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诛杀异姓王: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最后博弈!

刘邦诛杀异姓王: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最后博弈!

()
中文名:
刘邦诛杀异姓王: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最后博弈!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起义不久,刘邦就遭到了背叛。 刘邦举兵攻打四周县城,将根据地交给了好兄弟雍齿丰邑驻守。 恰好魏国旧王公贵族也起兵造反,复了国,重金收买了雍齿投诚。我觉得雍齿投诚有点革命投机的味道,看不起刘邦,不觉得他一个草根能有啥出息,而魏贵族,根正苗红,

商朝名人推荐

起义不久,刘邦就遭到了背叛。

刘邦举兵攻打四周县城,将根据地交给了好兄弟雍齿丰邑驻守。

恰好魏国旧王公贵族也起兵造反,复了国,重金收买了雍齿投诚。我觉得雍齿投诚有点革命投机的味道,看不起刘邦,不觉得他一个草根能有啥出息,而魏贵族,根正苗红,跟着准没错。

大家都喜欢权威,但是有时候权威也会有错,于其相信权威,不如把自己变成权威,这样更加可靠。

刘邦很愤怒,和雍齿围绕着丰邑打起了攻防战,双方都对丰邑了解得通透,对方的底细心性也知晓大半,水来土掩,兵来将挡。雍齿据有城池,有天然地利,两次打退了刘邦的进军。刘邦气急攻心,幸好这个时候派出联络其他起义部队的使者回来了。

“项梁益沛公军五千,五大夫将十人,三攻丰邑。雍齿不敌,逃奔魏国。”

刘邦第一次见识到项家军的战力,和他们这群散兵游勇不在一个层级上。这对刘邦是一件醍醐灌顶的事情,他如此之早就将日后的大敌立为了心里追赶的目标。

只有去接触那些优秀的人,你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你才有可能去变得优秀,而不是固步自封,坐井观天。

雍齿后来先跟了魏王,后来又投奔了项羽,帮他干刘邦,到了最后竟然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刘邦的队伍,还立下了赫赫军功,封侯安老。

刘邦在此显示了非常矛盾的走向,对于从最开始打拼的兄弟,即使有明显的背叛,他也没有过度追究。而后来的外乡王,韩信,英布,却往往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捕杀。

帝王心术,终究逃不过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02

公元前209年,因为借兵,刘邦的队伍暂时加入了项梁的军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在军中认识了两个改变了他人生命运的人。

一个是他一生的对手项羽,另一个是他最好的队友张良。

而这个时候秦国触底反弹,秦将章邯临危受命,带了一帮苦力和部分秦军一路高歌猛进,先击败了陈胜吴广的大军,又顺势将项梁也给干掉。

原来一边倒的起义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起义军只是乌合之众的谣言甚嚣尘上。

各诸侯国一盘散沙,章邯直接起兵包围了赵国。天下还有实力跟章邯较劲的,也只有楚国,楚怀王熊心将兵权交给了大将宋义。

宋义带着大军北上救赵,顺便派了一群土包子西进,去骚扰秦军后方,装作围秦救赵。

土包子自然指的是刘邦,此时刘邦兵力相当弱,出兵西征后,也没想着直接去秦关送死,东跑西跑结果跑到了韩国旧地,命中注定地再次遇上了张良,给这群迷途的羔羊指点方向。

另一方面,项羽随宋义出军,此时他还不是西楚霸王,只是一名刚露出风头的小将。宋义不太想跟章邯直接正面冲突,想为楚国保留实力,免得被别国捡了便宜。

结果,别的诸侯国也是这么想的,全在前线止步不前,作壁上观。

这时候,项羽看不下去了,革命小将的好处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先革了宋义的命,抢了兵权,破釜沉舟,一鼓作气,凭着一股儿不留退路的气势,击败了章邯。秦国的最后战力土崩瓦解,而项羽也凭一个狠字成为了诸侯军的盟主。

而西征的刘邦在秉承着招降为主,和平共处的原则,一路上气势很足,却没打几场仗,能不打就不打,结果,兵力没有折损反而壮大了不少。

毕竟刘邦一直以来就靠着对待属下宽厚得了个好名声,薪水福利职位,该给的都给,股票期权该分的都分。虽然没多少人认定刘邦能成功,但是跟着他开心呀,有吃有喝,这样也不亏。

