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子渊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唐代对科举制所进行的全方位改革,今天咱们再来谈谈宋朝对于科举制度所进行的创新与完善。虽然宋朝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造不如唐代那样具有颠覆性,但宋朝同样是科举制度承前启后的重要朝代,也是科举制臻于成熟的朝代。甚至
周文王姬昌陵墓探究
商代东土诸部的“亞”族铭文集萃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从不教姜子牙法术?原因很简单
中国出土一件文物,实为夏朝古文字“夏篆”,西方考古家坐不住了
周顷王姬壬臣,没钱办丧事的君王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姜子牙简介,被尊为百家宗师
中国庞贝古城内黄县,商中宗陵系中国唯一一处商代地上王陵
妲己祸害商朝江山,遭后人唾骂,为何西施覆灭吴国,却无人指责?
闻仲作为姜子牙真正的对手,虽然战死了,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有人说:“夏朝是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夏朝,一个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
姜子牙建立的齐国历经658年,如何被田氏代替?背后原因是9个字
平陆县前庄商代遗址出土文物
纣王到底对贾夫人做了什么,以至于美丽的她跳楼自尽
纣王妲己日日腻在一起,却没有孩子,其实是妲己不敢有,也不能有
酒池肉林到底是不是商纣王的发明?
国博考古·视频 | 走近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少年歌行》萧瑟雷无桀男扮女装,混入后宫向宣妃讨血给无心解毒
河南出土五个骷髅头,疑是夏朝遗物?历史上的后羿竟是暴君
在之前的文章中,子渊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唐代对科举制所进行的全方位改革,今天咱们再来谈谈宋朝对于科举制度所进行的创新与完善。虽然宋朝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造不如唐代那样具有颠覆性,但宋朝同样是科举制度承前启后的重要朝代,也是科举制臻于成熟的朝代。甚至可以说,自宋朝创新完善科举之后,直至清末正式下诏废除科举为止,科举制在中国基本没有任何本质改变。
一、宋朝科举怎么考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顺应赵普等人请求黄袍加身,于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在这一年,各地尚未统一,国家也处于半战争状态,然而赵匡胤对于开科取士却没有丝毫懈怠,在百忙之中举行了大宋王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总共录取进士19人。关于进士人数,其实也有讲究,自唐末五代以来,每科进士人数一般都控制在二三十人上下,大宋王朝的首次科举又要为今后做出表率,因此本着宁缺毋滥的精神反复挑选,最终选出了这19名佼佼者。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赵匡胤下诏再次举行考试,这次进士更少,只录取了11人。此后数年每榜进士大约都在十人左右,乾德四年(966年)最少仅录取了六人,这在千余年的科举史上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赵匡胤为宋朝定下了善待文人的祖制,要求“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为笼络文人士子,赵匡胤在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给主持科举的礼部下诏,命其组织人手整理近十年及后周乃至后汉等国的举子档案,并统计历经15次考试全部终场还未考中的士子有多少人。礼部经过仔细核查,列出了以司马浦为首共计106人的名字,赵匡胤体谅这些屡试未中的士子着实不易,便下圣旨统统赐予进士出身。自宋朝起,此类进士就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恩科进士”,即皇帝开恩特赐的进士。赵匡胤这次“恩科”规模庞大,然而又不无道理——毕竟国家百废待兴,急需人才。由此不难发现其治国理政手段之高超灵活。此后历届“恩科”的规模有限,只涉及到极少数人,对科举整体无碍。
除去“恩科”这一特例,宋朝前期的常规性科考基本承袭了唐朝和五代做法,依旧是常科与制科两大系统。“常科”即常设之科,除去最令人熟知的进士科外,还有诸科,如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等。各地举子都是每年秋季参加乡试,中乡举者于冬末汇聚到京城汴梁,等到次年开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国家级统一考试——会试。
二、宋朝科举考什么
所谓“九经”科,考的是唐朝所定下来的九部儒家经典;“五经”科则对应西汉时确定的五部儒家经典;“开元礼”科指的是唐朝政府组织修纂的一部大型礼书,可用作实用“礼学”的专科考试;“三史”科指《史记》、两汉史书《汉书》与《后汉书》以及《三国志》,可以理解为史科的专科考试;“三礼”科是指十三经中的《周礼》、《仪礼》和《礼记》,即对礼学理论的专科考试;“三传”科则是“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是对经部史书的专门考试;“明经”与唐朝时类似,考察的全部经书,即传统经学训诂类的考试;“明法”科是法学知识专门考试;“明字”科则是字学素养考试。
自唐代以来,举子和士人最看重的还是“进士”与“明经”两科,两科之中又以进士科为。原因其实非常简单,中进士者日后仕途顺畅乐观,往往能够高居宰辅重臣,明经及第的前途则显得坎坷,能够成为朝部高官的寥若晨星。至于其余各小科,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即使考中也不过是主政官手下的刀笔文吏,很难进入权力核心。
