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正操

吕正操

()
中文名:
吕正操
别名:
原名吕正超,字必之
国籍:
中国
人物简介:

吕正操(1904.1.4—2009.10.13),原名吕正超,字必之。1904年1月生于奉天(今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时在本村小学读书。1918年到缫丝厂当学徒。1922年参加东北军。1923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连长、营长、少校副官队长,第一一六师参谋处长,六四七团、六九一团团长。1933年参加热河抗战。1936年组织“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任总队长,参加“西安事变”。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三

近代名人推荐
中文名
吕正操
别名
原名吕正超,字必之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辽宁省海城
出生日期
1904(甲辰年)年1月4日
逝世日期
2009(己丑年)年10月13日
职业
军人
毕业院校
东北讲武堂
信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率部到热河参加对日军作战参加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参加百团大战领导和指挥铁路保障工作
代表作品
《冀中回忆录》、《吕正操回忆录》、《论平原游击战争》
军衔
上将
党派
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一个贫苦农

民家庭。他从小目睹日本军队对自己家乡的烧杀抢掠,内心充满对侵略者的仇恨。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正操”,决心长大后当兵,操练本领,打击日本侵略者。1922年吕正操加入张学良的卫队旅,次年考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张学良的副官、秘书。 

土地革命

1929年任东北军第116师16旅参谋处处长,1932年任东北军116

师647团团长,率部到热河参加对日军作战。他在与东北军中的中共党员接触中,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1934年春,吕正操率部担负北平城防任务,严防日军寻机控制北平城防的企图。1935年6月,在反击投敌叛军妄图与日军里应外合攻占北平城的战斗中,他指挥部队前后夹攻、堵截围歼,将叛军全部消灭,城防部队无一人伤亡。

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吕正操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指示部队主动配合学生游行示威,援助学生进城,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称赞。

1936年9月,吕正操在北平建立了东北武装抗日救亡先锋队,任总队长。不久即被张学良选调到西安,在张学良公馆担任内勤。1936年12月12日,吕正操参加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其间多次和来西安共商国共两党合作大计的中国共产党人接触,聆听了周恩来的教导,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伟大和正确,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吕正操重返东北军647团任职。1937年初,由于中共党员在647团的革命活动引起东北军上层反动军官的警觉,他们要求把647团拆散和其他部队混编。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吕正操率部接受改编,任新编691团团长,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5月,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吕正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吕正操率部奔赴抗战前线。1937年9月15日

至10月11日,先后在华北地区永定河、半壁店、梅花镇与日军进行了3次激战。在梅花镇战斗中,691团以较小代价,击毙击伤日军700多人,这是侵华日军在河北省境内首次遭受重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1937年10月14日,吕正操在晋县小樵镇主持召开了决定部队前途命运的全团官兵代表会议,决定691团脱离东北军,改编为人民自卫军,他担任司令员,并在所属各总队都建立了党组织,部队成为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自卫军在抗日斗争中屡建奇功。1937年10月

底,在地方党组织和抗日武装的支持下,吕正操率领人民自卫军攻克高阳县城,击毙土匪汉奸头子尹松山,震动了整个冀中地区,使人民群众抗日情绪更加高涨,出现了踊跃参军的热潮,人民自卫军迅速发展到5000多人。为了把这支革命队伍带好,吕正操与晋察冀军区取得联系,请求带领人民自卫军接受整训,学习八路军的好传统、好作风和开展抗日斗争的经验。1938年5月,根据晋察冀军区命令,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等冀中抗日军队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成立冀中军区,吕正操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在晋察冀军区领导下,他带领部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冀中平原游击战。半年时间内,吕正操指挥部队与日伪军作战100余次。在开辟大清河北根据地以后,配合冀中区党委,加快建设冀中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很快发展到几十个县、人口约700万,建立了冀中抗战学院,军区部队发展到约10万人。1939年1月,八路军120师挺进冀中。同年2月,根据中央指示,成立了由贺龙任书记的冀中军政委员会。在贺龙领导下,吕正操和军政委员会其他一起,加强冀中部队的正规化建设,进一步发展了冀中抗日根据地,扩大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和牵制了日本侵略者。毛泽东曾亲笔题词,称赞冀中抗日根据地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1940年秋,根据八路军总部指示,吕正操率冀中部队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组织部队发动破击正太路战役,对平汉路、北宁路、津浦路以及石德路、沧石路等进行了广泛的破击,共平毁公路、铁路500多公里