老板想要属下变成能征善战的狼群,就不能只想着喂他们吃草,刘邦能想着跟兄弟们同甘,那自然也会有不少人愿意陪他共苦。

也就是这时候,项羽击败了章邯,打破了秦国最后的骨气。刘邦借着项羽的军威,从韩国旧道进至武关东,威胁到了咸阳。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派人联系上了赵高,忽悠他杀死了秦二世,刘邦的许诺(平分秦国)自然没有兑现。赵高被秦国旧族干掉了,刘邦也趁乱夺去了武关,驻军霸上。

秦王子婴,开城投降,秦朝至此灭亡,共15年零47天。

秦来如暴风骤雨势不可挡,秦去如雨过天晴落叶凋敝。

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秦始皇、陈胜、吴广、项梁、章邯,一个个风光无限地站上历史的最高处,然后萧条落幕,这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刘邦没有难为子婴,同时宣布废除苛刻的秦法,约法三章。这个时候的刘邦就有点救世主似的自得意满了,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但是地主家的余粮,我可以吃点吧,刘邦在咸阳宫里醉生梦死。

是张良带着樊哙喝醒了刘邦——项羽正兵强马壮地赶来,你这是想做秦二世么?

刘邦立马清醒了过来,查封财物,分毫不取,还军霸上。

直到这个时候,刘邦终于显示出了一个雄主真正的气概,他是在自我前进,自我反省,自我认知的路上,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想要什么——天下。

刘邦有点像班级里的有天赋的坏小子,一开始只是爱混混,但是一天被骂醒,瞬间就觉悟了,为了自己的目标再也不妥协,一步一踏地去向远方。

只要目的坚定,就算起步得晚了,也不用害怕,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别人在走弯路,而你是大道通途。

而有些自以为是的人,是骂不醒的,比如项羽。

他因为一腔孤勇,打败了秦军,取得了权柄,但他依旧没有想明白自己究竟要什么?对未来没有规划,对世界没有期待。

否则,在鸿门宴上,他绝对会杀了刘邦,他不够理智,总是情感用事。情感的蓬勃或许能让他突破极限,击败远强于自己的秦军,但也往往会成为他一生的掣肘。

而刘邦就是理性的典型,他是那种嘴上笑嘻嘻,心里如明镜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短处,所以一生都在向其他人学习,学习项羽,学习张良,学习韩信。

03

秦国已亡,项羽成为天下霸主。项羽一看秦国灭亡了,说明他那套不行,郡县制就是秦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于是废除了郡县制,重新施行了分封制。

这在我们看来是超级傻的一件事,很明显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活该最后灭亡。可是,郡县制才施行十几年,那时的人又有几个能有超前的眼光进行判断呢?很显然项羽没有这样的本事,但后来的刘邦却有。

在历史上有结果决定论,但历史上有很多事件的发生存在的了太多因素的共鸣,非要给秦灭亡找个主要原因,往往局限于现阶段的眼界,贻笑大方。

刘邦被发配到了巴蜀,但是他没有妥协,他的心里始终没有放下对天下的执念。他在巴蜀奖励耕种,烧毁栈道,为逐鹿天下准备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至少在整个巴蜀一块,民心所向,众志成城。

也是天命所归,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登台拜相,楚汉棋局上的棋子一个个地登上了属于他们的舞台。

韩信给刘邦提出了《汉中对策》,为刘邦夺取天下规划了蓝图。一切都很完美,唯有其中一句“以天下城邑封功臣”成为了最终刘邦和韩信反目成仇的理由。韩信其实没有野心,他只想做个诸侯王,可是刘邦却不想要一个分封的天下。

韩信的存在,从一介小兵一步登天,也起了很大的激励效应,让千千万万的小兵对未来有了展望,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刘邦给了所有人期待和展望。

与此同时,项羽做的事情就很不理智了。他杀死了秦王子婴,还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然后还师彭城。在我看来项羽更像恶人一点,民心向背,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但是从司马迁起,项羽就被塑造成了一个悲剧的英雄,而刘邦更像恶徒。

