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三国创业大佬曹操的五次疯狂“跑路”哲学

来源: 2023-05-08 11:46: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兵书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所谓“走起”,应该算个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跑路。不过,倘若身在乱世,跑路可算是门学问,绝非张开双腿那么简单,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若说跑路的鼻祖,可算大汉的创始人刘邦,也许是跑路

兵书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所谓“走起”,应该算个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跑路。不过,倘若身在乱世,跑路可算是门学问,绝非张开双腿那么简单,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若说跑路的鼻祖,可算大汉的创始人刘邦,也许是跑路跑多了,到了后世,不谙兵器文人阮籍,竟给出了“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般评价。戏剧性的是,一向以硬汉之名把持江湖的霸王项羽,虽一向鄙夷老对手刘邦的做法,可未想听了垓下楚歌,竟跑向了乌江,却再也跑不动了,跑路却跑成了末路。

有意思的是,老爷子刘邦的“跑路哲学”,到了汉末,却经此挡住了数百年岁月的冲洗,着着实实流传了下来。不用说,将汉高祖跑路理念发扬光大的衣钵传人,自然非刘备莫属了。我们的刘备,虽有着皇叔的头衔,当终究是白手起家的,脚下没有一块可靠的根据地,因此前半生,大抵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寄人篱下,自然要看人脸色,主人不高兴了,下逐客令倒是小事,倘若一时愤起,扔块追杀令,后果想必就凶险了。譬如,在宗亲刘表处,一向谨小慎微的刘备,竟得罪了其手下大将蔡瑁,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逃杀”就此上演。躲了一路的追兵,终于到了檀溪口,怎想河面宽阔,自己却又不习水性,一时间,刘备悲从中来,老泪纵横满面。未想胯下坐骑的卢马,听闻主人哭声,竟跃身而起,一越三丈,飞上对岸,完成了一出飞跃壮举。

不过,人生并非一场马戏。我们刘备同志人生中经典跑路剧目,当然绝非神奇的“马术表演”,他的终极目标可是“酣畅漓淋”地抛弃妻子(真是得到刘邦真传)。根据不完全统计,刘备如此卖力演出,一生中至少出现四番:两次面对的是吕布、两次遭遇的是曹操。本来,吕布是三国头号肌肉男,曹操是千古少有的奸雄,招架住拔腿便跑也是常事。可偏演到了携民渡江那出,赵云小宇宙爆发,竟杀了回马枪,单挑曹营八十万大军。赵云倒是一战成名了,可皇叔抛妻弃子的行径,却再也隐瞒不住了。

当然,因抛妻的“勾当”做了太多,自然让人记住,刘跑跑的名头,至此落在皇叔头上。刘备逃跑整理了一套心得,老对手曹操自然也不甘落于人后。据不完全统计(以《三国演义》为参考蓝本),曹操一生中积累的逃跑经验,至少不下五次。

第一次,献刀杀人不成,逃,遇吕伯奢,完事之后丢下名言:“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

第二次,战吕布于濮阳,逃,典韦立挡。

第三次,睡张绣婶,事发,逃,失典韦及曹昂。

第四次,赤壁战败,跑路,华容道遇“红灯”,关羽放行。

第五次,和马超“飙车”,输,剃胡脱衣。

只是,相对于刘备逃跑至尊三宝:“大哭、找马、甩女人”,曹操的逃跑之路,似乎要文艺得多,要么事前睡个女人,要么事发时剃个胡子抹个妆,要么事后朗诵一段逃跑感言。反正,时人们回溯三国时代,但凡提及曹操,大抵好奇的是他杀了多少人,睡了多少人,骗了多少人,在何处添了哪些风流,至于那些狼狈的跑路往事,因为有了刘备尴尬的垫背,似乎随着滚滚江水,全付诸了一笑。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孙权。对于孙权,他的老哥孙策是这样评价的:“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应该说,孙策此人,尽管行事鲁莽,可识人的眼光,却是毒辣,轻描淡写寥寥片语,竟将孙权此后数十年的人生一并概括。终其孙权一生,他的权力触角从未企及江北,即便偶有心思,奈何一渡江,却遭来一通猛打,仓惶逃窜,未想这一跑,却成就了一代名将。这就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

当时的时局大致是这样的,曹操取下汉中欲南下扫荡西川,孙权见有机可乘(此人偏爱背后搞小动作,偷袭荆州也是如此),竟亲率十万大军渡江围城合肥。合肥的屯军,大约只有七千多,面对江东来犯的一片黑压压的大军,如何迎战,这是个问题。幸好,还有张辽。我们的张辽同志,毫不露怯,星夜提点八百壮士,趁孙权立足未稳,竟来了突袭。

