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瘟疫,甲骨文揭示商人“抗疫”智慧,至今仍有学习价值

面对瘟疫,甲骨文揭示商人“抗疫”智慧,至今仍有学习价值

()
中文名:
面对瘟疫,甲骨文揭示商人“抗疫”智慧,至今仍有学习价值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既然瘟疫随时可能发生,那么商代时发生瘟疫,商人如何防疫,染疫之后又怎么办呢?甲骨文揭示了商人“战疫”智慧,至今仍有学习的价值! 说文解字看“瘟疫” 与西方字母文字不同,中国文字的字形就携带了大量信息,因此想要搞清楚古人如何战疫,就有必要了

商朝名人推荐

既然瘟疫随时可能发生,那么商代时发生瘟疫,商人如何防疫,染疫之后又怎么办呢?甲骨文揭示了商人“战疫”智慧,至今仍有学习的价值!

说文解字看“瘟疫”

与西方字母文字不同,中国文字的字形就携带了大量信息,因此想要搞清楚古人如何战疫,就有必要了解一下“瘟疫”字形。

在中国文字中,与疾病相关的汉字,几乎都有病字旁——“疒”,甲骨文最先为“爿”(pán)形,本义是指床。换言之,生病了往往会躺在床上。

但不同的病因,与“爿”组合的偏旁就不同。比如瘟疫之瘟,昷代表“热”、“暖”,表示是一种热病;瘟疫之疫,殳代表驱使,古人误以为瘟疫为鬼神驱使;还有“疠”,万本是蝎子形状,代表恶毒,因此“疠”为要人性命的恶疾,后世的“疠风”通常指麻风病。

根据专家统计,迄今出土的甲骨文中,一共记载了50多种疾病,都有详细的卜辞与解释,虽然对包括“疫”在内的有些疾病存在误解,但也对不少疾病描述相对比较准确,说明商人对疫病认知程度比较高。

商人如何预防瘟疫

1971年,在安阳殷墟的一个灰坑(垃圾坑)中,考古发现一枚甲骨文,上书“乍 (疫),父乙 ,妣壬豚,兄乙豚,化口。御众,于祖丁牛,妣癸卢豕”,大意是突发疫情,为了给众人解除疠疫,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祭祀。换言之,商朝时已经爆发过大规模瘟疫,并得到上层的高度重视。

既然商人对瘟疫有一定认知,又高度重视、乃至恐惧瘟疫,那么商人如何预防瘟疫呢?

首先是环境净化,即熏烟蒸洗防疫。比如,甲骨文上的“贞其燎于盟室,叀小羊”、“于围辟门燎”等。商人用嘉草、莽草熏燎除蛊驱虫防控病毒之法,一直流传至今。秦时最过分,要求凡入城秦国,其车乘和马具都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魏晋时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首提出“空气消毒法”,即以雄黄、雌黄、朱砂等材料制成方剂给空气消毒。明朝李时珍提出蒸汽消毒法等。可见,如今的空气消毒其实源自商代熏烟消毒。

其次是隔离防疫。阻断传染源,是最基础最有效的手段,商朝就已有之。甲骨文中的“亡入,疾”,与“有疾病者,分而治之”、 “舍空邸第”等,讲述的都是隔离防疫。隔离防疫的办法,也被后世所继承,秦代有专门隔离的场所——“疠所”,要求家人与感染者断绝接触,汉朝也有专门场所,并提供相应药物,南朝梁时有专门隔离患者的六疾馆等。

除此之外,商朝还有禁止谣传、饮食保健、洒扫居室、环境清洁卫生、锻炼身体等预防办法。

总之,虽然当时对瘟疫非常恐惧,但商人并非彻底躺平,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办法预防,其中有些办法无疑还值得今天借鉴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预防疫情需要佩戴口罩,商朝自然没有口罩防疫之说,但口罩防疫却仍是中国人最先提出。

周朝时期,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人们开始使用类似口罩的丝巾遮挡嘴鼻,比如《礼疏》中的“掩口,恐气触人。”魏晋时期,流行出行帽子(类似后来的帷帽),既能遮阳蔽沙,也有一定卫生防护效果,隋唐时主要是女性佩戴。

五代宋元时出现口罩,《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因此,防疫重要工具——口罩,始于中国!下图,五代胡環番骑图(局部),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染疫后商人怎么办

瘟疫无情,不分贵贱,如果染疫之后,商人会怎么处理呢?以甲骨文记载来看,商朝不是彻底躺平,而是以积极理性的态度处理疫病,主要采取三种办法。

首先是占卜疗法。商人凡事皆卜,贵族染疫生病之后,也先占卜一下。如果占卜情况极为乐观,那么就可能坐等康复;如果占卜结果极不乐观,那么就可能放弃治疗,直接开始安排后事。

其次是祭祀疗法。上文卜辞谈到众人染疫,其中“众”无疑主要代表贵族阶层,于是商朝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祭祀,希望神灵保佑,帮助解除疫病。与占卜疗法一样,是积极治疗的一种,只是迷信的积极治疗。

第三是针灸疗法。或许,商人发现占卜、祭祀疗法,很多时候不准,比如占卜大吉人却死掉了,占卜凶兆人却活蹦乱跳。于是,商人染疫时开始采用医学办法治疗了。学者胡厚宣在《殷人疾病考》中,总结了一些积极疗法,主要是针刺、灸疗。

总之,对于染疫之人,商人办法不多,除了拉去隔离之外,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汉代之后,对于药物治疗瘟疫的记载开始变多,最典型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后2000多年至今,涌现了不少中医救疫名方,其中一些如今还在使用。

总而言之,虽然瘟疫无情,让人恐惧,虽然商人无法治好疫病,但商人依然采取积极的办法处理瘟疫,并有一系列预防瘟疫的办法,传之后世,为后世封建王朝抗疫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当下也具有借鉴意义。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