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孽还是天注定?你熟知的商纣王,其实并不昏庸

自作孽还是天注定?你熟知的商纣王,其实并不昏庸

()
中文名:
自作孽还是天注定?你熟知的商纣王,其实并不昏庸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河南北部,鹤壁市治下,淇县。 这一西枕太行山,常住人口不过三十万的小县城,在如今并不起眼。但众所周知,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芽之地,每一个如今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在历史上都曾上演着无数精彩的故事。淇县也是如此,在近三千三百年前,它有另一个名字:朝

商朝名人推荐

河南北部,鹤壁市治下,淇县。

这一西枕太行山,常住人口不过三十万的小县城,在如今并不起眼。但众所周知,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芽之地,每一个如今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在历史上都曾上演着无数精彩的故事。淇县也是如此,在近三千三百年前,它有另一个名字:朝歌。

衰落之时

彼时已是商朝末年,来自江淮地区,即今天安徽,江苏一带的部落“夷”日渐壮大,已经侵入了中原,即河南地区。而商朝国力,则日渐衰弱了。

关于如何理解商的衰弱,固然可以归结为几代君王的碌碌无为,但是笔者在这里,提出另一个角度,供大家欣赏。

河南,古称“豫州”。在《吕氏春秋》有记载说,当时商人驯服大象来作为战争兵器与东夷抗衡。在上世纪初的种种考古学调查也佐证了这一点,即当时河南南部,竟然有大象生存。

如今,亚洲象多在云南出现。我们知道,大象是一种热带生物。而亚洲象更是习惯于生活在炎热潮湿地区。这显然说明,在遥远的三千至四千年前,河南潮湿炎热,与如今云南地区不相上下。

而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也是最为强大的农耕文明。气候炎热潮湿,意味着丰收,而丰收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口,更强盛的国力。

但是,在各种考古发现中,学者们却发现,商朝末年,关于“求雨”的内容越来越多。当时炎热潮湿的河南理应不缺降雨,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求雨”相关的祭祀呢?

无论原因为何,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一点,那就是商朝末年,气候不知为何变得干旱,降雨也大幅减少,令商人不停地祈祷,希望有大雨降下。

雨对于农田收成的影响极大,我国古代的农民对气候的观察也最细致入微。降雨量的减少就意味着农田收成的减少,而农田收成的减少就意味着,饭不够吃了。

在如此内忧之下,位于江淮的东夷部落又步步紧逼,甚至推进到了河南。而在西边的陕西,在与来自甘肃的西戎频繁交战过程中逐渐强大的周也开始蠢蠢欲动,可谓是真正的“内外交困”。

纣王来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名为帝辛的商君继位了。他是上一任帝乙的小儿子,也是嫡长子。他哥哥因为母亲地位不高而无法继位。他还有个更著名的称呼:商纣王。

纣王继位时,商已面临内忧外患。为了提防周并方便对东夷用兵,他将国都从殷(今安阳)迁到了南边的朝歌,即淇县。

他相当强势,发动了对东夷长年累月的战争。在长达十余年几场战争中,农田荒废,本来就因农田欠收而粮食不足的商更是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纣王虽然赢了数场战争,但是输了民心。

而在内政上,纣王在持续的内斗中消耗了国力。首先,他任用了大量的“非贵族”人士当官,引发了世家大族的不满。此外,他还在“祭祀”上做文章,降低了祭祀的频率,还缩小了祭祀神灵的范围。

在那个奴隶制社会,所有人都十分迷信。人们认为降雨量的减少,农田的欠收是因为自己得罪了上天,因此祭祀的频率大幅增加。要知道,祭祀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而是属于”世家大族”的权力。贵族们通过成为百姓与“上苍”之间沟通的桥梁来稳固自己的地位。纣王此举,加剧了自己与贵族们的矛盾

纣王推行的政策在如今看来或许可以被称之为“变革”,但在当年,如此做法不仅不得民心,还让商内部离心离德。

另外,纣王在建设国度朝歌上的举动更是被史学家口诛笔伐。他在那个内外凋敝的时期不仅没有以身作则的勤俭节约,反而大量搜刮钱财,大兴土木,逼迫百姓建设朝歌城。著名的“鹿台”就是此时建成,据史书记载,这一大工程耗时七年,劳民伤财。

周的强盛

当时,位于陕西的周部落在周侯姬昌的带领下逐渐强大了起来。周与商的矛盾由来已久,周侯姬昌的父亲就是因为商君的忌惮而被囚死在殷。等到纣王结束了对东夷的战争后,他又因忌惮而囚禁了姬昌。不过,在周的游说和进贡下,纣王还是放了姬昌。

周文王姬昌

如此世仇,周和商已经不共戴天。在姬昌病逝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在一段时间的韬光养晦之后,见商积贫积弱,离心离德,他知道,机会来了。

周两代明君的治理下,早已是西方最大的部族,是陕西与山西境内各诸侯之长。姬发一经号召,诸侯应和。他们组成了人数高达五万的联军,联合伐纣。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史称“牧野之战”,也是古中国史关键的转折点。

姬发以替天行道之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纣王动用了许多奴隶和东夷战争中抓来的俘虏为自己的军队充数,却完全没有战斗力,还临阵投降,把自己手里的兵戈对准了商。这就是“临阵倒戈”的由来。可以看出纣王有多不得人心。

几乎是摧枯拉朽的击败商后,周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姬发从周侯变成了周王,史称周文王。而纣则被流放,郁郁而终。

结语

纣王昏庸吗?他对外战争连战连捷,对内为了对抗世家大族打击迷信,任用庶人,确实算不上无能。然而,他的做法并没有挽救商。他耗空国库,大兴土木,得罪了百姓;打击迷信,任用庶人,得罪了贵族。最终,商水到渠成的被灭,他也成了最知名的昏君。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