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其实是谋朝篡位?为什么周之前没有天子?商人如何看纣王

武王伐纣其实是谋朝篡位?为什么周之前没有天子?商人如何看纣王

()
中文名:
武王伐纣其实是谋朝篡位?为什么周之前没有天子?商人如何看纣王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一、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都是谁?为什么能够被拿出来单独说?据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因为继承国君的问题,纷纷逃出了国内。但你不要以为他们两个是为了争夺国君,原因恰恰相反,孤竹国君在临死前将君位传给了小儿子叔齐

商朝名人推荐

一、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都是谁?为什么能够被拿出来单独说?据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因为继承国君的问题,纷纷逃出了国内。但你不要以为他们两个是为了争夺国君,原因恰恰相反,孤竹国君在临死前将君位传给了小儿子叔齐,结果他死后,叔齐说国君应该由哥哥伯夷继承,历来都是长子继承家业。但伯夷说我们必须按照父亲的遗愿,请叔齐尽快继位,甚至害怕叔齐后悔,他直接逃出了孤竹国。但叔齐说我没有资格继承君位,也逃出了孤竹国。于是,国君的位置幸运的降临到了孤竹国君的二儿子身上。因此可见,他们二人对自己的操守看得很重。

后来,两人意外的在国外遇到了,于是一起搭伴儿周游列国。他们听说周国的伯侯姬昌贤明,他们慕名来见姬昌,之后果然满意而归,到处传颂西伯侯的贤能。到了武王姬发攻打商纣王时,他们听闻后急匆匆的赶到武王驾前,向武王发问“以臣子的身份攻伐君主,这个是贤明的人应该做的事情吗?”

后来牧野之战后,商朝覆灭,他们认为武王发起的战争是不义的,因此发誓不吃周朝的粟米,但那时天下已经尽归周所有,于是他们只能相约去首阳山挖野菜吃,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

试想如果武王伐纣真的是像宣传的那样,是仁义之师战胜了凶暴的纣王,他们可能会为了纣王守节吗?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他们只不过是愚忠而已,又有什么值得人们称颂的呢?

二、武王病死后,天下流言四起,武王以臣伐君遭到了天帝处罚?

在牧野之战后的第三年,武王姬发病死了,当时社会上有很多流言蜚语,最重的话就是说武王以臣伐君受到了天帝处罚,大周是没有国运的,因为他建国不义。细心的朋友可能听过这样的话,从周代开始,最高的统治者自称是天子,之前都没有这种说法,这又反应了当时周朝统治者的什么心态呢?

先来看看他们怎么解释的兴周灭商吧!周人说,他们的祖先和商人的祖先是亲兄弟,只不过,周人是嫡长子,而商人是庶子,现在庶子的国家出现了问题,作为嫡长子的他们,理应帮忙解决,问题是你解决完你倒是离开啊,为什么还要替人家掌管天下呢?商人家里没有人了?人家的儿子武庚还在啊,所以从这上面来解释也就只能稍稍堵住天下人的嘴。

怎么样消除商汤江山对人们的影响呢?周公姬旦将目光投向了祭祀上。他宣称周人的国君是天子,代替天来掌管天下的,而周之前的国君信奉的都是天帝。商人的天帝是帝俊,这从现在出土的很多甲骨文中都能找到记录。天和天帝一字之差,但之前谣言中提到的天帝惩罚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周人是受到天保护的,他们可以说武王完成了天交给的使命,回去复命了。

试想如果真的是纣王不得民心,他们何须如此费尽周折,直接就来个纣王失民心,天下共逐之,不是更容易让人民接受?

三、武庚之乱,战斗进行了三年,是什么支持着商人不断抗争?

在商周时期,即使国家被灭国,也必须给别人保留宗祀,传承香火。因此,商朝灭亡后,武王按照惯例,将殷商的故土留给了纣王的儿子武庚,但为了防止武庚反叛,他将自己的三个弟弟封到了武庚周围,这三个人史称三监。周武王病死后,周内部推举了周公姬旦辅政,这就引起了三监的不满,因为按照商周惯例,兄终弟及,辅政的人应该是最年长的弟弟,三监之一的管叔才对。这件事让武庚看到了希望,于是,他联系了三监,告诉他们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为父亲纣王洗清名声,他可以帮助三人重新回到中央,但三人在夺权后,必须为自己父亲正名。几人一拍即合,周朝历史上著名的三监之乱由此诞生了。当然,武庚的目的也不仅仅为了正名,更多的是夺回失去的权力。

三监之乱其实很快就被平息了,为什么?因为三监的人都是周人,当周公带着大部队来围剿后,三监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但为什么历史中的三监之乱又持续了三年之久呢?因为,一直抵抗的人,才是这件事的主谋,武庚。因此这次的叛乱也被说成是武庚之乱。

问题就是,如果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纣王残暴、民不聊生、不得人心,武王替天行道,那这个三年的抗战是否就有点不符合逻辑呢?试想如果商人不支持武庚复国,仅仅靠着武庚的手下商人士兵,即使再坚固的城墙,能够防守三年?所以答案呼之欲出,所有的商人都拼死支持武庚复国,那么所谓武王伐纣自然也就是不得人心的了。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能够推断出其实武王伐纣真的就是谋朝篡位,只不过,周朝离知识大爆发的诸子百家的日子太近了,当时的所有人都蒙阴在周朝的统治下,自然而然就对周王朝有天生的好感。而且即使周朝的时候,很多人对于纣王的看法也并没有后事那么极端,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贡就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纣王并没有那么坏,只不过这个人名声不好的时候,天下人就把所有的恶毒都归在他的身上。因此,武王伐纣可以说是,最成功的洗白案例。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