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的大军攻破朝歌城的大门,商王朝正式宣布灭亡。 周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华夏文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纪元,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周天子无法直接管理广袤的领土,因此便采取了分封制度来管理国家。 周武王的第一次分封,手笔不可谓不大,
周文王姬昌陵墓探究
商代东土诸部的“亞”族铭文集萃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从不教姜子牙法术?原因很简单
中国出土一件文物,实为夏朝古文字“夏篆”,西方考古家坐不住了
周顷王姬壬臣,没钱办丧事的君王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姜子牙简介,被尊为百家宗师
中国庞贝古城内黄县,商中宗陵系中国唯一一处商代地上王陵
妲己祸害商朝江山,遭后人唾骂,为何西施覆灭吴国,却无人指责?
闻仲作为姜子牙真正的对手,虽然战死了,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有人说:“夏朝是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夏朝,一个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
姜子牙建立的齐国历经658年,如何被田氏代替?背后原因是9个字
平陆县前庄商代遗址出土文物
纣王到底对贾夫人做了什么,以至于美丽的她跳楼自尽
纣王妲己日日腻在一起,却没有孩子,其实是妲己不敢有,也不能有
酒池肉林到底是不是商纣王的发明?
国博考古·视频 | 走近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少年歌行》萧瑟雷无桀男扮女装,混入后宫向宣妃讨血给无心解毒
河南出土五个骷髅头,疑是夏朝遗物?历史上的后羿竟是暴君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的大军攻破朝歌城的大门,商王朝正式宣布灭亡。
周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华夏文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纪元,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周天子无法直接管理广袤的领土,因此便采取了分封制度来管理国家。
周武王的第一次分封,手笔不可谓不大,其分封对象包括殷商的王室贵族、周王宗室子弟、以及打天下的有功之臣,一顿操作下来,最后居然分出了71个诸侯国。
从周武王的这次分封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后世春秋战国的雏形,其中的燕国,晋国,齐国均延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并称王称霸。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份地图上居然缺席了最终统一七国的秦国,仅仅是在秦国地盘上标注了“秦”这一地点。
为何周武王分封了那么多人,偏偏漏下了秦国呢?又为何,偏偏是秦国能够后发制人,成为战国七雄当中最大的赢家?
西周时期:秦国嬴氏与周天子之间的恩怨情仇
事实上,周武王与秦国王室的先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算的上是死对头。
秦国嬴氏最早的先祖叫做恶来,曾经是商纣王宠信的将领,由于其骁勇善战,后来三国时期的典韦还被人们称之为“古之恶来”,意思便是:像古代的恶来一样凶猛。
由于史料缺乏,关于恶来的生平,如今已经不可考。但是从史料的只言片语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恶来的形象,在传统文化里一直不好。
除了春秋战国时期一大堆诸子百家对其口诛笔伐,甚至到了千年以后的《魏书》《辽史》中还记载道:“殷纣爱蜚廉、恶来,所以丧其国。”“周公诛蜚廉、恶来,天下大悦。”
到了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恶来更是被描述成为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曾经在兵败之际向姜子牙投降,但在最后封神时,姜子牙却认为恶来是个奸逆小人,将其斩首,只是将他的灵魂封了神。
