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争规矩:并非单纯的迂腐或礼节,是实在的利益行为

春秋战争规矩:并非单纯的迂腐或礼节,是实在的利益行为

()
中文名:
春秋战争规矩:并非单纯的迂腐或礼节,是实在的利益行为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宋襄公因为遵循这个周礼,坚持不攻击半渡的楚军,导致自己战败负伤,并且因伤死亡,成为历史上的笑柄。宋襄公是真的迂腐,真的傻吗? 我们看春秋的历史,宋襄公虽然没有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霸主地位牢固,但论五霸的话,宋襄公是排名前五的人选,至少前七名的位

秦朝名人推荐

宋襄公因为遵循这个周礼,坚持不攻击半渡的楚军,导致自己战败负伤,并且因伤死亡,成为历史上的笑柄。宋襄公是真的迂腐,真的傻吗?

我们看春秋的历史,宋襄公虽然没有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霸主地位牢固,但论五霸的话,宋襄公是排名前五的人选,至少前七名的位置肯定是有的,也是公认的五霸之一。

齐国、晋国、楚国和秦国都是典型的大国,宋国作为一个小国,并且是商朝后裔受备受歧视的国家,靠宋襄公混到这个位置,宋襄公能是傻子吗?

[var1]

这里首先要解释一下,在那古代长期“霸”和“伯”是通用的,当时的叫法是伯,伯这个字有长者、老大哥的意思。我们今天霸这个字代表蛮横霸道的意思出现的很晚,《水浒传》里揭阳陵三霸的时候才有我们现在的意思。

要解释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要回到西周初年。

西周实行分封制,以各个诸侯带着少量国人散布在各地分封建国,统治当地大量的野人。

国人虽然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是由于周公的宗法制、分封制、周礼、井田制等一系列制度建设,使得周天子与各个诸侯国形成了战略同盟,共同对付野人稳固自己的统治,而周天子成为整个系统的纽带。

各地的野人虽然人数众多,但文化和战略都处于分散状态,虽然反抗不断,但总体上处于不断被消灭和融合的不利境地。

从第一个层面看,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的影响力大减,纽带作用急剧下降。野人的反扑有抬头的趋势,北方山戎、犬戎、白狄等蛮族不断进攻各个诸侯国;南方的楚人不服周的体系也开始北上扩张。

[var1]

所谓的春秋五霸就是在这个局面下崛起的:

齐桓公击败山戎挽救燕国,接着存邢救卫击败白狄,又南下制止楚国的进犯,并召开诸侯会议,在治理黄河、诸侯继承、通商等问题上达成一致。

宋襄公在齐桓公死后齐国大乱的情况下出兵齐国,平定齐国内乱,并召开诸侯会议维持齐桓公的盟约,打击楚国的北侵势头。

晋国与秦国的霸业虽然没有齐宋典型,但基本上也是围绕着这个逻辑进行的。而南方的楚国、吴国和越国相对不怎么讲规矩,是当时的非主流。

这里面的逻辑就是周天子不能维持局面了,强大的诸侯站出来替周天子维持局面,一方面抵御异族的入侵,另一方面维护内政,同时霸主的国家自然享有一定的特权和好处。所以被称为“霸主”或者“伯”,就是老大哥的意思,周天子是名义上的老大,霸主是实际上的老大,尊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宋作为小国,国力本身不足威慑力不够,又要玩霸主这一套,只能在尊王上做文章以赢得中原各诸侯的支持了。如果玩横的玩阴谋,以宋的国力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你阴楚国一次顶多一时得意,但楚发狠一次宋就完了。

宋襄公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当上的霸主,实力不够但是仁义够的。而且宋做到这个份上楚国还怎么好意思冒天下之大不韪灭宋?楚国真要灭宋也会面临诸侯的道德谴责和军事上的围攻。

宋襄公其实这个做法是政治上的极大得分项,不仅有利于下阶段跟楚国的和谈,这也是一个国家的道德资本,这种资本是无形而无价的。一直到战国时期,楚国想灭宋,墨子带着弟子嗷嗷叫就要跟楚国拼命。齐国贸然灭了宋国,很快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而宋国这套“仁义”的做法为啥会有诸侯的认同呢?难道他们都说迂腐之徒吗? 其实想明白当时天下趋势道理就很简单了。

因为当时天下局势空前的混乱,各地的野人还没有摆平,各国少量的国人还要跟野人去融合内斗;边境的蛮族还在入侵,需要诸侯去驱逐,尤其弱小的诸侯国需要联合和大国的支持才行;而周天子已经没有这个能力维持局面,有个霸主出来虽然有自己谋利的成分,但还有很大的成分是为了天下的局面。

为啥春秋时期的战争没有那么残酷,这绝对不能用仁义这种幼稚的观点去解读。其实主要问题就是各个诸侯国内有庞大的野人群体需要控制和融合。

他们在边境问题上有矛盾,该吵架就吵架,该打架就打一架,但是核心的问题还是内部的国人与野人问题。边境问题只是局部利益问题,内部的野人问题才是生死存亡问题。

所以他们的战争都是低烈度的,决出胜负就可以了,打败的认栽吃点亏得了,战胜的有面子再有点好处就行了,也不会追杀到底。

因为他们的军队都是国人组成,你可以简单理解为都是贵族,他们都要回国内统治野人的。如果你把邻国的贵族收拾干净了,邻国的野人乘机崛起,再跟你本国的野人联合起来反对你,那绝对是血亏的买卖,所以邻国的贵族战败了是不能追杀到底的,因为他们是有共同的阶级利益的,这才是春秋时期战争讲礼仪的根本原因。

[var1]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战争越来越残酷,国人与野人的融合也多了,所谓的变法其实就是解决国人与野人的隔阂问题,谁解决的彻底谁就最先强大。

所以主要国家完成改革后,国内的国人与野人矛盾解决了,他们再也没有顾忌,因为没有共同镇压野人的需要了。国人与野人打破隔阂成为利益共同体,消灭对方的国家占领其土地和人口大家都有好处,所以战争开始空前的惨烈起来。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