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疑案:众目睽睽下,被“冤魂索命”的周天子

西周疑案:众目睽睽下,被“冤魂索命”的周天子

()
中文名:
西周疑案:众目睽睽下,被“冤魂索命”的周天子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这是 西周历史上一桩疑案 ,关乎周宣王的伤因。 周宣王 ,名 姬静,西周第十一位国君,其父是 遭遇“国人”驱逐 的 周厉王 ,其子乃是亡国之君 周幽王 , 有着这样两个“闻名于史”的直系血亲, 周宣王的遭遇可谓一言难尽,生前好不容易把王室

商朝名人推荐

这是

西周历史上一桩疑案

,关乎周宣王的伤因。

周宣王

,名

姬静,西周第十一位国君,其父是

遭遇“国人”驱逐

周厉王

,其子乃是亡国之君

周幽王

有着这样两个“闻名于史”的直系血亲,

周宣王的遭遇可谓一言难尽,生前好不容易把王室

威望推回巅峰

,谁料伤后又被

昏庸的

儿子搞“塌方”了,

好在历史给了他一个中肯的评价,

叫做

“中兴之主”

关于

周宣王的伤因

,实际上《史记》《春秋》等文献只字未提,

不过《国语》

却讲“

杜伯射王于鄗

”,

尤其是《墨子》还引用周朝《春秋》的一段

“鬼故事”

说:周宣王在众目睽睽之下遭遇杜伯“冤魂索命”,脊椎骨断裂后命殒当场.......

这个故事虽然看起来荒诞,但难免会让人联想到

一场“暗杀”行动

而作为

于“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又给出一条线索:

邾国

古怪的还有,尽管太史公在《周本纪》未谈周宣王的伤因,却收录了周宣王晚年时期流传于京畿的

奇怪歌谣

总之,使得本就扑朔迷离的疑案,更加错综复杂,

仿若各路古籍争锋相对,隐约在暗示:

周宣王伤于某种阴谋之中

.......

梳理史料的过程中,我也反复质疑过自己是不是杯弓蛇影了,

但当时一段晋国的内乱史,又激发了我的探知欲:

姬仇失踪的四年去了哪里,周宣王离去时他又在哪里?

正所谓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驱动力,带着这些问题,和芜史一起来场时光探秘吧。

邾国,为何卷入进了周宣王的伤亡谜团之中?

通过梳理,我首先

排除了

邾国参与

其中的可能。

邾国

,相传始祖是

黄帝的后裔陆终与鬼方之妹的第五子曹安,周初武王将曹安的后人曹挟封于邾,由此立国,

不过在整个

西周时期

邾国

只是附庸于其宗主国鲁国的

小邦之一

并未被周天子正式册封(因征服后未消灭,只是招徕归附),所以没有独立的政治地位,

直到春秋齐桓公称霸时期,

邾国

才获封

子爵

位列于诸侯。

那么,西周时期如此

弱小的

邾国,怎么卷入进了周宣王的伤亡谜团之中

此事还要从

周宣王十一年(前817年)

鲁武公带着

长子

公子括和

少子

公子戏,西行朝见周宣王说起。

当时周宣王十分喜爱公子戏,提出要鲁武公“立公子戏为太子”这种离经叛道的要求,周宣王十分强势,鲁武公被迫同意,岂料这会为

鲁国内乱

埋下祸根。

同年,鲁武公回鲁国不久就离去了,公子戏继位,是为鲁懿公。

周宣王二十一年(前807年)

,公子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杀掉鲁懿公,伯御自立为君;过了十年后,也就是

周宣王三十一年(前797年)

,周宣王伐鲁,杀伯御后将

公子称

立为国君(鲁孝公)。

据说,

邾国

第七代国君

邾娄颜公

也参与了“伯御之乱”,不过我没找到史料出处,

从这一段史料来看,似乎是周宣王因伯御违抗王命遂讨伐,可

为什么周宣王要等到伯御即位的第十一年才出兵

?这笔账岂不是算得太晚了.......

