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古代女子穿“高跟鞋”不是为漂亮而是防走光

来源: 2023-05-12 11:48: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古往今来,女性穿鞋并不只是为了走路,讲究的是“足下生辉”。据有关记载,2200多年前,周朝女性所穿的礼履,就是圆头高底的鞋子,姑且称之为“古代高跟鞋”。《玉台新咏》中有首《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写得很形象,那“高跟鞋”是有相当

古往今来,女性穿鞋并不只是为了走路,讲究的是“足下生辉”。据有关记载,2200多年前,周朝女性所穿的礼履,就是圆头高底的鞋子,姑且称之为“古代高跟鞋”。

《玉台新咏》中有首《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写得很形象,那“高跟鞋”是有相当高度的,否则,脚还没有抬,怎么就让人看着像上了个台阶呢?这是1500多年前梁代女性的穿鞋情形。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古代女子穿“高跟鞋”不是为漂亮而是防走光

古代高跟鞋

唐宋时期也有“高跟鞋”。宋代书法家米芾在《唐文德皇后遗履图》的跋中记述,唐代长孙皇后的鞋子“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饰,长尺,底向上三寸许。”这种“高跟鞋”底高三寸多,下底窄小,时人给这样的鞋子起了个很诗意的名字叫“晚下”,寓意为,鞋子的底是慢慢落下的,高而危。

这种鞋子适合“妇人短者着之”,在宫廷贵妇、大家闺秀中很风行。——如今流行的女式坡跟鞋,类似于这种叫“晚下”的高底鞋,脚底如同踩了块砖头,让人视觉有沉重之感。但是,女性因此“增高”近10厘米。而那些不是高底的鞋子,当时统称为“远游履”,相当于运动鞋。

中国古代礼教讲究妇女的衣裙要曳地,但这不是为了漂亮,意在防“走光”。在封建专制严重的明朝,妇人的衣裙是要把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包住,最好又不妨碍走路,于是,“衣曳地则覆履,惟见底,故底高。”可见,明朝女性鞋子的底高,不仅仅是为了增高炫美。

明清两代,裹脚之风盛行,尤其是山西、陕西、甘肃一带近似疯狂,“甚至以足之纤巨,重于德之美凉,否则,母以为耻,夫以为辱”。裹脚的妇女也有适合自己脚型的“高跟鞋”。

清朝刘廷玑在《弓足》一文中叙述:“自缠足之后,女子所穿有弓鞋、绣鞋、凤头鞋,而于鞋之后跟,铲木圆小垫高,名曰高底。令足尖自高而下着地,愈显弓小。”这种“高底”较之前朝的“高底”更接近于现代的“高跟鞋”。

穿着这样的“高底”,小脚女子的整个身体重量的着力点都在“弓小”的脚尖上,相当痛苦,所以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娇喘呼吁,所行难远,但使得女性身材显得高挑,并且惹人怜爱。女为悦己者容,小脚穿在“高底”里,成了当时的风尚。

清朝统治者对女子缠足极其反感,禁止满族妇女缠足。满族妇女也有属于本民族风格的“高跟鞋”,“八旗妇人履底厚三四寸,圆其前,外衣通长掩足”,其形制是鞋底中间高出数寸,中微细,也叫“高底鞋”。

满族“高底鞋”的跟的形状有两种:一种是鞋跟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称为“花盆底”;另一种是鞋跟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和落地的印痕像马蹄印,所以称为“马蹄底”。

满族“高底鞋”的木底高跟一般高度为5-10厘米,最高可达25厘米。这样的高度,恐怕令现在的“高跟迷”们也惊讶艳羡吧!

清代爱美的满族妇女除了在“高底鞋”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分外别致。

穿这样的“高底鞋”的女性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满族贵族中青年女子,由于鞋子底部厚而且面积小,以及用力的关系,穿鞋的人走路必须慢且稳当,反而显出女性的婀娜多姿、端庄秀美,相当有范儿。这在清中期的宫廷里相当流行,并且逐渐传至民间。

关于满族女性为什么穿“高底鞋”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古代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打柴禾等,为了防止虫蛇叮咬,就在鞋底绑缚木块,制作得日益精美,发展成了后来的“高底鞋”。

另外一种传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底绑上了高高的树杈顺利渡过泥塘,取得了胜利,达到报仇雪恨的目的。为了“忆苦思甜”,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后代满族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高跟鞋”。这个故事把女性爱美的情思赋予了英雄史诗的壮美,很有趣。

作家亦舒说过:“女人的堕落是从高跟鞋开始的。”爱美嘛,难道有罪?其实,任何时代的女性穿“高底鞋”、高跟鞋等等,无论说法再多,肯定与追求美、拽人眼球有绝大关系。

为了美,古今中外的女子,受罪吃苦,却趋之若鹜,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 古代女子穿“高跟鞋”不是为漂亮而是防走光

