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呢?

秦汉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呢?

()
中文名:
秦汉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呢?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儒学,即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具有开放包容、经世致用的特性,周公及三代礼乐,乃后起儒学之先导,周礼制定之地洛邑成周,乃中国儒学之祖庭。 几千年来,为历代儒客尊崇。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

商朝名人推荐

儒学,即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具有开放包容、经世致用的特性,周公及三代礼乐,乃后起儒学之先导,周礼制定之地洛邑成周,乃中国儒学之祖庭。 几千年来,为历代儒客尊崇。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传承了2000多年,一直在政治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前进,各朝各代对于儒学思想都会赋予新的理解。

但是儒家思想在诞生之初,实在是比较艰难,长达几百年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一直到大汉王朝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让儒家思想走上了历史新高度,那么在秦汉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究竟是怎样的?

儒家学说

1,儒学思想的起源

儒学思想的起源,要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因为东周王室大权旁落,周天子成为一个无实权的称号而已,所以西周时期制定的礼教制度早已被破坏,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礼崩乐坏。

在如此尴尬下的东周,看着麾下的诸侯国一步一步地壮大,最终好几个诸侯国直接称王,导致东周的社会开始动荡不安。

周天子这位天下共主没了实际权力,整个王朝也没有向心力,这时不仅权力被瓜分,很多效忠周王室的诸多知识分子都走向基层民间,在各地推行自己的学识,逐渐很多人都得到了知识的洗礼,于是思想也处于比较开放的状态,一下子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很多思想流派,其中儒家学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2,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对于君主讲究施行仁政,对于百姓讲究做到仁爱,这是孔子在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道德标准。

还有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所谓义,原来是指“宜”,所以主要是指行为适合于礼,而孔子用“义”来作为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标准。

礼,则是指政治和伦理的范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就是以“礼”作为当时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

智,是指人们要知道、要求了解,所以同“知”,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孔子也认为智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人的一种行为规范知识。

信,是指与人交往要做到诚实不欺,要做到言行一致;孔子还把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统治阶层要讲信用,百姓才会反馈真情而不欺瞒上面。

另外恕,是指做到包容、宽恕;忠,指忠于国家、忠于百姓、忠于组织。

孝,则有孝、大孝、中孝、小孝之分,至孝是小孝是指养父母之身,中孝是指养父母之心,大孝是指养父母之志,至孝是指养父母之慧。至于“悌”,则是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互助互爱。

秦朝时期其实儒学不算衰落

为什么说秦朝时期的儒家思想并不算衰落?因为秦始皇只是“焚书坑儒”,但没有胡乱的杀儒学大家,依然在使用儒学大家。

首先,来看一下“焚书坑儒”的起因经过,这个事件的起因根据史书记载是说在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召集文武百官和七十位博士在咸阳宫进行一场头脑风暴,焦点是是否应该废除分封制,所谓博士,是儒学大家被秦朝封的官职。

在这场辩论大会上,秦朝当时的仆射周青臣就使劲地夸赞秦始皇的功劳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伟大成就,潜台词就是秦始皇的决定肯定是对的,应该全力支持。

但当时博士之一的淳于越就提出异议,他也肯定秦始皇伟大的功绩,不过他说废除分封制是不明智的,学习商周的制度是必需的,因为儒学讲究恢复周朝礼乐制度,所以一直认为西周的礼乐制度才是最先进的。

秦始皇也没有反对,而是基于淳于越的观点继续讨论,最后秦朝丞相李斯则发表言论说到:即便是上古圣贤三皇五帝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所以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制,周朝还不是终结在分封制上面,所以完全没必要学习商周。

与此同时李斯还谏言,说应该禁止以古非今之事出现,还强调除了秦朝规定的思想书籍,其他任何一家言论都应该烧毁,但是唯独博士家的除外。秦始皇听后,非常认可,于是在全国范围内“焚书”。

