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定都临安有一个过程,定都后迁都建康之议依然不断

南宋定都临安有一个过程,定都后迁都建康之议依然不断

()
中文名:
南宋定都临安有一个过程,定都后迁都建康之议依然不断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下面就来说说:北宋末年,金人南下,宋室南迁,自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驻跸临安,至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被元军攻破,南宋建都临安共147年。 南宋一代,始终称临安为“行在所”,以示他们不忘收复中原,还都汴京。实际上,南宋一代,在临安“

宋朝名人推荐

下面就来说说:北宋末年,金人南下,宋室南迁,自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驻跸临安,至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被元军攻破,南宋建都临安共147年。

南宋一代,始终称临安为“行在所”,以示他们不忘收复中原,还都汴京。实际上,南宋一代,在临安“春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哪还有北归之念。

起初,金军攻陷汴京后,高宗赵构重建宋室于南京(今河南商丘)。仅仅五个月,又被迫南迁,先后建行都于扬州、建康、杭州、越州等地。南逃途中,宋臣多数主张建都建康,少数主张临安。

建炎年间,高宗与群臣关于建都问题的讨论,较大的有三次。

南京复建宋室仅一、两个月,在南京提出了三种方案:李纲请营南阳,宗泽请幸汴京,汪伯彦、黄潜善请幸东南。

李纲说:“天下形势,关中为上,襄、邓次之,建康又次之。今宜以长安为西都,襄阳为南都,建康为东都,各命守臣,葺城池、治宫室、积糗粮,以备巡幸。”这次议而未决,但军事上迅速溃退,金军兵临城下,次月,高宗决定“巡幸东南以避敌之计”。卫尉少卿卫肤敏上言:“建康实古帝都,外连江淮,内控湖海。负山带海,为东南要会之地”。中书舍人刘珏则指出“幸南阳”之弊:“新刳于乱,千乘万骑,何所取给”,并进一步阐述定都建康的有利条件:“夫骑兵,金之长技,而不习水战。金陵天险,前据大江,可以固守,东南久安,财力富盛,足以待敌。”

经过一番议论商讨,认为迁都建康是可行的:第一,建康是六朝故都,东南故地;第二,东南久安,财力富盛,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第三,凭险长江,有利于军事上的固守。可是军事形势的发展却出乎意料。

赵构从商丘南巡到扬州,仅一年多,金兵已至城下,高宗逃至镇江,再次召议,径趋杭州。行至平江府(苏州),当时已提举杭州洞霄宫的卫肤敏再次入对。坚持说:“余杭地狭人稠,区区一隅,终非可都之地,自古帝王未有作都者……欲以号令中原,难矣!”

可是高宗深恐大江阻挡不了金军,建康不保,去杭之志已定。于是,卫又转而附和:“为今之计,莫若暂图少安于钱塘,徐诣建康”。于是迁杭之事就事实上定了下来。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壬戌(十三日),高宗到了杭州,三月初发生苗傅和刘正彦兵变,逼高宗逊位于高宗独子,经多方斡旋,一个月后,高宗勉强复位,只好装出一副抗金姿态,移跸建康。

不久建康又告急,高宗再次召议都。高宗提出,“朕若定居建康,不复移跸,,与夫右趋鄂岳,左驻吴越,山川形势,地利人情,孰安敦否,孰利孰害?”张浚提出迁都武昌,张扩提出上策幸巴蜀,中策都武昌,下策都建康,这两种意见都遇到反对,认为东南是今日根本。

张邵提出,“今纵未能遽争中原,宜建都金陵,因江、淮、蜀、汉之资以图恢复”。于是,高宗只好暂留建康,但不久建康危若累卵,百官群臣中希望权都杭州的人逐渐增加,于是尚书考功郎楼炤提出,“权都建康,渐图恢复……权都吴会,以养国力。”

于是正中高宗下怀,升杭州为临安府。金军迫近,高宗一路逃难,历经越州、明州,下海逃往温州、台州,金人下海追三百里,遇风暴而返。高宗北返越州,升越州为绍兴府,作为行都,并改年号为绍兴。

第二年又以漕运不济,而迁往临安。这时金军力所不及,已退往江北,于是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临安为行在所。

然而,终南宋之世,虽定都杭州已属既成事实,但移都建康之议仍绵延不绝。如陆游在《上二府论都邑剳子》中曾大声疾呼:“然某闻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他都者。……天地造设,山用形势有不可易者。”高宗也不得不装装样子,屡次短期移跸建康,并定建康为宋“行都”,作为陪都。

至孝宗即位也曾下诏经理建康,以图进取,但终未能改变都杭之事实。主要原因,一则杭州较建康远离前线,南宋君臣北进收复中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二则杭州终离建康不太远,同样位居江浙最富庶地区,在财、物的供给上,与建康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南宋终以临安府为“行在所”,是由当时的军事形势及杭州本身的经济、文化等条件所决定的。杭州的地利优势

杭州位于浙江西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的南端,钱塘江口的北岸。杭嘉湖平原是湖沼和河流冲积平原,海拔在20米以下。平原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水网密布,物产丰饶,与苏州并称“天堂”。

平原的西北方是天目山,西南东南是龙门山和会稽山。钱塘江是个喇叭口,称杭州湾,杭州湾以东是王盘洋。王盘洋东南方,是散落在海上的一串宝珠——舟山群岛,形成一道海上的天然屏障。

正是由于这是一个四方拱卫的鱼米之乡,又有一个风景优美的西湖,杭州才可能在南宋的150多年中,发展成为南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明正德三年(1508年),都守杨孟瑛请浚两疏中曾概括说:“杭州地脉,发自天目,群山飞翥,驻于钱塘。江混夹挹之间,山停水聚,元气融结……故杭州为人物之都会。财富之奥区,和前贤建立城廓,南跨吴山,北兜武林,左带长江,右临湖曲,所以全形势而周脉络,钟灵毓秀手其中。”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