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为啥让侄子宇文护掌权?想打造一个周公旦,却只实现了一半

宇文泰为啥让侄子宇文护掌权?想打造一个周公旦,却只实现了一半

()
中文名:
宇文泰为啥让侄子宇文护掌权?想打造一个周公旦,却只实现了一半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后来改名“周”,史称北周。古代的王朝取名绝非毫无依据、空穴来风。 顾名思义,宇文鲜卑之所以拿“周”为国号,不仅因为他的统治中心——关中是先秦时期周王朝的龙兴之地,更因为它向周王朝寻求自己的政治理论依据,那就是周礼。 西魏在

商朝名人推荐

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后来改名“周”,史称北周。古代的王朝取名绝非毫无依据、空穴来风。

顾名思义,宇文鲜卑之所以拿“周”为国号,不仅因为他的统治中心——关中是先秦时期周王朝的龙兴之地,更因为它向周王朝寻求自己的政治理论依据,那就是周礼。

西魏在宇文泰执政期间建立的六官制度(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根源就来自周礼,由儒生苏绰、卢辩接力编订;

宇文泰在思想层面崇尚儒学,在京师长安设立国子学,拜一众大儒为师,从而培养了一代代打上了儒家思想烙印的士大夫,成为维系政权运行的支柱。

可以说,宇文泰采取了一种“托古改制”的思路,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学术思想,都以先秦的周王朝为榜样。这种做法有特殊的时代原因。

宇文泰、高欢两大军事集团西、东并立,相对于继承了北魏主体遗产的东魏,宇文泰的综合实力处于绝对下风,无论是经济、文化、人口都难以与高欢匹敌;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起初双方的军政骨干都是六镇军人,但这一当时的最强军事力量绝大部分都归在高欢麾下,西进关中的少之又少,客观上逼迫宇文泰必须加速与关陇地区汉族豪强的合作,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快速的汉化。

而当初北魏改革的结果证明,魏晋以来的门第之见、清谈之风实属时代的一大倒退,绝对不是汉化的理想模板。宇文泰转而向先秦寻求理论依据,并结合鲜卑旧俗与时俱进,不失为一种务实的思路。其后的隋唐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空前辉煌,证明了宇文泰的巨大贡献。

而当面对继承人的问题时,宇文泰也选择了向周王朝学习。

当初的周武王还未伐纣时,弟弟姬旦就协助兄长处理事务;武王克殷、建立周朝后,第二年就撒手西去,儿子周成王年幼,周公旦(姬旦)就承担起替侄子处理政务的重任。主政期间,周公旦镇压内外叛乱、分封诸侯、营建洛邑、制礼作乐,系统性地为周王朝打下基础。待到周成王成年后,周公旦毅然还政、激流勇退。周公辅政的往事,成为后世代代相传的佳话,周公旦也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

宇文泰和宇文护的情况,与周武王、周公旦也颇有相似。

宇文泰于公元530年跟随贺拔岳进入关中,下一年19岁的侄子前来投奔。而当时的宇文泰也年仅24岁,儿子们都很年幼,于是便委托宇文护管理家务。

随后的20年内,宇文护跟着叔叔活跃在军政一线,表现极为出色,文武双全、屡立战功,宇文泰曾夸奖他很像自己。

公元556年,宇文泰病重,而嫡长子宇文觉年仅14岁,鉴于外有北齐、南朝梁两大强敌环伺机,宇文泰托孤与成熟稳重、经验丰富、颇有声望的侄子宇文护。当时他留给宇文护的遗嘱是:“诸子幼小,寇贼未宁,天下之事,属之于汝,宜勉力以成吾志 ”。

显然,宇文泰寄希望于宇文护成为另一个周公旦(虽然他俩是叔侄,但实际年龄更像是兄弟)。而从客观上来说,宇文护确实有功于北周。

宇文泰死后,西魏人心浮动,宇文护有条不紊、从容镇定,妥善处理内外大事、安抚文武百官,让西魏顺利完成权力过渡。

公元557年,宇文护完成了宇文泰的未竟之业,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泰嫡长子宇文觉(孝闵帝),北周建立。宇文护则官拜大司马、封晋国公,是北周的实际掌权者。

同年,宇文护以铁腕手段,雷厉风行地摆平了不服自己权威的赵贵、独孤信(二人都位列“八柱国”,是西魏的元勋),保持了北周的稳定。

然而,随着宇文护权势渐长,自然也引起了孝闵帝的忌惮与戒备,而宇文护则采取了与当初周公旦完全相反的应对措施。

就在公元557年,得知孝闵帝准备铲除自己,宇文护先下手为强,派兵逼迫孝闵帝退位、将其幽禁,随后除掉了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不久后连孝闵帝也一并杀死,随后迎立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为帝,是为北周明帝。

然而,周明帝性格聪慧、有胆有识,让试图长期专权的宇文护非常不满。于是,在公元560年,宇文护派人将周明帝毒死,随后拥立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北周武帝。

就这样,在连续杀害两位堂弟后,宇文护彻底巩固了权力,北周军政大权尽在掌握,事无大小,他都先行决断随后才象征性地上报。

但周武帝也不是软柿子。两位兄弟的惨烈教训,教会了他在虚与委蛇、忍辱负重的同时默默积蓄力量。整整12年后,即公元572年,宇文邕安排宇文护在皇宫拜见皇太后,趁其低头诵读《酒诰》的机会,从身后将其击倒,随后命手下将其砍杀。紧接着,宇文邕以霹雳手段迅速地将宇文护党羽全部诛杀,干脆利落地收回了权力。

如吕思勉评价的那样:“宇文护虽跋扈,亦不可谓无才,其居相位时,政事亦似未大坏。” 宇文护虽然没有成为宇文泰期待中的另一个周公旦,但对北周确实有功。但所谓“大名不可久荷,大功不可久任,大权不可久执,大威不可久居”,公然连续弑君、践踏皇权,注定了他的结局。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