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杼(zhù)夏朝第七任君主,姒少康之子,槐(姒槐)的父亲。杼在位期间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他是中国战甲的创始人。有了战甲之后,士兵战斗力大增,夏朝便积极对外扩张,夏朝国势也进入鼎盛期。
姒杼(前1887年---前1871年),在位17年。姒季杼,姓姒,名季杼。他的祖父是夏王朝五任王姒相,父亲是六任王姒少康。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死后其子姒槐继位。
出生地:有虞(今河南省虞城东)。
立都:斟寻(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东北)。
迁都:原邑(今河南济源市西北)、老邱(今河南省陈留县附近)。
年号:杼帝元年(甲辰,公元前2057年)。
杼在位期间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有了战甲之后,士兵战斗力大增,夏朝便积极对外扩张,夏朝国势也进入鼎盛期。
《竹书纪年》记载予初期的都城是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后来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陈留镇附近),另载东征后获得九尾狐。予统治时,夏朝进入鼎盛期。
杼精明干练,曾协助父亲少康攻灭寒氏势力,中兴夏朝。在位期间,决定完成少康的遗愿,攻打东夷。首攻东夷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杼的军队被东夷的长距离武器弓矢抵挡,遭受损失,无法前进。退回国都后,他发明用兽皮制做甲,兵士穿上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战斗力大大增强。他同东夷族各部落继续争斗,一直攻到东海边,进一步扩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后降服了东夷族。除了东夷,杼还消灭了海边三寿,打败了以狐为图腾的九只胞族,擒获了他们的首领。使东夷各族进一步融入华夏各族。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够继承大禹事业的一位名王。
1951年11月毛泽东为蔡协民烈士遗像题词1929年7月,性情耿直,甘愿为理想,为革命牺牲一切,对党忠心耿耿的红四军政治部主任蔡协民(1901—1934,湖南华容人,1925年入党)携妻子曾志由军队转入福建,领导福建的地方斗争。1931年5月由于叛详情>>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给他写一道圣谕,其文字犹如一封表“忠心”的肉麻书信,大家不妨来读上一读:“你此番心行,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正当西宁危急之时,……尔等此用心爱我处,朕详情>>
周赧王姬延亦称王赧,是东周的第25位国王,也是最后一位国王。姬姓,名延,为周慎靓王之子。公元前314-前255年在位,共59年。但他在位时期,东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雒邑。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周赧王时期,秦昭襄王基本上详情>>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他崇拜自然、蔑视权威、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他的文章想象丰富、气势恢宏、机智辛辣,是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瑰宝,他是战国中期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生于战国时期宋国蒙地,曾在蒙地做过漆园小吏,但不知是因他不善管理而被罢免,还是他瞧不起详情>>
姒杼(zhù)夏朝第七任君主,姒少康之子,槐(姒槐)的父亲。杼在位期间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他是中国战甲的创始人。有了战甲之后,士兵战斗力大增,夏朝便积极对外扩张,夏朝国势也进入鼎盛期。姒杼(前1887年---前1871年),在位17年。姒季杼,详情>>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战神”,而韩信则是秦末汉初刘邦的开国功臣“兵仙”,两个人虽然素未谋面,也并没有生活在一个时代,但是他们两个人的称号,就已经表明,他们都是领兵打仗的军事奇才,一个是传说中坑杀过四十万赵国军队的详情>>
武则天时期,隋唐洛阳城的建设达到了巅峰,整座城池极其奢华与精致。因此研究武则天时期的洛阳城市建设对于了解洛阳城市建设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考古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实地发掘也能够提供文献上的佐证。政治建设隋唐洛阳城位于今洛阳市区偏西,汉魏洛阳城西十八里处,"始筑于大业详情>>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1951年11月毛泽东为蔡协民烈士遗像题词1929年7月,性情耿直,甘愿为理想,为革命牺牲一切,对党忠心耿耿的红四军政治部主任蔡协民(1901—1934,湖南华容人,1925年入党)携妻子曾志由军队转入福建,领导福建的地方斗争。1931年5月由于叛详情>>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