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神秘消失的宝藏:探秘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埋藏了多少宝藏?

来源: 2023-05-10 10:15: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毒日、蒸腾的热浪、一阵风吹起的流沙,沙漠中哀号的骆驼——这恐怕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带给人的第一印象。399年,中原的求法者—&mdash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毒日、蒸腾的热浪、一阵风吹起的流沙,沙漠中哀号的骆驼——这恐怕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带给人的第一印象。

  399年,中原的求法者——法显,在穿越这片浩瀚沙海时曾经这样描写过:“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1895年4月,一位来自瑞典的西方探险家——斯文·赫定,贸然闯进了这一片流动的沙海,其代价是:2人丧生,7头骆驼及全部装备物资都被沙漠吞噬掉,在经过了20天、300多公里的行程后,才勉强得以逃生。于是,一个可怕的“死亡之海”的称谓,便成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闻名于世的别名。

  但对于这个别名,当地人却非常不满,按他们的解释,在维吾尔语中“塔克拉玛干”是“埋有宝藏的地方”。他们坚信,在那里肯定埋藏着他们祖先留下的,数不尽的珍宝和无穷尽的财富。

  可面对这片无边无际、寸草不生的大沙漠,人们禁不住要问,在这死一样沉寂的沙海之下,难道真的会有宝藏可寻吗?

神秘消失的宝藏: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埋藏了多少宝藏?(图)

  大漠深处的遗址

  2002年,中国新疆的考古者,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一个名叫丹丹乌里克的遗址群内,发现了一批稀世罕见的壁画,其中的一幅珍品,震撼了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于是大家为它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东方的蒙娜丽莎”。

  丹丹乌里克,在维吾尔语中被译为“象牙房”,是一种高贵和奢华的象征。该遗址距今已有1400年。它位于玉龙喀什河和克里雅河尾间之间,距离新疆玉田县城北约130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丹丹乌里克属唐代佛寺遗址,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大多数建筑物是废弃的佛教寺庙,这里曾经是一座规模颇大的佛教城。

  1886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了这座遗址。1890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根据斯文·赫定的资料,来新疆找到了丹丹乌里克遗址并进行了发掘,出土有汉文和婆罗迷文文书、木板画、雕塑像、壁画等大量珍贵文物,被运向国外。一百多年来,几乎就再无人涉足过这块地方,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它竟在人们的视线中神秘地消失了。

  2002年的这次科考,对丹丹乌里克遗址做了全面的研究。

  强劲的沙漠风和流动沙丘,至今仍是遗址面临的主要威胁,许多建筑物已被侵蚀殆尽。寺庙建筑占相当比重,在发现的不到20处建筑群中,有将近一半或含有佛教寺庙。其中还有一处汉僧寺院——护国寺。寺庙装饰着与大乘佛教有关的雕塑与壁画,人物造型主要有佛、菩萨、乾达婆、供养人等,还有其他表示佛教故事的壁画。

  据专家介绍:“这些残存的壁画尤为精美,与藏在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英国伦敦大学博物馆等丹丹乌里克佛寺壁画在绘画风格、用色习惯、构图程式等方面均有差异,依据壁画内容的提示,应为唐代初叶,即7世纪晚期。”

  建筑多为木框架结构,墙心以树枝和苇草编栅构成,两面涂拌胶泥。一处建筑群一般包括大厅、卧房、伙房、杂房、畜栏、院子、栅栏及四周之果园、有的还附有寺院。出土文物除石、陶、铜、铁、玻璃、钱币外,还有大量的板画,它们有的涉及一些著名的传奇故事和各类文书,涉及汉、梵、婆罗迷等不同语种,内容从官方文牒到普通信函,从契约到佛教典籍,相当广泛。从这些文书中我们得知,遗址大约废弃于公元8世纪末期,本名叫例谢或例谢旗,一个叫杨晋卿的将军做过它的知镇官。它的上级部门是“六城”,长官是质逻刺史阿摩支尉迟。这些都是唐代史籍中所没有的珍贵材料。然而我们至今没有直接的考古证据来证明遗址的废弃到底因为何种原因。

  而这些掩埋在沙漠中的建筑究竟又是谁搭建的?是什么人留下了这么多精美的壁画呢?两千多年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南缘,有许多绿洲。在这些绿洲上,人们建起了一座城市,它由东向西,连接着古丝绸之路的南道,就像珍珠串成的项链一样。而项坠,就是古代的于阗,也就是现在的和田。

