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追根溯源可以到《周礼》。但实际上,学者普遍认为,公侯伯子男未必是周代现实的制度,而是《周礼》《礼记》的理想蓝图。最早提出五等爵的孟子说“其详不可得闻也”,但又说“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
周文王姬昌陵墓探究
商代东土诸部的“亞”族铭文集萃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从不教姜子牙法术?原因很简单
中国出土一件文物,实为夏朝古文字“夏篆”,西方考古家坐不住了
周顷王姬壬臣,没钱办丧事的君王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姜子牙简介,被尊为百家宗师
中国庞贝古城内黄县,商中宗陵系中国唯一一处商代地上王陵
妲己祸害商朝江山,遭后人唾骂,为何西施覆灭吴国,却无人指责?
闻仲作为姜子牙真正的对手,虽然战死了,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有人说:“夏朝是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夏朝,一个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
姜子牙建立的齐国历经658年,如何被田氏代替?背后原因是9个字
平陆县前庄商代遗址出土文物
纣王到底对贾夫人做了什么,以至于美丽的她跳楼自尽
纣王妲己日日腻在一起,却没有孩子,其实是妲己不敢有,也不能有
酒池肉林到底是不是商纣王的发明?
国博考古·视频 | 走近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少年歌行》萧瑟雷无桀男扮女装,混入后宫向宣妃讨血给无心解毒
河南出土五个骷髅头,疑是夏朝遗物?历史上的后羿竟是暴君
我们知道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追根溯源可以到《周礼》。但实际上,学者普遍认为,公侯伯子男未必是周代现实的制度,而是《周礼》《礼记》的理想蓝图。最早提出五等爵的孟子说“其详不可得闻也”,但又说“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看来,孟子所谓的五等爵是包括天子在内的,而子男只算一等,这也和《周礼》有所不同。那么,在《孟子》之前的爵位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从一件青铜器说起。
1929年在洛阳马坡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作册令方彝”和“作册令簋”两种,大约是周成王、康王时期器物。“作册”是器主的官职,他在王身边负责册命;“令”是他的名字。在“作册令方彝”中提到“明公”受命率领“三事四方”的官员,其中包括“暨卿事寮、暨诸尹、暨里君、暨百工、暨诸侯:侯、甸、男”等,“明公”一般认为是周公旦的次子君陈,或者是周公旦的长子鲁侯伯禽。
这段铭文最有价值的就是“三事四方”的官员情况,而在《尚书·酒诰》也有类似的记载:“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酒诰》是周公旦发布给卫康叔的诏书,其中提及的是殷商的政治制度。另外在《尚书·康王之诰》也说“庶邦侯、甸、男、卫”。整体来看,殷商的职官分为内服和外服,其中外服就是在外服事的职官,包括侯、甸、男等,而周初继承了殷商制度。
侯服、男服,足以让我们眼前一亮,它们与侯爵、男爵是否有关系?
让我们看甲骨文。卜辞中有“某侯”“田(甸)某”“某任(男)”“某卫”“犬某”“某牧”的记载,这些侯、甸、男、卫、犬、牧表示的都是他们的外服身份。其中“侯”本义是箭靶子“射侯”,引申为军事长官;“甸”是“田,治田入谷”,代表粮食输送;“男”是“任,任王事”,“卫”是“为王捍卫”,都代表军事职能;“犬”则是负责田猎;“牧”是负责“畜牧”。这些外服职官一方面是商王的下属,另一方面又是半独立的政治经济体,类似周代“诸侯”。
可以发现,商代甲骨文和周初金文一致,侯、男表示的都是服制,而却没有公、伯、子。公、伯、子在甲骨文中又是什么呢?
