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
中文名: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在周文王反商的过程中,他的儿子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武王姬发。但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姬发只是次子,西伯侯长子为伯邑考。如果伯邑考不早死,那继承王位的人应该就是他。很多朋友说,西伯侯当年收养了很多义子,光儿子就有100多个。姬昌、姬发

商朝名人推荐

在周文王反商的过程中,他的儿子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武王姬发。但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姬发只是次子,西伯侯长子为伯邑考。如果伯邑考不早死,那继承王位的人应该就是他。很多朋友说,西伯侯当年收养了很多义子,光儿子就有100多个。姬昌、姬发都姓姬,伯邑考却姓伯,他会不会是姬昌的养子?如果是那样的话,即使他活着,王位也与他无缘了。

有人可能会说了,封神榜一个虚构的故事,叫个怪名字有啥奇怪的。说到虚构,老三姬伯安确实是虚构的,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真正的老三叫管叔鲜,当然,他也是姓姬的,叫姬鲜,再往后老四更加有名,周公旦,也就是我们常调侃的姬旦,可是我们回过头来发现,历史上老大还是叫伯邑考,难道他的名字叫姬伯邑考?

那为什么叫伯邑考而不叫姬伯邑考呢?想必作者自然有着自己的考虑。 当时伯邑考父亲姬昌并没有死,爹还活着,儿子根本不能做主,也不能代表一家之主的地位,所以他便弄了个称呼,叫做伯邑考,因为如果叫做姬伯邑考的话就代表他是家里的老大,只有在他的父亲去世后他才能成为一家之主,因此如果叫做姬伯邑考的话是十分不孝的。 但是伯邑考是自己家里同辈中最大的,而且还有着世子的身份,因此取名字应当更加慎重,不可以出错。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 周文王姓“姬”,周文王的儿子当然也都姓“姬”。长子伯邑考,姓姬,名考,也叫姬考,“伯”是伯(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的排序,“伯” 或 “孟”为最长,“季”为最幼,伯邑考被封了个官就是“邑”,最后的“考”才是他的“名”,所以他叫伯邑考。 据说古代有“伯仲叔季”的称呼,伯就是老大,仲是老二,除了老幺是季之外,其它全是叔。伯邑考是老大,所以伯邑考的“伯”是指老大的意思。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伯邑考的母亲名叫太姒,姒姓,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后代有莘[xīn]氏部落之女[3] ,周文王的正妻。太姒勤劳持家,恪守妇道,因此号称文母。 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chéng]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另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贡献,或是被封了爵位,称呼一般都是称呼爵位,头衔等,这是代表尊称,就如西伯侯,孔子(姓子,名丘,字仲尼),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等等,称呼伯邑考同样是对他地位,身份的一种尊称。而仔细看《封神演义》,其中记述姬发的地方常常写的是武王,而非直接写姬发,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