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公元301年,司马伦逼迫晋惠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司马伦的举动激起了西晋宗师的群起而攻之,以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齐王司马冏以及长沙王司马乂为首的西晋诸王联合起兵,逼迫司马伦退位并将皇位还给了司马衷,在这个过程之中西晋诸王的
周文王姬昌陵墓探究
商代东土诸部的“亞”族铭文集萃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从不教姜子牙法术?原因很简单
中国出土一件文物,实为夏朝古文字“夏篆”,西方考古家坐不住了
周顷王姬壬臣,没钱办丧事的君王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姜子牙简介,被尊为百家宗师
中国庞贝古城内黄县,商中宗陵系中国唯一一处商代地上王陵
妲己祸害商朝江山,遭后人唾骂,为何西施覆灭吴国,却无人指责?
闻仲作为姜子牙真正的对手,虽然战死了,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有人说:“夏朝是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夏朝,一个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
姜子牙建立的齐国历经658年,如何被田氏代替?背后原因是9个字
平陆县前庄商代遗址出土文物
纣王到底对贾夫人做了什么,以至于美丽的她跳楼自尽
纣王妲己日日腻在一起,却没有孩子,其实是妲己不敢有,也不能有
酒池肉林到底是不是商纣王的发明?
国博考古·视频 | 走近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少年歌行》萧瑟雷无桀男扮女装,混入后宫向宣妃讨血给无心解毒
河南出土五个骷髅头,疑是夏朝遗物?历史上的后羿竟是暴君
而到了公元301年,司马伦逼迫晋惠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司马伦的举动激起了西晋宗师的群起而攻之,以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齐王司马冏以及长沙王司马乂为首的西晋诸王联合起兵,逼迫司马伦退位并将皇位还给了司马衷,在这个过程之中西晋诸王的确是起到了为西晋保驾护航的作用。
当然如果事情到这结束那就好了,事态的发展演变远没有世人想的那么轻松,在这之后不久手握重兵的西晋诸王则凭借着分封制带来的负面效应互相倾轧:先是司马颖、司马乂以及司马颙联合击败了齐王司马冏,再是司马颖和司马颙以司马乂诛杀李含为由将司马乂杀死,最后演变成了司马乂、司马颙以及司马越的三方混战,最终司马越获得了“八王之乱”的胜利。
在这过程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晋武帝司马炎生前创立的分封制度并未让西晋末年的局势有所好转,反而加剧了西晋后期的局势恶化,那么分封制真的是导致走向万劫不复深渊的罪魁祸首吗?
司马炎对“分封制”的两次改革显示其对西晋未来的未雨绸缪
西晋初年,司马炎分封二十七个王爷,以藩王压制门阀对外防守东吴在公元266年,司马炎接受曹魏的禅让后正式称帝,成为西晋开国皇帝。司马家自“高平陵之变”开始就是在世家联合之下将其推上皇位的,对于司马炎来说他当时的皇位并不稳:内部贾充、荀勖为首的功臣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组成了“政治联盟”,对司马炎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威胁,如果稍有不当,那么司马家就将步曹魏后尘;外部尚有东吴偏安江南,在西晋的北部,游牧民族的力量也日益壮大。
在这种局势之下,司马炎在晋初就颁布了“分封制”,他的目的也很明确:一是利用司马氏宗亲的力量压制内部强大的世家豪门;二是让司马氏的各个王爷都督地方在军事上防备东吴实际上也防备的是手握重兵的地方刺史,以免再次出现“淮南三叛”等大规模叛乱事件。
然而由于司马炎的儿子们大多未成年,司马炎此次的分封对象大多是以自己的叔伯兄弟以及德高望重的司马孚,其中司马孚和其弟司马攸的封地更是为宗王之最。
从史书之中就可以记载,都督的封国之内的兵力多的也就几千人,而财政收入也根本不足以起兵,所以分封制根本无法对司马炎构成威胁。
司马炎第二次分封,改革分封制,限制宗王的权力在咸宁三年,此时西晋内部朝局已经趋于稳定,东吴、西北也在马隆、羊祜等人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重大战果。然而此时的晋武帝还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太子的皇位并不稳,同时汉代的“七国之乱”作为皇帝的司马炎不可能看不到,所以这一次分封司马炎也将分封制具体化了:“非皇子不得为王”、诸王之庶可“推恩受封”等等。
所以这一次分封的成员大多是司马炎的儿子,比如秦王司马柬、楚王司马玮以及司马允等等,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为了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他将自己的儿子都封在洛阳附近,以待朝局有变可以随时支援:楚王司马玮镇汝南、司马柬镇守关中,并依次定下了铁律“非宗亲不得镇守关中”,同时司马炎也限制了都督的权力,都督只有领兵权并无调兵权,同时设立“军司制度”监视藩王。
所以两次分封就可以看到,司马炎很大限度上规避了宗王作乱的可能,所以要说“分封制”是西晋灭亡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明显是不可能的,同时“七国之乱”等后果司马炎也并非没有考虑到,否则为什么要封皇子为王呢?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利用宗亲压制世家的举动也是可行的,司马炎将贾充说贬就贬,而贾充竟然不敢有一丝反抗。
分封诸王为何会走向自相残杀的道路?