一个人名垂青史是困难的,但是背负千古骂名也是十分罕见的。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周王朝统一之时,恶来给周武王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或许正因如此,周武王才没有给恶来的后裔分封土地,要知道,就连商纣王的儿子武庚都分封了殷国,如此针对,足以看出恶来在当时有多么不讨喜。
直到周武王去世过后的一百多年,到了周孝王时期,才将后来秦国的土地分封给了恶来的后裔——非子,让其在秦地养马。
根据《史记》记载,非子和祖先恶来截然不同,是一个老实可靠、任劳任怨的人,极其擅长养马。
当时非子所饲养的马群总是“马大蕃息”,不但比其他人所养的马高出一头,马群的繁衍速度也很快。
对于非子的职业才华,周孝王十分器重,“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让其在秦地养马,顺带着帮周王朝镇守边疆。
最初的秦国还称不上是一个国家,当时的非子拿到的封地不足五十里,附庸于周天子,就连非子本人也没有爵位,不是诸侯,连卿和大夫也算不上。
可以说,秦国的从建立伊始,便是一个边缘小国,与齐国、晋国这些老牌强国相比,不但时间上要晚上足足一百余年,政治上更是低上一头。
然而,非子和他的后裔们却格外争气,虽然只是个小到不能再小的附属国,但由于秦国地处西陲,与异族相邻,便于对外扩张,几百年来秦非子和他的后人们一面努力劳动,一面对外作战,到了秦襄公时期,居然硬是将大半个关中平原发展成了自己的土地。
公元前771年,犬戎出兵进攻周朝都城镐京,此时的周天子是昏庸无道的周幽王,面对外邦的入侵,周幽王几乎毫无抵抗之力,几番交战之后便袭杀于骊山之下。
好在秦襄公及时出兵,才算挽救了周王朝。
周平王继位以后,对于秦襄公的及时救助十分感动,在其东迁洛阳以后,便把昔日的国都镐京连同周边一大片区域全都封归秦国,并且在这时也正式给了秦襄公诸侯的封号。
根据《史记》的记载:“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
秦国也就此终于从“秦地”变成了“秦国”。
春秋时期:处处遭人鄙视的秦国
此时的秦国与地处中原的其他诸侯国已经别无二样了,甚至可以说是更强大。
但是,秦国在春秋时期一直处于鄙视链的底端,被中原诸国看作为蛮夷。称之为“秦夷”,甚至公然孤立排挤。
根据史料记载:“(秦国)辟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也就是说,列国在开会的时候都不愿叫上秦国。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情况,主要源自于秦国地处关外,与中原文化交流较少,荀子曾经讥讽过:“秦国无儒”,也就是说,秦国国内缺乏礼乐文化的熏陶,文化上野蛮粗犷,连个文化人都没有。
这一点倒并非污蔑,秦国是战国七雄里,唯一一位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根据《春秋公羊传·昭公五年》的记载,秦国继承是“择勇猛者而立之”,谁最勇猛,谁就能当皇帝。
国君尚且如此,百姓那就更不用说了,与其他中原六国的忠孝文化不同,秦国百姓始终“父子无别”,这在中原列国眼中,那便是大逆不道。
这种鄙视后来一直持续到秦始皇时期,秦始皇时期秦国国力已经处于极其恐怖的状态,有着鲸吞六国的潜力。
但丞相李斯却曾经说过,“士不产于秦”,也就是说秦国出不了什么人才,从商鞅到韩非,再到李斯,事实上都是外聘的,他们没有一个人生于秦国,长于秦国。
可见,即使已经能够打下天下,秦国在文化上仍旧处于劣势,不招待见。
然而或许正是因为礼乐制度的淡薄,使得秦国国君在任用人才,进行改革方面能够更加灵活。
秦国在诸侯眼里是蛮夷,但是在当时的天下士人眼中却是“圣地”一般的存在。
其他六国由于国内贵族集团过于牢固,对于礼乐制度过于迷信,每次进行改革都会阻力重重,比如吴起在楚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的变法,邹忌在齐国的变法,均以失败告终。
但是,秦国却能够让天下士人大展身手,从百里奚再到商鞅,任何有识之士在进入秦国以后,都能够得到国君重用,实现自己的抱负。
除此之外,由于秦国继承是严格的“择勇猛者而立之”,几乎每一代秦国国君都不是娇生惯养的宠儿,他们对于自己,甚至要比对于下人都更为严厉。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下,秦国的国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迅速增长。
秦国虽然地处偏远,但其土地并不算差,其脚下坐据的是有着天下粮仓之称的关中平原。
春秋战国时期的气候与如今的大为不同,如今提到陕西,我们或许能够想到的是漫天的黄土风沙。
