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辉)周公是中国历史中最杰出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中国“元圣”,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儒学的先驱,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在西周王朝的建立过程中,
周文王姬昌陵墓探究
商代东土诸部的“亞”族铭文集萃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从不教姜子牙法术?原因很简单
中国出土一件文物,实为夏朝古文字“夏篆”,西方考古家坐不住了
周顷王姬壬臣,没钱办丧事的君王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姜子牙简介,被尊为百家宗师
中国庞贝古城内黄县,商中宗陵系中国唯一一处商代地上王陵
妲己祸害商朝江山,遭后人唾骂,为何西施覆灭吴国,却无人指责?
闻仲作为姜子牙真正的对手,虽然战死了,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有人说:“夏朝是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夏朝,一个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
姜子牙建立的齐国历经658年,如何被田氏代替?背后原因是9个字
平陆县前庄商代遗址出土文物
纣王到底对贾夫人做了什么,以至于美丽的她跳楼自尽
纣王妲己日日腻在一起,却没有孩子,其实是妲己不敢有,也不能有
酒池肉林到底是不是商纣王的发明?
国博考古·视频 | 走近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少年歌行》萧瑟雷无桀男扮女装,混入后宫向宣妃讨血给无心解毒
河南出土五个骷髅头,疑是夏朝遗物?历史上的后羿竟是暴君
(作者:赵辉)周公是中国历史中最杰出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中国“元圣”,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儒学的先驱,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在西周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同样有一位重要历史人物,“文王四友”之一的“南公”,比肩周公却并不为人们所认知。
南公虽是周初重臣,历史所载事迹并不多,但却常见于周代史料《左传》、《尚书》、《国语》等的记载中,如《尚书•君奭》中的“南宫括”,《论语•微子》中的“伯适”;近年频现于出土西周和东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如芈加编钟、曾侯舆编钟、大盂鼎等,使得南公的历史价值与重要性逐渐显现,对还原出夏、商、周历史真相提供了难得的原始史料。
周公在《尚书•君奭》篇中对历史评价为“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周文王之所以能够崇尚仁德而获得夏王朝夏文化的文明之地,是因为有虢叔、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括等贤臣的辅佐!由此可见,“南公”南宫括在西周王朝的建立、中华仁德人文思想的确立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南公的仁德治国思想,影响着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文明思想的确立,奠定了西周王朝的文明进步。
南公南宫括与周公周公旦在西周初年的历史,有着极其相似经历。要了解破解南公南宫括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参考周公的历史。周公辅佐周武王,伐纣克商,建立西周王朝;并被分封于鲁地鲁国,成为鲁国的开国之君。但周公本人却并未到鲁国担任国君,而是继续在西周王朝担任重要职务,参与管理西周王朝,在死后葬于周原陪伴周武王。同样,南公南宫括追随周文王,成为“文王四友”之一,并协助周武王伐纣克商,为建立西周王朝,立下不世之功。南公南宫括被封于南方曾地建立曾国,成为曾国的开国之君,而其本人仍然担任西周王朝的高官管参与管理西周王朝。从出土于周原的【大盂鼎】铭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南公南宫括大概率死后仍然葬于周原追随周文王与周武王,并在周原留下继承其王公贵族身份的后裔,也就是【大孟鼎】中的“盂”系后裔。
南公南宫括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南公的周原后裔与曾国后裔为我们留下的青铜器及其铭文,为我们破解夏、商、周的历史,还原夏、商、周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等重大历史问题,提供了真实、可靠、原始的史料。这些原始史料,通过另一个角度,为我们还原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真相。
2019年5月,随州枣树林墓地发现第169号墓,出土了战国时期楚国青铜器【芈加编钟】。值得关注的是,铭文出现了“禹”与“夏”的记载:“惟王正月初吉乙亥,曰:伯括受命,帥禹之绪,有此南洍”。“伯括”即《尚书·君奭》中的“南宫括”、《论语·微子》中的“伯适”。2013年出土于随州文峰塔曾侯與之墓的一套编钟【曾侯與编钟】,上面有180多个铭文中也出现了“伯括”的名号:“惟王正月吉日甲午,與:伯括上帝,左右文武。彻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庀淮夷,临有江夏。……”