这里已然表明秦朝还是尊重儒家,也继续任用儒家学者,但是不喜欢用过去的思想来套用并议论当下的政事,而且焚的是除法家以外的百家思想流派的书籍。而且在《史记》中记载都没有说秦始皇“焚书坑儒”,而是说秦朝“焚诗书、坑术士”。

不过后来因为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而引发一起事故,的确坑杀了四百六十多人,史记中也是说抓寻方士而坑杀的,具体有什么样的人也没有详细记载,即使有儒学学者,也是正常,但是秦始皇并不是针对儒家。

如果纵观整个事件,秦始皇是不喜欢人们用过去的思想来反对它现在做的事情,因为它要统一一切方面,不希望有威胁他集权的可能。

后来秦始皇去世,胡亥即位,秦二世胡亥依然重用博士,例如在陈胜吴广起义时,胡亥特意召集30多位博士商量对策,由此可见,秦二世之时,儒家学者在秦朝中央依然有着重要地位。

通过对这件“焚书”事件的了解,可以发现秦始皇并没有有意针对儒家一派,而是针对很多思想学派,目的就是禁止以古非今。因此儒家才能在汉朝实现历史性发展,不然早已没有儒家的生存空间。

汉朝时期儒学思想的兴起

众所周知,汉朝在汉武帝之前一直推行黄老之学,即道家思想,讲究“无为而治”,但是到汉武帝时期,突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首先,了解一下为什么要“无为而治”,其实也比较简单,当时的汉朝经历秦朝末年的战乱才统一天下,汉朝的统治者只有让百姓休养生息,而且还选择不过多干预,就是希望百姓在不造反的前提下自由发展,从而让汉朝恢复国力,走向富强。

虽然总体来说汉朝前期的无为而治促使了文景之治,但是一样存在弊病,例如汉景帝时期的七王叛乱,就是因为无为而治,导致封国实力发展壮大,而不满足于现状选择挑战皇权。

同时表明西汉初期推行的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所以发展至汉武帝时期,想要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就必须要有一套适合的政治思想,而儒家学说在当时就非常符合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应用,因而儒家思想在这一刻走向历史性高度。

其次,为什么是儒家符合统治者需要,而不是法家、墨家之类的,例如秦朝不是一直推行法家吗?都说汉承秦制,为什么不继承法家?

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秦朝就是前车之鉴,不想重蹈覆辙,法家的严厉酷刑在某个时刻某个重犯身上的确合适,但是天天用法家思想针对天下万民,恐怕不出几年汉朝就会走向灭亡,这一点汉武帝这位雄才伟略的大帝看得非常清楚,因此汉朝不可能再选择法家思想。

而墨家的思想,用现在的话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封建集权制度下的一代传奇君主,汉武帝可不会头脑发热使用理想主义来治国,既不利于中央集权,也不利于实际发展。如此分析下来,只有选择儒家,那选择儒家的优势在哪?

第一,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信忠义孝悌,其中的“忠”,强调要忠于君上;“仁”强调仁爱;“孝”其实广义上是强调为国为民,就是对父母的大孝;而且这一系列的思想核心都是强调一个人要讲究人伦道德,遵守人伦道德。

这样的思想正是君主中央集权所需要的,作为统治者当然希望百姓们忠君爱国、遵守人伦道德、不争不抢,这样管理起来实在是舒服惬意。

儒家思想的核心还强调为人要安分守己,不可僭越。这一点非常符合封建君主的心理,作为古代帝王最厌恶行僭越之举的人,最喜欢安分守己的人。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其中三纲中的“君为臣纲”,就是在告诉世人,皇帝至高无上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天下之大,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点,是古代帝王最希望见到的局面,所以儒家才是符合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诞生是时代所造就,秦朝的一时缓慢发展,也是当时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但是在秦朝并没有衰落,而是没有成为主导思想,秦朝两代帝王依然重用儒学的学者。

在汉朝能发扬光大,并且能确立为后世2000多年的政治指导思想的地位,都是儒家思想符合封建社会君主中央集权的发展需要,即使没有董仲舒,一样有其他人向汉武帝提出,或者是汉武帝自己发现,这是时代发展和现实情况所决定的。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