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当时西周在位的周幽王,得到了一个叫褒姒的美人。然而这个褒姒入宫之后,却始终不曾笑过。为了搏美人一笑,周幽王想尽了办法,满世界寻找奇人异士,来给褒姒表演节目。但结果,褒姒仍是不笑。 后来,周幽王为求褒姒一笑,更是悬赏千金,想要求
周文王姬昌陵墓探究
商代东土诸部的“亞”族铭文集萃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从不教姜子牙法术?原因很简单
中国出土一件文物,实为夏朝古文字“夏篆”,西方考古家坐不住了
周顷王姬壬臣,没钱办丧事的君王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姜子牙简介,被尊为百家宗师
中国庞贝古城内黄县,商中宗陵系中国唯一一处商代地上王陵
妲己祸害商朝江山,遭后人唾骂,为何西施覆灭吴国,却无人指责?
闻仲作为姜子牙真正的对手,虽然战死了,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有人说:“夏朝是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夏朝,一个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
姜子牙建立的齐国历经658年,如何被田氏代替?背后原因是9个字
平陆县前庄商代遗址出土文物
纣王到底对贾夫人做了什么,以至于美丽的她跳楼自尽
纣王妲己日日腻在一起,却没有孩子,其实是妲己不敢有,也不能有
酒池肉林到底是不是商纣王的发明?
国博考古·视频 | 走近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少年歌行》萧瑟雷无桀男扮女装,混入后宫向宣妃讨血给无心解毒
河南出土五个骷髅头,疑是夏朝遗物?历史上的后羿竟是暴君
据史书记载,当时西周在位的周幽王,得到了一个叫褒姒的美人。然而这个褒姒入宫之后,却始终不曾笑过。为了搏美人一笑,周幽王想尽了办法,满世界寻找奇人异士,来给褒姒表演节目。但结果,褒姒仍是不笑。
后来,周幽王为求褒姒一笑,更是悬赏千金,想要求一个好点子。这个时候,有一个叫虢石父的奸臣,知道这事之后,就主动来见周幽王。虢石父提出,或许可以点燃烽火台,营造一个大场面,以此来让褒姒一笑。
烽火台是古代防备外敌进攻的重要工具。一旦遇上外敌入侵,烽火台便会接连点起篝火,将消息迅速传递到京城,然后再传到地方。一旦燃起烽火,就意味着有外敌入侵,接下来诸侯们就会拼命前来救援。
照理来说,这种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动用的。可是周幽王当时被美色冲昏了头脑,为了搏美人一笑,竟然真的同意了虢石父的这个提议。
接下来,周幽王直接在城楼上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同时点燃了烽火台。等到烽火台被点燃之后,各地的诸侯自然都认为有外敌入侵,纷纷带着军队前来救援。然而等他们到来之后,却只看到周幽王带着褒姒,在那里放烟火取乐。而褒姒见到这么多人被戏耍了一遍之后,也是难得的展颜一笑。
见到褒姒笑了之后,周幽王更是心花怒放。自此之后,周幽王没事就点燃烽火台,戏弄那些诸侯,只求让褒姒一笑。这样的事情发生数次之后,诸侯们也知道周幽王是在戏耍自己,所以后来,就算周幽王再点燃烽火台,诸侯们也不来了。
然而后来,几年之后,当西边的犬戎真的打来的时候,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台。这时候,诸侯们依然觉得,这是周幽王在胡闹,所以就没人来救周幽王了。因为没人来救援,所以最后,西周的首都镐京,就被犬戎攻破。周幽王本人也被犬戎干掉,褒姒被犬戎抢走,整个镐京也被付之一炬,彻底毁灭了。
直到镐京被攻破之后,诸侯们才后知后觉,知道这次是真的有外敌入侵,这才慌忙带着军队前来救援。最后,经过大家的努力战斗,终于赶走了犬戎。但到了这个时候,周幽王本人已经被杀,镐京也已经被彻底毁灭了。
所以,在这之后,大家只能拥立周幽王的儿子,做了新的周天子。同时,因为镐京已经被毁了,所以大家就只能护送这位新天子,搬家去了东边的洛邑,也就是后来的洛阳。而迁都之后的周朝,因为首都东迁了,所以就被称之为东周。而这之前的周朝,则是被称之为西周。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事件。
提到烽火戏诸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周幽王实在是一个昏君。作为一个天子,怎么可以随便点燃烽火台这种国之重器呢?有这样一个天子在位,西周会灭亡,似乎也不奇怪了。
然而对于这个故事,后世史学界却始终存在很大的争议。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虽然这个故事确实记载于《史记》当中,但在正史上,其实并没有发生过所谓的烽火戏诸侯事件。因为烽火台这种东西,是在汉朝之后才出现的。所以在汉朝几百年之前的西周末期,自然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烽火戏诸侯了。
但同时,历史学家们认为:虽然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本身,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是西周的灭亡,确实和周幽王有很大关系。而且,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也确实是脱胎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西周,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呢?如果没有烽火戏诸侯事件,那犬戎到底又是怎么攻破的镐京,干掉了周幽王呢?历史上真实的西周灭亡,真的是因为周幽王为了搏美人一笑?还是另有原因呢?
