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割据林立。元和九年(814年),盘踞淮西的节度使吴元济发动叛乱,朝廷征调天下兵马竟不能将之平定,渐渐力不能支。于是,唐宪宗遂有罢兵之意。宰相裴度力排众议,坚持用兵,并向宪宗请求亲自前往淮西督军。不久,大将李愬率精兵趁大雪
杨八妹
王善人第四十三代传承人王强,欲将南宋岳飞精忠报国之“精忠盏”捐赠
宋朝·北宋名言名句大全: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万历后,明朝从此一蹶不振,因为它犯了这个错误
别再被水浒传欺骗了,蔡京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都说宋朝是一个诡异的朝代,那么宋朝皇室都发生了哪些诡异的事情
《大明王朝1566》:忙着修仙与搞钱,呈现嘉靖帝病态人格神经质
曾巩
朱元璋将阿札失里领地分为三卫,而朵颜三卫或未参与靖难之役
岳飞抗金的金是什么朝代?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决胜江淮:南宋名将荟萃,蒙古八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
明仁宗张皇后:历经六朝,被称女中尧舜,曾有机会避免土木堡之变
朱棡逝世打乱朱元璋布局,朱允炆:三叔若活着,朱棣肯定不敢造反
嘉靖年间,一男子去朋友家做客。盛情之下,朋友想要宰一只鸡来款待他
此人是金庸笔下的多情王子,实际却是一代明君,曾向宋徽宗进贡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徐渭熊
司马光真砸过缸救过人?马未都提出不同意见,老师从不说后来的事
刘伯温:注意南昌!朱元璋:啥意思?刘:注意朱文正!恍然大悟
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在清兵打来时没有行动么?
“文臣无所不能,武将一无是处”,没人害死狄青
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割据林立。元和九年(814年),盘踞淮西的节度使吴元济发动叛乱,朝廷征调天下兵马竟不能将之平定,渐渐力不能支。于是,唐宪宗遂有罢兵之意。宰相裴度力排众议,坚持用兵,并向宪宗请求亲自前往淮西督军。不久,大将李愬率精兵趁大雪弥漫之际攻占蔡州城,生擒吴元济,平定了叛乱。元和十三年(818年),朝廷命曾为裴度行军司马的韩愈撰写平淮西碑文,立碑于蔡州以纪平淮西之功。但未过多久,宪宗又下令磨平韩愈碑文,让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旧唐书·韩愈传》如此解释,“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也就是说,李愬的妻子、唐德宗李适外孙女、唐安公主之女魏国夫人韦氏见李愬的功劳被掩盖,便入宫哭诉韩愈所撰碑文不实。宪宗抗不住李愬妻子的苦闹,便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刻碑文。那么,唐宪宗下令重新撰写《平淮西碑》文,是出于对皇亲国戚的照顾,还是因为韩愈撰写的的确有不实之处呢?史学家无法判断,从而使之成为一桩千年公案。好在这两篇碑文都流传了下来,也让后人可以略加分析。
关于最初决策是否讨伐淮西的问题,韩愈碑文说当时朝廷主和居多,包括唐宪宗在内主战的也就寥寥几人。段文昌碑文的说法则不同,他记录的是朝廷大小官员都反对,只有唐宪宗一人坚持用兵。对照史料,韩愈碑文记载的更贴合实际。唐宪宗虽然是安史之乱的中兴令主,但他本人的军政水平不高,唯一值得炫耀的是他会用人、听得进臣子进谏。所以在平淮西之前,唐朝能迅速平定四川、夏绥、镇海等地的藩镇叛乱。但平定上述三镇后,唐宪宗有些飘飘然了,这也就导致平淮西之前,他不顾众臣反对坚持对成德用兵,最后落得个鸡飞蛋打的结局。段文昌的碑文完全抹杀了当初主战派的功绩,极大地突出了唐宪宗的光辉形象。综合起来,这一局韩愈碑文胜了一筹。
关于淮西各战场将领的功绩问题,是韩碑和段碑的第二大分歧点。韩愈碑文没有突出李愬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而是将他和众位平淮西的将领平等论功,对战争的具体过程叙述得也很简单,让人读完很难看到李愬的特殊功劳,这也是其妻子不满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段文昌写得比较详细。实际上,唐朝平淮西的战争一共进行了三年,即元和九年(814年)到元和十二年(817年)。当时唐朝布置了东、西、南、北四路大军作向心攻击,但收效一直不明显。元和十一年(816年)李愬来到西部前线后,经过一年的准备,趁淮西主力被北部唐军牵制之机,一举袭破淮西吴元济的老巢,取得了战争胜利。综合起来,这一局段文昌胜。
韩愈
关于裴度的作用是韩段两碑的第三大分歧点。韩愈撰写的碑文极大地突出了韩愈的个人作用。比如裴度在代天子去前线督军之前,唐军就取得过许多胜利,但韩愈却将这些胜利放在韩愈督军之后。对平淮西之后的入城安抚一事,韩愈也忽略了李愬的事迹。相比而言,段文昌叙述得比较贴合事迹。这一段,段文昌胜。
关于唐宪宗的功绩问题是韩段两碑的第四大分歧点。韩愈碑文虽然称颂了宪宗敢于决断的帝王风范,却很像客套话,因为他在碑文中更加详细地写明了裴度的功劳。段文昌则大力称颂宪宗,从而掩盖了裴度。从史料上看,韩愈碑文较段文昌碑文真实;但从维护皇权的角度而言,段文昌碑文显然更让宪宗喜欢。
综上,唐宪宗之所以同意重新撰写《平淮西碑》,照顾功勋旧将是借口,更多是希望凭此辉煌功勋树立自己是中兴名君的光辉形象。实际上,这一点也是有必要的。倘若唐宪宗是李世民重生,那些喜欢反叛的藩镇也会投鼠忌器。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