我在台大欧丽娟老师的一番话那里找到了答案。

“没有办法,人是很诉诸感觉的,诉诸直觉、本能的,常常不理性思考,牵扯很多感性。所以我们很容易会对失败者感到同情,对于成功的人就觉得,你已经够成功了,其他我们就用一个所谓平衡原则就把你拉低一点,那你也不吃亏。这是很奇怪的心理。所以莫名其妙地通常成功的人就会被批评,然后就会受到一些比较不公平的待遇;失败者就得到了过多的、不只是同情,甚至不正当不客观的评价,这是我们历史上常见的。——欧丽娟”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成仓轻取了三秦之地(旧秦国),一下子实力倍增。然而这个时候,正好齐国田荣乱了,项羽北上在啃齐国这支难啃的骨头,没空搭理刘邦。

刘邦一看撩了虎须,老虎也没有反应,一下子膨胀了起来,聚集了各方诸侯杀进了彭城。有时候老虎不睬你,只是看不上你,但你要是登鼻子上脸,占了人家的窝,老虎发起脾气来可不讲道理。

项羽迅速回师,3万铁骑直破30万的刘邦联军,刘邦慌忙逃窜,溃不成军。

项羽的精兵路线向来擅长对付兵力臃肿的联军,这一次刘邦输得很惨,老爹老婆都丢给了项羽。

幸好刘邦是那种长记性的,没有杀死他的东西,总会让他变得更加强大。接下来刘邦集团安心布局,说服了英布、彭越等一系列势力跟项羽离心。

项羽失去了天下归心的资本,不断地要在田荣,刘邦,英布,彭越之间角力,从霸主落为了一般诸侯王。

04

而这个时候,韩信北出奇兵,相当于带着一小波兵力去北方开分公司,独立运营。韩信作为分公司领导,干得很好,一路降伏了各路诸侯,连项羽都没啃下来的齐国,也被韩信拿下。韩信,刘邦、项羽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势力范围有点像三国时期的魏蜀吴。

这个时候,刘邦发现已经有些指使不动韩信了,在刘邦被项羽打得像缩头乌龟一样的时候,韩信不仅没来救驾,反而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

行吧,封封封。刘邦狠狠地摔下韩信的来信,然后就派张良去封韩信为(真)齐王。

韩信尝到了甜头,心满意足地派出大军,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一代西楚霸王乌江自刎,终结了楚汉的战争。

05

汉帝国成立了,可它的磨难才刚刚开始。这时候的汉还根本算不上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比不上秦国。很多疆域和兵力都掌握在韩信,英布,彭越这样的异姓王手里。他们还当这天下是分封制,他们的心里没有皇帝的概念,以为皇帝只是像周天子那样的诸侯国盟主。

可是,刘邦和他们想的不一样,他知道项羽的失败就是因为分封制。

虽然秦国灭亡了,但它留下的郡县制绝对是划时代的创举,刘邦想要将他继承下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刘邦的眼界远超当时的大部分人,否则绝不会有一个大一统的强汉出现在历史的长河里。

刘邦诛杀异姓王,除了危机意识之外,可能最大的就是意识形态的差别,刘邦代表了新思想,而韩信等人代表的旧贵族分封制,终究不可调和。

彭越和韩信皆被吕雉亲手谋杀,英布看形势不对,起兵造反,也被刘邦轻松击败。至此,异姓王势力基本被剿灭,汉王朝初期的稳定算是鼎定了下来。

刘邦平叛突出一个快准狠,在异姓王还没决定好要不要反的时候,刘邦就已经先出击了,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刘邦平叛归来,路过沛县,他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熄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写下著名的《大风歌》,长风在海内激荡,至今也鼓舞汉民族昂扬的最强音。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为了帝国的鼎定,诛杀了功臣,可他的内心又何尝不痛苦,这是不得已的选择,是最坏也是最好的选择。

是历史注定的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最后博弈。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不,但愿天下太平,大汉千秋,兵戈弃用,府库充足。

这才是真正的大汉天下!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