  价比千金的和田玉

  于阗——是藏语的译音,意为“产玉的地方”。

  和田玉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名的。走在和田的大街小巷,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无论男女老少,似乎所有的人都在做着玉石生意。

  和田玉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的玉质、色泽像羊脂般温润洁白,故又被称作羊脂玉。而除去质地、色泽以外,形状、存在状态的不同也是区分和田玉品质的关键。和田玉的形状及存在形态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玉矿石形态存在的,被称作山料;第二种虽然也是原生态玉矿石,但却经过了长时间在大自然和水中的磨砺,是具有各式各样天然形状,被人们从玉龙喀什河里采集到的原生态玉石,这类玉石被人们称作籽玉;第三种则是经过人工打磨、加工和雕琢过的“作品玉”;而在这三种形态的玉石当中,上上品,应指的是和田羊脂籽玉。

  在和田的玉交易市场上,一块上好的、项坠儿大小的和田羊脂玉就能卖到数千元左右。而一块重20千克左右的羊脂籽玉,标价竟为上千万元。由此看来和田每年吸引数十万的游客,并在夏季洪水过后的秋季,曾呈现过万人沿玉龙喀什河河床及河岸,采玉寻宝的壮丽景观也就不足为奇了。

神秘消失的宝藏: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埋藏了多少宝藏?(图)

  那么,玉龙喀什河中的羊脂籽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和田,由于它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曾经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通向古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交通枢纽。那时,南来北往的民族,东奔西走的商队,都从这里走过。人们交流文化,交易商品,传播宗教,使得和田就像是一个东西方贸易的内陆港,成了东西方文明共存的圣殿。难怪有的学者把它称作是西域的一颗“东方明珠”,比喻成宗教意义上的圣城“东方耶路撒冷”。

  正因为如此,在公元11世纪以前,和田曾是一个多人种、多种族聚集的地方。从已经发掘和发现的古墓、古遗址和古文物来看,这里先后和同时居住过塞人、印度人、中原汉人、藏人、突厥人等诸多人种。他们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字,讲述和记录着和田的历史。

  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明朝的宋应星曾经人性化地描绘了玉石的秉性。他说:所有的玉石都是隔着水,吸收月光之精华的。大多数的采玉人,都是在秋季,明月当空的夜晚,沿着河水去寻找玉石的。由于玉石都是从山上被水流冲击而下,夹杂在乱石浅滩之中,所以,仅凭天上的一点点月光就能找到玉,在当时绝非一件易事。于是,当地就有了一种赤女采玉的风俗:即让女人不穿衣服,全身赤裸地下到水中去采玉。因为他们认为,月亮、玉石、河水、女人属同一类物质、同一种生命而相吸、依附。

  不管宋应星所说的这种风俗是否真的存在过,但将玉石赋予灵性的这种说法,确实给和田玉以及那条玉龙喀什河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玉龙喀什河实际上是和田河上游的一个分支,它发源于昆仑山山脉的慕士塔格山,和另一条源于喀喇昆仑山脉的喀拉喀什河,一道汇集成了和田河。

  这两条河里都有玉,但喀拉喀什河中的玉有颜色,多为墨绿色,所以喀拉喀什河又被称为墨玉河。而闻名于世的和田籽玉,只有在玉龙喀什河中才会有,因此,这条河又被人称作白玉河。

  并非所有的寻宝人,都能在白玉河中找到他们梦寐以求的羊脂籽玉,哪怕是很小的一块。因此,许多人便萌生了到白玉河的源头——昆仑山上的慕士塔格山,去寻找更多、更大玉石的念头。

  “慕士塔格”在维吾尔语中,实际上就是冰山的意思。

  先秦的文献上,曾对大批中原人远赴昆仑山采玉寻宝一事,做过如下的描述:凡是采玉的人,没有一个人的气色像他们采的玉那样滋润光华,他们皮肤干燥,脸色非常难看。由于路途的艰难遥远,1000个人去昆仑山采玉的话,活着到那儿的,最多只会有100多人。而这100多个人里,能够侥幸生还的,也就剩下十几个了。所以,当年那些采玉的人,十之八九都梦断昆仑,客死他乡了。

