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潢之死:底层文人上进路被谁阻断,并论左宗棠何以幸运

陈潢之死:底层文人上进路被谁阻断,并论左宗棠何以幸运

()
中文名:
陈潢之死:底层文人上进路被谁阻断,并论左宗棠何以幸运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影视与历史,师爷的悲歌 可以说影视艺术是影视艺术,历史是历史。历史上的明珠、索额图、徐乾学、陈潢、康熙等人不可能以现代的思维活在历史,特别是皇帝、大臣们的一些“小玩闹式”的职业手段,那可太小看古人的智商了。尽管看艺术的人一般智商会随着情节、

清朝名人推荐

影视与历史,师爷的悲歌

可以说影视艺术是影视艺术,历史是历史。历史上的明珠、索额图、徐乾学、陈潢、康熙等人不可能以现代的思维活在历史,特别是皇帝、大臣们的一些“小玩闹式”的职业手段,那可太小看古人的智商了。尽管看艺术的人一般智商会随着情节、自我心情和心理投射而忽高忽低,但记住历史的“礼教”、“规矩”,让“小玩闹”根本不可能出现。

特别是陈潢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并没有什么我们这些俗人眼中的“高光时刻”,只有作为一位将治河、将做事摆在第一位的“有用的人”的现实绩效。作为清朝治河事业上的能人,陈潢的才能得到靳辅的赏识,从而得以有用武之地。

陈潢因靳辅而光辉,也因靳辅而惨死;

陈潢因康熙重视满汉团结而能够光辉,也因康熙的面子而冤死;

陈潢因幕宾身份而“名轻权重”得以做事,也因“名位不协”而病死。

陈潢的一生代表着底层文人在清初上升之路是多么艰险,也预示着底层文人从来不会因为危险而畏首畏尾、不去做事。例如后世的左宗棠,虽然也险些因陈潢的类似罪名被杀,但终因“时势所逼”而终享大名。

浪迹天涯四十年,陈潢以诗得重用:幕宾是底层文人取得功名的方式之一

陈潢已经四十,仍然漂泊各地。他生于1637年(崇祯十年),卒于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51周岁并不大,但在清初寿享51岁也不算低了。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路过邯郸夜住吕祖庵(也有说卢生祠)时,看到墙壁上有一首诗,看后非常惊讶便找来主事人(也有说知县)询问此人为谁,经过交引引为幕宾。

那么,陈潢的诗是怎么写的呢,有两个版本,其一曰:

四十年中公与侯,虽然做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替先生借枕头。

其二曰:

富贵荣华五十秋,纵然一梦也风流。而今落拓邯郸道,愿与先生借枕头。

因诗而识其才,靳辅想用之。但空有诗才,绝不会被靳辅这样的实用之学大臣赏识,也不会受重用。恰巧,陈潢正是靳辅最急需的人才。

陈潢字天一,又字天裔,号省斋。一说是秀水(嘉兴)人,一说为钱塘(杭州)人。自幼不喜欢八股文章,喜欢“经世致用之学”。

儒家乃是“入世”的学问,因此解决社会问题其实是主要工作之一,也就是“学问”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学以致用”的“致用”反而日渐衰落。特别是宋朝以后,因为儒家思想成为最重要的“上升路径”,大部分普通人想要获得人生的成功就需要把“学问”弄好,日渐对“致用”冷淡。这就让“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儒生主流现象,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幕府、幕宾日渐成为非常重要的官员智慧来源之地。

包括大名鼎鼎的胡宗宪、孙承宗等人其幕府内的幕宾都比较多。那么,因为家贫、因为性格、因为理念,对于八股文的蔑视也就大有人在。特别是“明清易代”时期,随着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思想成为主流,很多人不愿意为了八股文而失去学习“有用之学”的机会。陈潢就是这种思想的人。

陈潢因为生活在水国,对于农田水利方面非常感兴趣,年轻时就曾经读遍天下相关书籍,并走访天下甚至宁夏等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因为顺治十六年(1659年)到康熙十六年(1677年)的19年里,天下大河如黄河、淮河等,以及运河连年发生淤塞、溃坝事宜,为了更好地学习治河,陈潢也前往考察。也就是在这时,他遇到了当时的新任河道总督靳辅。由此,成为靳辅的幕宾。

