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考古显示夏桀并不昏庸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考古显示夏桀并不昏庸

()
中文名: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考古显示夏桀并不昏庸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一首朝代歌道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荣辱兴衰,也许在很多人心中遥远的夏朝,远比不上霸气的秦朝、繁华的宋朝、开放的唐朝,但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夏朝的开创者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在他的带领

商朝名人推荐

一首朝代歌道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荣辱兴衰,也许在很多人心中遥远的夏朝,远比不上霸气的秦朝、繁华的宋朝、开放的唐朝,但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夏朝的开创者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在他的带领下夏族部落的势力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也逐渐提高,让夏族有了从部落转化为国家的底气。

大禹因为治理洪灾有功而名声大噪,得到了部落群众的支持,从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个王权。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历经了471年的王朝最终还是在历史上消散了,加速其死亡并取而代之的便是商朝。

商汤灭夏本是顺应时事,但《史记》中曾记载了一件怪事:“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鸣条战地,在安邑西”,翻译过来就是放弃了原本都城位置的河南,转而死守距离都城河南五百公里之外的山西。

夏朝的这一举措却令世人所不解,也激起了历史界对于该事件的好奇心,但在不断地深入调查中发现,身为夏朝末位君王的夏桀并不如传言中那般昏庸。

千古暴君姒履癸

提及“姒履癸”这个名字可能会很陌生,但若是提到这位帝王的谥号便会恍然大悟,姒履癸就是夏桀。说到暴君夏桀,大家都会下意识将其与一个女人联系到一起。

《国语》曾有一段文字记载:“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说得就是备受夏桀宠爱的祸世妖妃妹喜。

妹喜有三大爱好,第一便是喜欢看人们在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中饮酒作乐,第二便是爱听绢帛绸布等名贵布料撕裂的声音,第三则是喜欢穿戴男人的官帽。

每当面对妹喜的时候,夏桀瞬间就会化身为“宠妻”小能手,根据《韩诗外传》卷二的记载:“昔者桀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而牛饮者三千。”

夏桀不仅为妹喜建造酒池肉林,还将朝堂上组织建造酒池的忠谏臣子关龙逄给斩了,至于听绢帛丝绸撕裂的声音以及戴官帽,对于这位冲锋来说更加不是什么难事。

也正是因为夏桀对妹喜的纵容,导致其子民对于夏桀的厌恶更上一层楼,他荒淫无道、残暴肆虐的暴君名号更是再一次大规模传播开来。

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暴君,夏桀完全能够与周幽王、商纣王等人齐名,但真正的夏桀并不是历史意义上一无是处、只会纵情享乐的暴君。

历史上的夏桀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也是文武双全、才干超群的一个人,夏桀的力气格外的大,据说他曾经凭借着赤手空拳打死过一头熊。

在崇尚武力的古代社会,这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了。政事上,夏桀虽然没有全情投入,但也不是一个可以任人随意摆弄、架空的昏君。

夏桀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首都迁往斟鄩,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洛阳,他也曾有过振兴夏朝的雄心,但在他登基时夏朝上下早已满目疮痍,朝内的各诸侯们也是蠢蠢欲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身为帝王的夏桀对政事的热情并没有持续太久,确保自己坐稳皇位后就开始了“摆烂生活”,将自己的聪明劲全都花在花天酒地上,沉溺在美色与欲望之中,一时间奢靡成性。

可惜这样享乐主义的生活终究不长久,商汤接连击败了薛国、豕、顾国和昆吾等拥护夏朝的小国,夏桀才反应过来了,而后便开始了反击。

但此时的他不论是威望还是装备,明显都是商汤更胜一筹,《尚书》记载:“汤伐桀,战于鸣条”,可见夏朝与商汤的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鸣条则是商夏两朝的主战场,那么这鸣条究竟在哪儿,为何历史上会有夏朝“弃守河南、死守山西”一说?这一切还要从商汤的灭夏的战略说起。

商汤灭夏两步走

商汤灭夏的战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精神战略,他为了动员大家的斗志,为此特意召开了伐桀的誓师大会,并在这场大会上细数了历年来夏桀的所犯下的滔天罪恶。

