逃离混乱的中央,决定为了心中志向而起兵。起兵初期,作为好友的两人,曾在滚滚黄河边进行了一次互相试探对话,这段对话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对话中,袁绍踌躇满志的说: “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白起得对他甘拜下风,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宋义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曾国藩读《孟子》感悟:人要出头就靠一个字,孟子:你没读明白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刺杀董卓?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如果秦国相国按照功劳大小排名,李斯只能排第四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罗布泊楼兰古国神秘遗址,惊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所言非虚?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此人号称第二诸葛,一生致力北伐,最后却惨死魏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公元190年。
曹操和袁绍因董卓祸乱京城,纷纷选择逃离混乱的中央,决定为了心中志向而起兵。起兵初期,作为好友的两人,曾在滚滚黄河边进行了一次互相试探对话,这段对话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对话中,袁绍踌躇满志的说:
“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面对袁绍论调,曹操意味深长的说: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说完这段对话,曾经的故交好友袁绍和曹操就此走上了人生的不同道路,进而在后续兵戎相见,战于官渡。获胜的曹操,终用自己论调,任天下之智力战胜了袁绍,成就了北方霸主和曹魏帝国的根基。
[var1]
(故交宿敌袁绍曹操)
初看这对话,其言语可谓各有道理。
在袁绍看来,他自己本身起点高,四世三公家族出生,正儿八经权贵子弟,门生故吏遍天下,这命运的起点决定了他看问题的态度。
人才吗,我多的是,只要振臂一呼何愁无人相助?
于是,袁绍的着眼点从已经拥有的人才,换到了决定天下大势的地利上,占据了河洛之地山川之险,何愁天下不定?
可对曹操而言,从一开始就不能如此想,原因吗也很简单,曹操虽也是官宦之后,却是阉宦遗丑后人。这出生决定了天下士子,不会于他同心同德。士人不愿归附,当然只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有多少用多少,最后才有极端的唯才是举出现。
[var1]
(曹操重视人才)
后续的事实也证明了曹操的先见之明。
十八路大军讨伐董卓,袁绍并非势力最大之人,却因为家族出身加持,成了讨伐董卓之战盟主,而曹操作为联军倡议者,仅收获了“奋武将军”虚名。
这悬殊差别,无关实力,仅和地位资源人脉有关。
可后续的事实,却证明了一个真理,仅有地位资源人脉,而无远界的人,是无法成功的,这也从多方面有体现。
首先:志向之别。
曹操的志向无疑更大,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彰显了曹操打算整肃天下,一统江山宏愿,而袁绍所想为何?不过占据一块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南到黄河北抵燕代,一可以据险而守(地利好),二可以足兵足食(够富庶)。
其次:借力之别。
在曹操看来,争夺天下最大的助力是什么?不过天下人之智力而已,而袁绍却在占据了地利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兼沙漠之众。
[var1]
(袁绍也曾辉煌)
这沙漠之众是什么?简而言之少数民族雇佣军而已。
打天下虽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过程,可也不是什么战线什么人都可以统一的,袁绍想让外族成助力,结局必定惨淡,文化不同习俗不同是其次,关键是不靠谱啊,最靠谱的还是同文同种的人群。
最后:用人之别。
袁绍虽是最后的失败者,可袁绍的计划并不差,占据北方大片土地后,也算当之无愧的第一军阀。但因为初衷缺失了对于人才的重要性认知,让袁绍只能纳才而不能用才,不仅不能用才,反而因为左右摇摆的继承人问题,引发人才内斗。
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即便占据了东汉混乱的天时,河洛之固的地利,没有人才之和,即便兵强马壮又如何?不一样结局惨淡。
故而从一开始,曹操初衷虽没有具体指导方针,但善于聚敛人才,善于任用人才的曹操,境界就高出袁绍一头。有了这高出一筹的境界,还有知人善任的能力,才有了面对兵强马壮、地利占有的袁绍,战而胜之的根本。
这袁绍虽也算英明之主,但说道用人和曹操比就完全上不得台面了。
讲虚礼,讲面子,即不谈实际,也不给深切信任,在他手下效力的人,磨洋工居多,拉帮结派居多,这仗顺风仗还行,一旦逆风仗,咋打?
