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悲歌——时局艰难,流年不利,崇祯翻盘终究是梦一场

大明悲歌——时局艰难,流年不利,崇祯翻盘终究是梦一场

()
中文名:
大明悲歌——时局艰难,流年不利,崇祯翻盘终究是梦一场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公元1644年3月19日凌晨时分,天际一片昏暗,紫禁城却内火光漫天。这是崇祯十七年的早春,北方的空气中仍含着冬日的萧索。 稍早前,李自成所部大军已然攻破外城,此时正向着皇城杀来。而与崇祯三年的乙巳之变不同,这次再没有忠心耿耿的勤王大军前来援

宋朝名人推荐

公元1644年3月19日凌晨时分,天际一片昏暗,紫禁城却内火光漫天。这是崇祯十七年的早春,北方的空气中仍含着冬日的萧索。

稍早前,李自成所部大军已然攻破外城,此时正向着皇城杀来。而与崇祯三年的乙巳之变不同,这次再没有忠心耿耿的勤王大军前来援助了。

孤独的崇祯皇帝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看见一片破败的山河。这一天,古老的明王朝敲响了它的丧钟,心灰意冷的皇帝也将迎来他生命的终点。

我们通过后世的史料大致可以得知,崇祯皇帝的个性是自负而坚韧的,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脑海中也许充斥着无尽的懊悔。

他会不会思考,国事何至败坏如此?276年的基业,怎么会在短短十七年时间里被一扫而空?用时下电竞玩家们的术语,“老子的一手好牌,怎么就打了个稀烂?”

在崇祯皇帝走向那棵结束他生命的歪脖子树之前,我们还有一点时间,来为迷茫的皇帝做出一些解释。

凋敝的经济:大明千疮百孔的根源所在

倘若要为处心积虑复兴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提供一个翻盘的建议,我们首先要开启上帝视角,将崇祯年间的整体局势做一个复盘。

崇祯帝即位之初,面临的战争局势相对稳定:

北方的后金八旗兵被阻拦在关宁防线之外;辽东明军各部,朝鲜李氏王朝,蒙古林丹汗所部,从三个方向压缩着后金的生存空间;三方势力在与后金野战军团交锋的过程中时有失利,但后金这一阶段暂时无力改变三面开战的处境。前线战况虽然焦灼,却也相对稳定。而此时放眼大明两京十三省治下,既无外寇入侵,又无内乱作祟,看起来一片国泰民安。崇祯皇帝似乎什么也不用做,只要静待北方边患平息即可。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抛开繁荣的表象,看看崇祯年间全国的经济形势。

自万历四十六年明朝与后金开战以来,朝廷便向全国征收了“辽饷”200万两,用以补充与训练辽东边军。第二年又加征了400万两,第三年加征了500万两。

到了崇祯三年,朝廷更是一口气加征了660万白银,砸在了战事连年的辽东战场上。即使如此巨额的财政投入,对战况激烈的前线而言仍嫌不足,边境线上仍有大量的堡垒需要修缮,大批步卒需要配置铁甲钢刀、火枪火炮、粮草马匹,遑论其中还有各级军官上下其手、层层盘剥。

战争有如一个无底洞,持续地从明王朝庞大的身躯上吸血。而自万历四十七年以来,北方各省便陷入连年的自然灾害侵扰之中。仅仅只看崇祯一朝,自崇祯元年(1628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旱灾、洪涝、地震及蝗灾接连不断,你方唱罢我登台,连续重创北方各省的经济。崇祯元年,陕西、河北、河南各出现大旱,河北到了崇祯六年更是霜旱蝗三灾齐发,一套夺命三连,致使全省出现大规模饥荒。

而作为中原贵地:河南,它的疫情更为严重,自崇祯元年起,直至崇祯十七年,肆虐中原大地的蝗旱天灾几乎没有中断过,致使“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有鹑衣菜色而行乞者,有泥门担簦而逃者,有骨肉相残食者”。

在更广阔的的范围上,山西、山东、湖广、宁夏诸省皆出现不同程度旱灾,进而引发了经济上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米价飞涨,朝廷财政收入减少,不得不加派税赋。在前期已经征收上千万辽饷的基础上继续累加,致使税赋沉重,进而导致大批无法承担繁重税赋的平民大规模地逃亡。在形成严重的流民现象的同时,也使得明朝的税源进一步缩减,形成恶性循环。某种程度上这无异于自毁根基。

现在我们知道,明末北方遭遇的连年灾情实际上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导致,崇祯年间正巧处于第四次寒冷期影响气候的时间段,致使降雨量大幅减少,平均干旱指数居500年首位。在天灾与战乱的双重影响下,崇祯年间明朝的经济状况委实不容乐观。

