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后周朝依然面临诸多威胁,周武王驾崩或与此有关

牧野之战后周朝依然面临诸多威胁,周武王驾崩或与此有关

()
中文名:
牧野之战后周朝依然面临诸多威胁,周武王驾崩或与此有关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即位第四年的2月27日,周武王姬发发起了对殷商的决战,史称牧野之战。 但大胜之后,武王却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周公旦前往探视,在这个亲密的兄弟面前,武王说出了心中的烦恼:“天保未定”。 而一个夙夜忧虑、难以入眠的人,怎么可能长寿?果然,大约在

商朝名人推荐

即位第四年的2月27日,周武王姬发发起了对殷商的决战,史称牧野之战。

但大胜之后,武王却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周公旦前往探视,在这个亲密的兄弟面前,武王说出了心中的烦恼:“天保未定”。

而一个夙夜忧虑、难以入眠的人,怎么可能长寿?果然,大约在武王即位后的第六年,牧野之战后两年,武王便驾崩了,享年54岁。

由此可见,武王的驾崩与这种忧虑有着直接的关联。也就是说,要想知道武王为何忧郁而崩,就必须知道,武王到底在忧虑什么,所谓的“天保未定”指的又是什么。

牧野之战的真相

在我们的认知中,牧野之战是周与商的决战,此战过后,周王朝就大体上完成了创建,自此殷商再无翻盘的可能。

牧野之战示意图

但事实上,牧野之战后,周武王远远没有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根据《尚书》的记载,牧野之战周军的主力是由姬、姜两姓贵族率领,共有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另有西南诸侯庸、蜀、羌、微、卢、彭、濮等国军队助阵。

而为什么选择牧野作为战场呢?因为在周的记载中,牧野是殷国都戍卫军殷八师的驻扎地,所以武王的意图是中央开花,一举摧毁殷商的军事主力。

事实证明,武王的策略是正确的。牧野的商军士气低落,在阵前倒戈。一天之内,武王就战胜了商军,杀掉了殷王帝辛,也就是商纣王。

但这并不代表,殷商贵族和属国会因此臣服于周的统治。

比如后来秦国的祖先蜚蠊和恶来父子,他们率领军队继续和周作战。周军继续向东追赶他们,经过了激烈的战斗,一直到了海边才杀死了蜚蠊父子。

箕子

而《史记·宋世家》也记载,武王在牧野之战战胜后,还向殷商贵族箕子请教统治天下的“常伦所序”。

而箕子在讲了一番大道理后,武王却“封其于朝鲜而不臣”。这说明,武王碰了一个软钉子,还不敢把箕子怎么样。

蜚蠊父子的坚持抵抗、箕子的软钉子,都说明,周克殷的工作,并不是在牧野之战就完成了,而是才刚刚开始。

四路追兵

事实上,商的根基在黄河中下游及黄河以南地区。但商中后期,东夷的方国们开始发展壮大,有些不太听话了。于是商末几代君王,都曾有征服东夷的记录。

帝辛,也就是商纣王,之所以花那么多精力要征服东夷方国,却把西部地区托付给并不那么信任的姬昌,就是因为东方对于商来说实在太过重要。

而帝辛没想到的是,姬昌利用他授予的权力,合法征服了西部诸侯,反而倒戈对付自己。但即使如此,臣服于周的诸侯都是西南方向而没有东部方国。

商朝疆域图

牧野之战,周虽然占领了殷商京畿地区,但这些殷商经营了600多年的东夷诸方国,以及殷商遗留在这些地区的军队,却让周武王极度头疼。

由此可知,所谓周文王姬昌“天下三有其二”是极度夸张的描述。即使牧野之战后,周能不能征服这些方国都还是个未知数。

为此,周武王马不停蹄地布置了四路追兵,针对商的主要方国进行追击:

第一路由吕他率领,主要目标是今河南巩县一带的戏方;第二路由侯来统帅,讨伐陈地的殷将靡集;第三路由百弇率虎贲,讨伐强大的豕韦氏卫国;第四路由陈本、百韦、新荒分别率军讨伐磨、宣方、蜀。