靳辅与陈潢间的合作,是师爷展示才能的悲剧性表现

靳辅时期的河道总督管理江苏、山东、直隶三省的河务,在靳辅之前,河南的河务工作也由河道总督管理。靳辅之后的康熙朝,河南境内的治河则改为河南巡抚管理,河道总督的衙门从山东济宁迁到江苏淮安的清江浦。以前河道总督的主体任务是主要关注山东,靳辅时期江苏的河道问题日益重要。

之前,靳辅任安徽巡抚六年,作为地方大员,河道问题也是关注对象,所以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无论巡抚之前的京官生活,还是巡抚的综合行政性质,很显然,他并非专业人士,顶多算半个专业人士。由此,他就必须要有专业的治河幕僚为自己出主意。也因此,二人相谈甚欢,十一年的亲密合作,使得二人都成为清康熙年间的著名治河专家。

二人之间因为地位关系,陈潢的思想作为参考资料附载于靳辅的《治河方略》中,可以想见,以陈潢的地位和经济条件,他的作品若想单独出版是很难很难的。《治河方略》刊印在康熙二十八年(1688年),当时的书名叫《治河书》,但此书并没有付诸排印,只有少量存世。

其后崔应阶(?-1780年)在乾隆年间重新编辑改名为《靳文襄治河方略》(简称治河方略),陈潢的《河防述言》、朱之锡(1623-1666年,顺治康熙朝治河名臣,雍正敕封其为“朱大王”,乾隆敕封为“助顺永宁侯”)《河防摘要》被附载其后。

骆秉章和左宗棠则是戏剧性表现

历史总是很巧合。靳辅和左宗棠的谥号皆为“文襄”,同时,陈潢以幕宾身份协助靳辅得以在历史上留下姓名,又因“名位不合”被制裁而亡,至于其亡故,基本文献多说其病死。实际上,他受了很大的苦难。同样,晚清历史上的著名大臣左宗棠也是一位师爷出身,也曾因为“名位不合”、师爷裹挟大臣的罪名险些被咸丰所杀。

同时,左宗棠也不喜欢八股文,同时代的人对其八股文章也是评价不高。但左宗棠自幼却和陈潢一样对“经世致用之学”非常感兴趣。农田水利、地理兵书等都是他的喜好,因此,鸦片战争时期,左宗棠才会有诸多军事想法。在做小学校长时期,他也观天下地理,畅谈治疆方略。可以说,他们的所学都为日后的成功在打基础。

这就不禁让我们想到学问重要还是实用重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不知看客如何想,可以聊聊。闲言少叙,书归末端。

晚清时期以师爷身份成为一方诸侯、高官者并非左宗棠一人,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刘蓉。那是一个师爷(其实李鸿章不是师爷出身,因为李鸿章本身就是京官而且也办过团练,寄身曾国藩幕府也是有官职的)得以成功的年代,那个年代不问学历只问能耐、那个年代不问出身只问能耐。

为何如此?因为那个年代是民不聊生的年代、那个年代是混乱战乱的年代,统治者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票子而不得不“不拘一格降人才”。

反观靳辅、陈潢时代,那是一个清朝统治者日渐稳定、皇权日渐强大的年代,因此,靳辅、陈潢倒霉了。反观咸丰年间,骆秉章、左宗棠这一对儿督抚与师爷的故事,因大势所趋而成为历史上的美谈。

靳辅之死、康熙之悲,有才能有性格的能臣总是悲哀晚年

1885年晚清的脊梁断了:左宗棠24小时内的6篇奏折和遗折

奥斯曼变土耳其的99年:阿拉伯各国独立、库尔德民族被承认简史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元璋为什么不准蒲姓人当官?背后原因是什么?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朱元璋为什么不准蒲姓人当官?背后原因是什么?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刘邦论功行赏时萧何位列第一 刘邦对他的态度为何不如张良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刘邦论功行赏时萧何位列第一 刘邦对他的态度为何不如张良这一内容。“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详情>>

古代厕所是什么样子的,豪华到你不敢想象

古代厕所多“豪华”,不可想象  对于穷人来说,厕所就是在地里挖个坑,解决内急问题,粪便用于还田。但对于古代的富人来说,厕所也是一种炫富的工具。古代的厕所有多豪华,令现代人都瞠目结舌。  秦汉时期,皇帝专设“侍中”一职,侍中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随时侍候皇帝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