,炸毁桥梁20座,收割电线27000多斤,毙伤日伪军1300多名,有效地阻止了平汉路敌人向正太路的增援。组织指挥了任丘、河间、大城、肃宁地区战役,先后歼灭日伪军1500多人,拔掉敌据点29个,摧毁了这一地区大部分敌伪组织,粉碎了敌人在冀中中心地区建立统治的阴谋。吕正操率领部队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取得了辉煌战果,为我军夺取百团大战全面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八路军总部通令嘉奖。

1941年至1943年,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进攻和大“扫荡”,吕正操带领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在无险可据的平原上和极端残酷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地雷战、地道战、蘑菇战、顶牛战等新战法,使敌人吃尽苦头,时时处于惶恐之中。1943年11月,吕正操调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同年秋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后任常委)。他和时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代理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的林枫一道,坚持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把敌人挤出去”的指示,带领晋绥边区军民迅速开展秋季反“扫荡”作战行动,使边区根据地形势得到根本好转。1945年4月,吕正操参加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吕正操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西满分局常委,

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副总司令员,西满(辽热)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他积极组织开展剿匪反霸斗争,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作出了主要贡献。1946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东北铁路管理总局,吕正操任总局局长兼政治委员。他还先后任东北行政委员会铁道部部长,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兼护运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有力地领导和指挥了铁路保障工作。特别是在辽沈战役中,由于铁路损毁严重,他带领东北行政委员会铁道部员工和支前群众,排除万难,紧急抢修抢运,在9天内把近十万大军和大量作战物资运送到前线,为保障辽沈战役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以后

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铁道兵团

建国以后的吕正操副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兼任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负责铁路运输和抢修工作。面对敌军的狂轰滥炸,吕正操深入战地现场指挥铁路抢修和物资运输,指导部队创造了“先通后固、先易后难、确保重点、预有准备”等一系列特殊的抢修方法,确保铁路随炸随修、连炸连修、此断彼通、彼断此通,在有限的通车时间内发挥了很高的运输效率,建起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支援我军作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吕正操兼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他积极协助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工作,参与研究制定了全国“一五”计划铁路建设规划,并参与领导建成了拥有多项世界领先技术的武汉长江大桥,完成了成渝、天兰、湘贵、兰新、宝成、丰沙、鹰厦等一系列干线、支线铁路工程建设任务。

1958年起至1967年6月,吕正操先后担任铁道部代部长、部长、党组书记,并兼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针对西南地区地形险恶、地质复杂的不利条件,他提出了“抓思想、抓设计、抓部署”的工作思路,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召开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会,鼓励大家排除困难,科学施工。在军地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南铁路大会战取得了巨大成就,川黔线、贵昆线、成昆线相继通车。西南三线铁路的建成,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吕正操主持铁道部工作期间,在抓好铁路运输工作的同时,注重全面加强铁路系统建设,大力培养铁路专业人才,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努力改善全国铁路布局,组织指挥了许多重要路段的铁路选线、勘测设计、桥梁建筑、隧道建设等工作,为发展中国铁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还根据党中央指示,积极做好援助朝鲜和越南铁路建设的工作。

1967年7月起,吕正操受林彪、江青等人迫害,被非法监护审查、关押达7年之久。1975年重新工作后,历任铁道兵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他按照邓小平有关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铁道兵部队“兵改工”工作。1980年1月,中共铁道部党组作出了为吕正操平反的决定,并经中央正式批复同意。1983年,吕正操当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为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从1956年起,他一直担任全国网球协会主席,几十年来为推动中国网球运动开展倾注了大量心血,1990年获国际网联最高荣誉奖。

1991年5月,吕正操受中共中央委托,专程赴美国看望张学良将军,为改善两岸关系作出了贡献。

吕正操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二届、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9年10月12日14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 2010年1月16日,获得2009CCTV年度体坛风云人物评委会大奖。 

 

主要成就

打日本

抗日战争爆发后,吕正操根据中央指示率部开赴冀中,改编为冀中人民自卫军,任司令员。1938年5月至1943年秋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其间,曾任冀中区党委委员、冀中军政委员会委员、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在冀中大地,书写下赫赫战功。 