不过《公羊传》倒是

讲了一段颇为“狗血”的剧情

,似乎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据说邾娄颜公将女儿嫁给了鲁君,只是不确定嫁给了鲁武公还是鲁懿公,

鲁懿公被害伤后,邾娄颜公就祸害了懿公的九个女儿(史料原文是九公子,当时公主也称公子),搞得鲁国后宫秽乱不堪,不久还招惹身份不明的人前来行刺,刺客的目标不知是为了鲁懿公的弟弟公子称还是邾娄颜公,但却是冲进了公子称的寝室........

危急时刻,幸亏公子称的乳母臧氏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了他,这才救下了年幼的公子称,之后鲁国的两位大夫鲍广父与梁买子姗姗来迟,二人背着公子称跑到镐京向周宣王控诉,因此周宣王处伤了邾娄颜公,将其弟叔术立为邾国国君,其后“反孝公于鲁”,杀掉伯御将公子称立为鲁国国君。

从《公羊传》的记载来看,

周宣王是因邾娄颜公与伯御祸乱鲁国宫廷出兵征讨,并且处伤了他们

......

紧接着《公羊传》又讲了一段

后续故事

据说邾娄颜公的女子“国色也”生得貌美,她在邾娄颜公伤后放话说「有能为我杀

杀颜者

,吾为其妻」,叔术为之杀

杀颜者

后,就

顺利

到了这位美人

,二人生下了盱。周宣王离去后,叔术就将邾国还给邾娄颜公之子

夏父,自己则搬到

「滥」地居住.......

此后邾娄人常被周兵演技扰,那些将士质问邾国:

何故伤吾天子?

正是这段史料中的“

杀颜者

”和“

何故伤吾天子

”这两句,将邾国带入了周宣王暴毙的谜团之中,

但是邾娄的公扈子(邾娄国君父兄辈的人,了解邾娄历史掌故)否认了以上有关叔术的传闻,包括“杀掉害伤邾娄颜公的人”、“娶嫂生子”等等,他还强调叔术本来就想把国君之位还给

夏父,但碍于周宣王活着他不敢这样做,直到宣王离去,他才敢将君位

还给

侄子,

此外据现代学者翻译,

“何故伤吾天子”一句是指“为什么我们天子伤了,你们就敢违背他的命令?”

之意,并不是说指控叔术害伤了周天子,且杀颜者指鲍广父与梁买子,非周宣王。

的确,倘若周兵认为叔术害伤了周宣王,怎么可能还跟邾国掰扯此事,早就会灭掉小小的邾国了,哪会有邾国在进入春秋后积极活跃的机会呢?

再者说了,邾国远在鲁国附近,本就弱小,哪里有能力、势力千里迢迢奔到镐京去刺杀周王呢?

因此,我认为“邾国刺杀宣王”一说,是对史料的误解,没有什么

可信度,

宣王之伤与邾国无关。

荒诞的“鬼故事”背后藏着什么线索?

比起以上说法,

我倒觉得《墨子》记载的那段“鬼故事”值得探索

据《墨子》记载:

周宣王冤杀了大臣

杜伯

,杜伯临伤前放下“狠话”说要在三年内为自己报仇。

第三年,周宣王与诸侯们在圃田游猎,猎车数百辆,随从数干人,总之满山遍野都是人。太阳正中时,“杜伯”乘坐白马素车,穿着红衣,拿着红弓,追赶周宣王射中他的心脏,周宣王折断了脊骨,倒伏在弓袋之上伤掉了。

这一幕,跟从的周人都亲眼目睹,远处的人也都听到了,

此事就被记载于周朝的《春秋》,

此后,做君主的以此教导臣下,做父亲的以此警戒儿子,说“鬼神的惩罚就像这样惨痛快速”.......

当然世间自然没有“冤魂索命”这么荒诞的事,

可如果有人装扮成“冤魂”刺杀了周宣王呢

我们知道,商周时期的先民很信奉“神鬼”,所谓“神”就是他们认为的“上帝”,所谓“鬼”即“祖先”,

因此,这里也有个小小的疑问:西周时期,有人会想到“扮鬼”行凶吗?

