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既非来自西羌也非来自东夷,而是源于北方,与黄帝有共同渊源

夏禹既非来自西羌也非来自东夷,而是源于北方,与黄帝有共同渊源

()
中文名:
夏禹既非来自西羌也非来自东夷,而是源于北方,与黄帝有共同渊源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文/叶林生 夏族不当是族称。大约因为这民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夏王朝,所世遂以“夏”称其族。夏族到底是古代哪一个部族?历来多有异说,举出数例: 禹为夏族宗神,实际是由先为羌族西戎(其族自称羌、被称戎)中的九州之戎的宗神来的,故称“戎禹”。禹这

商朝名人推荐

文/叶林生

夏族不当是族称。大约因为这民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夏王朝,所世遂以“夏”称其族。夏族到底是古代哪一个部族?历来多有异说,举出数例:

禹为夏族宗神,实际是由先为羌族西戎(其族自称羌、被称戎)中的九州之戎的宗神来的,故称“戎禹”。禹这一族作为羌族的九州之戎中的一支……形成为后来建立了夏王朝的夏族。

鲧、禹、启都原为北方河套地区的阿尔泰人。

“禹敷下土方”……余意“土方”当即卜辞中所常见之敌国名土方……土方之疆域当在今山西北部,或包头附近也。是则土方当即俨狁之一大族。俨狁于《诗》称朔方,金文“不其簋"又称驭方。朔、驭、土古音均在鱼部,则所谓土方当即朔方、驭方。知此,则所谓土方即是夏民族,夏字古音亦在鱼部,夏、土、朔、驭一也。

夏族本为东夷族的一支。

夏部族原是古老的黄帝族的后裔,到了鲧和禹的时期,在今嵩山地区形成为一个强大的部族。

对于夏部族的族源问题,范文澜、杨向奎、金景芳等先生都有论述,不一一列举。我们举出这五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意见,一是羌族说,二是北狄说,三是东夷说,四是中原说,那么,以鲧禹为宗神的夏人到底源于哪个部族呢?

我们先来谈谈夏与羌族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从几方面考察:

其一,以往,一些学者过分地轻信了《国语》中黄帝是姬姓之祖的说法,而夏后氏“禘黄帝”,必与周同源。其实,这是误解,我的研究证明,黄帝本与姬姓无关。事实上.姬姓的晋人附会出黄帝为姬姓之祖的“新说”,或源于对夏后氏的文化认同,夏与周本不同源。

学者研究表明,周是羌族的一支,朱绍侯先生指出:从原始社会婚姻形态演变规律看,都是由族内群婚变成部落内的族外群婚。周的可追朔的第一女始祖是姜嫄,即是羌人,周族与羌族组成了族外婚的婚姻集团,周族必起源于羌族。

由西周时的周人的几首《诗》看,周人对禹的传说只是泛泛而谈,或说南山为禹所甸,或说梁山为禹所甸,或说丰水东注之地是“禹绩”,或说“四方”是禹所辟。其时的禹,对周人似颇为隔膜,似有“说故事”或“道听涂说”的味道。足见周人对夏人、对夏人之宗神禹并不了解或所知不多,远不如说稷、说四岳那样清晰。可推断,夏不源于羌。

其二,夏之宗神禹与羌人之祖的四岳未见有亲疏关系。直到春秋之世,姜姓各国只认四岳为祖,从不及其他。四岳无论是神还是人,在古代传说中,先为尧舜之佐,继又为禹之佐,未见其与禹有任何特殊关系。事实上,《尚书·尧典》中,四岳与舜的关系倒更为紧密。到《夏书》中,四岳之名则不见了。虞、夏之书虽为后人附益,但表明古人并不以禹与四岳相关,也可表明夏并不出于羌。古代传说中,将禹与羌联系起来的当是汉人。“大禹出于西羌”见于《新语》;禹“家于西羌”见于《吴越春秋》;“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见于《蜀王本纪》。这类说法不见于汉代之先,是禹人格化之后的附会之说,不能作为依据。

其三,由夏、周、羌的图腾考察,夏也不当源于羌族。《说文》云:“羌,西戎牧羊人也。”说羌是西戎的“牧羊人”,无疑是附会,羌只是族名,但与羊确有关,有学者说,“羊是羌人的图腾”。另有学者说:“羌族的图腾主要是羊"。周人也有自己的图腾,主要是蛙。夏族的图腾是什么呢?《说文》云:“禹,虫也,从虫,象形。”禹如何与虫有了瓜葛?实际上,《说文》之释并不误,所谓虫,本是图腾,中国古代,许多动物都以虫名,老虎称“大虫”,蛇称长虫。禹所象形之虫则是龙。夏人以禹为宗神,源于龙图腾。《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引《归藏·开筮》云:“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鲧化黄龙,可知夏确以龙为图腾。

考古挖掘的史料也证明了这个事实。作为夏人图腾的龙,首先是在辽西发现的,距今已5000余年,考古界称为玉猪龙。苏秉琦先生说:“千万不要小看这玉猪龙,它关系到龙的起源的问题!"又说“代表龙的传人的图腾却发现于燕山北麓的辽西。”位于晋南的陶寺文化遗址中,早期的大墓每墓都有一件彩绘蟠龙的陶盘。对此,刘起釪先生说:“显然是夏族部落崇奉龙为神物(最早当为图腾)的原始标志。”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夏人确以龙为图腾,与羌人、周人的图腾不同,夏人当不属于羌族集团。