此时的孙权,正穿着裤衩,酝酿了情绪,仰望着江北星空,准备抒发情怀。只听帐外一片喧乱,正待问时,只见凌统踉跄跌入,振臂高呼“主公快跑”。孙权不知何故,以为天降神兵,也顾不上稳定军心,倒是发扬了“有事领导先跑”的作风,寻了匹马仓惶跑路。奈何行至逍遥津桥时,桥南板已被拆除丈余,马不得过。在此危急关头,一名随行贴身侍卫,叫谷利的,也顾上不“动物保护法”了,向着孙权坐骑一鞭猛抽。骏马屁股一紧,奋力一跃,飞桥而过,孙权的老命,就此留下。

逍遥津一役后,一篇由曹魏阵营主编的,标题为“十万雄狮狼狈溃退,江东领袖单骑落荒”的报道,终是江东流传开来。于是,东吴百姓们的心间,竟落下了“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的后遗症。

  • 三国创业大佬曹操的五次疯狂“跑路”哲学

    兵书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所谓“走起”,应该算个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跑路。不过,倘若身在乱世,跑路可算是门学问,绝非张开双腿那么简单,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若说跑路的鼻祖,可算大汉的创始人刘邦,也许是跑路详情>>

    2023-05-08
  • 齐姜结局如何?齐姜和晋献公的关系

    春秋时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公子小白拔得头筹,顺利继位,是为齐恒公。齐国王室子女,属于姜太公之后。姜太公,姓姜,吕氏,名尚,字牙,周文王号其为太公望。因此,齐国王室宗族都为姜姓。又因为古代女子的称呼一般都为姓氏,所以齐恒公的女儿就被叫做齐姜,齐详情>>

    2023-05-08
  • “一代妖姬”夏姬: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说起那些姿色迷人、摄魂夺魄的美女们,古代中国就非常有瘾,比如,古代中国的“四大美女”,就囊括了“跨时代”的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玉环等俊美人物,这些美女反倒非常体面地死死地摁住了“闭月、羞花、详情>>

    2023-05-08
  • 赵云:名不虚传的三国时期第一武将、最完美的人物

    赵云,常山真定人,平文丑,杀高览,败张合,长板坡七进七出,杀死曹营将领五十余员,半席杀将惊马超,汉水独败张合徐晃,七十力斩五将,无疾而终,为蜀虎威将军,封顺平侯。有诗云:一吕二赵三颜丑,马张许典皆平手,五庞六黄寿亭侯。其实我们不用讨论什么《三国志》,因为我们之详情>>

    2023-05-08
  • 司马光的人物轶事 司马光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在宋哲宗时期官至宰相。他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一本《资治通鉴》奠定他史学地位。一则“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他在中国老百姓间可谓家喻户晓。司马光这个人在后世的声名绝详情>>

    2023-05-08
  • 晋文公是重瞳子吗?曹共公为何偷窥晋文公洗澡?

    史书上记载,晋文公姬重耳是一位重瞳子,且肋骨连成一片,和常人不一样。一般来说,长得异于常人的,一般都有些独特之处。晋文公是不是这样独特的一个人呢?和他的哥哥、弟弟以及父亲比起来,晋文公真的是这个家里的一个“异类”。少年时期,重耳就已详情>>

    2023-05-08
  •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彦博是怎么做到宰相的位置的?文彦博的小故事

    文彦博,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文彦博出生在宋真宗景德三年,去世于宋哲宗绍圣四年,一共活了九十二岁,绝对算的上是高寿。文家原本姓敬,不过后来为避圣上名讳,于是去掉苟,改姓文。文家祖先是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到了文彦博上几代的祖详情>>

    2023-05-08
  • 程朱理学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轶事典故

    朱熹有“朱子”一称,为孔庙十二哲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之人。朱熹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他将北宋开始出现的理学思想发扬光大,并且进行了新的阐释,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朱熹这个人的名声都十分详情>>

    2023-05-08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报复建文帝旧臣(朱棣为什么要杀建文旧臣)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齐姜结局如何?齐姜和晋献公的关系

春秋时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公子小白拔得头筹,顺利继位,是为齐恒公。齐国王室子女,属于姜太公之后。姜太公,姓姜,吕氏,名尚,字牙,周文王号其为太公望。因此,齐国王室宗族都为姜姓。又因为古代女子的称呼一般都为姓氏,所以齐恒公的女儿就被叫做齐姜,齐详情>>

探索古建保护和城市生态和谐相生,呵护北京雨燕在正阳门筑巢——专访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文保专家袁学军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