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周朝视作西戎的秦国,如何渗透关中,通婚中原?

被周朝视作西戎的秦国,如何渗透关中,通婚中原?

()
中文名:
被周朝视作西戎的秦国,如何渗透关中,通婚中原?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此前的秦人更像是一个部落,没有一部像样的法律,只有几条家法,秦人碰到难以决断的事情或者纠纷,就找宗主或者长辈,典型的部落性质。 随着秦国下山之后势力迅速扩张,原来那种部落处事方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了,秦文公学习周朝礼制,首先是制定法律,让百姓做

商朝名人推荐

此前的秦人更像是一个部落,没有一部像样的法律,只有几条家法,秦人碰到难以决断的事情或者纠纷,就找宗主或者长辈,典型的部落性质。

随着秦国下山之后势力迅速扩张,原来那种部落处事方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了,秦文公学习周朝礼制,首先是制定法律,让百姓做事有法可依,产生矛盾有法可治。有了法律,秦文公设立史官,记载秦国发生的大事,这个伟大的国度从此便正式载于史册,名垂千史。

除此之外,秦文公建造祭天地的鄜[fū]畤[zhì],用牛羊猪三种牲畜举行祭祀。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秦人逐渐与当地的周人融合,从边陲游牧民族,演化为中原的诸侯。

图-秦宪公迁都平阳后疆域

就在秦国大发展的时候,日后的那几个对手,却不同程度遭遇了麻烦。

楚国,在西周时代就奠定领土第一大诸侯的南天霸,自从西周末年周宣王组织汉阳诸姬防范,楚国就被锁定在南方不能北进,再加上长达一百多年的内乱,导致这个巨无霸暂时无暇顾及中原和关中。

此时楚武王弑侄,强势即位结束楚国一百多年的内乱,楚国将矛头对准南阳的申国,楚国将深陷申国的泥潭长达半个世纪,无法威胁中原。(楚国的历史请关注本系列作品《楚国》的篇章)

齐国,正处于齐桓公的祖父齐釐公时代,此时的齐国只是比鲁国略强,难言称霸中原。况且齐国与秦国,在中原的东西两头,这时候齐国对秦国没有什么威胁。(齐国的历史请关注本系列作品《齐国》的篇章)

晋国,春秋时代秦国最为强劲的对手,秦国似乎也一直被晋国所压制。但此时的晋国,远不如人们想象中的强大,虽然晋文侯保护周平王东迁,又杀死周平王的死敌周携王,但晋国也只是河东地区的一个大诸侯而已。

此时晋文侯过世,其弟晋成师便在自己的地盘曲沃,拥兵自重,自成一国。晋国一分为二,这种分裂的局面长达八十年,这一时期晋国无力扩张,更不可能干涉秦国在关中的扩张。

那么秦国要对付的,就只是分裂之后的犬戎各个部落,确实是个千古良机!

秦国东部,在西周镐京故地附近,盘踞着一支犬戎部落,名叫荡社。周平王东迁之后,荡社一族便走下高原,到达关中的腹心镐京一带,建立城邑,统治当地周人。

荡社人的志气可不小,他们将部落迁移到山下,是决心要在关中安家,而荡社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他们与秦人一样,希望重塑当年周人走下高原建立王朝这样的壮举。

与秦人相比,荡社人同样擅长骑射,他们只是缺一个周朝的爵位,实力并不比秦人弱。

秦人与荡社人小规模交锋之后,秦文公知难而退,不再主动进攻荡社,而是大力招揽周人入伍,准备实力成熟后再与荡社决一雄雌。以双方的实力和地理位置而言,谁击溃对手,谁便能占据关中!

不过秦文公在世之时,并未发动对荡社的战争,秦文公一直认为秦国实力还没有到,需要休养生息。

公元前716年,即位长达五十年的秦文公去世,回顾秦文公这一生,虽然谈不上波澜壮阔,却对秦人立足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年秦文公带领秦族健儿下山,七百骑七百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秦人已经有骏马万匹以上,骑兵达三千,步卒更是多达五千。秦人的骑兵,还是以秦人为主,补充了少了周朝遗民中擅长骑射的男儿,而步兵则以周人遗民为主。

通过这几十年的大发展,秦人已经完全立足于关中,秦文公给后人留下的遗产不可谓不丰厚。秦文公是一位伟大的国君,他与周朝的周文王一样,配得上“文”这个谥号!

