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王人民我”四字,揭开商朝统治真面目,让人不寒而栗

甲骨文“王人民我”四字,揭开商朝统治真面目,让人不寒而栗

()
中文名:
甲骨文“王人民我”四字,揭开商朝统治真面目,让人不寒而栗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甲骨文是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其中不少文字就反映了商朝时代特征,比如“王、人、民、我”这四个字,就给出了颠覆性的解读,揭开了商朝统治民众手段的真面目,远非儒家所推崇的三代之治那么仁义道德、那么完美。 所谓三代之治,代表着儒家学者眼里的美好统

商朝名人推荐

甲骨文是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其中不少文字就反映了商朝时代特征,比如“王、人、民、我”这四个字,就给出了颠覆性的解读,揭开了商朝统治民众手段的真面目,远非儒家所推崇的三代之治那么仁义道德、那么完美。

所谓三代之治,代表着儒家学者眼里的美好统治制度的设想,他们认为夏商周三代制度完美,只要君圣臣贤,那么民众安居乐业,整个社会充满仁义道德。在儒家看来,三代中出了夏桀、纣王、周幽王等昏君,以及王朝覆灭等,不是因为制度不好,而是因为这三人不行。

何为“王”?

夏朝统治者称“后”,周朝统治者称“天子”,商朝统治者是“生前称王,死后称帝”。问题在于,商朝最高统治者为何称呼自己为“王”?

过去有人说,“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赋予了王者哲学内涵。但甲骨文中的“王”简单粗暴,只是一把大斧的斧头轮廓图形,而大斧是杀戮的兵器,镇压威慑奴隶的手段,由此成为权力的象征。

简而言之,谁掌握大斧,谁掌握权力,谁称王称霸。与如今我们熟知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因此,从“王”字字形上可见,商朝统治百姓的手段,简单而朴素,没有后世的仁义道德。

值得一提的是,夏朝统治者与商朝的可能有所不同,甲骨文中的“后”字是“从坐人,从口”,本义为坐着的人发号施令,由此代表最高统治者,这是夏朝君主用“后”的原因所在。

何为“人”?

如今的“人”代表人这一物种,但甲骨文中却并非如此,而是多为平民和奴隶之属。甲骨文中的“人”不是一撇一捺,而是像人侧面垂臂直立的状态,卜辞中的“人”通常用作“人牲”,即杀了祭祀祖先等。

古文字学者于省吾在《释人尸仁【尸二】夷”》一文中认为“人夷一字,最初之人即夷,夷即人”,卜辞中“人方”即“尸方”、“夷方”,夷、人、仁、尸诸字相通。

《春秋》表述得更为直接:“人”就是“夷”,都是古代的贱称,到了春秋时期有所区别,被征服之“夷”在臣服后为“人”,未被征服的外族为“夷”。

由此可见,商朝统治阶层眼里的“人”,属于被统治阶层,可以被他们生杀予夺的社会底层群体。

何为“民”?

如今所有百姓都是“民”,但商朝之民非常凄惨,其字形就展现了血腥残忍的一幕。

甲骨文中的民字(下图A),上部像一只眼睛,下部像一根针刺向眼睛,导致一目而盲,因此“民”或许是“盲”的本字。因此,商朝时的“民”,必然是被刺瞎一眼,非常血腥残暴。

显然,从“民”字字形来看,当时的“民”地位极其低下,应该或是有罪之人、或是战争俘虏、或是奴隶。

近代学者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中,对西周金文中的“民”字有过解读:“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郭沫若考证认为,周初时以敌为民,将战俘刺瞎一目作为奴隶的特征。其实,从下述字形上看,可能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民”还被刺瞎一目。

我们都知道,标记奴隶的手段有很多,脸上、手背等部位烙印刻字,为何要选择“盲其左目以为奴征”呢?对此,郭沫若在《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中有过一段精彩论证,他以“臣”与“民”作比较。

“民与臣两个字,在古时候本都是眼目的象形文。臣是竖目,民是横目而带刺。古人以目为人体的极重要的表象,每以一目代表全头部,甚至全身。竖目表示俯首听命,人一埋着头,从侧面看去眼目是竖立的。横目则是抗命乎视,故古称‘横目之民’,横目而带刺,盖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故古训云‘民者盲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古人也懂得这个道理,从观察俯首听命与横目抗命时的眼睛不同,由此给予不同处理,抗命者刺瞎一目充作“民”(奴隶)。

当然,随着时代发展,“民”之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商周是“奴隶”,秦汉后是“草民”,今天是“人民”。

何为“我”?

如今,“我”是第一人称,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施身自谓也”。但鲜为人知的是,商朝时期的“我”,本质上与“王”字差不多,都是代表一件杀戮凶器。

甲骨文里的“我”(上图A),像一把有柄有钩的古代武器——大斧,斧口有一排锋利的锯齿,因此又叫“锯斧”,是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这种锯斧读音叫“wǒ”。后来,根据本义衍生出“手持大戉,呐喊示威”的意思。

因此,商朝之“我”是锯斧,奴隶主拿着这件凶器,震慑、处罚奴隶与平民,以此来维护统治。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我”字也有所变化:周朝早期的“我”(上图B),斧柄下面多了个脚钩,锯齿剩下三个;周朝晚期的“我”(上图C),字形进一步变化,锯齿又少了一个,斧柄开始向右弯曲;秦朝小篆中“我”(上图D),基本演化成如今“我”之字形,已与以前的大凶器锯斧原貌了。

那么,一件杀人的凶器,如何演变为汉语中的第一人称?如今普遍的观点是战国时期有了更先进的凶器,锯斧“我”被淘汰了,于是就被借用为第一人称。

通过“王、人、民、我”四个字,可以看到商朝统治者是采用暴力手段统治百姓,没有什么温情脉脉的仁义道德。

更引人深思的是,商代统治者如此对待民众,那么儒家倡导的夏商周“三代之治”,极力宣传的周文王、周武王仁义治天下,以及五帝仁义道德之类,在当时真的存在吗?或许,儒家宣传的上古仁义道德,只是统治阶层内部的仁义道德而已,与绝大多数民众没有关系。

武侠小说里,前人聪明绝顶总能创出绝世武功,后人练之成为绝世高手,貌似是在说“今人不如古人”,但放眼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尽管曲折不断,总体却还是更加文明,因此五帝、三代时的“仁”极有可能只是春秋战国儒家包装起来的,目的是劝说当时君主学习古代圣贤行仁政、善待民众,出发点值得赞扬。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