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男人们都是要留辫子的,这一点就不用科普了。不要以为当时的审美就是这个德行,其实这在当时是一个政治任务,男人们必须留辫子。只有道士们除外,因此有很多不愿意剃发的人都改行做了道士。小编看到一个现象很心痛,受清宫剧的影响,有些家长也让孩子们留起了辫子头,他们不知道这条辫子背后的心酸和血泪。
一、清廷入关之初,几次废除了剃发令
公元1644年年初,李自成率领20多万农民军向北京进发。崇祯皇帝由于种种原因,丧失了南迁的机会。最终北京城被团团包围,崇祯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自得在煤山自缢殉国。不过李自成绝不是什么救世主,他在北京城内的一系列倒行逆施,很快就把自己逼进了绝境。山海关一战,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大败亏输。他已经无力占据北京,接下来他只能向陕西老家撤退。在击败了李自成以后。多尔衮率领着满洲八旗进入北京,当时他已经不想走了。进入北京以后,多尔衮一方面命令军队追击李自成,另一方面迫不及待的下达了剃发令。汉族人的发型历经几千年都没有改变,辽金和蒙古都不敢怎么样,现在清廷要求汉人剃发易服。这引起了各地一系列的反对,这一政策连河北都出不去。
多尔衮感觉自己可能操之过急,由于在不久以后就撤回了剃发令。紧接着,清军开始对李自成死追不放。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南明方面干尽了蠢事。这个政权不但没有反击清军,就连河南和山东的权力真空区也没有收复。要知道黄河可是第一道屏障,结果这些地区白白送给了清军。收拾完李自成,清廷开始大举南下。南明第一个政权弘光王朝很快就土崩瓦解,皇帝朱由崧被清军擒获。清廷方面轻敌了,他们也没有料到随后还会出现一系列的政权。此时的多尔衮开始重新盘算剃发易服的事情,可是他缺少一个借口。真是想睡觉来枕头,一个人的出现帮了多尔衮的大忙,这个人就是孙之獬。他绝对可是与吴三桂并列,只不过吴三桂是白刀子杀人,而孙之獬是杀人不见血。
二、清廷站稳脚跟以后,剃发还是要推行
孙之獬本来是明朝的官员,由于明末党争的原因,他被一再贬斥。清廷占据北京以后,孙之獬主动剃掉了自己的头发,然后大摇大摆的进入北京。当时的规矩是原来的清廷官员站在一起,明朝的投降官员站在另一边。孙之獬一进大殿就往清廷官员的队伍里钻,那些满族官员根本就看不上他,把他推到了明朝降臣这一边。而那些明朝降臣也不要和这个家伙为伍,也把他往外推。就在双方推搡之际,多尔衮领着顺治小皇帝来了。孙之獬立刻上奏请求颁布剃发易服的政令(说了一些国家安定的鬼话),多尔衮则是顺坡下驴随即就答应了。在那群降臣中有衍圣公的身影,作为孔夫子的后人,他请求能否免于剃发。多尔衮的回答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道命令被迅速下达到了清廷的控制区,立刻引起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当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身体发肤受制于父母的观念根深蒂固,这让大多数人接受不了。那些知识分子甚至上升到了华夏和夷狄的关系,认为绝对不能剃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很多人直接选择剃发。另外还有一些人参加了起义军,他们开始与清军死磕。顺便交代一下孙之獬的下场,他回到山东老家时,被起义军抓获。起义军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最大推手,孙之獬的全家都被斩首。不顾由于起义军的力量过于分散,又没有统一的指挥,最终各地的起义军先后失败。最终清廷还是推行了剃发易服,只有道士可以保留原来的衣冠。很多明朝遗老为了保住衣冠,基本上都成了道士。孔尚任在自己的作品《桃花扇》中伤心的写道:“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到今日山残水剩,对大江月明浪明。满楼头呼声哭声,这恨怎平,有皇天作证……”
在清朝,男人们都是要留辫子的,这一点就不用科普了。不要以为当时的审美就是这个德行,其实这在当时是一个政治任务,男人们必须留辫子。只有道士们除外,因此有很多不愿意剃发的人都改行做了道士。小编看到一个现象很心痛,受清宫剧的影响,有些家长也让孩子们留起了辫子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