既然司马炎在行动以及制度上限制了宗王作乱的可能,那么为什么西晋后期的朝局最终走向了自相残杀的境地?
晋惠帝痴呆,无力掌控朝局历史上的晋惠帝是著名的“白痴皇帝”,“何不食肉糜”的话语一直成为了人们的谈资笑柄,在司马炎驾崩之后司马衷继位,我们可以看到晋惠帝在位的时间里,他一直就是一个“傀儡”:
先是被杨骏架空,掌控了朝局,之后贾南风除掉了杨骏,朝政被贾南风所把持,贾南风死后,朝政则是由司马伦所掌控。在这段时间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衷就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到了“八王之乱”后期司马颙手下大将张方更是不顾君臣之礼把他从马车上拉了下来,天子自古以来“神圣”的形象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形同虚设。
司马炎在位时,那些宗王顾及司马炎老老实实的安分守己,而司马炎去世后,没有了约束的众人自然是开始变得疯狂了,而你要一个连自己都无法保全的皇帝去解决司马炎自己埋下的“定时炸弹”,可能吗?
所以晋惠帝的痴呆让朝局开始失控,而司马炎立下的制度在混乱的朝局面前也形同虚设,最终西晋演变成了自相残杀。
晋惠帝皇储被害,权力之毒腐蚀了西晋诸王其实八王之乱真正大规模的内讧是在301年之后,在晋惠帝刚刚登基之后,分封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杨骏专权对晋惠帝构成了威胁,楚王司马玮进攻绞杀权臣,这个过程之中我们看到了“分封制”的正面效应,而之后司马玮、司马亮的自相残杀则属于内部矛盾,根本不能归咎到“分封制”上,因为他们都是被贾南风利用了。
而贾南风虽然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好,可是不得不承认她主政西晋的这十年间西晋政局大体上平稳,同时内部还有张华、裴韪等正直大臣的辅佐,这几年西晋并未有大的动乱。
而真正由“分封制”的负面影响将西晋带向深渊的应该是公元301年之后,事情的起因则是贾南风杀了太子司马遹,让西晋的皇储之位空缺,而这就给了司马伦一个机会,他顺势除掉了贾南风。
然而此时的司马伦并未见好就收,因为皇帝不聪明,太子之位又空缺了,也就是西晋的继承人出现了大问题,所以野心驱使之下逼迫晋惠帝退位,自己当了皇帝。
可是他的举动是“名不正言不顺”,自然引起其他人的群起而攻之,之后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等相继开始主掌朝政,然而除了司马乂能够保持本心恪守臣节之外,其他的诸王都走上了司马伦的老路。
为什么?因为皇储有失,之后的皇帝按照西晋的继承法来说只能从自己的兄弟之中去抉择,而这些人之中除了河间王司马颙辈分不对劲之外其他人都有可能,所以这就促使了西晋后期的自相残杀。
司马颖看不惯司马冏执掌朝政,想干掉司马冏,利用反间计想让司马冏干掉司马乂自己起兵名正言顺,可惜被司马乂捷足先登;司马乂倒是能恪守本心,可是他低估了权力对人的腐蚀,在皇位面前根本没有人能够顾及什么,所以司马颖不顾兄弟情义联合司马颙杀了司马乂自己当上了“皇台弟”,而这边厢司马越又开始作妖了,他虽然不能当皇帝,可是他可以控制皇帝,所以又起兵反司马颖。
在至高无上的皇位面前,他们顾及不了兄弟情义以及林林总总,他们只知道谁的拳头硬谁就离那张皇位只有一步之遥,所以这也是朝局失控的重要因素。
结尾
所以与其说是“分封制”让西晋走向灭亡,倒不如说是权力之毒腐蚀了西晋,而同时晋惠帝的无能也是让诸王疯狂的一个重要因素,最终在内外交夹的混乱之中西晋走向了灭亡。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