  当站在慕士塔格山上,面对海拔5000多米高的玉石采矿场和艰苦的采玉人时,你也许对玉的价值和玉的品质,就会有一个全新的估量和一个崭新的认识。

  当经历千辛万苦走过了这一路,最后面对玉龙喀什河源头时,你也许才会明白,在大自然中形成的和田的羊脂籽玉,每一块都是绝无仅有的,它和黄金铸成的器物不一样,它是无价的。但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无价之宝,在和田以往任何一次文物的发掘和遗址中几乎都没有发现过。而在和田以外的中原,却屡有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昆仑山是中国和田玉的发源地,早在新石器时代之前,昆仑山的先民就发现了和田玉。商代已经出现了丝绸,但那时真正驰名天下的还是新疆的和田玉。和田玉7000余年的开发运输历史,逐步形成了一条沟通西域和内地的“玉石之路”,它远比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早出几千年。

  追寻失落的玉石

  现在的和田,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片地下的三五米处掩埋着他们曾经的于阗古都约特干。

  400年时,古代旅行家法显,曾在这里见到过金光灿烂的庙宇和寺院。庙宇中的塑像,神圣的建筑物上全部都用金箔包裹着,可见当时于阗国的富庶昌盛。1500年后,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这里不仅找到了证明这一说法的遗物证据,而且还发掘到大量的泥塑像、陶罐及汉、唐时代的古钱币和文物。但是在这么多的象征财富的文物中,却没有发现一块玉石和玉制的器物。

  1983年,考古人员在玉龙喀什河东岸、洛浦县城以西14公里的山普拉,抢救性地发掘了52座墓葬、2处马坑。虽然从它的丧葬形式来看,属于平民墓地,但从出土的大量陶器、木器、衣食、用具等物品中,仍能看到《魏书·西域传》中所描绘的于阗国“土宜五谷、并桑、麻,山多美玉”的盛世美景。可在这美景圣地,我们却看不到一块和田美玉。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曾经有许多河流从昆仑山上流入。但由于气候变得恶劣,许多河流已经消失和正在干枯,克里雅河就是这样的一条河流。公元11世纪时,喀拉汗王朝曾对佛国于阗,发动了一场伊斯兰圣战。从喀拉墩所在位置看,它似乎远在繁华城市的边缘地带。尽管如此,它也没有逃出这场圣战的洗劫。可想而知,当初那场圣战的规模之大,场面之惨烈了!

  也许,在这豪华的城堡里,曾有过大量的珍宝和玉石才引来战争?招来强盗?大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使得城堡中的一切成了秘密,可能永远都不会被人知道。

  人们寻宝的热情在多处曾经辉煌的城市废墟前遭到重创,但那些还未完全损毁的遗迹是否能留有一丝希望呢?

  热瓦克大塔是和田地区地面仅存的最完整的、时代最早的佛教建筑。它高约9米,周围是一望无际延绵起伏的沙丘。英国人斯坦因、德国的椿克尔以及中国的考古学者黄文弼,都曾在此进行过考察。

 塔院内及附近地区至今仍能看见散落的许多陶片,院墙的内外侧,曾有过许多的佛和菩萨塑像。这些塑像全部经过妆銮,表面残存彩色,还贴有金箔。在塔前的地面上、塑像的底座下、安装木门的墙缝中,还发现了100多枚信徒摆放的供品——汉代的“五铢钱”。

  所有这些,连同塔院大门两侧墙壁上绘有的“守门”的世俗人像,大概都是当年那些出资修建这座佛塔的供养人,所表达的一种虔诚之心吧!但奇怪的是,即便在这圣堂宝地,在这些象征着财富与最大诚心的供品当中,竟连一块和田玉都没有!

神秘消失的宝藏: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埋藏了多少宝藏?(图)

  人们都说,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丝路文明是一种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特殊文明。这种文明,由于受到地理、气候、政治、战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始终处于一种流动、多变、不稳定和对立的状态之中。

  和田有三宝:玉石、丝绸和地毯。其中地毯西传而来,丝绸东传而至,唯有玉石产于和田本地。

  而和田玉由于它的产量稀少和所拥有的文化背景,使得它既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可以进行买卖,还可以有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用于收藏。在和田,当你来到一个普通人家时,你只会看到墙上的挂毯,地上的毛毯,人们身上穿着的五颜六色的丝绸衣衫,可却几乎看不到家中的玉石摆设。在和田,你既能看到古老的作坊式丝绸纺织,也能看到不少成规模的织毯厂。但在玉石产地,要加工一块好的玉石,和田人会告诉你:去外省市、到南方。

  所有这些现象似乎说明了一个问题,和田当地人对玉石经济价值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对其文化、精神价值的欣赏。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对玉的推崇在中华文明中亘古不变。圣人孔子曾云:“君子比德于玉。”因为玉的品质,恰似东方人的性格一样,高雅、含蓄、包容,柔中有刚,刚且不狂。因此,历朝历代,都把阴柔妩媚的女子,在流淌的河水中采集到的、受月魄之精华的如脂美玉,比喻成含蓄、凝重、谦和的君子。这其中阴与阳、柔与刚的结合,既和谐,又玄奥。

