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第四任周昭王-姬瑕

西周王朝第四任周昭王-姬瑕

()
中文名:
西周王朝第四任周昭王-姬瑕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姬瑕,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多称之‘卲王’或‘王卲’,为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第四任王,其祖父是西周王朝第二任周成王姬诵,其父是西周王朝第三任周康王姬钊。 周康王二十六年(戊子,公元前1053年),在位26年的周康王姬钊卒,其子姬瑕继承王位,是

商朝名人推荐

姬瑕,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多称之‘卲王’或‘王卲’,为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第四任王,其祖父是西周王朝第二任周成王姬诵,其父是西周王朝第三任周康王姬钊。

周康王二十六年(戊子,公元前1053年),在位26年的周康王姬钊卒,其子姬瑕继承王位,是为周昭王。周王朝在成、康时期,东都洛邑建成,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初步巩固对‘东土’的统治。时值,楚国一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筚路蓝缕辛勤开发,国家已呈勃兴之势。至姬瑕执政时期,周、楚关系开始紧张,姬瑕遂集中全力打击楚国。根据陕西扶风出土的‘墙盘’铭文记载:“弘鲁召(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由此可见,姬瑕曾亲率军队南征,声势浩大;《竹书纪年》亦有记载:周昭王攻楚,主要有3次:

第一次,周昭王十六年(甲辰,公元前1037年),昭王伐楚,涉汉(渡汉水时),遇大兕(青色的野牛);

第二次,周昭王十九年(丁未,公元前1034年),“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这次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极为恶劣,将士因为惊恐,军队大部丧失;

第三次,周昭王五十一年(己卯,公元前1002年),在位51年的姬瑕再次攻楚,结果全军覆没,就连姬瑕本人在渡汉水时也溺水而亡。周人因为讳言此事,只是模糊地声称‘南巡不返’,遗体葬于少室山(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的少室山),其子姬满继位,是为周穆王。

周昭王死因,史料记载:“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舟进。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这里所说的‘船人’就是指楚人,设计献胶粘接的船只,致使船驶至中流,胶液融化船只解体,周昭王及其部众溺水而亡。楚国大夫屈原在《天问》中也曾提及:“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周昭王攻楚及其败亡,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大事。自此,周王朝由盛而衰,楚国则日益强大,逐步走上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的道路。

墙盘

考古发现:1967年12月15日,墙盘于陕西扶风周白村西周窑藏出土。

盘是乘食器的一种,出现时代比较早,而且器型一直到今天也没什么大的变化。墙盘为西周恭王时期作品,由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了纪念先祖而作的铜盘。此盘造型规整,纹饰精美,敞口,浅腹,圈足,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凤鸟纹,圈足部饰两端上下卷曲的云纹,全器纹饰以云雷纹衬地,显得清丽流畅。盘内底部刻有18行铭文,共284字,记述着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的家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一篇铜器铭文。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