经过后世的历史学家还原之后,西周灭亡的真实经过,其实是这样的。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成熟的分封制朝代,周朝从建国开始,执行的就是分封制的统治策略。当年周国本来是商朝下面一个普通的诸侯国,后来在商朝中后期的时候,不断壮大。
而到了商朝末年的时候,因为商朝统治阶层内部,出现了很多矛盾,统治力度持续衰落。后来商纣王为了平定东夷,又把大量的主力派往东方。就在这个时候,周国趁机出手,趁着商朝主力远在东方的时机,一举攻破了商朝首都,彻底灭掉了商朝。
这就是历史上的武王伐纣。
而武王伐纣之后,没过两年,周武王就去世了。因为当时周武王的接班人周成王,年龄比较小。而且,当年商朝留下的余部,力量还比较强大。所以周武王去世之后,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也就是后来我们熟悉的那位周公,就开始出来辅政了。
在周公的安排下,很多姬家子孙,以及周朝开国过程中有功的功臣,都被分封到了各地,建立了诸侯国。同时,周公辅政期间,也在不断削弱打压那些商朝余部,最终彻底平定了商朝余部的叛乱,彻底解决了这个隐患。
所以,西周虽然是在周武王时代开国的,但却是在周公辅政的这段时间,真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治体系。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周公还把自己的这套思想,总结成了一个叫做‘周礼’的东西,推行到了整个天下,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对周公那么推崇的根本原因。
而接下来,到了周公晚年的时候,周公就把周朝的统治权,交还给了那位周成王。周成王以及他的儿子周康王,都算是不错的统治者,在位期间一直注重休养生息,同时以各大诸侯国为媒介,强化对地方的统治。如果类比后世的话,周成王和周康王在位的这段成康之治,大概就相当于是汉朝的文景之治。
也正是在成康之治这段时间,大量的姬姓诸侯国开始出现。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也得以进一步强化。而成康之治结束之后,这时候的西周,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对地方的控制也已经得到强化。所以,接下来的周昭王和周穆王在位期间,西周就开始对外扩张。
如果类比后来的西汉,周昭王和周穆王在位的这段时间,大概就相当于是汉武帝在位时期。当时的西周,大规模向四周扩张,极大扩展了中原王朝的统治疆域。在周王朝的大力扩张下,周王朝周围的外族,基本上都被打到屈服了。
但同时,这几十年的对外扩张,也极大的消耗了西周的国力。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避免盛极而衰的历史周期律。当时的西周,自然也是如此。所以,这几十年的扩张之后,西周就开始陷入衰退期了。
不过,当时的周朝统治者,还没有历史周期律这个概念。所以接下来的几位周天子,只是单纯把这些问题,归咎于自身统治手段有所疏漏。
周穆王之后,接下来的周共王、周懿王和周孝王,基本上都在想各种办法,解决西周的内部问题。但是在历史大趋势面前,他们个人的努力,却依然无法阻挡西周的衰败。到了周孝王在位时期,当年被西周打败的四夷,此时则是再次卷土重来,逐渐攻入西周统治的区域。
而对周王室来说,这其中威胁最大的,其实就是西戎。因为当时西周的首都,就在今天的西安地区,统治核心则是在关中地区。这块区域,就在西戎的直接进攻范围之内。所以从这时开始,西周的首都镐京,已经在西戎的袭扰范围之内了。
这就是后来西周灭亡的时候,会直接亡于西戎之手的原因。
连续三代周天子,周共王、周懿王和周孝王,都无法改变周朝的衰落趋势。而周朝的直属力量衰落之后,地方上的那些诸侯,自然开始有了独立的倾向。所以,到了接下来的周夷王在位时期,周夷王已经不单单需要面对外敌入侵的问题,更需要面对诸侯逐渐独立的问题了。