通过对曾侯舆编钟铭文的解读,确定了曾国是周朝开国功臣周天子同宗族的南公南宫适后代的封国,破解了“曾随之谜”。曾国为封国国名,随为曾国国都名,《左传》为区别齐鲁地区的曾国而称之为随国。因此,汉水流域的曾国与随国为同一时期同一地方的一国两名。【曾侯與编钟】开篇铭文的意思为:曾侯與说,南公伯括先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铲除了殷商王朝的统治,安抚稳定了天下民心。周武王册命南公伯括,经营管理夏汭地区,以君子协议安定淮夷,将长江以北及夏文化地区纳入西周疆域。这一西周初年的历史过程,在《礼记·乐记》中用孔子的话记录为“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其中南公伯括在“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三个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圆满完成了周武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庀淮夷,临有江夏”的建国战略目标。伯括或南宫括,也因对南方的开疆拓土有功,而被册封为“南公”,成为家族的世袭封号,参与西周王朝的统治管理。
南公伯括是在南方什么地方开疆拓土,实现“南国是疆”的呢?这是本文所研究探讨的重点内容。青铜器【芈加编钟】铭文给出了具体历史答案!“伯括受命,帥禹之绪,有此南洍”,南公伯括受命,统帅曾经为大禹建功立业的人民与土地,才有了这南方的疆域。【芈加编钟】铭文虽然表述出南公统帅地区的重要历史地位,但是并没有陈述出具体地理位置。【曾侯與编钟】给出了进一步的答案,“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庀淮夷,临有江夏”,南公是因为“营宅汭土,君庀淮夷”而建功立业,那么“淮夷”之地,就是南公“帥禹之绪”的地方。
根据楚国国都寿春地区的历史地图,寿春淮河之北地区,古代称之为“夏汭”。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历史新结论:【曾侯與编钟】铭文中的“营宅汭土,君庀淮夷”,当指楚国国都寿春所在的淮河中游地区。这一地区,在《左传》的历史记载中,是“夏之兴也以涂山”“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所属地区,是大禹治水“凿山导淮”的主要受益地区,为名正言顺、货真价实的“帥禹之绪”之地。南公的“君庀淮夷”“帥禹之绪”,才有“临有江夏”拥有对长江之北地区及夏禹故土的控制权。
南公伯括“彻殷之命”追随周武王伐纣结束殷商王朝,只是南公的部分功业,“帥禹之绪”“君庀淮夷”才是南公所立的不世之功——“抚定天下”。也就是说抚定“禹之绪”“淮夷”才是南公“抚定天下”的丰功伟绩,“天下”实指“禹之绪”“淮夷”之地。这在《孟子》中的“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做描绘的“天下”洪水景象,得以相互印证。
南公伯括为周王室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周康王时期的青铜器【大孟鼎】铭文中,通过周康王之口的褒扬,同样得以展现。因为周康王接近南公伯括建功立业时期,周康王所述更加可靠可信:唯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盂,丕显玟王,受天有大命,在珷王嗣玟作邦,辟厥慝,匍有四方,畯正厥民。在雩御事,摣酒无敢酖,有祡烝祀无敢醉。故天翼临子,法保先王,匍有四方。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甸,雩殷正百辟,率肄于酒,故丧师。巳!汝妹辰又大服,余唯即朕小学,于勿克余乃辟一人。今我唯即型,宪于玟王政德,若玟命二三正。今余唯命汝盂召荣,敬雍德经。敏朝夕入谰,享奔走,畏天威。”王曰:“而命汝盂,型乃嗣祖南公。”王曰:“盂,乃诏夹死司戎,敏誎罚讼;夙夕诏我一人烝四方,雩我其遹省先王,受民受疆土。又鬯一卣,冂衣、巿、舄、车、马;赐乃祖南公旗用狩;赐汝邦司四伯,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又又九夫;赐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夫。极域迁厥土。”王曰:“盂,若敬乃正,勿废朕命。”盂用对王休,用作祖南公宝鼎。唯王廿三祀。
从【大盂鼎】的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周康王对盂的先祖南公的褒扬,与【芈加编钟】【曾侯與编钟】铭文所述一致,陈述了南公在西周王朝的建立,开拓南方夷地疆土方面的功绩。周康王授权南公后裔盂继续前往南方夷地为西周王朝服务,继承南公职位管理夷地。周康王“赐乃祖南公旗用狩”及“赐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夫”,赏赐盂东夷的王臣十三人,东夷劳力一千人等等。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南公与盂的统治对象与地区为东夷之民、东夷之地。这与【曾侯與编钟】中的“君庀淮夷”所述高度一致,而且明确了【大盂鼎】中的“夷臣”“夷民”为更具体的“淮夷人”。
“伯括上帝,左右文武。彻殷之命,抚定天下”与“在珷王嗣玟作邦,辟厥慝,匍有四方,畯正厥民”同义,“伯括受命,帥禹之绪”与“故天翼临子,法保先王,匍有四方”同义。如果说,以南公一个人的功劳能够“彻殷之命,抚定天下”“匍有四方,畯正厥民”,那就是夸张与言过其实了。但是,以南公一个人的能力“抚定”殷商王朝的南都“大邑商”四方湖古城所在的淮夷力量,让周武王率领八百诸侯全力北伐殷纣王,武力消灭殷纣王,对南公来说却是一件可以实现的不世之功。“纣伐东夷而陨其身”,当殷商的主力军队在南都大邑商征伐东夷人时,南公通过政治或君子协定“抚定”殷商主力、“抚定”淮夷,最终使得周武王能够武力消灭殷纣王。由此可见,南公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极其重要与关键的。
在笔者看来,最大的历史可能为:在殷商王朝的南北二都背景下,南公获取了南都商都大邑商的军事控制权,安抚住商都周围的淮夷力量,使得周武王可以集中军事力量北伐殷都的殷纣王,一举消灭殷纣王的殷都军队,殷纣王绝望之下只得自焚而亡。但南方商都大邑商四方湖古城的商势力还在,还需要周武王南征大邑商,收复商邑的殷商遗民。这才有了《礼记•乐记》中的 “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南公的“君庀淮夷” “彻殷之命,抚定天下”,伯括也因此功绩而册封为“南公”,可以与周公齐名。
因此,南公伯括的“彻殷之命,抚定天下”、“君庀淮夷,临有江夏”、“帥禹之绪”、“匍有四方,畯正厥民”的历史功绩,实为南公掌控了大禹治水之地的殷商王朝大邑商四方湖古城,抚定了商都四方湖古城周边的淮夷部落,拥有了尧舜禹时期的“天下”;“匍有四方,畯正厥民”的实际历史所指为,南公占领了商都大邑商四方湖古城,收复安定了商族遗民。(作者:赵辉)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