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之交的“哥德巴赫猜想”: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还是周宣王之子?

两周之交的“哥德巴赫猜想”: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还是周宣王之子?

()
中文名:
两周之交的“哥德巴赫猜想”: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还是周宣王之子?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最有名的难题之一。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一生都在全力破解这一难题,遗憾的是,直到他去世前,也只能是在“1+2”上止步不前。哥德巴赫猜想,不过是数学领域的诸多难题之一,众多人类的天才人物提出了这些难题,又引发了更多的天才

商朝名人推荐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最有名的难题之一。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一生都在全力破解这一难题,遗憾的是,直到他去世前,也只能是在“1+2”上止步不前。哥德巴赫猜想,不过是数学领域的诸多难题之一,众多人类的天才人物提出了这些难题,又引发了更多的天才为之呕心沥血,奉献了终身。

陈景润

不单是数学领域,在历史领域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难题。历史领域的难题,与科学领域的这些难题不一样——历史难题本身都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但随着时间推移,当时的历史资料慢慢佚失、失真,以致后人对其真相再也无法确定。

明明真实发生过,可后人却偏偏无法探寻其真相,这种历史难题的难度是不是抵得上哥德巴赫猜想?

周代诸侯国郑国“国父”郑桓公姬友的身世,就是这么一道延绵数千年的历史难题。

郑桓公

众人耳熟能详的《史记·郑世家》,对郑桓公是这么说的:“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年,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二岁,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从太史公的记载中可见,郑桓公为周厉王少子。

以太史公的名气,想来也不至于在这么基本的历史问题上作假或出错,因此千百年来正统史书基本都认可这一结论。

司马迁

然而,坏就坏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的摸金校尉。

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汲郡(今河南汲县)一位摸金校尉不准,挖开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古墓,结果挖出了另一本极其重要的史书:《竹书纪年》。这是一本未经秦火的唯一一本有关中国古代的编年通史,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虽然在发掘出来后,历经数百年又几近佚失,但是里面却记载了另一种有关郑桓公出身的说法:

晋文侯二年,同惠(应为“周宣”之误)王子多父伐郐(应为“鄫”之误),克之,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是曰桓公。

按《竹书纪年》之说,郑桓公就应该是周宣王之子。

竹书纪年

郑桓公当然不可能既是周厉王之子,又是周宣王之子——这道历史难题只可能有一个正确的解——可到底哪个才是正解?

要确定郑桓公到底是周厉王之子还是周宣王之子,可以与数学证明中的反证法一样,首先找到其它相关史料,然后再根据其它史料进行逻辑推理,推理之下必然有一个答案与之相矛盾,那么剩下来的那一个当然就是正确答案了。

有关周代的史料,有两部比《史记》早而且现存版本较为完整,这就是《国语》和《左传》。而且这两部史书都有郑国的相关史料,只要找到这两部史书中有关郑桓公身世的记载,就必定能够一别是非。

《国语·周语中》记载富辰劝周襄王不要引狄人伐郑时说:“……狄,隗姓也;郑出自宣王,王而虐之,是不爱亲也。”郑国的始封君为郑桓公,既然《国语》说“郑出自宣王”,这当然是郑桓公为宣王子的有力证据。

周襄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郑有平、惠之勋,又有厉、宣之亲,弃嬖宠而用三良,于诸姬为近,四德具矣。”在此,富辰再次提出郑国有“厉、宣之亲”。不过,郑桓公到底是出自厉王还是宣王呢?常理推断,此处既然是同时提及厉王与宣王,那么厉王就应该是祖父、宣王应该是父亲。

然而,同样是《左传》,在“文公二年”却又有另一种说法:“宋祖帝乙,郑祖厉王,……”意思是宋国以帝乙为祖先,郑国以厉王为祖先。帝乙,众所周知,是纣王之父,也是宋国始封国君微子之父。以宋国对比郑国,那么左氏就认为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又出现了争议!

《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记载,郑国被楚国围城攻打,郑襄公肉袒牵羊投降:“……若惠顾前好,徼福于厉、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君之惠也。”郑襄公称自己祖先为周厉王、周宣王、郑桓公、郑武公,正是说明郑桓公应该是周宣王之子。

郑襄公投降楚国

《国语》与《左传》,四处记载郑桓公身世,三处支持郑桓公为周宣王之子,一处支持郑桓公为周厉王之子,该如何解郑桓公身世之谜?

要注意这四处记载存在着明显不同之处。

在支持郑桓公为周宣王之子的记载里,都是引用当时人的原话;但支持郑桓公为周厉王之子的记载,却是撰史者自家的评述。从资料可靠性而言,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原话当然更为可靠。左丘明虽然是春秋战国时代人物,毕竟距离春秋初年已过去两百多年。所以他所记载的郑国历史,难免会有偏差,或许后世司马迁等人记郑桓公为厉王子,最早的偏差源头就是左氏。

因此,从《国语》、《左传》的原始资料信息判断,郑桓公应该为周宣王之子是更加可靠。

结论似乎就应该定了:郑桓公是周宣王之子。

然而,另两处资料突然出来捣乱。

晋人干宝《搜神记》:“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是岁有马化为狐。”《搜神记》不是正统史书,照理史学家们就应该对这一记载无视。更何况,这一记载跟郑桓公身世无关,根本无助于解决郑桓公身世的千年难题。可是,还有一份汲冢《琐语》的记载如下:

干宝·搜神记

宣王之元妃献后生子,不恒期月而生,后弗敢举。天子召问群王之元史,史皆答曰:“若男子也,身体有不全,诸骨节有不备者则可,身体全骨节备,不利于天子也,将必丧邦。”天子曰:“若而,不利余一人,命弃之。”仲山父曰:‘‘天子年长矣,而未有子,或者天将以是弃周,虽弃之何益!”天子弗弃之。

《琐语》明确说“天子年长矣儿未有子”,结合《搜神记》的宣王三十三年生幽王,说明一个问题:宣王三十三年前,他都没有儿子。可是按《史记》记载,宣王二十二年就将郑桓公姬友“初封于郑”——那不正是说明郑桓公不是周宣王儿子吗?

很多人会质疑,《搜神记》这类神怪小说的记载也能信吗?

问题在于干宝是晋人,而晋时又刚好《竹书纪年》现世,在晋代广为流传。所以,《搜神记》记载的“有马化为狐”,在《今本竹书纪年》里也能看到。因而,晋人干宝记载的“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很有可能是《今本竹书纪年》所佚失的记载。而且,《琐语》本身也是在汲冢同时发现的史料之一,更加证实幽王生于宣王三十三年可能是史实。

因而,最后这道难题的最终证明结果来了:《史记》所说的郑桓公为周厉王之子,被《竹书纪年》、《国语》、《左传》否定;但《竹书纪年》的郑桓公为周宣王之子,又被自身的记载所否定。

虽然谁都知道,两种说法只有一个是事实,但却无从知晓哪个记载才是历史的真相。这个历史的真相,或许我们永远都找不到真正的答案。正如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证明了一辈子,却始终都无法突破“1+1”。

哥德巴赫猜想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