而到了周夷王这一代,周夷王则是单纯认为,只要自己加强对诸侯国的管束力度,就能解决诸侯们逐渐独立的问题。出于这个想法,周夷王当时对诸侯们的管理极为严苛,甚至直接烹杀了齐国的国君。而在后世的史书上,这样的周夷王,自然也就成了一个昏君。
周夷王之后,就到了著名的周厉王。到了周厉王时代,周厉王继续强化之前周夷王的统治思路,不断强化统治力度。但是这样一来,下面的反抗力度自然也就越来越大。所以,到了周厉王在位后期的时候,西周首都镐京的一些贵族,干脆直接联系起来,发动了政变,彻底赶走并且放逐了周厉王。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
一场国人暴动事件,让周天子颜面尽失,同时也让周王室的统治威信,进一步下降。更离谱的是,因为当时西周高层贵族,实在是对周厉王太过反感。导致周厉王被放逐之后,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周王室这边,干脆连一位天子都没有。所有的政务,都是由两位周公来代理的。
这段时间,后来就被称之为‘共和执政’。
经过共和执掌的十多年之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度,进一步下降。因为大家发现:原来就算没有周天子,大家也能生活的很好,社会也能正常运转。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还要有一位天子呢?
当然,在当时的社会体制下,这个问题或许很多人都有过,但却没人真正敢提出。因为周天子的存在,是周礼统治体系的核心。如果没有周天子,那么诸侯和贵族统治地方的法理性,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大家从心理上来说,还是需要一位周天子的存在。
如此,十多年之后,当那位被放逐的周厉王去世之后,大家还是选择把周厉王的儿子请了回来,继续担任下一任周天子,这就是周宣王,也就是西周的倒数第二位国君,同时也是后来那位周幽王的父亲。
据史书记载,周宣王登基之后,鉴于之前他父亲的统治太过失败,所以就开始重用了一大堆的贤者名臣,还把那些有威望的诸侯,都请到周朝中央来,担任重要官职。因为周宣王重用了一大堆的贤臣,所以周宣王在位时期,周朝就再次恢复了生机,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中兴气象’。这段时间,也被后世称之为‘宣王中兴’。
但是在后世史学家眼里,所谓的宣王中兴,其实并没有正史上描述的那么美好。
据后世史学家分析,真实的宣王中兴,其实是这样的:周厉王去世后,作为周厉王之子的周夷王,虽然被立为新的天子,但是却失去了周天子的权威。为了重新树立权威,周宣王不得不把那些姬姓诸侯,调回中央,让他们在周王室内部担任官职。
当时的周宣王,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通过那些姬姓诸侯国的力量,重新树立起周王室的权威。而接下来的历史证明,周宣王这样做,确实也是对的。在那些姬姓诸侯进入周王室做官之后,周王室此时代表的,已经不再是周王室本身,而是周王室再加上一大堆的姬姓诸侯国。
如此一来,周王室的权威,自然被再次树立起来了。
但是这样的选择,始终是一柄双刃剑。好处在于,周王室确实可以通过这些诸侯国的支持,再次树立起一定的权威。而坏处则是在于,这些诸侯入主中枢之后,会进一步架空周天子。原本周天子虽然统治力度降低,但至少在周王室内部,还算是一言九鼎。但是现在,随着这些诸侯的加入,周天子在周王室内部,说话也不一定管用了。
所以,当时的周宣王,就选择了一个看似很聪明的策略:我可以先让这些诸侯,进入周王室做官,帮周王室重新树立权威。等到周王室的威信再次树立起来之后,我再逐渐把这些诸侯踢出局。
这个办法,是不是很聪明?
但其实也就是看上去很聪明而已!因为这个办法,只能从表面上解决权力的问题。而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无法解决周王室直属力量衰落的问题!