这里的磨、宣方、蜀并不在今天的川蜀地区,而是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周武王大约是接到报告,有为数众多的南方殷属诸侯集结在这一代,准备联合抵抗周师,因此才派出重兵。而第四路也是追兵的重点。

在当年4月,四路追兵都先后取得了大捷。《逸周书》记载,武王这一次军事行动,征伐了99个诸侯,得敌酋17万多人,俘虏超过30万,降服的方国有600多个。这当然是夸张的记载,但却说明,当时战斗之激烈。

周武王

那么,是不是经过这次追击,武王就可以释去烦恼了呢?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想要凭借一战而征服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和南方地区,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武王的忧虑,是担心这些方国和殷商属国的再次反叛,威胁周的统治。为此,武王煞费苦心,做了几手安排。

《商誓解》和分封三监

当年6月,武王在周庙举行了巨大的献馘礼,并正式继承了天子之位。不仅如此,周武王还在还在殷商王都举行了接连5天的告捷礼和社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武王大张旗鼓地举行这些仪式,除了祭告周室的先祖,更是向殷商贵族表明天命已移,以此震慑他们。

果然,这些完成之后,武王召集了殷商的各等贵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商誓解》。在这篇文章中,周武王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上帝弗显,命朕文考曰:殪商之多罪”。“胥告商之百姓无罪,其维一夫”。“在彼宜在天命,弗反侧兴乱。其斯弗用朕命,予则肆刘灭之”。

周武王

周武王这番讲话的对象,包括了殷商大小贵族和遗民,还特别提到了大小史官所属官吏。

周武王的这一举动说明,当时殷商贵族的人数众多,势力强大,周只得采取怀柔政策,文武兼用,一面安抚,一面警告。

当然了,作为成熟的政治家,武王当然知道,口头约定是不能作数的。

武王将原殷商王畿分为三块,分别作为司寇苏忿生的封国,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国,和武王的三个弟弟“三监”的封国,以此对殷商贵族分而治之。武王还善待投降的殷商贵族微子启、大夫衰绖,并复其封地和地位。

宗周、成周示意图

同时,为加强对殷商核心地区东部的控制,武王在洛邑营建东都成周,作为周在东方的据点,就近防备殷商遗民作乱。

不仅如此,还可以发现,武王时期分封的诸侯,诸如燕国、齐国等等,主要地区仍旧是在殷商的核心区——东夷地区,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了。

武王之崩和周公东征

武王又是大张旗鼓的祭祀、又是召集谈话、又是分封的,这样多管齐下说明了什么?

只有一个原因,殷商遗民和东夷方国势力庞大,让武王不得不多几分担心。

所谓的“天保未定”,与其说指的是天命,不如说指的是人心。

究竟如何才能让这些殷商贵族和方国服从统治,乖乖地做顺民呢?军事征服过后,周武王最大的忧虑和担心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殷商遗民和属国的叛乱。

或许那将是一场足以颠覆周室的叛乱。然而,该做的已经全都做了,周武王不能再采取过激的措施,否则只会引发更大的暴乱。

周武王

所以,武王现在能做的,要么等待他们自己跳出来,好一一收拾了;要么等待这一代人的逝去,让时间磨平亡国的伤痕。

因此,这种忧虑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武王的头顶。武王驾崩那么快的到来,与这种忧虑应该是分不开的。

而武王之崩,成王年幼,加重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但是幸运的是,周公旦担起了这副重担,他与东方的齐太公姜尚紧密合作,通过数年的东征将三监之乱和殷商遗民叛乱彻底平息下去了。

直到东征胜利,洛邑营建完成、分封诸侯控制东方,这一系列的事情做完,周王室才真正完全掌控了局势,完成了王朝的创建工作。

而武王的当年所忧虑的事情,也是到这时,才算是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因此,对于周王朝的建立和稳定来说,这场东征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牧野决战。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