至于第二类“制科”,则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小范围考试,此类考试可以追溯到汉朝的射策,唐代得以发展普遍,至宋朝时逐渐形成一些“常科”性质的制科,即经常重复考试的制科题目。比如宋太祖所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三科;宋仁宗所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明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吏理可使从政”、“识洞韬略运筹帷幄”、“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等六科,这些都是自唐朝承袭而来。
制科考试范围虽然狭窄,但应试资格却放得极为宽松。无论是在任官员还是山野小民,都可由宰相重臣举荐参加相关考试,那些已经考中进士的人也可参加制科考试。北宋名臣富弼本想参加进士科考试,以进士身份步入仕途,不料赴考当年岳父晏殊担任主考,为避嫌只能选择参加当年的制科考试;苏轼、苏辙两兄弟,本来在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就考中进士,却嫌名次不够靠前,于是又参加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的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据宋人郎晔考证,大文豪苏轼考的应该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科考题量众多,完全不是只答一张卷子就能考取功名的。以进士科为例,需要“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诗、赋、论三项,另外的“帖”全称为“帖经”,即默写经典中的段落;“墨义”即笔答经义,一般规定为十条。默写经书叫“帖”是因为这类考试是将经典原文的前、后句子裁去,只露出中间的某一两句或某一两行,让举子们把前、后文默写补齐。除去“帖经”、“墨义”以外,还要回答“时务策”三条,此三项属于附加项目,作用不大,但到明经科则显得至关重要,几乎是该科考试的全部内容,而这也是进士历来看不起明经及第的缘由——明经考试靠死记硬背就能取得不错成绩,完全不像进士科那样需要超凡文笔与才能。因为考题量大,不论是乡试还是会试,举子们都要在考场内“闭关”专心三四天,才能将所有内容尽数答完。
三、宋朝科举创新完善之处
宋朝统治者完善了此前科举的种种弊端,也确立了最佳的考试内容。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有许多创新变革之处,这些改变中,最值得肯定的当是以下四点:
第一,确定糊名制度。即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可能作弊的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主考官与阅卷官进行评改时无法得知每张卷子为谁所做。宋初,请托、投献风气依旧,直至宋真宗时才开始采用糊名制度。当时有许多名臣儒生对此表示反对,最著名的就是范仲淹、苏颂等人,他们认为糊名过于冒险,害怕平时声名狼藉之人依此取得上佳的考试成绩,从而步入仕途。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实践的证明,糊名制度最大程度保证了科举的公平性。
第二,确立考试时间。唐朝科举每年一考,国家为此需要动用庞大的财力、物力与人力。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定科举为三年一大比,这个规定直到科举废除都没有做过任何改变,古籍所载“大比之年”往往指代就是这年礼部举办的“春闱”会试以及之后的殿试了。通过降低考试频率,国家能够省下大量人力及物力。
第三,转变文风。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欧阳修知贡举,主持当年科举,他向来厌恶无病呻吟的程式化文章,于是在此次考试中他将延续百年的程文考卷全部黜落,所取文章都是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善于议论古今成败之理的苏轼、苏辙两兄弟,就是在此次科举中占了大便宜,顺利脱颖而出,欧阳修也因此成为宋朝古文运动的“旗手”。
第四,转变考试内容和科目。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对于科举内容与科目进行了大量更改,“古之取士俱本于学,请兴建学校以复古。其明经、诸科欲行废黜,取明经人数增进士额。”意思是明经、明法等繁杂科目尽数废除,只留进士一科,今后考试也只考经义,不必再考诗、赋。王安石给出的理由是,一个人从小写诗作赋熟知音韵,对圣人之言却知之甚少,在为官治世时势必会缺少治国理民经验。虽然明经等科最终并未废除,但后世科举不再考诗、赋而专考经义却是由此开始的。
四、宋代科举甲科与乙科的区别
唐朝科举最初并无甲、乙两科区别,从唐高祖武德年间到唐玄宗开元初年,所有进士都被称为“乙科”,唐玄宗后来为彰显文德才下诏设立甲科。终唐一代,“甲科”也只是进士科中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代称。宋朝前期的进士考试,甲科、乙科还都只是指代进士而言,而且甲科出身也不一定会优于乙科,如名臣张咏,乃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进士乙科”,欧阳修之子欧阳棐、大文豪苏轼中的也都是乙科。到北宋后期,甲、乙科就成了进士分档的概念,即甲科为一档,乙科为二档,甚至还有第三档的“丙科”。
南宋时期,朝廷明确规定进士考试共分五甲,如宋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考中的那一榜共录取了六百零一人,其中一甲二十一人,二甲四十人,谢枋得为二甲第一,其余为三甲、四甲、五甲。《宋史·谢枋得传》记载,“意擢高第矣,及奏名,中乙科。除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即谢氏本想登一甲高第,结果仅“中乙科”,内心不服,干脆放弃功名。由此可见,南宋的“二甲”与“乙科”是等同概念,也是从这开始,官方没有所谓的“乙科”叫法,只是民间还将二档进士称作“乙科”罢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又出现甲、乙科之称,这次很容易区别:凡经过殿试的正规进士都是甲科,未经殿试的举人都是乙科,殿试甲科又分为一甲、二甲、三甲。
参考资料:
《中国科举史》《中国科举史话》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