管铁路

吕正操于1949年1月至10月任军委铁道部副部长,解放后历任铁道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吕正操最感兴趣的是进藏铁路工程,1958年9月,青藏铁路第一阶段开工,至1960年铺通97公里。其后青藏铁路两度下马,两度重启,直至2006年7月全线贯通。 

人物轶事

坚定友谊

曾多年担任张学良秘书、副官的吕正操和“少帅”有着特殊的感情。首先

,两人都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是校友;而吕正操读书时,张学良继承其父,兼任了讲武堂的校长,两人又是师生关系;再加上原本的上下级关系。这些都使得周恩来和邓颖超一直关注着吕正操,并指定他做中共和张学良的联系人。1983年3月,在邓颖超当选全国政协主席时,吕正操就被安排出任副主席。

自“西安事变”后,吕正操和张学良就失去了联系。直到198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缓和后,两人才建立了书信往来;吕正操曾多次试图邀

请张学良回大陆,特别是回东北看看,但终未成行;直到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终于获准偕夫人赵一荻赴美国探亲之后,受原政协主席邓颖超等中央领导人的指派,5月23日,吕正操一行5人搭乘中国民航班机,飞向大洋彼岸——两人在相隔半个多世纪后,终在异国相聚。

吕正操到达美国之后,先到旧金山拜会了张学良夫人赵一荻;1991年5月29日上午,一行人在纽约张学良住地贝祖贻的太太家见到了张学良。吕正操刚走出电梯,便见张将军站在公寓门口等候,张学良一眼就认出了吕正操,老远伸出手。半个多世纪没有见面了,两人心情都很激动,双手紧握,四目相对,沉思片刻,两人问候,即进屋落座。

两位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敏锐,谈笑风生,畅叙久别重逢之情;在谈话中,张学良幽默地说:“我可迷信了,信上帝。”吕正操随口接上:“我也迷信,信人民。”张学良笑着说:“你叫地老鼠。”这指的是当年吕正操在冀中和军民一起运用“地道战”等形式,抗击日寇侵略,开展游击战的事。吕正操说:“地老鼠也是人民创造的嘛,我能干什么,还不都是人民的功劳,蒋介石、宋美龄都信上帝,800万军队被我们打垮了,最后跑到台湾。”张学良随即插话:“得民者昌!”吕正操紧接着说:“那还不都是靠的人民群众!”

在第二次会面中,吕正操郑重地把周恩来夫人邓颖超致张学良的信转交给了张学良。同时,转达了中央对他的问候。邓颖超受邓小平的委托,在信中诚恳地欢迎张学良在方便的时候、在自愿的情况下回家乡看看。张学良的视力很差,他几乎是把眼睛贴在了信纸上,极其认真地一字一句地把信读完。最后,他看着邓颖超的签名说:“周恩来我熟悉,这个人很好。请代我问候邓女士。”

张学良沉思了片刻,又补充道:“我这个人很想回去,但现在时候不到。我一动,就会牵涉到大陆、台湾两个方面……我不愿意为我个人的事,弄得政治上很复杂。”说着,张学良把邓颖超的信工整地折叠起来,放进了口袋。吕正操怕这封信被别人发现后给张学良带来麻烦,便提醒张学良:这封信带在身边是否方便。张学良轻松地回答:“不碍事,没什么关系。”并当即表示,他要给邓颖超写回信。(不久,张学良就给邓颖超写了回信,信中肯定地答复邓颖超,一定要回大陆:“寄居台湾,遐首云天,无日不有怀乡之感。一有机缘,定当踏上故土”)

这次长谈有三个多小时,主要是吕正操向张学良介绍新中国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家乡辽宁海城的情况。张学良还询问了邓小平等新、老中央领导人的情况,并表示回大陆后一定拜访“中枢诸公”(中央各领导人)。

之后,张闾蘅频繁来往于海峡两岸,为张学良和吕正操传递信息,他们之间书信、口信、诗作唱和,往来不断,但由于种种原因,张学良的回归大陆之旅始终未能成行,他于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去世,享年100岁;吕正操赴美三探张学良,也就成了一种美好而有价值的回忆,张学良过世后,吕正操在唁电中写:“张学良将军生则功盖祖国,逝则重于泰山,无愧于祖国人民称之为千古功臣、民族英雄的伟大称号。”

