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想必对大禹治水的故事耳熟能详,而大禹的传奇事迹也让历朝历代的人们对其产生无限的敬仰。其中引人瞩目的便是有关大禹形象的议论以及“禹画九州”的传说,因此“禹”不仅是一个英雄人物,而且逐渐演变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氏族群体。禹的传奇人
周文王姬昌陵墓探究
商代东土诸部的“亞”族铭文集萃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从不教姜子牙法术?原因很简单
中国出土一件文物,实为夏朝古文字“夏篆”,西方考古家坐不住了
周顷王姬壬臣,没钱办丧事的君王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姜子牙简介,被尊为百家宗师
中国庞贝古城内黄县,商中宗陵系中国唯一一处商代地上王陵
妲己祸害商朝江山,遭后人唾骂,为何西施覆灭吴国,却无人指责?
闻仲作为姜子牙真正的对手,虽然战死了,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有人说:“夏朝是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夏朝,一个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
姜子牙建立的齐国历经658年,如何被田氏代替?背后原因是9个字
平陆县前庄商代遗址出土文物
纣王到底对贾夫人做了什么,以至于美丽的她跳楼自尽
纣王妲己日日腻在一起,却没有孩子,其实是妲己不敢有,也不能有
酒池肉林到底是不是商纣王的发明?
国博考古·视频 | 走近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少年歌行》萧瑟雷无桀男扮女装,混入后宫向宣妃讨血给无心解毒
河南出土五个骷髅头,疑是夏朝遗物?历史上的后羿竟是暴君
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想必对大禹治水的故事耳熟能详,而大禹的传奇事迹也让历朝历代的人们对其产生无限的敬仰。其中引人瞩目的便是有关大禹形象的议论以及“禹画九州”的传说,因此“禹”不仅是一个英雄人物,而且逐渐演变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氏族群体。禹的传奇人生显露出他崇高的精神品质,在儒家思想的大力推崇下,逐渐剥离神话外壳并演化成时代精神的代表。
大禹因治水的突出功绩为世人熟知,其个人英雄品质经过历史传说的加工,山川之神成为“禹”的代名词
人们对禹形象的认知最早或许来源于大禹治水的传奇事迹,而除此之外大禹所建立的功绩才为应该为广大世人熟知。因为这些功绩的建立,都离不开大禹不畏艰难的个人性格,以及其他值得后人学习的高贵精神品质。当然根据先秦遗留下来的史料中,可以发现那时的人们就对禹有着极高的赞许。
屈原《天问》:“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
禹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的奠基人,其地位赫然可见。但禹在众人的心中绝非纣王一类的人物,他不仅平定了因水患而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了耕作的土地,同时还对国土进行首次划分,形成了早期的中央集权的地域行政划分的特点。
既然建立了夏王朝的政权统治,为何禹的形象还会有神话的色彩?
其实这就要谈及民间史料记载中的艺术夸大效果了,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受制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而大禹治水成功后,让人们开始相信“人定胜天”的观点。根据《尚书》的记载:
“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家殖嘉谷”。
大禹治水缓解了水患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从而使得人们获得了大丰收。所以当即就有人提出“禹为名山大川之神”,这一称号促使禹具有了一定的神化特征。正是因为有着主宰山河大川的神力,所以才能够在治理水患的时候不费吹灰之力。
山川之神也就成为禹的代名词,除此之外禹还有着其他的称呼,《史记》中曾记载:“夏禹,名曰文命。”
所以建立夏王朝的禹,实际是一个叫做“文命”的人,这样就不得不让人们联想到,禹似乎早就成为了一类群体的公称,不是单指治水的禹。因为夏王朝是由多个氏族部落联合之后建立起来的,绝非依靠禹的一人之力就可以调和各方利益的。反观大禹治水的过程,其中说到大禹曾经到达华夏的各个地方治理洪水,并且有着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典传说。
从当时的交通工具来看,想要前往某地的话只能依靠步行,而遍及华夏之地的说法似乎就不攻自破了。就算禹能够走遍大江南北,但是参照当时人们的寿命年限分析,也是不合理的假设。
因此,夏王朝甚至更早的时期,对各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才都统称为“禹”。不论是治水的先行者,氏族部落的领袖还是夏王朝的建立者,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称谓。所以“禹”自然拥有了代表一类群体的功能,而为之后民族精神的形成奠定基础。
“禹”成为连接真实人生和崇高精神品质的媒介,在儒家思想的大力推崇下,是如何剥离神话外壳成为时代精神代表的?
