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认为刘秀可轻松平定天下故追随刘秀,东汉建立后便远离名利

邓禹认为刘秀可轻松平定天下故追随刘秀,东汉建立后便远离名利

()
中文名:
邓禹认为刘秀可轻松平定天下故追随刘秀,东汉建立后便远离名利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不过,以上只是假象,刘秀手下同样有相当杰出的人物。 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在位的第三年,命人绘制了东汉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挂于洛阳南宫的云台,世称“云台二十八将”,邓禹位列第一。 纵观东汉的开国功臣,若单论文韬或武略,邓禹都不是最拔

商朝名人推荐

不过,以上只是假象,刘秀手下同样有相当杰出的人物。

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在位的第三年,命人绘制了东汉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挂于洛阳南宫的云台,世称“云台二十八将”,邓禹位列第一。

纵观东汉的开国功臣,若单论文韬或武略,邓禹都不是最拔尖的,为什么说他“最厉害”呢?

邓禹的出类拔萃之处,在于他的全能、完美:他既满腹韬略、善于出谋划策;又能知人善任、举荐人才;而且还骁勇善战、指挥千军万马在沙场上帮助刘秀完成统一大业。更为难得的是,当几乎所有功臣都退居二线时,他还能活跃在权力中枢。

跟刘秀一样,邓禹也是南阳郡人。13岁时,他就前往长安游学,并且认识了当时在太学就读的刘秀。虽然年纪轻轻,当时的邓禹已经有了识人的眼光,他敏锐地察觉出刘秀并非常人,于是刻意与其结交,共同在长安度过了数年时光。

刘玄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同样出自南阳郡的汉室宗亲刘玄在绿林军的支持下即位,是为更始帝,成了当时最强大的力量。史称,更始帝以汉室正统号召天下,“海内豪桀翕然响应”。

当时的邓禹也得到了乡里豪杰的一致举,劝其投靠这支最有希望的势力。不过,他却眼光独到,选择了当时深受更始帝排挤、奉命镇慰河北的刘秀。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情景是:邓禹“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听说刘秀前往安定河北,邓禹便单人匹马北渡黄河、穷追猛赶,直到邺县才追上了这位老同学。

邓禹为啥选择了当时实力较为弱小的刘秀?据二人后来彻夜长谈时所提,身处乱世,邓禹并非仅仅想获取荣华富贵,而是志在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选对服务对象。

在他看来,天下虽然豪杰四起,但大都是没什么远大抱负的流寇;至于势头如日中天的更始帝,实际上并无用人驭人的能力,手下大多是些穷兵黩武、鼠目寸光、贪图享乐的庸人,这些人成不了事。而刘秀虽然实力弱小,但如果能“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邓禹

概而言之,在邓禹看来,以刘秀的德行、才能,只要政策得当,平定天下、易如反掌。

后来的历史走向完美证明了这一论断。由此可见,当时的邓禹虽然年轻,却不是个容易被眼前表象左右的智者。他格局高远、胸怀天下、头脑清醒,而且有知人识人的眼力劲,才敢孤注一掷、选择为弱小的刘秀服务。这种魄力、眼界,远远超出了他的年龄限制。

后来,两人率领区区数千兵马在河北东征西讨时,处于创业初期的刘秀一度深感起步维艰,邓禹及时拟定了今后的发展方略:“方今海内淆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以大小。”即主张顺应民心,以德行为核心竞争力谋取天下。

邓禹的这一战略,几乎是为刘秀贴身打造的:刘秀虽然雄才大略,但在性格上却极为仁厚、谦恭,加上汉室宗亲的身份,天生具备以仁德拉拢人心、顺应民意的优势,加上麾下有谋臣良将的帮助,虽然眼下实力尚弱、只能割据一地,但一旦时机成熟,就能迅速统一天下。

后来的史学家评论:“光武得天下之易,起兵不三年,遂登帝位,古未有如此之速者,因民心之所愿,故易为力也。”刘秀之所以神速地开国,核心优势正是顺应了民心。从这个层面而言,说邓禹是刘秀集团的道路设计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当然了,邓禹并不是个纯粹的智囊、谋士,更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上阵杀敌的统帅。

刘秀

建武元年(25年),声势浩大的赤眉军进攻长安、谋取关中,更始帝派兵抵挡。刘秀判断,更始必败、长安极有可能落入赤眉军之手。为了避免关中形胜之地被更强大的敌人占据,刘秀决定派人西征;至于统帅人选,他选择了“沉深有大度”、具备大将之风的邓禹。

邓禹率领2万精兵西进,最终不孚众望、漂亮地完成了任务:他首先,他击破了更始大将军樊参的数万兵马,并斩获樊参本人首级;随后,面对更始帝调集的十多万军队的围攻,邓禹所部一度岌岌可危,幕僚纷纷劝其撤退;但邓禹丝毫不为所动,他以静制动、沉稳迎敌,最终一击反杀、彻底击溃敌军,平定了河东郡,打开了前往关中的门户。

捷报传来,刘秀亲自对邓禹进行嘉奖,并将其拜官大司徒、封万户侯。当时的邓禹年仅24岁;纵观历代名将,也许只有霍去病胜其一筹。

更为难得的是,邓禹的领军作风极具大局观。当时,杀进关中的赤眉军到处洗劫,所过之处百姓苦不堪言;其他所谓的起义军大多也是这种作风。而只有邓禹所部号令严明,进入关中后秋毫无犯,当地军民扶老携幼夹道欢迎,“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让刘秀集团赢得了军心、民心,稳步迈向统一全国的目标。

关于邓禹在东汉开国过程中的杰出贡献,南宋名士陈亮有一段经典评价:邓禹“起身徒步,杖策军门,一见光武,遂论霸王大略,陈天下之大计,此其胸中有大过人者矣。连兵西讨,所当者破,既定河东,复平关中,威声响震,敌人破胆。”

邓禹

历史上,像邓禹这般文武全才、在战略/战术/战役层面均作出卓越贡献的开国功臣,实在是屈指可数。

邓禹的传奇之处,还体现在开国之后的新阶段。封建时代存在这样的规律:在一个帝国成功立国后,那些开国功臣,往往面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惨结局。刘秀虽然没有杀害勋旧,但也夺其权柄、厚赐田宅,不允许他们参与政事,可见他也对功臣心存忌惮。

但这里有一个例外:邓禹。天下平定后,他有意识地疏远名利,为人恭敬谨慎、不敛财谋私,对下严格教育子女、对上孝敬父母,安心地当一个远离权力的寻常人。他越是这样,越是让刘秀敬重。以至到了建武三十二年(56年),他又被刘秀下令“复行司徒事”、履行宰相的职能。纵观东汉功臣,只有这一起破例事件。

纵观邓禹的一生,面临危难局面,他秉承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抱负,敢于建功立业;他文韬武略、胸怀全局、才能出类拔萃,辅佐君主完成千古伟业;更难得的是,他心怀天下、却无一己私利,所以在功成名就后能够全身而退、被誉为良臣楷模。这样难得的杰出人才,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可谓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