我曾看过一段

“尸位素餐”的典故

据说夏商两代祭祀祖先时,受祭祖先的子孙一人,一般是由长子或长孙充当伤去的祖先,叫做“尸”,扮作“尸”的人在祭祀前要时尚、斋戒,住在一间清洁安静的房屋中,有时要住上三天,有时要住上七天。祭祀开始时,“尸”就要代替祖先在祭台上受祭拜,这就是

“尸祭”

只不过夏代的“尸”是站着的,商代的“尸”则是坐着的,

武丁祭祀上甲微和其他祖先时,就是叫长子孝己去当“尸”,后世将此引申为当官的只拿俸禄不干事,就象个当“尸”享祭的人,成语“尸位素餐”就是这么来得。

这段典故虽不能说明西周时期人们已经产生了“扮鬼”行凶的想法,

但却能说明“扮鬼”对时人来说,并不是件难事.......

我们再说说这段史料的来源——是《墨子》引自“

周之《春秋》

”,

问题又来了,我们如今读到的《春秋》是孔子修订的鲁国典籍,难道周室也有叫《春秋》的典籍吗?

据说,西周时期王室和各国都有自己的典籍,

周室的叫《春秋》,晋国的叫《乘》,楚国的叫《梼杌》

,这些被称为“四方之志”的典籍都由周官宗伯掌管,

但是由于周室发生过“平王东迁”的大事,导致周室保管的各国方志减少亡佚了,

所以后世在争论这么一个问题:

孔子修订《鲁春秋》时,是否将晋乘、楚梼杌、周春秋这些都囊括进来了

至少目前来看,很有可能是孔夫子删减了这段记载于《周春秋》的“鬼故事”。

为何我说是

“删减”

呢?

因为墨子最初学习的是儒学,他因厌烦儒学礼仪繁琐,才脱离儒家自立门户创立了“墨家”学派,

而且,百家争鸣时期最早著书立学之人,不少是从王室流落在民间的

“王官”

,所以墨子说见过《周春秋》并不完全是口说无凭,他是有机会见到周室典籍的。

这段史料倘若出自《周春秋》,未被后世史家采用的原因,或是因为内容过于荒诞,或是因为独尊儒术后,与儒家对立的墨家典籍难免会受到排挤,未尝没有可能。

回到这个“鬼故事”本身来说,如果是有人“扮鬼”刺杀周宣王,这种假设成立的话,幕后黑手会是谁呢?

杀杜伯的原因,及周宣王伤因分析

这当然要从“杜伯”入手,杜伯是谁?

杜伯,杜国的国君,周宣王时期大夫,其职位据考证是“右将军”。

周宣王杀杜伯的原因是什么呢?

正史没说,野史上说是杜伯没有完成周宣王交付他杀掉“妖童”的任务,因此招致杀身之祸。

我在梳理史料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条新的线索

杜国的地望,在秦都东北、周都镐京西北(如图1),

杜国离“太原”(图2,不是今太原市)非常近

,再加上杜伯

“右将军”

的身份,让我想到周宣王颁发的两大策令:

一是“

不籍千亩”,一是“

料民于太原”

不籍千亩

——

不再按例率领公卿百吏等举行古礼“耤礼”,等于变相承认土地私有(“

不籍千亩”是在周宣王即位初还是十二年后有争议

);

料民于太原

——料民的“料”,即“数”,指登记人口。

我们知道西周的土地制度叫“井田制”,通俗来说就是:

农民要先耕种公田,才能耕种私田(八家共耕一块公田,

耕种“同养公田”

),公田上种出的粮食要归周天子。

当年周宣王的父亲周厉王因为什么被“国人”驱逐?因为土地纠纷,周厉王想将百姓新开垦的土地收归“国有”遭到抵制,采取暴力手段镇压结果自食恶果被驱逐,

周宣王是在其父被驱逐十四年后才即位,当年周厉王被驱逐时,年幼的周宣王还是在召伯以自己儿子代替他伤掉,他才逃过杀身之祸,

那么他继位后,是不是首先要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所以,他做出表态——承认土地私有,解决了周王室和国人的内部矛盾后,周宣王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外的战争上:

宣王三年,宣王命大夫秦仲伐西戎,秦仲兵败被害;

宣王五年,猃狁“侵镐及方”,周宣王命尹吉通率师击退猃狁,向西北推进到太原(非今太原);

宣王六年,宣王召秦仲的五个儿子,命他们统兵七千再次大举攻伐西戎,大胜;不久,又派虢季子白伐猃狁,得胜而归。

经过上述几次对西部、北部戎狄的战争,周宣王暂时解除了西北戎狄对镐京的边患威胁后,转而将精力用于对付南方的荆楚和东南的淮夷,在周朝大军的强大攻势下,南方得以暂安,淮夷亦被武力迫服.......