所以,在正史上,周宣王就成了一个很奇葩的存在:正史上的周宣王,前期英明神武,重用各种贤明的大臣。然后在这些大臣的辅佐下,先后讨伐了西戎、淮夷以及南方的楚国,而且都大获全胜。
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周宣王却开始滥杀大臣。如此一来,大家自然都不再愿意为周宣王效力,周宣王再发动对外战争,大家也是出工不出力。所以后来在‘千亩之战’当中,周宣王讨伐山西地区的姜戎,结果反倒是被打得全军覆没。
而这种奇葩反差的根源,其实就在于周宣王的统治策略。前期周宣王让诸侯们大力进入周王室做官,和他们一起分享周天子的权力,那诸侯们自然愿意出力,帮助周王室讨伐外敌,同时也愿意说周宣王的好话。但是到了周宣王晚年的时候,随着周宣王不断收权,大臣们自然会反抗。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时候周宣王再想对外征战,诸侯们肯定是不愿意再出力了。而这时候的周宣王,自然也就成了一个独断专行、不听忠言、滥杀忠臣的昏君了。
就这样,进过周宣王时期最后的收权行动之后,周王室算是恢复了一些元气。但同时,此时的周王室,也算是彻底和很多诸侯国闹翻了。而且,那些地方诸侯国独立的趋势,也越发明显。
在这种诡异的局面下,周宣王去世了,周天子的宝座,传到了周幽王的手里。
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有关那段历史的史料,后来又失传了不少。所以,导致我们今天对这位大名鼎鼎的周幽王,了解其实非常有限。我们只知道,他爹周宣王,总计在位四十六年。然后周幽王是出生于他爹即位的第三十二年!
这显然不合常理。
按照当时正常的婚育年龄,就算周宣王是十岁之前登基,那么周宣王生下自己嫡长子的时间,也应该是登基十多年之后,而不可能是登基三十多年之后。所以,这期间肯定发生了一些事情,只不过史书上没有记载下来而已。
有可能当时围绕着这个太子之位,周宣王时代,也发生了很多斗争故事。只是这些故事,后世史书没有记载而已。
不管怎么说,到了周宣王去世之后,周幽王确实是以太子的身份,顺利登基了。但同时,周幽王从他爹手里接手的国家,只能说是一个烂摊子。一方面,地方诸侯离心离德,当年周王室历代先祖,苦心建造的分封制统治体系,此时已经面临崩溃。另一方面,虽然周宣王晚年的时候,大力收权,但是诸侯们插手周王室内政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
所以,周幽王即位之后,既需要考虑如何重新得到诸侯国的支持,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削减那些诸侯手里的权力,尤其是要尽量杜绝他们插手周王室内政的问题。
而周幽王登基之后,接下来的几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上同样记载比较少。我们只知道,在这几年当中,周幽王任命自己的叔叔,做了周王室的司徒,掌管西周的土地和户籍。同时,周幽王的这个叔叔,还是郑国的第一代国君。
同时,周幽王还重用了虢石父,也就是‘烽火戏诸侯’故事当中,那个提出建议的奸臣。而在正史上,虢石父除了大臣这个身份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虢国的国君!
没错,烽火戏诸侯故事当中,提出建议的那个奸臣,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诸侯国的诸侯。
而且,在西周时期,不同国家的诸侯,地位其实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爵位不一样。周朝统治者按照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给不同的诸侯划分等级。比如南方的楚国,就只是一个低等的子爵而已。而东方的齐国,初代国君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但齐国的国君爵位,也就仅仅只是一个侯爵而已。
但是在西周时期,虢国却是一个公爵国!