    古往今来,女性穿鞋并不只是为了走路,讲究的是“足下生辉”。据有关记载,2200多年前,周朝女性所穿的礼履,就是圆头高底的鞋子,姑且称之为“古代高跟鞋”。《玉台新咏》中有首《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写得很形象,那“高跟鞋”是有相当详情>>

    2023-05-12
  • 探秘太白金星为何总在孙悟空最危险时不请自到

    孙悟空从一个山野猴子成长为西天佛祖没有贵人相助不可能做到。《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够由一个山野的石猴,历经万千曲折,历尽千难万险最终成长为西方大佛——战斗胜佛。孙悟空在这一历程中,我们发现有两位关键人物对孙悟空的成长有相当大的帮助,一位就是详情>>

    2023-05-12
  • 历史上的皇帝碰到过哪些灵异事件

    中国的皇帝们自古以来都是以天子自居,在他们看来,他们是真龙的化身,有着最高的权利。他们在生前亦或是死后都会受到神明的庇护,按现代的人说,这些所谓的庇护也许只是个巧合。不管是真还是假,中国古代皇帝的灵异现象至今让后世惊诧不已。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详情>>

    2023-05-12
  • 名妓李师师和宋徽宗是怎么认识的?

    李师师,宋徽宗时代的名妓。这李师师也是一个命苦的人。从小的时候家里就穷,没钱。穷还不算,四岁的时候老爸还死了。于是无依无靠的李师师最后被李媪收养了,李媪对李师师的教养也是极其的严苛,他请来有名的绣娘教李师师女红,不仅如此,在李师师的琴棋书画上李媪也是下了许多详情>>

    2023-05-12
  • 孙悟空其实是有个克星 他的克星是谁?

    读完整部《西游记》后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疑惑,那就是为何孙悟空刚刚崛起的时候,能够大闹天宫,有种天下无敌的威势,但是等到了后来保护唐僧取经的时候却很少有他能够单独解决的妖怪,基本上都要跑东跑西的找人帮忙,实在是有损他在之前建立下的声誉。 首先我要先对那些只看过电详情>>

    2023-05-12
  • 清朝伶人轶事:一曲《扫花》酬知音

    人的职业有差别,人的人格无区分。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为了维护统治基础、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帝制崩坏时日已久,等级制度的遗毒仍然没有消减的明显迹象,或许,那是渗透到骨子里的劣根。等级制度的表现,就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然后,依照等级,衡定所谓的详情>>

    2023-05-12
  • 武艺高强的展昭是怎么死的?

    提起展昭,想必早已家喻户晓了,他是那个站在包拯身边,保护他、协助他办案,武功高强,长相帅气的美男子,那么历史上宋朝真有展昭其人吗?历史上,展昭为人侠肝义胆,武艺超群,素有“南侠”之称。展昭还被皇上封为“御猫”,那么武功如此高强的展昭最后是怎么死的?被人谋害还详情>>

    2023-05-12
  • 明朝的王爷们怎么“创收”?多生孩子能多领俸禄

    导读:明皇族的人口爆炸大明弘治五年底,山西巡抚杨澄筹向皇帝汇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庆成王朱钟镒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纪录,截至这年8月,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朱佑樘览奏只能苦笑着摇摇头。他有点好奇,这些王爷能记清自己的儿女吗?这确实也详情>>

    2023-05-12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元璋杀皇侄(朱元璋大开杀戒的原因)

朱元璋幼年家境贫寒,最后破落沦为乞丐,最后还出家成为了和尚。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军中稳扎稳打,最后得到江山,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但是在他称帝之后,曾经要做一件事,让人们津津乐道。他曾经一时兴起,扮成乞丐,回忆乞讨要饭的生活,但是在游历皇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探秘太白金星为何总在孙悟空最危险时不请自到

孙悟空从一个山野猴子成长为西天佛祖没有贵人相助不可能做到。《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够由一个山野的石猴,历经万千曲折,历尽千难万险最终成长为西方大佛——战斗胜佛。孙悟空在这一历程中,我们发现有两位关键人物对孙悟空的成长有相当大的帮助,一位就是详情>>

令狐浚为何会被改名?有何故事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令狐浚为何会被改名?有何故事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令狐愚,字公治,太原人。曹魏时期将领,他本名令狐详情>>

英法大战 |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362-英国VS法国作者:无梦校稿:辜汉膺 / 编辑:金枪鱼、板栗在本届世界杯上,火星撞地球般的国家对局并不少见,前有小组赛阶段英格兰和美国一场闷平导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