通过上文的论述,难道说禹一直都是用高高在上的神的眼光,审视当时人们的生活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不是,虽然在春秋战国的一些史书中还出现了“禹画九州”的传说。随着西周建立分封制后,诸侯兼并的现象层出不穷,王权的集中导致人们对禹的形象有了更加理性的分析。
西周时期或者说是先秦时期,当时的人们有关于社会历史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实际上是基于对具体情况而决定的。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需要按照基本的生活原则来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各司其职,这或许和儒家学派倡导的“天下大同”有着某种关联。
禹的形象似乎也成为了儒家学派大力宣传的对象,因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思想的大繁荣,各家学派都有着追崇推古的行为,如道家的“黄老之说”也是其中之一的印证。当然,禹的普世价值在儒派学者的推崇之下被世人熟知,并且已经在思想层面获得了集体认同,具有拥有权威的人物。
艺术的创作始终离不开历史依据的支撑,虽然平定水患和划分九州并不是一人,但是作为社会权威的代表,这些传说或许并不是传说,而是真的恰如其实。
也正是因为如此,禹的形象从飘忽不定逐渐演化成具有真实的人物生活写照,司马迁的《史记》中不仅将夏禹称之为“文命”,而且还赋予了禹的家庭结构。
“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司马迁是让禹成为有血有肉的常人的功臣,大禹的家庭亲人也是极其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观的。而禹的形象更加贴合百姓的生活之后,他所展现的优秀精神品质才能够更好地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所以禹也成为了先秦时期的楷模,并具有了圣贤的特点。
之所以有着这样的变化实际上还离不开“绝地天通”事件,先秦时期人们认为天地原本是合二为一的,当时的人只是自然万物中形同草芥的存在。而之后由于天、地的分离,造成了众多灾难的发生,需要人自行解决,所以就出现了天、地、人三者并立的关系。
人的作用在自然生活中越发重要,所以像禹一样的英雄人物也就成为了氏族部落所推崇的对象。这也就是之后荀子所说的:“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的确有关禹的传说存在一定的夸大,但是这并不影响禹日后成为整个时代精神的代表。
通过以上相关分析,禹因为治水的传说而演化成具有神化特征的形象,但在儒家思想的推崇之下,人们对禹的认知更加的形象化和具体化。禹逐渐剥离了神话的外壳,成为经世致用的代名词,所以“禹”也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表。在任何历史时期,这一精神的时代价值都值得人们学习。
“禹”的传奇人生塑造了崇高的个人英雄形象,成为华夏民族的精神纽带,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
总体来说,禹其实并不是单只某个人,而是在各个领域有着突出成就的人的总称。他们或许有着“文命”、“高密”以及“政命”等不同的名字,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抹去了他们姓名,统称为“禹”。这也就是为何在华夏文化中一直提倡的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只要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或者物,都是华夏民族所追求的。而面对神话传说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可能有着历史的名称,但终究缺乏史政依据。因此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传说中,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如何明辨是非,而不是一味的在不着边际的传说中苦寻历史的踪迹。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似乎只是无知之人对自然的被迫妥协,因为他们无法看到社会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对自身价值的低估。而禹的出现使得这种看法不攻自破,因为中华大地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来就不缺少“禹”的身影。
因而“禹”在中华文化中似乎一直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当人们遇到危难的时候,或是天地之间出现不良征兆,自然就会想到“禹”。所以说华夏民族对禹的崇拜和信仰是铭刻在骨子里的,并且熔铸成了中华文化中的精神支柱,这也就不难解释“禹”不只是一个人在战斗,无论是治水还是画九州,他的身后都有着整个民族的力量在支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精神或者物质文明,但是追根溯源还是离不开一体化的价值追求。作为人间圣明的代表,禹不仅在自然灾害中拯救万民于水火,同样也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所以不论是安逸闲适的生活,还是动荡不安的政局,华夏民族都有着非同一般民族的气节。
参考文献:
《孟子》
《春秋》
《史记》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