“公”本义大概是长者,卜辞里多指商王的旁系先祖,如“勺岁于多公”;“伯”本义大概是头,引申为老大、首领,卜辞里多指方国首领,如“执三邦伯于父丁”;“子”本义是儿子,引申为商人贵族,卜辞里有“某子”“子某”。可见,公、伯、子具有强烈的亲属称谓色彩,引申为不同的贵族身份,和代表服事的侯、甸、男并非一个序列。另外说一下“君”,卜辞里也有“多君”,大概就是“多尹”,指的是内服百官的首长,也引申为贵族首领。
西周时期,商代外服的“犬”“牧”等已经不见了,但“侯”“甸”“男”保留了下来,代表诸侯的三个等级。而“公”则转换成了尊者生称,一种是位高权重的王室卿士,一种是国君的通称,包括敬称、自称、死称等。因为周“伯”取代了商“子”,所以两者关系进行互换,内服贵族多以“伯”称,而殷商旧族多以“子”称。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实际上,“伯”本义就是老大,子可以作为谦称,那么也都能作为国君通称。
到了春秋时期,霸主往往召开会盟,这时候诸侯就需要确定强弱和服事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伯”“子”有了相对固定用法,而“甸”和较强的“男”被吸收入“伯”,从而形成“公侯伯子男”相对固定的称呼。但破绽仍然存在,比如《左传》说“郑,伯男”“曹,伯甸”。可见,郑原为男服、曹原为甸服,但在《春秋经》里都被安排成“伯”了;而许、宿这些比较弱的“男”才仍然称“男”,这就是为什么春秋的“男”显得非常少的原因。
所以,“公侯伯子男”是春秋时会盟确定的称呼,代表的是鲁国的一种政治观念。但是诸侯实力此消彼长,不可能由谁来制定一套制度。所以在春秋金文和《左传》中,对诸侯的称谓实际上是不确定的。最典型的就是楚、吴、越很早就称王,而《春秋经》却仍然叫他们“子”。而“伯”“子”也广泛作为卿大夫尊称使用,并非是诸侯的专属。但是到战国初年,孟子就把天子、公、侯、伯、子男列为周代五等爵,实为误会。
所谓“爵”,本义就是青铜爵。《诗经·大雅·桑柔》说“告尔忧恤,诲尔序爵”,大概在西周后期,爵就开始表示贵族的等级了。《左传》说“无失班爵”,那么春秋也有爵位。这个爵位就是“命”。一般来说,天子册封诸侯要赐命,比如《国语》周襄王赐晋文公“三命”,《左传》晋襄公赐先且居“三命”、赐郤缺“一命”。“命”就是他们的等级,而赐命所用的礼器就是“爵”。战国的“二十等爵”和其一脉相承,表现的都是个人的等级。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五等爵”到底是如何被构建的了。实际上,诸侯、大夫都有爵位,这个爵位就是人身性的“命”。但诸侯国没有爵位,只有商周的“侯”“男”服制,以及春秋会盟形成的“公侯伯子男”现象。春秋末年服制解体后,到战国就有了“五等爵”和“五服”的观念,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原型,但更多出于儒家的理想构建,与甲骨文、金文、《左传》的记载都是不符合的。
所谓“五服”,始见于《国语·周语》,说西周“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这与前述内、外服制也是不符合的;《史记·夏本纪》将五服追溯到大禹时,并以每服为五百里距离;《周礼》则变成了国(王)、侯、甸、男、采、卫、蛮、夷、要、荒的“九服”“九畿”了。地方以同心结构为中央承担不同的权利义务,这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都只可能是理想状态,显而易见,也是极不可靠的。
参考文献:
傅斯年:《论所谓五等爵》
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
郭沫若:《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
卢中阳:《商周指定服役制度研究》
魏芃:《西周春秋时期“五等爵称”研究》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
出土的两篇《尚书》竹简与传世经典《尚书》不同,到底谁真谁假?
商代王后妇好生前是女中豪杰,为何去世后被商王主持与先祖冥婚?
“司母戊鼎”改称“后母戊鼎”已九年,然而很可能是把对的改错了
《史记》里五帝时代的人,在这件文物中却是商朝人,这是穿越了吗
考古发现的商王世系表,证明商朝存在,但颠覆了《史记》这些记载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网易历史频道等纸刊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