早在袁绍曹操起兵前587年,历史上就有过一场关于地利还是人和重要的谈话。
[var1]
(大才吴起)
谈话主角,一为魏武侯击,第二个就是鼎鼎大名的战国奇才吴起。
话说魏文侯逝去之后,储君击立,是为魏武侯。
那时的魏国,因魏文侯励精图治,已成战国第一强国,北边打打赵国,南边撩拨撩拨楚国,西边和齐国起过冲突,虽四面树敌,可依靠国家实力强大,面上看依旧风光无限,唯一问题就是这风光无限的外表下,不确定因素也多。
在吴起助力下,被击败的秦国失去河西之地,秦孝公也在筹谋励精图治强盛国家。秦魏属宿敌,因此这秦国可算是魏国的长期忧患,必欲灭之而后快。
而那时,因败秦有功,吴起也成了魏国重臣,主政新归附的河西之地,(今黄河北洛河南区域)位高权重之余,难免需敲打一二。
由此才有了新君魏武侯去往黄河巡查魏国江山,顺带考察吴起的事由出现。
[var1]
(强盛的魏国)
君王交替,有几件事是难免的。
一为:政策方向制定。(国策如何定)
二为:属下重臣任用调整。(一朝天子一朝臣)
三为:巡游国家,安抚民众情绪。(宣告天下立威)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般就这三层意思。
在巡游视察过程中,面对河西之地,看着这山河险峻地利无双,魏武侯感叹的说
“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言语中充满志得意满的得瑟还有渴求夸赞的高兴。
事实却也如此,冷兵器时代,地理优势和城池坚固,是可以直接转换为战斗力的,特别是大争之世,拥有地利无疑拥有战略优势,魏武侯得瑟因此而来。
一般而言,臣下面对君王得瑟,最该做的是跟老板一起吹牛。这样善吹牛的人,说不上人才,但绝对属贴心人。
[var1]
(臣下要会吹牛)
可这是对一般人而言,在战国那特殊时代,人才都是有脾气的存在。
战国大才吴起就不弄虚的,直接给自家老板一盆冷水,让他清醒清醒。只见吴起讽刺说“在德不在险”,而这才是属于战略家的眼界。
对大才而言,说真话说实话才是正经事,至于扫兴不扫兴,那不是我该考虑的。
说完这句大实话后,吴起意犹未尽,继续说了几个实例。
曾经的三苗左据洞庭,右据彭蠡,两河之险皆占了,结果如何?被禹灭了。
曾经的夏桀依旧有山河之固江山险要,结果如何?还不是让商汤给放逐了。
曾经的商纣王也一样,因不修德政,不讲民心归附,滥武妄为,最后被周武王推翻。
如此三重举证后,吴起依旧嫌怒斥力度不够!
最后狠狠教训魏武侯说:山河之险,从不是国家有恃无恐根源,国君要不修德,现在船上的所有人都是敌国,还谈什么江山永固。
[var1]
编辑搜图
(劝诫之语言外之意)
言语中层层举证如惊涛拍岸,引阵阵冷意,最后怒骂如投枪笔剑,让人发毛。
发毛之余,感受到吴起言语轻慢,还有自己的孟浪之语,魏武侯难免心有余悸。
魏武侯为掩饰尴尬,笑了起来,然后对吴起说:嗯嗯,你说的对。
初看这段,我以为看到一出直言敢谏有识之士,对君王劝诫之语,最后君王从善如流立马改正,换来国家兴旺故事。
可细看之余,却冷意丛生,魏武侯所言:你说的对背后。
寻思更多的估计不是江山之险,修德强国,而是“舟中之人皆敌国”。
这句话太过厉害,如果是坐稳江山的魏文侯听此话,估计会真心折服,但魏武侯可是新君继位,听了这话难免心中发颤。
一个手握大权的重臣,对新君如此不敬,他要干啥?
随后岁月,吴起在魏国的日子每况愈下,绝对和这句话有因果关系。
那个时候的魏武侯就如袁绍附体般,只见地利对国家实力影响,而忘记了让国家强大根源,从不是地利之险而是人才之和。
这也揭示了一个真理,创一代和富二代,对于人才认知的不同。
在创一代魏文侯看来,人才是需要珍惜的,有脾气有大才,这样的人,直言肯谏属国家之福,必须要提倡。
可在富二代魏武侯看来,国家实力才是根本,至于人才有当然好,但脾气太大,不听管束的,属国家不稳定因素,要清除。
这两个视角叠加后,出生还有实力的因素,决定了他们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
也由此引申出一个概念,封建帝王时代,实力强盛关键,到底是什么?
[var1]
(江河之固不如人心归附)
答案是,人心归附!
吴起虽是军事家,但也是战略家,作为军事家的他,都认为山河之固不足恃,反而认知了“仁德”才是君王稳固江山的根本,只有善待善待人才,才有智力归附,只有善待老百姓,才有民心归附。要是暴虐无道,所有人都会成敌人。
这应算民本思想,在战国时代的体现,这体现在后世历史中也不断延续,如魏征所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道理是一样的。
唯一可惜的是,吴起的谏言,魏武侯听不进去,反而关注点在“舟中之人皆敌国”这句话上,最后逼走了吴起,而后续的另一个魏武帝曹操,就深谙此道。
于是在霸业未成之前,对人才那是倾心信任,至于成了霸业之后,就另说了。
原典再现:周安王十五年(公元前387年)魏文侯篾,太子击立,是为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