今时今日,有人谈及明末农民起义的根源,会认为是崇祯下令裁撤驿站,使得一位名为李自成的小驿卒丢了工作,为生计所迫,不得已投入到推翻明朝的起义浪潮中去。看起来,崇祯皇帝想要翻盘,只要不裁撤驿站就好了。可实际上,细看崇祯年间百姓生存状况,纵使没有李自成的横空出世,也会有张自成,刘自成涌现。崇祯朝沸腾的民怨好似一桶火药,只待被人点燃的一刻。

而对于这一点,纵使崇祯皇帝能提前预料,但他既无弥补财政亏空的能力,也无消止天灾的本领,大概也无力改变这一结果了。

废弛的兵备:大明成为名副其实的“纸老虎”

经济上的溃烂,加之天灾肆虐,致使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此刻我们的崇祯皇帝能依仗的,便是手中的“百万强军”了。而崇祯年间的兵备状况又如何呢?我们不妨从明朝最基础的军事体制,卫所制度说起。

卫所制实为明朝首创,上至京师,下至各州府县,在军事要地设置“卫”,次要地设置“所”。每卫下设五个千户所,每所定员1120人,相当于每卫的总兵员为5600人。

兵员补充来源于专门的军户,军户世代从军,兼顾屯田,以耕养战,在设立之初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朝廷的军费开支。永乐年间,全国共设卫所493个,总兵力达到275万人。

而到了明中叶以后,根据各地卫所上报的定额:

全国兵员在账面上的数字本该为314万人,然而经过实际校核却仅有845000人的实额,兵员缺额比例超过70%。军户萎缩、兵员不足还不是卫所制面临的最大问题,随着明朝后期土地兼并问题日趋严重,大批军户无田可种,进而纷纷逃亡,加入四处流窜的流民团体。仅有的军户则成为卫所军官的家丁,替军官耕种土地,所得收益却与明朝财政收入无关。如此腐化导致的结果便是明朝不得不加征更多军费募集新军,到了崇祯朝,关内农民起义席卷中原,关外后金八旗虎视眈眈,双线开战的情况下,朝廷的军费用度更显得左支右绌,难以为继。

除开兵员的缺失,明军的后勤体系也很成问题:

明朝吸取唐朝藩镇跋扈篡权的教训,在军制建设上极为重视分权制衡。各省统军权由五军都督府分别掌控,又同兵部相互制约;负责日常训练的将领不负责统兵,统兵者另派他人,并以文臣巡抚、总督、科道员监察;大军出征时,由于各军归属卫所不同,所属都督府不同,大军粮草补给皆由兵源所在卫所提供,致使后勤供应效率良莠不齐,难以统一。

难以想象,这样一支兵无实额,将不识兵,后勤紊乱的大军,崇祯皇帝要如何依靠他们对外荡平后金,对内镇压起义。倘若年轻的皇帝想要翻盘,他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呢?

以对抗后金骑兵最需要的战马为例,北方马场连年管理混乱,加之地方世家大族的侵占,原本可供应二十万匹军马的北方边镇,到了崇祯年间,竟然连两万匹军马都凑不足。

骑兵的大量缺额造成的后果极为深远:

一方面致使辽东前线无力抗衡后金的骑兵军团。另一方面,面对关内四处流动作战的闯军,明朝也缺少有力的机动兵力对农民军进行封堵与追剿。糜烂的战事,更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崇祯朝廷雪上加霜。崇祯皇帝的翻盘之路,又艰难了几分。

南迁与议和:历史关口的抉择,葬送了大明最后的机遇

纵使崇祯皇帝面临着上述一系列地狱级别的挑战,他的翻盘之路也并非全无可能。

(1)第一次翻盘机会出现在崇祯九年:

这一年六月,后金铁骑突破长城边防,进入华北平原,兵锋一度推进到了京师城下,幸而边军各部勤王及时,成功逼退了进犯的敌兵。后金退兵后,崇祯皇帝开始忧虑下一步的规划——究竟是放任关内战局,集中力量荡平外敌,还是调换边军入关,优先剿灭内乱。

因为在前一年,即崇祯八年的十月,农民军攻破了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老家凤阳,烧毁了凤阳陵寝,痛心疾首的皇帝不得不颁布罪己诏,沉痛反思当下内外交困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正在皇帝举棋不定之时,杨嗣昌进入了他的视野。

此人曾任宣大(宣府大同)军镇总督,因为父亲去世而丁忧返乡,而后为崇祯皇帝突击起用,出任兵部尚书。他向皇帝提出了三大方略:

一为先安内方能攘外;二为足食方能足兵;三为保民方能荡寇。这三条方略现在看来可以说是精准地切中了崇祯朝面临的困局。针对第一条,杨嗣昌精心构建了一张各省各军联动的防御体系,以孙传庭的秦军为主力,一步步限制、封锁闯军的活动范围,进而达成将内乱锁死的效果。

