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儒学先驱”和“元圣”之称的——周公旦

有“儒学先驱”和“元圣”之称的——周公旦

()
中文名:
有“儒学先驱”和“元圣”之称的——周公旦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周公,姬姓,名旦,他是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他曾辅佐武王伐纣,后来辅佐幼主,制作礼乐,因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为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被尊为儒学先驱和“元圣”。 图为周公像。 周公旦是对

商朝名人推荐

周公,姬姓,名旦,他是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他曾辅佐武王伐纣,后来辅佐幼主,制作礼乐,因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为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被尊为儒学先驱和“元圣”。 图为周公像。

周公旦是对周朝的建立和稳固、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他的功绩在《尚书·大传》中概括为: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图为周公像。

周公旦在摄政七年的时间里,他提出了多方面带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如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井田制。 其中,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是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对后世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后来周朝的统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图为周公像。

周文王和太姒有十子,这十子分别是伯邑考、姬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 这十子中,唯有姬发和周公旦最德重才高,因此他们都是周文王的左膀右臂,后来姬发继位,周公旦自然是辅佐周武王姬发了。 当然太公望是丞相,而周公就是辅相的身份。当时他们两人是周武王的得力助手。

周武王虽然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但是没过几年,他就离开了人世。周武王去世后,其幼子继位,周公旦为辅政大臣。 此时周朝虽然建立,但周朝根基还不是很稳,国君又还只是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公旦两次克殷,统一东方,建立了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中心。政治上制定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嫡长制公分封制。文化上制礼乐。

周公旦除了在军事上的成就外,他在文化上的成就也很高。 在文化上,周公旦提出“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制定了完整的礼仪仪式。他还提出“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 后来的孔圣人对周公很推崇,周公旦亦是被儒家尊奉为圣人。 周公的思想对儒家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奠定作用。 同时他还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图为周公庙碑,这座周公庙位于陕西岐山。除了陕西此处有周公庙,山东曲阜和河南洛阳也有周公庙。

汉朝初年时期的文学家、政论家贾谊曾说:“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旦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周公一人而已。” 图为周公庙。

洛阳周公庙和陕西岐山、山东曲阜的周公庙,并称为海内三大周公庙,皆是祭祀周公旦的祭祀之庙,也称元圣庙。 洛阳周公庙始建于隋末唐初。 图为周公庙。

图为周公庙,猜猜是陕西岐山,还是河南洛阳,还是山东曲阜的周公庙。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