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段描述:“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
周文王姬昌陵墓探究
商代东土诸部的“亞”族铭文集萃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从不教姜子牙法术?原因很简单
中国出土一件文物,实为夏朝古文字“夏篆”,西方考古家坐不住了
周顷王姬壬臣,没钱办丧事的君王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姜子牙简介,被尊为百家宗师
中国庞贝古城内黄县,商中宗陵系中国唯一一处商代地上王陵
妲己祸害商朝江山,遭后人唾骂,为何西施覆灭吴国,却无人指责?
闻仲作为姜子牙真正的对手,虽然战死了,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有人说:“夏朝是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夏朝,一个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
姜子牙建立的齐国历经658年,如何被田氏代替?背后原因是9个字
平陆县前庄商代遗址出土文物
纣王到底对贾夫人做了什么,以至于美丽的她跳楼自尽
纣王妲己日日腻在一起,却没有孩子,其实是妲己不敢有,也不能有
酒池肉林到底是不是商纣王的发明?
国博考古·视频 | 走近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少年歌行》萧瑟雷无桀男扮女装,混入后宫向宣妃讨血给无心解毒
河南出土五个骷髅头,疑是夏朝遗物?历史上的后羿竟是暴君
还有一段描述:“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
这段拆开来说:
──当时,百姓对纣王恼怒怨恨,诸侯也有背叛的,纣王因此加重刑罚,发明了炮烙之法。
“炮烙”之刑有两种说法,一是在铜柱上涂满油,用炭火烧烫,令犯人赤足在铜柱上走;另一种也是烧烫铜柱,令犯人在柱上爬行。两种都是必定难在铜柱上停留的,滑下去便跌到火炭里烧死。
西伯昌、九侯、鄂侯是纣王时期的“三公”。史料所限,三公的职权无从得知,可以看得出的是,这三公都是诸侯国君长,是高爵尊的诸侯,是商朝的大臣,也拥有自己的国家。
九侯把女儿嫁给了纣王,因为这个女孩不喜欢淫乐,纣王就把她杀了,顺带把九侯也杀了。杀了还不算,把他“醢”了──剁成肉酱。
鄂侯为此与纣王争论,态度强硬,言词激烈,纣把鄂侯“脯”了──做成肉脯。
西伯姬昌,也是后来的周文王,暗自为此叹气,纣王的近臣崇侯虎把这事报告给纣王,纣王把西伯囚禁起来,关在羑里。羑里是纣王的监狱,离纣王的住处不远。
西伯在羑里期间,咽下儿子的肉做成的肉羹,完成了旷世之作《周易》;他的属下在外面多方营救他,寻觅到美丽的女人、奇异的玩物、善跑的良马等等,拿去献给纣,七年后,纣释放了西伯。西伯出狱后,将所属的一片土地献给纣王,用以申请废除炮烙。纣王同意了他的请求,又赐王家的弓箭大斧给西伯,以表示从此以后西伯的地位更高,可以自行出兵征伐其它诸侯国。
一段不长的描述,包含的事不少。
司马迁有一条史学方法论:“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凡是有学问的人,读书都极为广博,特别以六经为据考证采信,虽然诗书缺乏,但是虞唐、夏代的文章也是可以了解到的。”
通常意义上说,“六艺”,是指周朝官学的六门功课“礼、乐、射、御、书、数”。而史记这里说的实际上是孔子教学的六个课本,被汉代以后儒生尊为“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的合称,是“五经”的前身,因为《乐经》佚失,后来就变为五经了。
司马迁写史记,遇到一个严重问题:史料不足。他写上古三代史的时候,见到的书面史料可能还没有现代的历史学家多,因为该埋的埋到地下去了(比如甲骨文和青铜器等等),没有埋的不足以窥得全貌。但他能听到的有关上古三代的传说应该会比现代学者能听到的要多得多,可惜他没能更多地采信。他在史记的序言中道出解决之道,是“略推三代”,道理不能说没有,问题是有的时候会推错。
对纣王最早的控诉来自西伯姬昌的儿子周武王,最原始也最直接,至今还留存于世,在收录文诰的《尚书》里,篇名是《牧誓》,罪名和司马太史的记述大不相同。
征伐纣王之前的誓师,武王说:“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土。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如今商王一味听信妇人的话,昏聩地弃祭祀于不顾,昏聩地弃先王的后裔、同宗的长辈和兄弟于不用,对从四方逃亡而来的罪犯,却任用、提拔,让他们担任大夫、卿士之职,使他们得以暴虐地对待诸侯百姓,在都城为非作歹。
很清楚的四条罪,1.惟妇言是用;2.祭祀不修;3.不任用亲族;4.收容并任用罪人。
显然,《史记》采信的素材比之丰富得多。按理说,在时间上最靠近,文字上也显得中肯可信得多。
这是又一桩公案,因为历代都有人为纣王抱不平。
见于经典的,最早是孔子的高足子贡,他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商纣的不善,不如说的这样严重。因为君子憎恶居于下流的,所以把天下的恶都集中到他身上。”
到了明朝,学者罗泌《桀纣事多失实论》指,纣王之罪与夏桀王之罪如出一辙,桀纣不分。
民国时的一位学者颇有耐心,将史书中纣王的罪名作了统计:罪名共有70项,最早的《尚书》中列了6条,到战国时增加了27件事,到西汉时代,书籍中又增加了23件事,再到东汉时又增加1件事,及至东晋,再添13事,商纣王的形象是这样一步步演化来的。他的《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说:“现在传说的纣恶是层累积叠地发展的。时代越近,纣罪越多,也越不可信。”
虽然这位学者的相关理论,是基于浮躁、简单而败家子气的疑古思想和舶来的,同样粗陋而邪见的进化论,在当今已被大多数严肃的学者所否定,但对他研读史料的努力和洞察,我们还是应该酌情而论的。
且慢,周武王指控的罪名是4条,怎么变成5条了?因为《尚书》中还有其它篇章提到商纣王,比如《酒诰》、《多方》等,是周武王、周公的谈话、训诫之类的记录,里面还有两条《牧誓》中没有的,可能誓师大会的即兴发言,周武王忘记提了,是为:5.酗酒。难怪大禹王在很久以前就预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于是下诏令仪狄不要再酿酒了。历史的演绎和铺排,真是严谨而生动。看似偶然,却都真是明明白白的,一幕幕演给后人看。
《尚书》中还有一篇诰文,和《牧誓》一字之差,名为《泰誓》,也称《太誓》,据称是周武王灭商朝建周朝后,第二年观兵于盟津时的训言,里面也提到纣王的恶事,因为后人造凿痕迹太重,历史上就被认定为伪作,近年来《清华简》面世,发现伪作者误把其它篇章的段落纳入《泰誓》,如今史界已不再采信它的内容,这里也就无视它了。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本文为百家号作者无风起念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