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分封制持续几百年,为何西汉仅48年就有人造反?二者区别太大

周朝分封制持续几百年,为何西汉仅48年就有人造反?二者区别太大

()
中文名:
周朝分封制持续几百年,为何西汉仅48年就有人造反?二者区别太大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自此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周朝开始走下坡路,以后说的话基本没人听了,历史也就进入了纷乱的春秋战国时代。 这样算一下,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也只持续了275年,之后就进入了中国历史的第一个“乱世”。

商朝名人推荐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自此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周朝开始走下坡路,以后说的话基本没人听了,历史也就进入了纷乱的春秋战国时代。

这样算一下,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也只持续了275年,之后就进入了中国历史的第一个“乱世”。

所以,周朝分封制的和平年代并没有持续到四百年,准确地说,周朝分封制自骊山之乱,也就是公元前771年就开始分崩离析了。

再看西汉的分封制,从刘邦建汉至七国之乱,前202年至前154年,前后仅仅48年就有人造反了。

拿西周与西汉这么一比,刘邦的分封制看上去实在太菜了。但有一个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周朝的分封制与西汉刘邦的分封制,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建立在分封建制的基础之上,而后者则是建立在封建专制的基础之上。

两种体制的不同,对于在分封制上延续的长短影响有多大呢?我们通过三个方面来看其差异。

  • 其一,维护的经济基础不同。西周实行的是井田制,何为井田?一般认为,就是把一定面积的耕地划分为九份,阡陌纵横,看上去像个“井”字,中间一块为公田,周边八块为私田。公田由八家农户共同耕种,其收成归封邑贵族所有,私田收成归农户所有。

但是,对于一块井田的大小则没有规定,公田和私田自然也没有固定面积。通过这种制度也就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所以,这是一种土地国有并平均分配的制度。

那么井田为什么后来就被商鞅废除了呢?因为有了先进农具,耕种变得简单了,农户有能力开发更多的土地,创造更大的价值,所谓的“公有”已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所以,商鞅变法实际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化,但这个“私有化”,并非是指私有到农户,而是集中给到了大地主手里,由地主阶级来组织生产,这也就形成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我们知道,封建社会是以贵族、大地主阶级利益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的本性是贪婪,只想要得更多。刘邦建立西汉时大封异姓、同姓诸侯,结果刘邦为维护刘氏天下,在他死前基本将异姓诸侯铲除殆尽,并留下“非刘姓不封王”的遗言,这给了刘姓诸侯极大的自信。

而且,西汉初期,刘姓诸侯国基本等于一个独立的小国家,他们有自己的军队,有行政任免权,特别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只要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就有了犯上作乱的资本。

那么,西周时期的诸侯如此之多,大的诸侯也有资本,他们怎么就那么听话呢?这又涉及到了伦理。

  • 其二,儒家学者孔子、孟子都特别推崇周礼,为什么呢?因为周礼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重要保障。

从广义上讲,周朝的一切政治制度、法律和社会生活都属于礼的范围。狭义的来说,则指王超的礼俗,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礼。

吉礼就是祭祀之礼;凶礼为死丧之礼;宾礼为国际交往之礼;军礼为行军训练之礼;嘉礼是个人成长与社交之礼,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冠礼、婚礼、射礼和饮酒礼。

而且这些礼仪还有各自的程序、阵势、誓词等等,还配以歌诗与舞蹈,诸多内容。所以,周礼是一种既复杂又细致的礼仪,也是一种政教合一的礼乐制度。

在这样的礼乐教化之下,人们安分守己,和谐相处,这也是西周王朝重要的治理之道和社会基础。

那么为何会后来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呢?主要还是基于第一点,经济基础的变化。

周朝分封出去的诸侯,有自己的子民,有自己的土地,他们落地生根后,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周王室的血缘宗法关系也大大疏远,于是,就有一些出头鸟起来造反了。

但是从时间上来看,即便从东周至秦国建立之前,周礼的影响力仍旧很大,三家分晋时,韩、赵、魏能顺利挤入诸侯国的阵营,也是通过周王室实现的。

那么,西汉的诸侯为什么急着造反,他们不会再等等吗?不是他们不等,是皇帝等不及了,急于收回掌握在诸侯手中的权力。

因为西汉的经济基础是奔着中央集权制去的,分封出去的诸侯权力或迟或早都要被收回,只是时间问题。

在七国之乱后,如何来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了“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确立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由此形成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

所以,一切皆有由来。

  • 其三,我们再看下西周的国家保障--军队,不论古今,军队都是一个国家的安全保障。西周时的诸侯国有七十多个,

周朝的军事编制是,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其中一军为12500人。

从这个数字来看,周王室还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要是哪个诸侯不听话,王室就联合其他诸侯去攻打它,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组合的军队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所以,起来造反的诸侯要考虑自

那么,西汉时期刘氏诸侯的军队实力如何呢?

公元前195年,刘姓诸侯王完全取代了原来异姓王的地位,刘邦分封子弟郡国并立的局面形成。

高祖在世时,由于刘氏诸王还年轻,权力多集中在汉相、太傅手中,因此弊病还未显露。

在经历了吕氏专权以及被铲除的过程之后,到汉文帝时,刘姓王已经高达20多个,所占据的领地合起来相当于西汉土地的一大半,其中领土最多的诸侯国有齐、楚、吴、荆、燕等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王的权力日益膨胀,再加上又掌握着封国内,几乎所有的权力,逐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于是,这些诸侯王开始对汉帝态度变了,“出入拟于天子”,“不听天子诏”,甚至想举兵夺取皇位。

这样的权力矛盾随着晁错的“削藩论”,以及逐步的实施,一下引爆了七国之乱。一个诸侯国的力量有限,七个诸侯国联合发力就有点意思了。

其实早在七国之乱前,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就已经起来造反了,之后拥有53城的吴王刘濞也已露出不轨之相。

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为何能在三个月之内平叛,这是由于西汉独特的政治结构决定的,当时西汉政权由外戚、功臣、宗亲三方力量组成,三方之间形成制衡,一旦一方起来造反,另外两方就会起来镇压。

事实上也是这样,刘氏宗亲起来造反后,最终是由功臣周亚夫,联合外戚窦婴,两者共同剿灭的。

综上所述,对于西周的分封与西汉的分封,并不能从时间上来论断成功与否,还要结合其它因素总体来看。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