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顺治朝"亲王摄政"和康熙朝"大臣辅政" 哪一个对皇帝更加有利这一内容。
清朝入关时,孤儿寡母,只有年少的皇帝顺治和他的母亲孝庄太后。他的叔父多尔衮,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摄政王,国家大事一切由其定夺。等到顺治二十四岁那年,不幸身患天花,在奄奄一息之际,为儿子玄烨钦点了四位顾命大臣。
托孤一事,在父子二人身上分别上演。主少国疑,往往是王朝最为危难之际。更何况,清朝那时刚刚入关,人心不稳,急需能挑大梁者。但是两人的处境还不完全相同,顺治朝是多尔衮一家独大;而康熙朝则是四家互相制衡。顺治朝"亲王摄政"和康熙朝"大臣辅政",哪个对皇帝才更有利呢?
(一)、同为托孤,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兄弟,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权臣。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清朝是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占领中原。
他也频繁的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不过大部分都是在演绎他和孝庄太后的爱恨情仇,当然这些在正史里都是没有记载的。而康熙的四位顾命大臣,是顺治皇帝钦点,他们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所以福临觉得值得托付。
1. 亲王摄政,虽无帝名但握皇权
《清实录》"今公议以济尔哈朗、多尔衮辅理国政。吾等若获应有之罪,不自承受,及从公审断。或不服者,天地谴之令短折而死"。在皇太极刚刚驾崩的时候,辅政大臣其实有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位,而且他们只是辅政,并不是摄政。
同时,那些贝勒和王公大臣们,都可以共同参与议政,多尔衮并不是一家独大。这种模式还是比较理想的,只有两个人牵头,其他人还都可以提出异议。
不过入关以后,情况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多尔衮率领军队一路南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军中威望大增。
很快他又杀掉了弟弟多铎和皇太极的儿子豪格,朝中有影响力的人物只剩下他和济尔哈朗。多尔衮此人老谋深算,先把济尔哈朗推在前面,又找茬把他挤兑下去。自那以后,睿亲王多尔衮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摄政王。
随即他宣布不再对侄子也就是顺治皇帝行君臣之礼,而且出行所用的仪仗和宴饮的礼乐,也全部按照皇帝的标准来办。只要是他的命令,即使顺治皇帝没有应允,也以诏书之名下发。
所以,那个时候多尔衮虽然名义上不是皇帝,但却握有皇帝的权力。大臣们有什么事情,都要先找摄政王商议,已经完全把顺治给架空了。
2. 四臣辅政,以防昨日重现
"兹者先皇帝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为庸劣。遗诏寄托。保翊冲主"。顺治皇帝在早年间处处受制,整日胆战心惊如履薄冰。所以,他在濒死之际,吸取了自己身上的教训,认为万万不能再出现一个多尔衮那样的角色。
所以,他选择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以及鳌拜这样的勋旧重臣辅佐自己的儿子。他们不是爱新觉罗家的人,而且都为扳倒多尔衮贡献过自己的力量。顺治认为,这样的搭配,一定可以保证江山无虞,玄烨定不会遭受自己曾经那样的际遇。
还让他们发誓"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馈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杜绝一切独揽朝政的可能。只不过经是好经,但被和尚给念坏了。这四个人中鳌拜的势力最大,根本不把其他三人放在眼里,也不把年幼的康熙当回事。
尤其是索尼与苏克萨哈相继去世后,遏必隆归附鳌拜,擅权专政,正如《康熙帝传》所说"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他俨然成了第二个多尔衮。
(二)、大臣辅政,当是更胜一筹
摄政王和顾命大臣这两种托孤行为,严格意义上讲都不完美。但是如果非要里拔将军,当时后者对皇帝更有利。
托孤一事本来就需要碰运气,运气好的托付给诸葛亮那样的忠臣,虽然一人之下,但毫无半点私心;若是运气不好,就把国家命运托给了赵匡胤那样的将军,即使柴荣部署的再周密,终究也葬送了江山。单就亲王摄政和大臣辅政而言,后者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1. 亲王摄政,拥有皇室血统
不论是多尔衮还是鳌拜,他们对大清那都是忠心耿耿的。但是站在皇帝的角度考虑,他们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僭越行为,这本就是大不敬。而且,他们拥兵自重,很有可能包藏祸心。如果是像多尔衮这样的亲王摄政,他本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是努尔哈赤的儿子。
即使他做了皇帝,身边反对的声音并不会太高涨。因为他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血脉,只是像朱棣一样,造了自己侄子的反。所以,多尔衮这样的人对于皇帝而言,威胁更大一些。幸亏他没有谋反之心,若是有,单凭孝庄和顺治,根本就无可奈何。
而且夺去南方之地,大半都是多尔衮的功劳。像这样有身份又有能力的人,试问哪个皇帝能对他不畏惧。
所以顺治皇帝吸取了经验教训,他选择自己眼中的忠臣,但是又不能和皇族有半点的血缘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些人要是造反,那就是颠覆政权,在法理上就不合。所以让大臣来辅佐幼主,这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顾命大臣们要是想造当朝皇帝的反,那可比摄政王要难上百倍。
2. 互相制衡,以防一家独大
治大国如烹小鲜,帝王之术无外乎就是平衡之术。很多君王在位时,他不会让朝堂上都充斥着奸佞之臣,也不会让清流的势力太大,而是让各方势力形成一种对峙之势。如果一家独大,那很有可能会把皇帝的权力架空。
所以,顺治帝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就像当时安排了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共同辅政,但后期多尔衮如日中天,很快就成了皇权的实际控制人。就是因为顺治年幼,无法扶植起一个能与睿亲王抗衡的派系,才导致多尔衮能够如此的肆无忌惮。
而留下了四个顾命大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四个人面和心不和,这正是皇帝想要的结果。如果他们都能够团结一致,那就会轻而易举的架空皇帝。君王想要的就是臣子们的互相争斗。所以,站在皇帝的角度而言,当然是选出四个人辅政更加有益。
