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诞生的条件 说到岳阳楼,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范仲淹,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开头写到滕子京贬谪岳州,在北宋庆历四年,滕子京就是滕宗谅。重修岳阳楼在庆历五年,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在庆历六年。根据《范文正公年谱》的记载
杨八妹
王善人第四十三代传承人王强,欲将南宋岳飞精忠报国之“精忠盏”捐赠
宋朝·北宋名言名句大全: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万历后,明朝从此一蹶不振,因为它犯了这个错误
别再被水浒传欺骗了,蔡京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都说宋朝是一个诡异的朝代,那么宋朝皇室都发生了哪些诡异的事情
《大明王朝1566》:忙着修仙与搞钱,呈现嘉靖帝病态人格神经质
曾巩
朱元璋将阿札失里领地分为三卫,而朵颜三卫或未参与靖难之役
岳飞抗金的金是什么朝代?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决胜江淮:南宋名将荟萃,蒙古八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
明仁宗张皇后:历经六朝,被称女中尧舜,曾有机会避免土木堡之变
朱棡逝世打乱朱元璋布局,朱允炆:三叔若活着,朱棣肯定不敢造反
嘉靖年间,一男子去朋友家做客。盛情之下,朋友想要宰一只鸡来款待他
此人是金庸笔下的多情王子,实际却是一代明君,曾向宋徽宗进贡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徐渭熊
司马光真砸过缸救过人?马未都提出不同意见,老师从不说后来的事
刘伯温:注意南昌!朱元璋:啥意思?刘:注意朱文正!恍然大悟
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在清兵打来时没有行动么?
“文臣无所不能,武将一无是处”,没人害死狄青
《岳阳楼记》诞生的条件
说到岳阳楼,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范仲淹,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开头写到滕子京贬谪岳州,在北宋庆历四年,滕子京就是滕宗谅。重修岳阳楼在庆历五年,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在庆历六年。根据《范文正公年谱》的记载,范仲淹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作《岳阳楼记》。由此可见,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的时候,他本人并不在岳阳,不在景观现场。那么当时范仲淹在哪里呢?在邓州。
有人甚至说范仲淹一生根本就没有登过岳阳楼,没有见过洞庭湖。人不在岳阳楼的现场,甚至从来没有登过岳阳楼,却可以写出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可以把洞庭湖写得有声有色,凭什么呢?仅仅是凭作家的才华和灵感吗?就文学创作来说,作家的才华和灵感固然和重要,仅仅有才华和灵感那还不够,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生活阅历,相应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境界。
我认为范仲淹不在岳阳楼而可以写出脍炙人口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除了他作为文学家的才华和灵感,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条件。第一是特殊的生活经历,第二是古仁人之心,第三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境界。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和洞庭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洞庭湖就没有岳阳楼。当年三国东吴名将鲁肃建阅军楼,就是最早的岳阳楼。建这个楼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在岳阳楼上检阅指挥洞庭湖上的水军操练。隋唐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岳阳楼的军事功能就不复存在了,岳阳楼就成了一座纯粹的观景楼。观什么景呢?就是洞庭湖。
由于岳阳楼这样一个性质或者特点,就使得写作《岳阳楼记》这样的文章,必须熟悉洞庭湖,这是一个基本的条件。如果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子,范仲淹既没有登过岳阳楼,也没有见过洞庭湖,完全是凭他个人的才华灵感和想象来写出《岳阳楼记》,这恐怕很难令人信服。
我认为范仲淹也许真的没有登上岳阳楼,但不一定没有见过洞庭湖,至少是见过与洞庭湖类似的湖。我的依据有两点,第一范仲淹是跟随他的继父朱文翰长大的,朱文瀚对范仲淹是非常爱护的,他在哪里做官他就把年幼的范仲淹带到哪里。朱文翰曾经在澧州安乡县做过官,澧州安乡县就是就是今天湖南的安乡县。安乡县在哪里呢?就在洞庭湖的西边,所以由此我们就可以判断年幼的范仲淹是见过洞庭湖的。
第二个依据是什么呢?范仲淹的老家是在吴县,吴县就是今天苏州市吴中区。吴县在哪里呢?不就诗在太湖边上吗?范仲淹虽然不是在吴县出生的,也不是在吴县长大的,但是他的家庭在吴县,他的亲生父亲范墉去世之后,就埋在吴县的天平山的祖坟里面。范仲淹晚年的时候,他还在吴县建了一个义庄,用来资助他们范家的族人。由于这些原因,所以范仲淹他是要经常回到吴县的,一个是祭祖,一个是资助范姓的那些穷人。更重要的是宋仁宗景祐元年,范仲淹被任命为苏州知州,那么他在苏州知州的任上,就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治理苏州的水患,治理了苏州境内的五条河,同时还治理对太湖进行了治理。所以由于这样一段特殊的经历,使得范仲淹对太湖应该是很熟悉的,太湖不就是长江下游的一个淡水湖吗?而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一个淡水湖,都是长江流域的淡水湖,所以它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的特点的。
