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支持改革但并不赞同王安石的激进做法

苏轼支持改革但并不赞同王安石的激进做法

()
中文名:
苏轼支持改革但并不赞同王安石的激进做法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不管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还是王安石的熙宁改制,都是要解决北宋的积弊,扭转北宋国有三冗,人浮于事,国防疲软的状况,而与他们同时代的苏东坡也认为要解决宋王朝的根本问题,必须要变革。 苏轼认为变革第一要务,是要整顿吏治,为改革争取必要的人事支持。特

宋朝名人推荐

不管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还是王安石的熙宁改制,都是要解决北宋的积弊,扭转北宋国有三冗,人浮于事,国防疲软的状况,而与他们同时代的苏东坡也认为要解决宋王朝的根本问题,必须要变革。

苏轼认为变革第一要务,是要整顿吏治,为改革争取必要的人事支持。特别是州县地方官员,必须是支持改革的人士,因为改革的具体政策由他们来执行。地方官的态度事关改革成败。

反观王安石,他一方面认为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整顿财政。另一方面又却操之过急,待到神宗继位,迫不及待就启动了改革程序。此时朝廷内外就只是新设置了一个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来作为总领变法的机构。地方执行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人事没有配合措施。

同时,苏轼主张万全的改革方式,王安石则倾向雷厉风行的变法。可惜的是,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得到神宗坚定的支持,从人事安排可见一斑。

苏轼

苏轼后来激烈地反对王安石,却并非反对变法,是反对没有一整套万全体系的变法。后来,在司马光废法时,苏轼又激烈反对,则是因为已经实施的新法确实产生了效果,虽然很不尽人意,也没有必要因为政见不同而置国家前途于不顾。

苏轼是一个至诚之人,没有政治偏见和党同伐异的心思,他只是对国家存在的问题看得很清楚而支持变革,也对王安石的变法方式存在问题看得很清楚而反对王安石,同样对司马光私心自用看得很清楚而反对司马光废法。

在后来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时,还大胆指出,神宗的摇摆不定动摇了变法的根本支持。可见其是一片赤诚之心,能够看到不同时期变法存在的不足和产生的效果,不为一己之私利而单纯反对变法或反对废法。

王安石,出身官宦家庭,自小就有经世济时的抱负,进士及第后,历任多地长官,试行了若干改革措施,取得些许成效,便形成了系统性的变法理论体系,其口号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曾经他写成上万字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但石沉大海。聪明的王安石深知,身在基层的官员根本没有话语权,只有身居要位,才能让世人听见自己的声音,才能真正将自己的变革理论推行下去。

王安石

他审时度势,静待时机,在仁宗时期,他推掉了多次晋升的机会,再加上他博学多智,见解非凡,生活简朴,一时间,天下读书人对他赞不绝口,称为圣人在世,人人争相与他交往。

宋神宗与王安石一见如故,彻夜长谈,在治国理政上取得了高度的君臣一致。王安石对着神宗心情澎湃地说:"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受命执政,变法运动开始,史称"熙宁变法”。雷厉风行的王安石,颁布和实行了一系列新法,主要涉及财政的军事,终极目的是维护大宋王朝的长稳统治。

有变法派,就有保守派,这是历史规律。新法一出台,朝廷内争论激烈,其中以翰林侍读学士司马光反对最为突出。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大批老臣以称病、辞官为威胁以求抵抗新法,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离朝隐居洛阳,而后十五年不谈国事,闭门写《资治通鉴》。

苏轼

而苏轼,早已看到国家的弊端,想要变革的心思在他心中骚动,但是面临着王安石大刀阔斧的变法,他看到了富国强兵的愿景,但他也看到了民心不定的现状。所以他自然站在了反变法派的一边。

王安石计划兴办学校,废掉科举。苏轼上书《议学校贡举状》,表示坚决反对。

神宗看重苏轼的才华文采,想让他修撰《中书条例》,王安石反对。修《起居注》,再反对。

王安石新法的弊端逐渐显现,虽然新法重心放在国富上,但是随着国家收入提升,百姓的负担也在不断加重。再加上很多老臣出走,新人良莠不齐,一些贪利求进的地方官,为了晋升,不惜以重法压榨人民。新法中的"良法美意"实际上却成了扰民的工具。

苏轼看到如此现状,深知自己的立场是对的,坚守“危言危行、独立不回”的政治操守,捍卫真理,反对新法。

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苏轼奉劝皇帝要“结人心,厚风俗,存纪刚”,并同时对新法发起全面攻击。但却反应全无。再写《再上皇帝书》,言辞激烈,“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不已,则乱亡随之。”依旧石沉大海。

因为对新法的反对意见日渐激烈,朝廷上小人察觉出神宗已对苏轼有不满之情,便开始罗列罪名,弹劾苏轼。最后因为有老臣求情,陷害之事不了了之,心灰意冷的苏轼,便上书请求外任,好离开这是非之地。

司马光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崩,司马光回京吊唁时,所到之处百姓聚集,纷纷哭泣请求司马光留在京城,辅佐君王,还百姓安居乐业生活。

而后,司马光成为高太后最重要的依仗,他们一致认为熙宁变法完全失败,当务之急,要排除一切阻力,废除新法,一切回到熙宁二年的样子。

同年,苏轼回朝,发现曾经变法的两拨人的关系位置对调,对抗的力量失衡。

在司马光的执政之下,一边起用反变法大臣,一边有计划地废除新法,元丰八年(1085年)七月废保甲法,十一月废方田法,十二月废市易法、保马法。而后免役法的废止,却成为争论的焦点。许多反变法大臣,认为免役法比较有利,“法无新旧,惟善之从”,按户征税雇役,可以断绝官吏勒索的机会,确实是有可取之处。这帮支持免役法的大臣中,就有苏轼。

与司马光见面后,苏轼便将自己对免役法的见解深入浅出作出了解读,希望司马光能够取长补短,合理对待免役法。

但是司马光性格执拗,面对苏轼的长篇大论,根本不以为然。苏轼坚持己见,撰写《论给田募役状》,详细阐述免役法便民利民的经验,但是司马光还是坚决不同意。最后和司马光闹翻。

司马光

半年之后,司马光去世,但苏轼与他的政治矛盾暂时停止,但未终结。司马光一生坦荡,虽说与苏轼政见不合,但从未开罪于他,待司马光去世后,由他提拔起的御史,却把苏轼作为必须除掉的政治敌人,党争之路才刚刚开始。

简言之,苏轼是改革派,支持变法但不支持剧烈的变法。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关于变法的方式之争。苏轼反对司马光废法,是关于国家前途的路线之争。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