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固

陈曾固

(原名陈文光)
中文名:
陈曾固
别名:
未知
国籍:
中国出生地:贵州省安顺市
人物简介:

陈曾固(1907~1988),原名陈文光,字俊明,曾用名陈镜明、曾一峰,曾化名曾固

近代名人推荐
中文名
陈曾固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贵州省安顺市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88年2月29日
职业
党政工作
毕业院校
北平朝阳大学

人物简介

陈曾固,原名陈文光,曾用名陈镜明、陈近明,曾一峰,又名曾固,1907年生于贵州省安顺县轿子山小园村(今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小园村)一个小商人家庭。193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读过3年私塾。1921年考入安顺县立中学。1925年秋考入北京朝阳大学预科。北京朝阳大学肄业。 

陈曾固出生后,因战乱动荡,家庭沦为城市贫民。在艰苦的条件下,他自幼刻苦学习,追求进步。童年时读过3年私塾。1921年考入安顺县立中学。中学读书时接受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陈曾固积极参加组织安顺中学学生救国联合会,上街宣传演讲,激发群众爱国热忱,开展反帝救国斗争。他还与9名进步同学组织“晨光学社”,研习诗文,评论时事,以诗言志。他的诗作中有两句著名诗句常被同学传诵:“千愁百恨能消遣,怕听留侯一句词”,寓以不忘报国雪耻。

 

生平履历

土地革命时期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平社会科学家联盟。1930年到北平黎明中学任教,同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北平分盟(简称北平社联)组织部部长、社联党团书记。1932年春至秋天任北平社联负责人。1932年调任北方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曾任中共河北省委派驻北平巡视员。1932年12月至1933年5月任中共北平东区区委书记。1933年5月至7月任中共北平市委代理书记、组织部部长。7月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判处无期徒刑。8月被押送南京中央军人监狱。 

抗日战争时期

全国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由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交涉释放出狱。随即赴延安。1938年起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训练班总支书记、主任,中央财政经济部秘书长等职。1941年后担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当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中直、军直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1945年12月至1946年6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月至6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常务委员。同年6月至1948年7月任中共辽吉省委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半年内在所属十余个县中发展新党员4000余人,还配合省委书记从省、地、县机关、部队和学校抽调3000余名干部、教职员,组成4个工作团,到洮南地区各县开展土改运动。1947年2月至4月兼任中共辽吉省委秘书长。6月至7月兼任中共辽吉省委城工部部长。1948年7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辽北省委委员。1948年7月至11月任中共辽北省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同年11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辽北省委常委、副书记。参与领导辽吉根据地建立地方党组织和土改运动。1949年2月随南下干部团到湖北,任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 

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贵州工作。1949年11月任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同月至1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二副书记。1949年12月至1952年1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至1954年12月)兼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1950年1月至1952年6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部长。1950年6月至1953年3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7月至1951年2月兼任贵州省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1951年6月至1955年3月任贵州省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51年7月至1955年2月任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1951年9月至1952年11月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1952年11月至1954年5月任政府党组书记、中共贵州省委第一副书记(至1954年12月)。1953年1月至1954年11月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1954年10月至1958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1955年1月至1958年4月兼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1958年6月至1967年2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被开除党籍、关押长达10年之久。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得到平反,恢复党籍和工作。1979年以后,先后担任教育部顾问、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等职。1988年2月29日在北京逝世。 

荣誉职位

曾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代主席,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协商委员会主席,教育部副部长,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

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七大候补代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9月至1966年5月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