秦文公在位长达五十年,他去世之时,太子已经先他而去。按照高原民族的习俗,兄终弟及,秦文公如果过世,他的弟弟可以即位,或者由已故太子的弟弟即位,都是可行的。

不过这一兄终弟及的习俗,与周朝礼制格格不入。按照周朝礼制,太子死了,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即位。秦文公一生都努力让秦人融入中原文化,在这种继嗣问题上,他毫不犹豫地宣布立太孙秦立为新的国君,是为秦宪公。

稳妥起见,秦文公弥留之际,托孤三位顾命大臣,弗忌、威垒、三父。虽然秦文公大力学习周礼,弘扬文明,但是秦国还是保留了不少戎人的习俗。

弗忌、威垒、三父三位顾命大臣,官职都是大庶长。而大庶长一职,也是秦国独有,东方诸侯并没有这种建制。(秦国的很多官职都是特有的,楚国也是如此,足见秦、楚融入中原大家庭的路程相当漫长。)

大庶长,三个字可以分开解读。庶,是相对于嫡来说的,正妻所生的儿子叫嫡子,其他妾所生的叫庶子。长,有长子的意思。庶长,最初是妾所生的儿子中最大的那个,其身份颇高。庶长后来演化为一个官职,说明这一职位的重要性,通常是公子身份的人才能担任。

大庶长,大就是高级的意思,与大将军类似,凸显这一职位的权利。大庶长,也是春秋初期秦国最高官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后来战国时期秦国的20级军功爵位制,又演化出左庶长(10级)和右庶长(11级)两个爵位,而大庶长则高居第18级,仅次于关内侯(19级)和列侯(20级)。

弗忌、威垒、三父,既是宗室重要成员,又是权倾朝野的大庶长,秦国的朝政和军队,就控制在这三人手里,新即位年仅十岁的秦宪公,还不能发号施令。

公元前715年,秦宪公在三位顾命大臣的辅佐下即位,秦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秦宪公即位之初,弗忌、威垒、三父这三位大庶长虽然把持朝政,控制军队,但是他们三个还是能继续秦文公的遗愿,向东拓展领土。

公元前714年,三位大庶长向东迁都一百余里,到达平阳。这次迁都的目的,是方便军队向东调遣,可以预见秦人下一个动作就是东进灭荡社。

图-秦宪公迁都平阳后疆域

迁都平阳之后,三位大庶长便马不停蹄引领大军,沿着渭河而下,准备与荡社戎一较高下。

秦国三军,弗忌、威垒、三父各领一军,十一岁的秦宪公作为监军也参加了此次行动。

大庶长威垒领兵沿着渭河而下,他的任务是作为先锋,一探荡社军力。威垒是三位大庶长中性情最急躁的一位,他勇猛善战,不错过任何一次战斗的机会,这次他便是主动请缨要打先锋。

大庶长威垒引领骑兵五百,步卒一千,作为先锋先行,而另两位大庶长弗忌、三父则引领大军,相隔五十里跟进。

渭水河谷,密林之中,大庶长威垒领着一千五百步骑,迅疾地往东进发,沿途渭河美丽的风景,丝毫没有吸引秦人的注意,他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紧张和兴奋。

密林中,小鸟的鸣叫声、战马的得得声、微风的呼呼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弹奏高低音的一首乐曲,当然秦人只顾赶路,他们无暇感受自然的乐章。

“哎呦!”一声嚎叫中断了秦军先锋军的进程,打断了美妙的乐曲,众人竖起耳朵,急切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啊!哎呦!”一声声嚎叫不绝于耳,大庶长威垒立即判断,自己中了埋伏。

只见那密林深处,高树上,山坡顶,巨石后,只要能藏人的地方,一支支冷箭呼啸而来,接着一个个平日生龙活虎的老秦人倒下,没有了主人的战马不知所措,喘着粗气急哄哄不知道该往哪里奔,现场的气氛一片混乱。

