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执政时,关东六国合纵,为何无法与秦国匹敌?

秦始皇执政时,关东六国合纵,为何无法与秦国匹敌?

()
中文名:
秦始皇执政时,关东六国合纵,为何无法与秦国匹敌?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这个说法绝对是正确的,因为后世秦王朝的灭亡,就是遵循这一原则来的。 可问题就在于:秦末各位枭雄能办到的事,战国时期的各位枭雄为什么办不到呢? [var1] 是由于个人能力的差距吗? 诚然,战国时期没有韩信那种不世英才,但廉颇、李牧也非泛泛之

秦朝名人推荐

这个说法绝对是正确的,因为后世秦王朝的灭亡,就是遵循这一原则来的。

可问题就在于:秦末各位枭雄能办到的事,战国时期的各位枭雄为什么办不到呢?

[var1]

是由于个人能力的差距吗?

诚然,战国时期没有韩信那种不世英才,但廉颇、李牧也非泛泛之辈。

魏国确实衰落了,但作为曾经出产过吴起、乐羊等名将的国家,显然也有丰厚的底蕴。

所以根本原因并不在个人能力方面,而在于时局。

带过小孩子的人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你跟他说,刚出锅的玉米很烫,不能用手抓,他根本就不会听你的话。

因为,香喷喷的玉米近在眼前,不了解它有多烫的小孩子,又怎能克制自己嘴巴里的馋虫呢?

于是,等他亲自抓过一次,并直接被烫哭过后,下次即使你把凉透的玉米放到他面前,他也会犹豫再三,考虑是否去抓。

战国时期的各国贵族,就像那个没被玉米烫过的小孩子。

你一再告诉他,秦国很危险,再这样下去,各国都将灭亡。

他听过之后,只会半信半疑:秦国很危险吗?恐怕不见得吧。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着重分析过信陵君的军事才能。

一个小小的管城,信陵君居然都无可奈何,可见当时的人们,并不会过分迷信信陵君的军事才能。

因此,当一个不那么厉害的信陵君,接连击败秦国之后,秦国的危险性立刻就会遭到严重的低估:秦国很危险吗?为什么连信陵君这样的人,都能两次击败他们呢?

如果你活在当时,准备用“信陵君用兵如神”来反驳的时候,人家立刻把管城的例子抛出来,就能把你怼得哑口无言。

[var1]

通过信陵君击败秦国,各国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军队给力就行,秦国不足为惧。

怎样才能让军队变得给力呢?

第一种办法,当然是组成联军,六国的综合国力远胜秦国,六国联军只要齐心,秦国就没有统一天下的希望。

可这种办法,是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手上。

打个比方,如果齐国表示,打秦国我捞不到好处,然后拒绝出兵,那么五国联军还能击败秦国吗?

或许还可以,那么如果燕国也宣布,不再出兵攻打秦国之后,四国联军还能击败秦国吗?

也许勉强还行,那么如果楚国宣布暂停出兵,他要平定内乱,仅凭赵魏韩,能够重现昔日晋国的辉煌,把秦国堵在函谷关里出不来吗?

恐怕除了天生乐观的人以外,其他人都不敢对此抱有什么期待了。

因此,第一种方法或许会在短期内奏效,但长期绝对坚持不下去,各国的利益不同,导致了他们的行动必然会出现差异。

这样一来,也只剩第二种办法了,那就是干掉周边国家,不断壮大自身。

到那个时候,有联军帮衬当然是好事;没有联军帮衬,哪怕我本国兵力单独冲上去,也能把秦军收拾得落花流水。

[var1]

必须得承认,无论是基于人性,还是基于利益,显然是第二种办法更受欢迎。

史书在说起信陵君的晚年时,都说由于魏安釐王的猜忌,导致他不再受到重用,只得沉湎酒色得过且过,并在数年后病逝。

实际上,即便没有魏安釐王的猜忌,信陵君的晚年生活都不会有太大改变。

秦军已经被击败两次了,难道信陵君还能组建联军,冲进函谷关灭掉秦国吗?

战国七雄之间的根本关系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零和博弈关系。

在实现最终目标之前,他们或许会连横,或许会合纵,但这注定都只是权宜之策。

当秦国不再被视为威胁的时候,信陵君的命运就是被束之高阁。

大家想想,第一次击败秦军之后,信陵君为什么会在赵国一住十几年呢?

主要原因并不是魏安釐王的猜忌,也不是为了安抚秦国,而是当时的秦国,并未发动过于猛烈的攻击,因此也用不着信陵君出面组织联军。

第二次击败秦军之后,秦国也不会在短期内继续东出挑动战争,那你说,这个时候的信陵君,还有什么用呢?

当时大家的想法或许是:短期内秦国没有威胁,我们暂时不用管。等将来秦国再度成为威胁之后,我们再找信陵君出来领军就是了。

如果那时的信陵君过于年老,或者已经去世怎么办呢?那就换个人呗,死了张屠夫,难道我们就要吃带毛猪了?没这个道理!

[var1]

正是由于这种认知方面的偏差,使得很多国家都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有的忙着侵略邻国,有的忙着讨好秦国,有的忙着争权夺利,有的忙着醉生梦死。

但就是没有一个国家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各国的国力,继续在内耗中大量损失,那么将来即便组建了联军,是否真的还能继续阻挡秦国呢?

后来的事实验证了这一点。

当秦国养精蓄锐,又一次从关中杀出来的时候,六国在楚国春申君的带领下,再度组成联军,准备重现信陵君击败秦军的辉煌。

结果呢?这一次的联军,就是一次彻头彻尾的闹剧。

秦军不但突破了他们的防线,还顺势杀出函谷关,把他们打得抱头鼠窜。

后世读者在谈及此事时,总是对春申君指指点点,认为他各方面都远不如信陵君。

殊不知,重点根本不在这里,而在于整个六国,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一盘散沙,再也无法捏合成整体的那种,散得很彻底。

那一年是公元前242年,秦始皇十七岁,已经正式亲政。

二十一年之后,秦国正式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