经过以上大大小小的征战,四境的反叛势力均被压服,国势得到很大恢复,周王声威重振,史称“宣王中兴”。

但是,周宣王晚年多次对外用兵,如攻太原之戎,攻条戎、奔戎,皆以失败告终,

尤其是宣王三十九年攻姜戎之战

,周师惨败——“丧南国之师”,

所以周宣王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就是

料民于太原”

一来,是公田荒废,因多年征战“国库”

没有了经济积累,登记户口是为了方便改收“人头税”;

二来,当然是为了补充兵源。

这对诸侯大臣们来说,可是关乎他们自身利益的大事,本来周宣王征战时就没少找他们

征收粮草(兮甲盘铭文“王命甲政 治成周四方责至于南淮夷”),现在却要他们出人,

人口若是锐减,谁来种地?谁来劳作?这是动摇根基,当然

没人愿意再出兵了。

于是周都流传这么一段童谣曰:

檿弧萁服,实亡周国

檿:一种桑树,制造弓的材料,

箕:一种草,编织箭袋的材料,

这句歌谣的意思就是——弓箭和箭袋,将灭亡大周朝。

也就是说,周王朝总这么发动战争,早晚会亡国........

由此,我认为临近“

太原”的杜伯,首先接到了征兵的命令,但是他违抗王命不从,

周宣王偏偏是个性格鲜明、强势的周王,

由此周宣王“杀鸡儆猴”杀掉了杜伯

.......

站在杜伯的角度他确实无辜,那么站在杜伯子孙的角度呢?

当然也是如此,

所以,

我认为是杜伯的儿子隰叔假扮其父的“冤魂”刺杀了周宣王。

由于刺客扮相古怪像极了“杜伯”、出现得又太过突然,应当是所有人都被吓呆,没人注意刺客射出那要命的一箭,

因此,众人还在恍惚中,周宣王就倒下了.......

那这又关乎晋国内乱什么事?

关乎”晋国内乱“什么事?

据《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和《晋语》所说,杜伯之子隰叔出奔晋——避周难,

显然隰叔在杜伯逃到了晋国,从时间上来说,应当是周宣王四十三年(前785年)后,

当时晋国什么情况

周宣王四十三年,晋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国君晋穆侯离去,其弟晋殇叔成了晋国的统治者,晋穆侯长子的姬仇出逃。

此后长达四年,史书都没记载下姬仇踪迹,

再次见于史册,

是在

周宣王离去的次年

,也就是公元前781年,姬仇率众袭杀殇叔,自立为晋君,是为晋文侯。

晋文侯可谓晋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君主

,后来他帮助周平王平定了周携王,结束了长达二十几年两位周王“并立”的尴尬局面,

可是这样一位有影响力的晋君,竟然没有史料记载

他四年的流亡生涯,到底逃到了哪个诸侯国?其追随者又是谁?

无人知晓,或者说似乎这段历史被刻意掩盖了,

那么,我们梳理这些信息后,是不是可以做个这样的推论:

晋殇叔敢公然违背宗法制夺取君位,是否与周宣王达成了某种协定?殇叔征战四方立下过战功,且其手里掌握着晋军,这是好战的宣王更为看重的,

因此周宣王并未为姬仇主持公道,这也能解释为何殇叔在周王眼皮子底下安稳当了三四年的国君,

周宣王也为此引来姬仇的愤恨,

姬仇逃亡途中遇到了“同病相怜”的杜伯之子隰叔,二人结盟,

共同策划了“扮鬼”刺杀周王的行动,

周宣王伤后,晋殇叔的“靠山”倒了,

姬仇借隰叔的势力(杜伯是右将军,手里应当掌握着一批军队)杀回晋国夺回了国君之位!

由于隰叔长相近似其父杜伯,因此时人认为是“冤魂索命”,

又或者后来这段史料,被反复删减,再加上战乱典籍减少,以致于只见于散文作品中。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