“贼他娘,中埋伏了,给我撤。”大庶长威垒咬牙下令道,这位作战极为凶悍的秦将,也深知能屈能伸的道理,中埋伏了快速撤退,这是不幸中的上策。

“嗖”的一箭,大庶长威垒只觉大腿一阵剧痛传来,“贼,快撤!”大庶长威垒一边强忍住被弩箭射中的剧痛,一面指挥秦军先锋撤退。

大庶长威垒不愧是老秦人的宿将,他镇定自如指挥秦人撤退,待到退出密林,他才折断大腿上的箭矢,清点人数。这一次中伏击,秦人损失一百多人,而他们却连对方的人影都没见到几个,战斗的过程和结果都令人沮丧。

荡社人的伏击,说明他们随时警戒着秦人,秦人要夺取关中中部,看来不会轻松。头一次大规模对荡社用兵,秦人就遭遇一场莫名其妙的败仗,难免让人丧气。另两位大庶长见威垒遭此打击,知道荡社人早有准备,不敢再深入渭水中游,只好退兵。

秦都平阳城,秦宫密室当中,弗忌、威垒、三父这三位大庶长围定沙盘,商议如何破敌。

弗忌皱眉道:“荡社人勇悍,急切不能下,我等须觅良策。”

弗忌是三位大庶长中最年长的,其人两人都对弗忌颇为尊敬,他也是三位大庶长中最有话语权的。

一提到荡社人,威垒那大腿箭伤就隐隐作痛,他狠狠道:“与荡社一战,怪我轻敌,以至损兵折将,他日我要扒他们的皮。”

弗忌愁眉不展,又道:“来年我军与之再战,须做好更多准备。”

三父是三位大庶长中最年轻也是最沉默寡言的,但是他也最有战略头脑,此时他指定沙盘道:“荡社与我近,亳戎离我远,若闪击亳戎,必可一举夺其地。我有亳戎之地,对荡社将形成夹击之势,那时再起兵伐荡社,大事可定。”

“善!”弗忌、威垒同时喊道。

三人又做了一番研究之后,弗忌道:“我等速去禀明主公,就依此行事,其他细节再做商讨。”

三人匆匆离开密室,奔后宫,寻秦宪公而去。

公元前713年,秦国出兵亳戎,这一次秦人相当谨慎,提前一年就派出哨探,在各个险要位置刺探亳戎军情。而亳戎对于秦人的侵入,毫无防范。秦人闪击亳戎,一举灭其族,并其地,亳戎王只身逃往荡社。

图-秦国灭毫戎后疆域

这次胜利对秦国的影响是深远的,秦人不但扩张了土地,而且对荡社形成多条进攻路线,最关键的是秦人与东方诸侯也加强了联系。

秦国攻灭亳戎,这样秦国前往东方的通道就打开了。在这条道路上,只有一个大荔戎是犬戎部落,大荔戎见秦军威武,在秦军攻灭亳戎不久便与秦国结盟。

秦国攻灭亳戎,还有另一个多米罗骨牌的连锁反应。公元前712年,秦宪公迎娶了美丽的鲁国公主。

其实早在秦文公在世时,就为孙子谋定了这桩婚事。只是此前由于秦宪公和鲁国公主年龄太小,而且秦国到中原的通道还未打开,鲁国不敢贸然送公主到秦国,说不定犬戎人来个抢婚,那鲁国就颜面无存了。

如今秦国打通了从关中西部到中原的通道,十三岁的秦宪公也不是幼儿了,屡屡被齐国欺负的鲁国立即将公主送来,以图在关中结盟一个强力外援。

鲁国是孔夫子的故国,而周朝是礼仪之邦,鲁国是周礼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甚至将周礼发扬光大了。在鲁国,周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上至鲁公,下至百姓,不论是国家大事,还是日常小事,都遵从周礼来做。