我们看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面,他是怎么描写洞庭湖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一段是从总体上来描写洞庭湖的特点,洞庭湖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个就是大,八百里洞庭,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第二个特点就是富于变化,所谓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我们再往下看: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这一段就是写雨季的洞庭湖。雨季的洞庭湖,那就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月星辰和山岳都看不见了,眼前所见的是侧翻了的船,折断了的桨,耳朵所听到的是虎的咆哮和猿的哀鸣,这是很恐怖的。看到这样一种恐怖景象,就很容易想起自己所遭受过的打击和不幸,很容易想起自己背井离乡的处境,所以心情就很悲凉。我们再往下看: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凌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就是写晴天的洞庭湖。白天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在湖上飞翔,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泳,湖四周的山峦原野则郁郁青青。晚上,则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湖面上波光闪闪,渔歌阵阵,所以看到这样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看到这样一种祥和的景象,那就令人心旷神怡,临风把酒,什么得失,荣辱等等都不放在心上了。所以以上这三段文字,不仅生动地描写了洞庭湖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色,还写出了洞庭湖在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以及观景之人的不同的感受和表现。这些景色与太湖有没有某些相似呢?我想只要是见过太湖,也见过洞庭湖的人一定会认为它们之间还是很有几分相似的。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范仲淹对洞庭湖景色及其特点的生动描写,既来自于他少年时期对洞庭湖的印象,也来自于他后来对家乡太湖的细致观察,如果没有这两段特殊的生活经历,仅仅靠他的才华和想象,是很难把洞庭湖的景色和特点写得如此生动的。
范仲淹的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不只是对岳阳楼风景的描写,而是《岳阳楼记》一文中所体现出来的范仲淹的人格魅力,浩然正气与责任担当。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里,范仲淹的意义已经不止是名臣良将,而是知识分子坚持操守的精神象征。据《宋史·范仲淹传》记载,范仲淹出身贫寒,幼年丧父,按照现在的话说他已经是输在了起跑线上。面对艰苦的生活,家庭的变故,范仲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凭借勤奋苦学,26岁的时候就高中进士,之后在仕途上出将入相,位极人臣,并且在做人的广度与厚度上赢得了当时以及后世人的尊重。那么范仲淹身上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
范仲淹不在岳阳楼,而可以写出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的第二个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什么是“古仁人之心”?所谓“古仁人之心”就是先忧后乐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经是千古名句,人人都会讲,但是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做到了呢?我敢肯定的是范仲淹做到了。范仲淹一生都在用他的行为实践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哎范仲淹那里不是一个口号,更不是一种标榜,而是一种生命体验,为什么说是一种生命体验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讲一讲他的身世和生平。
他的父亲范墉当时在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他就出生在他父亲工作的官署里。范仲淹两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因病去世,留下了他和两个哥哥。大哥才6岁,二哥才4岁,他最小,才2岁还在吃奶。他的母亲在当时真实无依无靠,没有能力养活这三个孩子,怎么办呢?只有再嫁。在宋代,寡妇再嫁是被允许的,他的母亲再嫁的这个人姓朱,叫朱文翰,是今天的山东省邹平县人。从此他就跟着继父姓朱,叫做朱说。他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也是用的这个名字。
直到23岁的时候,范仲淹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本来不姓朱,而是姓范,知道自己的母亲嫁给朱氏是为了养活自己和两个哥哥,于是感激流泪,哭了一场。哭完之后就告别自己的母亲到了应天书院去求学,这个应天书院就是后来的应天府书院,就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这个书院是北宋最有影响的书院,也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高等学府。这个书院在宋代培养了两个著名的宰相,一个是晏殊,一个是范仲淹。
在应天书院,范仲淹日夜苦读,五年没有解衣就寝。他在读书期间的饮食是很差的,每天都是吃粥,整整吃了五年,同学当中有一个官家子弟很同情他,就主动提出说我把我在公厨的那一份饮食我给你吃。范仲淹就说不用了,我平时吃粥吃习惯了,如果突然吃这种美味佳肴,我再去吃粥,我就吃不下去了。事实上,范中安早前在淄州长山县,也就是今天山东省邹平县的一个寺庙里读书的时候也是天天吃粥的,每一天都煮上一锅粥,然后把他分为四份,早上两份,晚上两份,再撒上一点盐,或者拌一点咸菜。
古代的读书人在发达之前,由于贫穷而吃粥,腌菜,这样的例子很多,远远不止范仲淹一个。读书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发达的时候吃点苦不算什么,问题是发达之后你是如何表现。有的人年轻的时候受了穷,吃了点哭苦,所以后来发达了,做了官,就狠狠地捞一把。范仲淹不是这样的人,他从来就没有忘本,他是有古仁人之心的。他的古仁人之心首先就表现在感恩之心与同情之心。26岁的时候范仲淹中了进士,做了官,他就把母亲接回来,由自己亲自赡养。还给皇帝上疏,要求恢复范姓,改名范仲淹。他的官越做越大,一直做到参知政事,也就是做到副宰相了。但是他家庭生活的水平并没有节节上升,并没有步步高,而是一直都很清贫,甚至很寒酸。《宋史·范仲淹传》这样记载:
尝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原来他是把自己的工资,自己的俸禄都拿去资助那些从全国各地来的读书人去了。什么叫做“易衣而出”呢?那就是说孩子们只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谁出门谁就穿上它,回来之后就把它脱下来,就穷到了这个地步。孩子们都穷到这个地步了,但范仲淹一点都不在意,所谓“晏如也”,就是晏安自如,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那样子“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到61岁的时候,范仲淹攒了一点钱,就在他的老家吴县建了一个义庄。所谓义庄就是由他出钱,在吴县和长洲县一共买了10顷左右的良田,然后把这些良田租出去,所得的租米就用来资助他们范家的那些穷人,还包括他们的婚丧嫁娶的费用。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范仲淹对朱家的人也是很关照的,除了经济上接济他们以为,他还规定,无论是朱家的女人,还是范家的女人,如果死了丈夫,都可以改嫁。这些女儿在改嫁的时候范仲淹还要亲自去宋一份嫁妆,由此看来,范仲淹对自己母亲的改嫁不仅是理解的,而且心存感激。如果母亲不改嫁,他们三兄弟说不定早就饿死了。
所以说范仲淹没有忘本,无论是对母亲还是对养父,无论是对范家的人,还是对朱家的人,无论是对四方的游学之士,还是对家乡的父老,他都是怀有一份感恩之心和同情之心的。感恩之心是指帮助过自己的人而言,同情之心是指需要自己帮助的人而言,感恩之心与同情之心是相辅相成的,有感恩之心必有同情之心,有同情之心必有感恩之心。正因为他一直怀着这种感恩之心和同情之心,一直都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直都把别人的困难放在前边,把自己的享受放在后边,所以他才能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话。
范仲淹的精神
公元1043年,执改革之牛耳的范仲淹开始走向了他政治生涯的巅峰,为了改变当时的内政弊端,外事无力,人民生活困苦的现状,范仲淹在宋仁宗的授意和催促下,提出了十项整顿吏治的改革主张,史称“庆历新政”。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个人私利,遭到他们的疯狂阻挠,最终改革失败。饱经风霜的范仲淹忧劳成疾,黯然退场,从此走向了他人生的低谷。而《岳阳楼记》就是在范仲淹被贬出京出任邓州知州的任上所写的。正所谓“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千古名言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写照。
范仲淹不在岳阳楼,而可以写出脍炙人口,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第三个条件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境界。范仲淹不仅富有感恩之心和同情之心,更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说他不仅仅能够为身边的人着想,更能为天下人着想。不仅仅能够想到自己身边人的忧乐,更能想到天下人的忧乐,这就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家国情怀了。
我们知道宋代是一个在经济上,教育上,科技上,文化上都非常发达的一个朝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在军事上非常弱的一个朝代,这是它重文轻武的国策造成的。宋代的军事威胁主要是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在范仲淹那个时代,主要是来自于西夏。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他曾经长期在西北带兵,治军严明,又熟悉地理环境,又能够和另外一位军事家韩琦密切配合,所以为保卫西部边疆的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西北地区流行这样一首歌谣:
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以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这首歌谣就是歌唱韩琦和范仲淹的。范仲淹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他一生做官主要是做地方官,包括在西北带兵,真正做京官的时间并不长。真正做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的时间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就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范仲淹锐意地推出了“庆历新政”,也就是改革。主张对吏治,对科举,对农业,对税赋,对军事等进行全面的改革。《宋史·范仲淹传》曾经这样记载:
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倖滥,考覆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这次改革是有成效的,他这一次的改革就为后来的由王安石主导的更大规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由此我们就不难看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是一种感恩之心与同情之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境界。
可能有人会认为,先忧后乐太高大上了,我们是普通人,我们做不到,只有范仲淹这样的人才能做到。我认为先忧后乐有两种境界,一种境界就是这种以天下为己任,这一般人确实做不到,但是先忧后乐还有一种境界,就是同情弱者,关心弱者,就是要有同情之心,我想这一点应该是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
我们前面讲了三个条件,正是因为特殊的生活经历,古仁人之心,还有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这种境界,这三个条件使得范仲淹能够写出《岳阳楼记》这样一篇名作。总之《岳阳楼记》这样一篇充满了家国情怀的文学名作的产生,是有很多重要条件和契机的,不是那么容易产生的。
正是由于《岳阳楼记》的产生,进一步扩大了岳阳楼的影响,提高了岳阳楼的知名度,使它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