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幽王之死到西周灭亡入手,浅析周平王的东迁之举

从周幽王之死到西周灭亡入手,浅析周平王的东迁之举

()
中文名:
从周幽王之死到西周灭亡入手,浅析周平王的东迁之举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公元前771年,在位十一年的周幽王姬宫湦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战败于骊山,并被犬戎所杀。即使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周王朝之覆灭也有些奇怪。怎么说灭就灭了呢?当年周武王灭商,尚且要“孟津大会八百国”,“甲子昧爽会牧野”,“血流漂杆脂如泉”,可谓艰辛

商朝名人推荐

公元前771年,在位十一年的周幽王姬宫湦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战败于骊山,并被犬戎所杀。即使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周王朝之覆灭也有些奇怪。怎么说灭就灭了呢?当年周武王灭商,尚且要“孟津大会八百国”,“甲子昧爽会牧野”,“血流漂杆脂如泉”,可谓艰辛。而周王朝之灭亡事先好像没有一点征兆,弹指一挥间,说灭了就灭了。综合史籍所载,周幽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第一,任用小人,以贪财善于迎逢的石虢父主持朝政,造成小人在朝而君子在野;第二,宠爱褒姒,废王后及太子。其实宠爱褒姒也无可厚非,关键的问题恐怕还在于后者。废除王后与太子,直接招致另一种势力的反对。与此同时同时,周幽王的死也直接导致两个结果。

周幽王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周幽王之死,也许是周王室内部的刀光剑影所致。可惜的是,幽王至死尚不知为何而死,也许他在临死之前也和后人一样,会感叹“非吾之罪,乃天意也”。周幽王哪里知道,他身边早就有人在算计着他的王位。

周平王东迁的浅析

周幽王虽然昏庸无道,但从史籍记载来看,幽王怎么都比不过他那残暴的祖父周厉王,厉王的残暴到了国人道路以目的地步,尚且不过遭到流放的下场,为什么幽王却获得了比乃祖严重十倍以至于身死国亡的下场呢?周幽王死后,他原来的太子宜臼在申侯的拥戴下继天子位,是为周平王。另一派势力以虢公翰为代表,拥立王子余臣在携地继天子位,史称携王。应该说,幽王死后,周朝并未灭亡,犬戎畏于诸侯的实力,很快就撤兵了。可是历史上,周平王即位之后为什么要东迁洛邑呢?

平王东迁是诸侯国列国分裂的标志史书所载平王东迁大都略而不详,只说“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至于为什么要迁都,也是语焉不详。《史记》说是“辟戎寇”。这当然是事实,但堂堂一个大周王朝,为什么对付不了犬戎呢?

戎是周人对分布在周人西边民族的称呼,称北方的民族则称狄。有时又混称西北方民族为戎或狄。这些民族在殷商之时,就成为劲敌,史载“武丁征北方的鬼方,历三百多次征战,三年才得以平定,”到了周,其北方还有鬼方和严狁,一说严狁就是犬戎,经常骚扰边境。所以《诗经》中就有“靡室靡家,严狁之故。不遑启居,严狁之故”,都表明严狁对周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

但周建立之前,周文王就是靠征伐西戎起家的,因而,周穆王之时,“犬戎氏以其职来王”;但到了周穆王后期,犬戎就不再来朝,于是有了西征犬戎之战,这一次战争以“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结束,犬戎被迁到太原;周宣王时又多次出击严狁,并多次大败他们。但宣王后期,兵伐太原,竟然“不克”,此后多次以王师败绩结束。但王师失败,并不表明犬戎不可战胜,史载晋侯就曾大败犬戎于汾水。这说明,只要周王朝团结起来,犬戎不过构成一种威胁,尚不至于那么可怕。

《史记》不知其间曲折,谓“平王避犬戎东迁,犬戎助平王杀父,乃友非敌,不必避也。”事实上,幽王被杀是申侯与犬戎合谋之作,周平王是申侯的外甥,所以申侯实为外甥弑君夺位。许国与申国同姓,也参与立平王,也应是同谋。对申侯和周平王而言,犬戎是友非敌,平王东迁根本不是什么“避犬戎”,而是申侯、犬戎、周平王之间分赃的结果。所以说,如果一定要说等到王室为避犬戎而“被迫”东迁之时,也就意味着周天子及其所辖诸侯国开始分裂,不能共同抗击外敌侵略了。

平王东迁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的带兵护送下东迁洛邑。稍后,携王在虢公的支持下也称王,形成对立的割据势力。周平王极有可能还有这几个诸侯国的要求所以东迁。如果平王东迁,对诸如郑武公在内的几个热心诸侯无疑能够带来了不少好处。郑国早就迁到了中原,让天子随之东迁,有利于控制天子;秦穆公本就是幽王之世内乱的最大受益者,东迁后,王室丢下的土地,后来都成了秦国的属地,故穆公何乐不为?晋卫等国同样出于这种心态,而积极派兵保护。

自王室东迁之后,即公元前770年至前707年长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周王室就主要依靠晋、郑两国的支持和保护。《左传》所说“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其实质应该反过来说,是“王室是依”。公元前771年说到底是一场内乱,战争随着幽王之死和犬戎的西归而告结束,虽然给周王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与损失,但犬戎的目的并不是要灭你周王朝,而是为了掠财。再说毕竟那是王室经营了数百年之久的基地,比起雒邑那块新的处女地,谁更适合做都城,一目了然。

平王东迁与当时的东迁热潮有关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崩,其子周幽王即位。就在周幽王即位的第二年,史载“西周三川皆震”。《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一诗就记载了当时的异常天气。“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在当时的天命观念下,这便是“天不吊周”。因而,包括周的贵族在内,人们想想方设法逃避这场自然灾难。这个时候,以郑国的东迁最为典型。本来,郑国是在陕西华县一带,这里是属于周王畿之内。

郑国的开国君主、时任周王室司徒的郑桓公,这是一个深得民心的重臣,连他都因为“王室多故”,而心生逃避之念。郑桓公向太史伯阳父请教“其何所可以逃死”,伯阳父指点他设法逃往中原的济、洛、河、颖一带,这一带就是虢国和郐国辖地。于是郑桓公便听从伯阳父的指点,“乃东寄孥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国语·郑语》和《史记》都记载有这件事。

可见,在当时的情势下,周王室贵族的大量东迁,势必带动平民百姓的东迁,东迁成了当时的一个大趋势。周王室贵族与百姓的东迁,一方面加剧了周王室的崩溃,另一方面也催动了中原的开发。平王东迁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进行的。说到底,平王东迁还是申侯等贵族为了能够进一步控制天子而采取的积极措施。他们并没有去思考复国,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利益。

为什么平王东迁之后,王室会衰落得那么快呢其中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另一部分诸侯对幽王之死和平王的即位与东迁心有怀疑,甚至不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幽王罪不当死,平王继位不正,周平王的合法性甚至都受到诸侯的质疑。自此以后,莫怪诸侯对王室不恭,实应是这场内乱所导致的恶果所致。

东迁的后果东迁的最大后果,就是直接导致了周王室国力的进一步衰微,从此以后,王室再也无力西顾,以至于后来王室大臣来到周之故都,见到禾黍离离,不禁有感而发、悲从中来。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结语

在此之后,不仅周王室从此一蹶不振,就连此后的周天子从此都要受制于人,周天子名为天下共主,实际上沦落到还不如一个诸侯国君的地步。一句话,平王东迁,实是无可奈何的周平王的一着臭棋,真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

佚名:《诗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凤凰出版社,2017年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