鲁国将公主嫁入秦国,可见秦国的实力已经相当可观,也标志着东方诸侯对秦国的看法,已经不是将他们视为西戎,而是将秦国纳入周朝礼仪之邦大家庭。

秦国留下一半军马镇守各处要塞,弗忌、威垒、三父和秦宪公领兵,到达洛水河畔,迎接来自东方的美丽公主。

这一次联姻,对秦人来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秦人上下都很关注这次联姻,这才有了几位重要人物亲自迎亲的壮举。

说起秦人与东方文明联姻的历史,可以从第一个秦人非子说起。

非子的父亲大骆,娶了西周申侯的女儿为妻,生下嫡子成。这个成,便是秦非子的兄长,后来成的后人被犬戎所杀,成的领地被秦非子的后人兼并。

这一次的联姻,不能算严格意义的秦人与周人联姻,因为申国并不是周朝姬姓家族的。秦人真正意义上的联姻,要到秦人第三任宗主秦开时才发生。

秦开即位第一年,便将妹妹谬赢嫁给西周丰王,以加深与周王朝的联系。周朝都城镐京在渭河东岸,对岸还有一个丰京,组合起来就叫丰镐。在丰京称王的周宗室,其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秦开将妹妹谬赢嫁给丰王,正是看中丰王在西周王朝的影响力。

秦人与周王朝的这一次联姻,使秦人政治地位大幅提高。不过前两次联姻所产生的后代,并不是秦人,只有这第三次联姻,秦宪公与鲁姬的结合,他们的后代将肯定是秦人,后来秦人的血液中逐渐流淌着中原文明的基因。秦人如此重视这一次联姻,就不难解释了。

洛水河畔,鲁国人不但送来了美丽的公主,还一并送来几大车的铜钱、绸缎、美酒,彰显这个东方显赫的诸侯国富裕而有礼。

远处一队马车缓缓而来,让秦人惊奇的是,鲁国公主并未坐在马车中,而是头戴紫金簇,身穿绣花裙,骑着一匹白色高马,在婢女的簇拥下稳稳驰来。

年少的秦宪公雅气未脱,驰马向前,趁人不注意,飞身跃上鲁姬的坐骑,从后面一手抱住鲁姬,一手握缰绳,鲁国的骏马背着这对新人,慢跑于洛水河畔。

正是“洛水河畔扬秦旗,骏马背上抱鲁姬”,年少的秦宪公快意人生。

秦人见秦宪公如此,纷纷大笑,以秦人的习俗,少男少女在马背上游戏,这乃司空见惯的事情,何况还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只是那送亲的鲁国人,对眼前的场景感到一丝羞愧,又不敢言,有些尴尬。

秦国国君秦宪公与鲁国公主鲁姬,这对少夫少妻,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就连续就生下两个伟大的儿子秦武公和秦德公,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秦国灭了亳戎之后,下一个首要目标,毫无疑问是荡社戎。

正当秦国上下磨刀赫赫,准备与荡社大战一场的时候,东方传来一个消息。公元前709年,遥远的关中东部芮国,发生了一起国君被驱逐的恶性事件。

芮国,位于关中东部河西地区,当时芮国国君的母亲,溺爱小儿子,因此与小儿子联手,将大儿子芮国国君芮伯万赶出了芮国。芮国国君最终渡过黄河到达魏国避难,他的母亲也给他编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宠姬太多!

这个事件在春秋时期不是个案,而是“礼崩乐坏”的普遍现象,在此之前郑国也出现过,郑庄公的母亲与其弟对付郑庄公的事件,不过那一次郑庄公控制住了局势,没有让芮国这种悲剧发生。

芮国发生驱逐国君事件,天下震动,最害怕发生“礼崩乐坏”现象的是周天子周桓王,他怕国人依葫芦画瓢,让这种事情在洛邑重演。周天子虽然只有东周洛邑附近的领土,与西周时期不能相提并论,但作为天下共主,名义上是要给这些国君撑腰的。