但是在当时的秦国气候却格外的湿润温暖,在《诗经.秦风》里,曾经有一首诗描写过秦国的景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指代的是芦苇,由此可想而知,当时的秦国水资源是相当充沛的,因为没有水就无法养活一大片芦苇,更无法被秦国的老百姓唱进歌谣,最终编入《诗经》里。
土地肥沃、国家昌盛、国君勇猛……这一切的一切最终为秦国吞并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国时期: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面对秦国的日益强大,关东六国也隐隐感到不妙。
但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便是贵族问题,在关东六国之中,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极其庞大的贵族团体。
这些贵族很多都是从西周时期便已经封下的,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其人数之众多,令人瞠目结舌,已经成为了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
这些贵族深入国家系统的每一个角落,每当有名臣提出想要变法,损害他们的利益,便会遭到他们的集体打压,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
吴起就是因为在楚国变法,得罪了楚国贵族,后来楚悼王死后,便立马早到了围攻,情急之下,吴起趴在了楚悼王的尸体上,这些贵族居然用弓箭把吴起连同楚悼王的尸体一同射成了刺猬,由此可见,对于这些“变法者”,贵族们是有多么痛恨。
既然变法行不通,那就只剩下一个路了,那便是合作起来,一同消灭秦国。
公元前270年前后,苏秦游说列国,提出了“合纵”六国抗秦的主张。
秦国本来便不讨喜,这些年又愈发做大做强,六国国君没有一个不眼红的。一听说要打秦国,他们便纷纷表示赞同,并且同时给苏秦一人发了六枚相印,让他统率六国兵马。
苏秦一时间成为了整个战国时期最为风光的人,途经洛阳时,就连当时的天子周显王都感到畏惧,派人清扫道路,以此来欢迎苏秦的到来。
“合纵”战略的本质思想是利用武力来遏制秦国的发展,在最初实行的支持这一战略,也的确起到了作用。
秦国当然是无法抵御六国联军的,之后的日子里便被死死地按在了函谷关以外,一连长达十五年没有东进一步。
可是苏秦的合纵战略注定也是治标不治本。要知道六国国君在此之前,甚至连国内贵族都无法团结,又怎么能够团结全天下的贵族呢?
很快,各国之间的矛盾就先后爆发,有人嫌对方出力少,有人嫌对方地位高,种种矛盾之下,六国联军很快便土崩瓦解。
虽然联合抗秦的意志还在,但各国之间更多的是相互算计,就在此时,秦国也出了自己的招,那就是“连横”离间六国。
秦国派使臣犀首出访齐国和魏国,许诺了大量条件,劝说他们攻打赵国,六国财政本就紧张,对外征战是他们唯一能够获取“增量”的方法,苏秦搞合纵以来,各国之间不得开战,国君的家底几乎早就空了。
现在有人替自己出钱,齐、魏两国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没费多大气力便欣然同意,苏秦所打造的合纵联盟就此不复存在。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在秦国拉开序幕,商鞅变法遭遇了和吴起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得罪了秦国国内贵族,因此,商鞅本人还遭到了灭门,但与楚国不同的是,秦国在之后全盘保留了商鞅一切变法成果,农业上,秦国有了垦草令,军事上,秦国建立了二十等爵制,法律上,秦国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秦律……
此时的秦国,已然成长为六国必须要仰视才能看见的庞然大物。
公元前316年,秦国消灭巴、蜀,偌大的天府之国成为其囊中之物,实力更进一筹……
公元前247年,嬴政继承王位,虽然此时的他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但是。他却继承了祖先们所有的野心与才能,一个富强的国家,以及一支强悍无比的军队。
公元前221年,随着秦国铁骑攻破齐国都城临淄的大门,齐国正式宣告灭亡。秦国,这时候该称呼人家秦朝了,已经拼接完成华夏大地的最后一块版图,成为了第一个完成统一的王朝。
一直以来,关于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的桥段都为史家们所津津乐道。
然而,在谈论这段历史时,我们也应当关注秦国本身的发展历程,历史往往就是这么神奇,昔日为诸侯国所歧视的蛮夷,最终逆袭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