简单来说就是煽动黎民百姓对于夏桀的恨意与反意,并使出来了一招兴商灭夏乃上天旨意的狗血大剧,想大家说明剿灭夏桀与夏朝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当然,光精神上的PUA是完全不够的,还得来点实质性的奖励与惩罚。商汤提出天命不可违,帮助商汤剿灭夏桀者论功行赏,背着商朝帮助夏桀者不从者就地诛杀。

这就是《尚书·汤誓篇》中的“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如此有奖有罚、恩怨分明的君王,一下子就赢得了不少群众的支持。

除此以外,《淮南子·脩务训》中还记载:“夙兴夜寐,以致职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穷困。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亲附,政令流行”。

商汤如此亲民的政策,慢慢地让百姓弃夏投商,可见商汤手段之高明。第二步是军事战略,商朝走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这一路子,他首先将依附于夏朝附近的小国收入囊中,再一步一步的接近夏朝的都城河南洛阳。

《诗·商颂·长发》中曾对商朝这一战略有详实记载:“韦、顾即伐,昆吾夏桀”郑玄如是注释:“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

这句话直接了当地表示商汤之所以讨伐伐韦、顾、昆吾这三个国家,是因为这三个国家还在帮助夏桀与商汤为敌,即文中“三国党于桀恶”。

此时夏桀还在酒池肉林中与妹喜等一众美人寻欢作乐,以至于在战争中处处受制于人,值得一提的是,战争的后期夏桀应该死在都城河南洛阳,这才能够扬长避短、以逸待劳。

可是,考古团队发现洛阳境内的二里头遗址,不论是从一期还是到四期,从未出现过外来入侵者的痕迹.

甚至二里头的贵族墓地和手工业作坊还处于一中正常开业的状态,完全没有被商汤大军侵略过的痕迹。

不守河南守山西

原来,当商汤的军队抵达夏朝都城时,夏桀只能带着他那少的可怜的士兵逃往别处。

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和商汤正面硬刚的话,只能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仓皇之下才带着他的美人以及金银器具逃往鸣条。

商汤来到河南洛阳后扑了空,也就追着夏桀去了鸣条,可见这夏桀虽然喜好纵情享乐,但在性命面前并不昏庸,知道逃是唯一能够解救自己的方法。

那么这鸣条到底是哪儿呢?《元和郡县图志》中曾记载:“汤伐桀,桀与韦、顾之君拒汤于莘之墟,遂战于鸣条之野……”这里提到鸣条与山西相距不远。

《殷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中:“高涯原在蒲州安邑县北三十里南阪口,即古鸣条陌也。鸣条战地,在安邑西。”

这其中的“安邑西”三个字帮我们锁定了鸣条的位置,那就是如今的山西运城夏县。

那么,夏桀又为什么要逃往鸣条呢?在一次考古行动中,考古专家学者们在位于山西运城夏县东下冯村,鸣条山南侧二点五公里的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遗址中。

专家们惊奇地挖掘出了“回”字型的壕沟防御遗址,这条壕沟的出现无疑与鸣条之战这一历史史实不谋而合,不禁让人对夏桀弃守河南死守山西这一举动产生深思。

根据一些检测数据的显示,山西东下冯村遗址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左右,这充分表明夏桀对于死守山西的决心,即使到了王朝的最后时刻,夏桀也将安邑牢牢的把控在自己手里。

夏桀为何要对安邑如此重视呢?我们纵观地图就会发现,原来的都城洛阳虽然十分繁华,但其地势平坦,对于天下安定的帝王来说是福地,但对于夏桀来说就是催命之地,随时都有可能被商汤所俘虏。

山西也是夏先民龙兴之地之一,那里山川阻隔、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可见夏桀想借着安邑这块的高山地势来抵御商军的进攻,让自己进入易守难攻的优势局面。

由此观之,夏桀并不是在商汤的围追堵截下仓皇出逃,也并不如历史上所谣传的那般昏庸,而是在战败中寻找翻盘的机会,如此才有了鸣条之战。

只是可惜,就算夏桀不如谣传的那般昏庸,也阻挡不了夏朝灭亡的进程,毕竟夏朝面临的不仅仅是外患更是内忧,鸣条一役后在历史上存活了471年的夏朝终于落下了帷幕。

对于夏桀,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