百岁诞辰

2005年1月4日,是开国上将吕正操的百岁诞辰。吕正操从不在意自己的年龄,反对给自己办生日,谢绝了家乡政府和一些单位为他办百岁生日的请求,同时也谢绝了很多客人的拜访。在北京西三环边上一个静谧的院落里,吕正操家里像往常一样平静,百岁生日这一天,他是在阅读中度过的。不同的是,这一天,他手中拿的是刚刚出版的他的回忆录。

“讲武堂时的照片真帅。”吕正操一边翻回忆录中自己的照片,一边跟女儿聊着。宽大明亮的书房里,吕正操穿着一件鲜亮的红毛衣,一边躺在沙发上翻着书,一边跟孩子们聊着自己的过去,就像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些平凡的老父亲一样。 只有书架上那支逼真的步枪模型和一个“毛泽东号”的火车头模型,以及张学良、董必武等人的手书,暗示着这位老人整整一个世纪的生活中所蕴藏的无数传奇。

痴迷网球

“我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回顾百年的传奇人生,吕正操只用了这样轻描淡写的几个字。

吕正操说:“在东北军跟着张学良先生时,我就打网球了。就在冀中抗战中,战况一缓,就要跟人打两局。一直打到90岁。”在吕正操的客厅里,挂着一幅有萨马兰奇签名的图画,还有一组吕正操打网球的照片,体现着吕正操对网球的偏好。

吕正操一直担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职务,他曾说:“我不能光挂个名字,我这个主席要一直当下去!”90岁后,在医生和家人的再三劝阻下,他停止了网球运动,对此他曾风趣地说:“网球我实在打不动了,现在只能给人家去发奖了。” 

亲属成员

夫人:刘沙 

亲属成员

长子:吕彤羽  ,在冀中战场上出生,任冀中抗日研究会会长。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706所主办《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杂志的编委会委员。2010年1月16日代其父参加“2009中国体育风云人物”颁奖典礼,领取“评委会大奖”。 

次子:吕彤欣 

长女:吕彤邻  ,上海交大教授 

次女:吕彤岩 

亲属成员   

主要作品

《吕正操回忆录》 

吕正操主要作品

《冀中回忆录》 

《吕正操将军自述》 

《西安事变与周恩来同志》(与罗瑞卿、王炳南合著) 

《论平原游击战争》 

人物评价

新华社:吕正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国铁路交通战线杰出的领导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年10月21日 第01 版)

新华社北京2009年10月20日电:

“吕正操一生追求真理,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他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坚决拥护党中央,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信心。

吕正操军政兼优,能文能武,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和组织领导才能。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智勇双全,是一代抗日名将。他指挥部队多次创造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为国家的铁路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直接组织指挥了一系列重大铁路工程建设,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加强国防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吕正操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革命风范。他不居功,不诿过,淡泊名利,乐观豁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顾全大局,团结,公道正派,一身正气。他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了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一生酷爱读书,广纳博览,好学不倦,亲自撰写和整理出版了《冀中回忆录》、《吕正操回忆录》、《论平原游击战争》等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吕正操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的卓越功绩将永载史册!” (人民网)

《中国人民解放军赋》创作组长陈恩田曾为吕正操将军题字:正大光明,操行世范。

后世纪念

传记

《吕正操传》

影视

电影《吕正操1942》 

视频:《开国上将之吕正操(中国将帅58)》 

电视: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实台《碧血丹心 吕正操》 

电视:央视网—视频—百战经典《名将与名战 冀中名将 吕正操》 

电视:《缅怀开国上将吕正操将军》 

视频:《开国上将吕正操之子吕彤羽缅怀父亲》 

访谈

访谈:《郑尚可:吕老对传记要求非常高强调"不要夸大其词"》 


  

访谈:《访谈实录:郑尚可做客本网 忆吕正操将军106年传奇人生》 

访谈:《吕正操:功劳不能算到自己的帐“自己是一个幸存者”》 

访谈:《吕正操:破路与拆城是冀中人民进行平原游击战的伟大创造》 

访谈:《郑尚可:吕正操参加百团大战歼灭日伪军1400多人》 

活动

追悼会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