所以,在周幽王眼里,那位虢石父很有可能并不是什么昏君,而是一个掌管着大国,愿意以整个国家给周王室作为屏障,拼命保护周王室的大忠臣。他或许贪财,或许善意逢迎,但这样的虢石父,对周王室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当然,历史上真实的虢石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现在已经说不好了。不过有两件事,我们可以确定:第一,烽火戏诸侯的主意,肯定不是虢石父出的,因为当时确实没有烽火台这种东西。第二,虢石父就算是真是一个奸臣,那他也是一个让周幽王觉得很放心的奸臣。至少在周幽王的眼里,他应该比那些忠臣更可靠。
总之,周幽王即位之初的几年,大致就是如此。面对逐渐独立的各大诸侯国,周幽王也没什么好办法。周幽王本人到底算不算是大昏君,这点后世有争议。但是显然,他肯定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君主。而且从正史上的蛛丝马迹来看,当时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周幽王很有可能选择了直接躺平,选择什么都不做,只顾自己吃喝玩乐。这样一来,自然就更加速了周王室的衰落。
而到了周幽王登基八年之后,这一年,一个突发事件,则是引爆了所有矛盾。
这一年,周幽王废黜了自己的王后。
简单来说,周幽王原本有一位王后,这位王后出身贵族,她的父亲就是申国的国君。申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虽然申国的国君不姓姬,但是申国却世世代代都和周王室联姻。比如周幽王的爷爷周厉王,当年就娶了一位申国的女子做王后。
所以,在以往的历史当中,周王室也是极其信任申国,直接把申国封在了西周首都旁边,作为周王室抵御外敌的屏障。如果放到后世的话,这种关系大概就像周王室选择了天子守国门,把首都放到了今天的北京地区。然后周王室选择在山海关地区建了一个诸侯国,让这个诸侯国帮忙抵御北方的蛮夷。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信任了,而是几乎把整个周王室的性命,都交给这个诸侯国了。
而在之前的历史上,申国确实也对得起周王室的信任,一直很好的履行自己的屏障义务,阻挡西方的犬戎入侵。
但是,到了周幽王这一代,周幽王直接把那位出身申国的王后给废了。而周幽王的这个决定,自然也是彻底惹恼了申国。
对于当时周幽王为什么要废了这位王后,后世史学界一直有争议。在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里面,周幽王是为了让那位美人褒姒,成为新的王后,所以废了原来的王后,这倒是有一点见色忘义的感觉了。
但是在正史上,就连褒姒这个人是否存在,都是有争议的。就算褒姒真的存在,史学家们也不认为,周幽王真的是单纯为了宠爱褒姒,所以就把自己的王后给废了。
相比民间传说的那个版本,史学家们通过考证之后,得出了第二个版本。而这个版本,则是更让人信服。
在史学家们得出的版本当中,周幽王即位之后,确实是娶了申国的国君之女作为王后。但是后来,这位申国国君,却利用自己老丈人的身份,不断插手周王室的内政。这种行为,显然是周幽王绝对不能容忍的。
所以后来,周幽王才会选择废后。他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把那位申国国君从周王室这边赶走。因为一旦废后,申国国君就不再是周幽王正妻的父亲,也就没资格大力插手周王室的内政了。
但同时,周幽王的这个举动,也直接触及到了申国国君的根本利益。所以接下来,申国国君就直接打着替闺女报仇的名义,联系了西边的犬戎,和犬戎联合起来,一起进攻周王室。
面对申国的突然反水,周幽王也有点措手不及。而当时的周王室,自身直属军事力量已经衰落。面对犬戎和申国的联合进攻,自然是抵挡不住的。唯一的希望,就是等那些诸侯国前来救援。但问题是,此时那些地方诸侯,都在想着如何独立。他们巴不得周王室自身快点被毁灭,自然不会马上来救周幽王了。
所以,当时那些西周的诸侯,之所以没有来救周幽王,不是因为周幽王曾经以烽火台戏耍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想要独立,想要眼睁睁看着周王室被消灭,所以才选择了袖手旁观。
当然,或许也有一些诸侯国,愿意来救周幽王。可是那些诸侯国,基本上都在山西或者河南那边,远水解不了近渴。等到他们得到犬戎进犯的消息时,西周的首都镐京,早就被犬戎给攻破了。
所以最后,在申国和犬戎的联合进攻下,西周首都镐京,很快被攻破。周幽王本人,死在了乱战之中。至于那位美人褒姒,在民间传说当中,也是直接被犬戎抓走,然后不知所踪。而周王室布置在陕西这边的直属军事力量,经此一役之后,也被摧毁殆尽。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等到其他诸侯们赶来之后,只能拥立周幽王的儿子做了新国君。而这个被拥立的周幽王之子,恰恰正是那位来自申国的王后的儿子。他确实是周天子的嫡长子,但是同时,这场战乱,也是他的外公发动的。
同时,因为周王室在陕西地区的直属军事力量,基本上已经被摧毁殆尽了,整个镐京也被彻底毁灭。所以在这之后,周王室只能选择东迁,把首都迁到了洛阳地区。因为在那里,周王室还有仅剩下的一部分军队。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西周灭亡。
没有烽火戏诸侯,没有戏耍诸侯。真实的情况是,当时周王室已经逐渐衰落,而一场废后事件,引爆了所有矛盾。同时其他诸侯国因为想要独立,所以才眼睁睁看着周幽王被干掉。
但是在后世的史书上,因为大家更倾向于所谓的‘以道德治天下’,大家希望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皇帝本人的道德上。所以后来,褒姒就成了西周灭亡的背锅侠。而周幽王也成了一个为搏美人一笑,牺牲掉整个国家的昏君了。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