其四,认为夏周同源学者往往引《诗》、《书》之说,以为周人多称“夏”,自称“有夏",必为夏族之分支。这其实是误解。《诗》、《书》中,周人引史为鉴,往往夏、殷并出,“有夏”实未作自称。更重要的是,到周代,夏则作为一种文化概念、文化区域,专指文明程度而言,诸如周人说“肇我时夏”并非指以“夏族”的继承者自居。

总而言之,夏族并不出于羌人集团。

我们再来看看夏与东夷集团的关系。我以为,禹、夏与东夷族确有着密切关系,但论其氏族渊源,又并不出于东夷。因此,论述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

从传说资料看,夏与东夷渊源深厚:

其一、尧、舜、禹禅让之说虽为战国时儒墨之附会,但此说实非无因而起,而本于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则东夷之尧、舜与夏之宗神禹既有神职之联系(都是社神),又有地域之联系。

其二、《左传·哀公元年》云:“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其斟寻,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任牧正。其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这是讲夏王少康的传说。有仍即以太昊为宗神的任姓,属风姓集团,任、仍、缗相通。则夏后相之妻为东夷人,故逃奔有仍、有虞,有虞之君又以二女为少康之妻。我们虽不能断言夏为东夷族,但由少康的这段经历看,夏人与东夷之关系应是十分密切的,夏人与东夷族早有交往、融合,且有婚姻关系。

其三、夏族另一个宗神鲧也与东夷有密切关系。《山海经·南次二经》郭璞注“羽山”云:“今东海祝其县西南有羽山,即鲧所殛处。”元人蔡沈在《尧典》“殛鲧于羽山”句下注:“羽山,东裔之山,即徐之蒙羽。”这是否应当相信,另作别论。事实上,鲧为神,后人把他们人格化,指实一些地名。但是,将鲧所殛之地都附会于东夷之地,也可从侧面反映夏族所兴之地与东夷邻近,其与东夷族关系密切。

既与东夷关系如此密切,又何以说夏不是东夷族成员呢?最根本的是图腾崇拜的不同,东夷的图腾是鸟,这已为学界所共认;而夏人的图腾是龙,这也没有疑问。说明夏与东夷氏族渊源不同。

我以为,夏族应渊源于北方的戎狄族,与黄帝有共同的氏族渊源。

其一、由传说资料看,夏之宗神鲧与黄帝有“血缘”之亲,黄帝之“后代”大抵也透露了他们的氏族渊源。我们不妨再引录数例:

《山海经·海内经》云:“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帝颛顼。”

《大荒北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大荒西经》云:“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山海经》中,还有黄帝生海神之说,凡五例。我们先将鲧的问题放下,从总体上考察一下。所谓生颛顼云云,是北狄和东夷融合之后的说法,其余两例皆云黄帝生白犬、犬戎、北狄。黄帝与犬戎、北狄之关系极深,是无疑的。黄帝当为北方部族的生殖神。传说中“夏后氏禘黄帝”,夏族以黄帝为感生帝,则黄帝生鲧之说,表明夏宗神鲧亦当源于北方戎狄族。

其二、由史料分析,夏也当源于北方戎狄族。《史记·匈奴列传》云:“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此句出于严肃的史书。但恕我直言,大约太史公由大汉族主义的立场出发,以为周边民族皆出于中原王朝,所以才说“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由文句分析,匈奴在唐、虞以上即称山戎、猃狁,则必在夏王朝之先即存在,何以又称其为夏之后人呢?后之学者不察其漏洞,只顺着“夏后氏苗裔”一句话去穿凿,《史记索隐》引张宴之说曰:“淳维以殷时奔北边。”乐产《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荤粥妻桀之从妾,避居北野。"又引服虔云:“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这些说法颇为混乱。《史记》明说唐虞之前即存在,何能是夏桀之子?服虔明说“尧时为荤粥”,又何能是夏之苗裔?所以,透过《史记》文字之表层,我们即可知道,不是匈奴为夏之苗裔,而是说夏出于匈奴(亦即荤粥、猃狁)。夏之亡,部众或有逃入匈奴者,但推其源,盖因本与匈奴有氏族之渊源也。总之,考之史,夏族当源于北方。

其三、由学者的研究看,虽有多种说法,但我以为,本节开头部分所引的郭沫若之说较近实际,郭说,夏民族即所谓土方。此外,本世纪四十年代,杨向奎先生以为“夏民族起源于东方”。范文澜先生在六十年代中期认为夏族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族一部分入山东境,与夷族杂居,相互影响自东向西发展,他的一支后裔鲧、禹在嵩山成立大部落。”这些说法也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以为,夏族源于北方,一部分向南与东夷族杂居,文化上互相吸收,并有婚姻关系。另一部分由山西北部南进。与东夷族渊源极深的一部随东夷有虞氏由东向西发展,在伊洛流域建立了夏王朝。

其四、从考古学的角度看,夏代的遗址一直是个谜,以致海内外许多学者怀疑夏的存在。70年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及晋南东下冯遗址、陶寺遗址的挖掘,学术界大多认为是夏文化遗存。我们似应注意一个事实,考古报告说,山西南部“陶寺类型文化的时代应从公元前25世纪延续到公元前18世纪”,就是说其上限应早于公元前1900年,其下限不应晚于公元前1500年。而晋南东下冯类型“一般在年代上比河南二里头相同类型稍偏晚”,这又表明,河南的夏文化又早于晋南的东下冯类型。对于这种早晚的交替现象,我以为,以单线发展的思维逻辑很难解释。就是说,夏人是由山西向河南发展,还是由东向西发展,先由山东河南再到山西,我们认为坚持任何一端都不能反映历史的真相。因这个问题关系到整个华夏文明的起源,我们留待以后再去探讨。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