而且让大臣辅政那是皇帝自己选择的结果,而多尔衮一家独大成为摄政王,那是他本人在辅政以后权势增加而造成的。
(三)、就行为而言,摄政对皇权威胁更大
乾隆皇帝曾说"睿亲王多尔衮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在他的眼里,自己能够坐拥如此多娇的江山,和多尔衮密不可分。他有些僭越行为,那也是无可厚非的。
毕竟,整个天下都是人家打下来的,到头来还不能传给子孙后代。其实不论是他还是鳌拜,此二人都没有谋反之心,不然凭借着他们的实力,很容易就颠覆了孤儿寡母。
1. 摄政王行为更加过分
多尔衮在那时权倾朝野,大臣们有什么事情都会先和他商量。他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更不在乎那个坐在皇位上的小侄子。如果他有谋反之心,肯定能够轻而易举的成为九五之尊。他掌握着军队,也把持着朝政,还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这些都是他手中的王牌。
反观顾命大臣们,虽然他们各怀心思,虽然后来鳌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都没有对皇权形成实质性的威胁。他不过是居功自傲,认为征战一生,也应该享受享受,也应该尽可能多的给家人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而且相较于多尔衮,鳌拜只是掌握了部分朝政,军事方面也无法与前者匹敌。所以,在皇权面前,鳌拜构不成很大的威胁。他不像多尔衮,能够轻而易举的推翻顺治帝的统治。在当时很多人的眼里,天下不是福临的,而是他多尔衮的。
2. 错在顺治选错了人
大臣辅政,这是康熙的父亲为他留下的政治遗产。他们都为清朝的稳定,立下过汗马功劳。顺治也不曾想过,鳌拜会成为权势遮天的人物。如果单就亲王摄政和大臣辅政,这两个名字上看,一个是摄取的摄,另一个是辅佐的辅;前者是以亲王为主体,后者是以皇帝为主体。
既然说是哪个对皇帝更为有利,自然是后者无疑。因为人家都摄政了,可以直接干涉你皇权的行使,对皇权进行了瓜分,那对皇帝而言肯定是坏处要多一些。反观后者,只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具体什么事情还是皇帝说了算的。
就像多尔衮在位时,可以直接发布皇帝诏令,那若是有一天他直接替顺治发布个退位诏书,又该当如何。单从制度上讲,亲王摄政已经损害了皇帝的威严和权力,而大臣辅政,他们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只是鳌拜此人,贪婪无度,过度的干涉朝政。
结语:
在这两者之间,无法找出完美的制度。但是大臣辅政要比亲王摄政更具先进性和优越性,单纯的站在皇帝角度考量,肯定是不想让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擅权专政,掠夺自己的权力。
关于顺治朝"亲王摄政"和康熙朝"大臣辅政" 哪一个对皇帝更加有利的内容就是这些了,古宫历史网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全面的历史资讯和故事。我们的内容不限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喜欢的话就请关注我们吧。
乾隆在禅位大典上不交玉玺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要说我们最熟悉的历史可能就是清朝的历史了。清朝有过繁荣昌盛,有过失败和落后。这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故事,清朝最引以为豪的莫过是三位皇帝联手缔造出来的盛世,相信如果清朝的每位皇帝都像这三位皇帝详情>>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开局一个碗,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为什么能赢?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详情>>
张济(?-196年),武威郡祖厉县(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破羌将军张绣的叔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为董卓部将,骁勇善战。董卓被杀后,联合李傕攻破长安,出任羽林中郎将。初平三年(192年),升任镇东将军,册封平阳侯,屯详情>>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朝以“文景之治”最著盛名,但是很多人却对汉景帝刘启的评价不高,司马迁更是对刘启提出了比较严厉的批评和质问:“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纵)而西乡(向),以诸侯详情>>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在三国东吴政权的名人中,都有哪些绰号?是怎么来的?这一内容。绰号,又称外号、诨号、在部分中国方言中绰号等同于花名。中国人是喜欢给人起详情>>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历史上未曾中断过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曹爽当初已经完全掌控了天子和兵权 曹爽为何投降那么快的相关内容。在正始详情>>
张弘靖(760年-824年),字元理,蒲州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唐朝宰相、书法家,中书令张嘉贞之孙,左仆射张延赏之子,画家张彦远祖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弘靖初以门荫,授河南府参军,迁蓝田县尉。唐德宗时期,历任殿中侍御史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有哪些与陈骞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自幼为人朴实稳重,颇有智谋详情>>
日本正在1931收动了震动齐国的九一八事情,占据了我国东三省。又正在1937年收动七七事情,占据华北。以后又一步步鲸吞我国国土,强制人民当局从北京迁皆重庆,正在最危机的闭头上海、喷鼻港等主要乡市皆降进日寇脚中。我国国民经由十四年的奋力抗战才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开局一个碗,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为什么能赢?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详情>>
1、梁红玉 是南宋爱国将领韩世忠的妻子,当年韩世忠将金国四太子金兀术围困在黄天荡,她亲自擂鼓为将士助威,最终宋军大胜,金兀术狼狈逃走。2、穆桂英挂帅——北宋年间,宋辽征战,穆桂英代父出征。 边疆战事吃紧,六郎被陷敌营,桂英被逼应战,并且战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