公元前709年,周桓王派军队到芮国国君芮伯万逃往的魏国,将其接到洛邑安置。周桓王虽然没有派兵进入芮国,但他妥善安置芮伯万,还是为自己赢得了掌声。

就在周朝的军队迎接芮伯万之时,秦国三军已隆隆开动,目标正是芮国。

图-秦军首次到达河西

秦军可不是来接人的,秦军攻打芮国,以为芮伯万讨说法作借口,将势力范围推向中原。

芮国地处河西,这个日后让秦晋两国魂牵梦绕河西,位于黄河与洛水之间,土地肥沃,兵家必争之地。三位大庶长之所以长途跋涉来攻打芮国,真正的目的是占领这里,胃口确实不小。

然而渡过洛水之后,秦人突然发现,远距离长途跋涉作战,士卒疲劳,粮草不济,种种不适应。不仅如此,在芮国秦军遭遇了坚壁清野,一座座土城面前,秦军纵然有使不完的劲,也有力无处使。

就在秦军一筹莫展的时候,坏消息传来:荡社戎趁秦军大军出动,突然袭击秦都平阳。

弗忌、威垒、三父这三位大庶长闻之色变,立即召集人马回兵,想不到第一次远征,自己的老家还被人偷袭。

“且慢!”大庶长三父突然阻止大军撤退,道:“荡社人定然对我军的行踪了如指掌,此番定在中途埋伏!”

“那该如何回救平阳?”大庶长威垒快人快语。

三父狠狠道:“他打我平阳,我贼他老巢!此去镐京只有到平阳一半的距离,荡社的都城正建在镐京,我打他镐京,不怕他不回救。”

“此计甚好!”秦宪公虽年龄不大,也知道这是妙计。

三位大庶长和秦宪公计议已定,秦军再次开动,目标镐京。镐京,本是西周的都城,当年犬戎作乱,镐京早已颓墙败栋,满目苍夷。周平王东迁之后,荡社戎盘踞镐京,将这里作为他们的狼穴。

三父说的没错,荡社戎果然在秦军回途中有重兵埋伏,秦军不回平阳是十分明智的。秦军直接攻打镐京,提前上演“围魏救赵”,反而占据了主动,荡社人只得匆匆回援。

关中两强,正面相遇,一场血战,不可避免,镐京城外,两败俱伤。

秦人掩埋了阵亡兄弟的身体,垂头丧气地回到关中西部。荡社戎也好不到哪去,损失惨重,也无力追击秦人,的确是两败俱伤。

秦人两次与荡社戎大战,都吃了大亏,看来要在关中做独一无二的主人,并不那么容易。

不过秦国也并非完全没有收获,通过这一次出兵,秦人又力挺了一次东周王朝,秦国与周朝的关系进一步亲近,周桓王决定将女儿王姬嫁给秦宪公这个十六岁的秦国国君。

洛水河畔,秦宪公再次等来了他的爱妻,上次是鲁姬,这次是王姬。

十六岁的秦宪公,原本就相貌英俊,仪表堂堂,穿了婚礼服之后更显得贵气凌人,礼服主体颜色是黑色,袖口和衣带是红色,红黑相间非常漂亮。

在三父的建言之下,秦宪公也不像三年前那么顽皮了,他下马接待东周贵宾团,举止彬彬有礼,东周公主王姬见秦宪公也是玉树临风的好男儿,不免心花怒放,喜不自禁。

通过这一次联姻,秦人达到了诸侯联姻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娶周天子的公主为妻,春秋战国诸侯何其多,能够有秦宪公这种殊荣的,却并不多见。

秦宪公迎娶王姬,秦人与东方文明的融合之路也达到了一段鼎盛期。

秦宪公两个身份最显赫的女人,一个是鲁国公主,一个是周朝的公主,如果按照周礼,那一定要立周朝公主王姬为夫人,先前立的鲁姬要降为妾。

但是周王朝早已不是那个号令诸侯的王朝,周桓王本人也在与郑国的战斗中被射中左肩,周王室的威严荡然无存。

考虑到周朝的现状,秦宪公并未改立夫人,鲁姬仍然是秦国第一夫人。三位大庶长似乎对秦宪公这一决定也并不反对,不过几年后他们的态度将大为不同,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公元前708年,王姬很快就为秦宪公生了一个儿子。十七岁的少年秦宪公,至少有三个流淌着东方血液的儿子,且这三个儿子日后都成为了秦国国君。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