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为何对诸侯国有那么强的掌控力?豆 闭簋铭文解开了这个谜

西周为何对诸侯国有那么强的掌控力?豆 闭簋铭文解开了这个谜

()
中文名:
西周为何对诸侯国有那么强的掌控力?豆 闭簋铭文解开了这个谜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串通犬戎杀死。平王东迁洛阳,把西周京畿之地扔给秦国,命其自取。史学家把 东迁后的周朝称之为东周。东周时期,天子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天下大乱。从春秋时期的170余国到战国时期

商朝名人推荐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串通犬戎杀死。平王东迁洛阳,把西周京畿之地扔给秦国,命其自取。史学家把 东迁后的周朝称之为东周。东周时期,天子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天下大乱。从春秋时期的170余国到战国时期仅剩下7个大国,最后六国灭亡,天下归一。西周时期,天子对诸侯国的掌控力为何那么强?这事是个谜。深入研究史料后,真知堂发现:西周命卿制度是天子控制诸侯的关键。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豆闭簋,就是证据。

豆闭簋,长得真的很普通。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豆闭簋,高15.1厘米,宽32.5厘米,重5.06kg。簋弇口,圆鼓腹,圈足,腹两侧有兽首衔环耳.器身自上而下满饰平行的瓦棱纹。”《故宫博物院注解》

这件簋其貌不扬,却是国家一级文物。据说它清末出土于陕西西安。

它出土后,当时的金石学家命名为邓闭簋。

清吴大澂(读成),潘祖荫都曾经鉴赏过它。潘氏还曾经给其做了铭文拓片。

清吴大澂《愙斋集古录》:“邓闭敦出西安,失盖。”

豆闭簋的铭文,是它的价值所在。它记录了西周穆王册命豆闭为俞国司马的事迹。因此在西周史研究中极为重要。铭文曰:

“唯王二月既生霸辰,在戊寅,王格于师戏大室。邢伯入 ,右豆 闭,王呼内史册命 豆闭。

用乃祖考事,俞邦君司马弓矢。"

釐叔宝簋,用 赐寿万年,永宝用于宗室。”

这段铭文,对于见证西周历史上最为关键的命卿制度很有用,所以一字不漏的全部录于上。口 代表无法解读的字。

这段铭文里一共出现了六个人。

(前1026年?-前922年?),西周第五位天子。

邢伯,即邢国国君,伯爵。邢国,一般认为位于河北邢台。

《姓氏考略》:豆姓源于芈姓。罗泌《路史》载:“楚有豆氏。”

俞邦君,即俞国国君。即《牧誓》中的邦冢君。

内史,即周穆王的史官,负责册命大臣,记录周国历史。

釐叔。

好,搞清楚了这六个人,这段铭文就好理解了。

周穆王某年二月上旬戊寅日这一天,在师戏的大庙里,邢伯居左,豆闭居右,进入大庙。王命内史册命豆闭。

(掌弓矢征伐事)。

叔,祈求长寿,此器永宝于宗室。

西周对诸侯国命卿制度的实物见证。

那么,什么是西周命卿制度呢?为什么说它是西周天子控制诸侯国的关键节点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周朝的公卿制度。

根据毛公鼎的记载,西周时期主要的政府管理机构有二:

卿事尞和太史尞。

毛公鼎铭文

太史尞相当于后世的礼部和内务府,其首领是太史。西周主要政务管理机构,还是卿事寮。

后世解读西周官制为三公九卿,和真实情况不符。

所谓三公,指的是太师,太保,太傅。《史记》曰:“召公为保,周公为师。”这说的是成王时期的事。

太师,就是师氏的统领。姜太公是武王伐纣时期的太师,也就是总司令,当时被尊称为师尚父。

卿事寮,见于西周青铜器毛公鼎,是当时的主要政府机构。

卿事,即卿士。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中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诗经 常武》

卿事寮的首领是大师(太师)或太保,主管三事和四方。

西周太保簋

四方指的是四方诸侯的政务,三 事,根据《 尚书-立政》的说法,任人,准人,牧即三事。

牧,就是京畿内的地方官。

任人,指的是京畿内的行政官员。

准人平法,也就是法官。

三事,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司徒,司马,司空等三有司。

这三有司,就是青铜器铭文中的卿士。这种制度,在周武王伐纣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有《尚书-牧誓》为证:

“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立尔矛,予其誓。”《牧誓》

武王以下,第一等级是友邦冢君,即豆闭簋中的邦君。

第二等级是 御 事,即太师,太保一级的三公。

第三等级是司徒司马司空,即卿士。

第四等级是亚旅,师氏。史料记载西周有周六师,成 周八师,一共十四个师。师氏就是师长。亚旅,可能是几个师的首领,相当于后世的军长。

第五等级是千夫长,百夫长。相当于后世的团,营,连干部。

好了,搞明白了这些,就可以进入正题了。

西周初年,以太师或太保为卿事寮御事,主要官员有三事大夫,也就是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又称三有司,后期卿的数量增加了)。他们负责管理周王朝京畿内外,包括诸侯国的诸多军政大事。

周公旦继太公姜尚后为太师,位在太保召公奭之上,成王年幼,所以他是事实上的周武王后的统治者,也就是后世俗称的摄政王。

三卿(司徒,司马,司空)则是实际上的主事者。控制了这三个关键职位,则国家大事尽在掌握之中。

那么,西周初年制定的命卿制度又是怎么回事呢?

西周之所以强大,除了朝廷拥有强大的军队外(西周一共十四个师,而诸侯国上国三师,中国二师,下国一师),最主要的还是掌握了诸侯国的人事任免大权。

《礼记-王制》记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从前文我们可以得知,西周朝廷的三卿(司徒、司马,司空)掌握了全国除祭祀,册命仪式,记录历史外的所有军政大权,是实际上的掌权者。诸侯国的三卿亦然。

西周朝廷规定,上等的大诸侯国,三卿都由周天子任命,也就完全把握了其国的军政大权。这种做法相当有效。

作为国君的诸侯,除了祭祀外,大小政务都归于三卿,这也是后世的晋国六卿乱政,最后三家分晋的根源所在。

并且,这种命卿制度是世袭的。如豆闭家族,祖父,父,豆闭三代,都是俞国的司马。掌控了俞国的征伐(弓矢)大权,他当然要向周王效忠而不是俞国国君了。

到了平王东迁,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式微,失去了对诸侯国卿士的任命权。卿士大夫的任命权回到了诸侯国君手中,从此周王室再也不能控制诸侯国的军政大事,这应该就是进入东周之后,礼崩乐坏,诸侯兼并,天下大乱的根源所在。

西周豆闭簋,就文物的艺术价值来说,真的很普通。但豆闭簋记录的周穆王册命豆闭为俞国卿士司马这件事,真实的说明了西周时期确实存在周天子任命诸侯国三卿的历史事实。也从侧面说明了东周之后周王室衰微的原因所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文物看历史,跟随真知堂,去深入解读中国上古史文化吧。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