  古于阗国有美玉。有了玉,它就有了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原。而有了中原这个玉石的最大买主,它就能源源不断地供应给西方人望眼欲穿的畅销货——中原丝绸。就这样,古于阗人运用在东西方人眼里,两种具有不同价值宝物的交换,赢得了相对的经济繁荣与稳定,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互融合。丝路文明的精髓,在和田体现得淋漓尽致。丝路旁的塔克拉玛干,这个名字实际上有三种解释:一,进去了就出不来。二,过去的家园。三,埋藏珍宝的地方。

  那么,在这片浩瀚无边的沙漠中,究竟还将有多少人要走进去?究竟还能有多少人能从那曾经美好的家园带回美好的宝藏?而这片沙海里埋藏的宝藏究竟都是什么呢?千年前留下的谜题,等待着我们的解答。​

  • 山西发现东魏冠军将军、豫州长史孟鸿墓

    山西省考古工作者近日对外公布: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发现了东魏冠军将军、豫州长史孟鸿墓,对研究晋阳地区东魏和北齐的政治文化、社会习俗有重要意义。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副主任赵杰介绍说,2017年7月4日至9月2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山西大详情>>

    2023-05-10
  • 湖南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文物调查勘探简介

    一、前言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是湖南省“七纵七横”中的第三横——平江(湘赣界)至安化高速公路的东段,从湘北横贯东西,对于均衡国土开发、完善路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工程涉及两个地级市的四个县,分别为岳详情>>

    2023-05-10
  • 山西垣曲发现新石器时代劳动工具

    记者从山西省垣曲县自然博物馆获悉,当地村民日前在修路时,在黄土堆里发现一些石制工具,经文物专家鉴定,均为新石器时代劳动工具。垣曲县皋落乡岭回村村民张宏博说,我们在网上查找,经过对比发现这些像极了远古人用的一些石器,像是那时候的人生活和劳动所用的工具,就赶紧送到详情>>

    2023-05-10
  • 2018年浙江绍兴市宋六陵陵园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成果

    宋六陵,为南宋时期历代帝陵所在,其中包含了北宋徽宗、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七帝陵及昭慈孟太后等七座后陵。自元初毁陵后,墓室及陵园建筑均遭严重破坏,诸陵寝位次、规制遂混乱不明。为了更好地推动宋六陵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宋六陵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在浙详情>>

    2023-05-10
  • 河北行唐故郡东周时期“豪车”展露真容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两个多月的清理,一辆东周时期的高等级马车近日在实验室考古发掘清理过程中逐渐显露“真容”。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行唐故郡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张春长研究员(右)与考古领队齐瑞普副研究员(左)在位于河北行唐的考古实详情>>

    2023-05-10
  • 荣耀与毁墓:唐长安城西南郊高阳原墓地发现唐代高等级墓葬

    高阳原,地处隋大兴城、唐长安城的西南郊,今属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郭杜街道一带,距唐长安城遗址约8公里。这里地势高亢轩敞,南枕秦岭、北望长安,是隋唐时期长安城内居民理想的身后之所。21世纪以来,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配合高校园区、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等国家重详情>>

    2023-05-10
  • 汉代疏勒城唯一城门找到

    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间又过去了两年。放眼望去,满山的麦子早已收割完,只留下整齐的麦茬。空气是冷飕飕,天空也是阴沉沉的。几天前的一场暴雨,让道路泥泞难行。这里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石城子遗址所在地,因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发掘,再次引起我们的关注。新详情>>

    2023-05-10
  • 宁波“小白礁I号”沉船船体保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在经过最后数个周期的纯水浸泡后,宁波“小白礁I号”船体构件浸泡液的电导率趋于稳定,这标志着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的“小白礁I号”沉船船体保护工作完成了第一阶段——脱硫脱盐详情>>

    2023-05-10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被任命为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朱棣庙号不是明太宗吗 最后为什么会是明成祖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朱棣庙号不是明太宗吗 最后为什么会是明成祖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在明代开国之后,朱元璋为了加强中详情>>

湖南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文物调查勘探简介

一、前言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是湖南省“七纵七横”中的第三横——平江(湘赣界)至安化高速公路的东段,从湘北横贯东西,对于均衡国土开发、完善路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工程涉及两个地级市的四个县,分别为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