为了编织这张大网,杨嗣昌同时向后金方面释放出了议和的信息,以减轻边防压力,释放出更多的机动兵力。这一点显然经过了崇祯皇帝的默许,早在崇祯五年,皇太极便向明朝致以书信,以期求和,崇祯皇帝原本有意斟酌,奈何朝中议论纷起,打退了皇帝的念头。

只不过历史总是在重演。杨嗣昌的议和请求这次依然遭到了朝臣的极力反对,朝中对此的批评之声有如洪雷巨响,而皇帝的态度此刻也变得摇摆不定,议和的进程再度中断。

这一次议和中断带来的影响,在几年后才得以完全体现。随着关内局势稍显平静,加之后金在边境蠢蠢欲动,崇祯皇帝大手一挥,不顾杨嗣昌的极力反对,将原本执行封锁任务的大军调回边镇防御后金。

然而,这是一次致命的误判,因为中原地区的内乱远远没到平息的地步,待中原地区明军兵力空虚,李自成及张献忠所部又卷土重来,甚至拉起了比之前更为浩大的声势。当明廷急忙又将边军调回关内平乱时,局势已然无法逆转,叛军已成气候,再难剿灭。

严格来说,崇祯皇帝一口气错过了两次翻盘的机会,一为杨嗣昌的封锁计划,二为对后金的议和计划。两次关键机会的错过,最终使得大明朝的局面,一步步滑向覆灭的终局。

但平心而论,对后金的议和确属不可为之事。自万历朝萨尔浒之战以来,后金在辽东地区屠杀汉民无数,欠下累累血债。倘使崇祯草草议和,更是对天下民心一次沉重的打击。在这个问题上,崇祯皇帝无论如何选择,总会招来不好的结果。

(2)最后的翻盘机会,在于“南迁”之议:

南迁提议的声音起先十分微弱,而后随着北方战局逐渐严峻而随之扩大,到了崇祯十七年二月,已如洪雷之响。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崇祯皇帝曾在文华殿召开了一次严肃的讨论,论证南迁一事的可能性。毕竟此时南方诸省形势尚称稳定,纵使无力举兵北伐,划江而治的实力尚能保证。记录显示,皇帝此时的态度显得十分焦虑急躁,或许是心中隐隐有了预感,王朝崩溃的日子也许将要到来了。

这是崇祯皇帝最后的翻盘机会。倘若他能顺利抵达南京,便可调动南方各军镇的资源,守卫长江各渡口,之后坐视闯军与清军(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争斗。纵使明朝再不济,至少也能达成南宋时南北对峙的局面。

不过他还是错过了。致使崇祯皇帝没能下定决心南迁的致因有二:

一则是大量朝臣的坚决反对,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家眷及家业都在北方,一时之间难以割舍;二则是崇祯皇帝自身对局势的错误判断,这一失误在杨嗣昌时期已然展现过,即是对目前的战局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前线各部仍有战胜敌兵的希望。这种幻觉放在如今,便好比残血的英雄总是相信自己可以反杀敌方,孰料最后只是送了一波人头。送人头这个形容实际上毫不夸张,当北方战局彻底无可救药时,朱家王朝在京师的整个皇室血统,最后没有一个得以逃到南京,完完整整地交待在了闯军手里。

这一“团灭”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彻底瓦解了南方各省的凝聚力,南方各个藩王纷纷站出来争夺正统地位,即使在清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他们的内斗也从未终止,最终给了清军以逐个击破的机会,仅仅花费十余年便扫平大明全境,宣告明朝彻底覆亡。

好在这一切崇祯皇帝都看不见了,不然等不到他上吊,就先得被气死过去。

终局,翻盘终究是梦一场

现在,时间来到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的清晨。

阳光隐蔽在滚滚浓烟之下,变得难以辨别。旧王朝的太阳落下了,可新王朝的太阳却迟迟没有升起,这是不是意味着,战争的胜利者,还没有真正决出呢?

不过,无论胜利者是大顺(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改国号为顺)还是大清,都与行将就木的大明王朝没有关系了。

崇祯啊崇祯,你殚精竭虑,宵衣旰食,自认为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来经营自己的王朝,自认为全无亡国之君的气质,本不该有这样的结局。

可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你渺小的就像块石子,你看朝堂内无休止的党争,看经济的崩溃,看兵备的败坏,看天下万民在血泪中煎熬,你还会相信,自己即使议和,即使击败敌寇,即使南迁,依然有翻盘的机会吗?

不如就在这里结束吧,那棵歪脖子树在后边等你很久了。

虽然你是个复杂的皇帝,难以用好坏来评判,但你留在树下的那封信,还是非常感人的。

“朕自登基十有七年,虽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参考资料:

《明史》

《明史纪事本末》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