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给孙子留下一个大将,完全可以对付朱棣,朱允炆却弃而不用

朱元璋给孙子留下一个大将,完全可以对付朱棣,朱允炆却弃而不用

()
中文名:
朱元璋给孙子留下一个大将,完全可以对付朱棣,朱允炆却弃而不用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最初,耿炳文的十三万平叛大军到达了真定,初期与朱棣交锋,果然不敌朱棣锋芒,耿炳文也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略作交锋,他感觉到了朱棣的锐气与战斗力,收兵固守真定。因为守城才是他的特长,朱棣是以攻为守,他要以守为攻。耿炳文在朱元璋时代就是以善

宋朝名人推荐

最初,耿炳文的十三万平叛大军到达了真定,初期与朱棣交锋,果然不敌朱棣锋芒,耿炳文也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略作交锋,他感觉到了朱棣的锐气与战斗力,收兵固守真定。因为守城才是他的特长,朱棣是以攻为守,他要以守为攻。耿炳文在朱元璋时代就是以善守而出名的,和朱元璋对抗元之时。他曾经在长兴面对张士诚10万大军来攻,最终抵挡住了,后来他坐镇于长兴十年,抵挡住了张士诚前后十几次的围攻,东线战场的局势因为耿炳文的存在而奠定了胜利的基调。但朱棣也是不毛孩子,一看耿炳文守真定,也不真攻,晃一圈回北平。二人正如两个拳击台上的拳手来回试探。可惜这时朱允炆却把他撤了,用富二代李景隆换耿炳文。因为朱允炆听信了谣言,他认为耿炳文故意不抵抗朱棣,却不知人家是在用兵法,他撤掉耿炳文换上的李景隆,带兵打仗就是个白痴水平。被朱棣在郑村坝、白沟河击溃,损失数十万将士。

后来,朱棣快打到都城南京了。按道理这时的朱允炆应该清醒,重新启用耿炳文。因为守城是耿炳文最拿手的好戏,当年固守长兴,一守成名。可是朱允炆年轻气盛,脾气太犟,认死理;他认为耿炳文太老,早就对他失去信心,就是再找一个,也不会再用他。朱允炆仍然坚持用李景隆守城,又给了他五十万兵,结果全军覆,开城门投降。最后朱棣直捣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他的行踪至今都是个谜。

所以,朱允炆失败的原因有这么两个。第一:首先朱允炆这个人就太讲仁义而又太大意,小看了自己的叔父,自以为自己拥有全国的兵力,认为剿灭叔父朱棣的叛乱是轻易而举;所以他明令:“莫伤害朕之叔父”。居然下旨前线将士不得伤害朱棣,每逢快要胜利了,朱棣就第一个反冲锋,谁都不敢打。这种假仁假义害死多少忠臣武将。可是,叔父朱棣是什么人?装疯卖傻,心狠手辣之辈。他早就觊觎侄儿的皇位,在朱允炆即位时,就开始秘密地积蓄军事力量,秘密地筹划。在朱允炆开始“削藩”时,为了蒙蔽他,在大街上将人家吃着的东西抢过来就吃,还睡在街上;大热天的,竟穿着棉衣烤火。戏演的真,顺利“过关”,没被“削藩”。

第二:朱允炆生长于深宫之中,虽然是个温和的好皇帝。他不残暴、不昏庸、不好色。但是相比朱棣这条狼,建立帝就好像是一只绵羊,缺乏果断与智谋,缺乏实践能力。对于当时的局势和敌我双方的情况没有自我的看法,没有充分认识到耿炳文是很适用于他阵营的统帅。如果说当时建文帝不弃用耿炳文,那么以其老辣和防守之力,相信凭借明王朝的一国之资源和兵力对抗朱棣的燕军,胜算是非常大的,靖难之役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