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六百年》| 史书上相似的“暴君”

《殷商六百年》| 史书上相似的“暴君”

()
中文名:
《殷商六百年》| 史书上相似的“暴君”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司马迁说夏桀拒谏好贿,“武伤百姓”,桀的无道,绝非虚言。但是史传文献对夏桀、商纣王等上古暴君的鞭挞之词,则过多呈现出程式化、同质化、笼统化的特征。 如《尸子》中说:“昔者,桀纣纵欲长乐,以苦百姓。珍怪远味,必南海之荤,北海之盐,西海之菁

商朝名人推荐

司马迁说夏桀拒谏好贿,“武伤百姓”,桀的无道,绝非虚言。但是史传文献对夏桀、商纣王等上古暴君的鞭挞之词,则过多呈现出程式化、同质化、笼统化的特征。

如《尸子》中说:“昔者,桀纣纵欲长乐,以苦百姓。珍怪远味,必南海之荤,北海之盐,西海之菁,东海之鲸。此其祸天下亦厚矣。”

《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引《缠子》:“桀王天下,酒浊而杀厨人。纣王天下,熊蹯不熟而杀庖人。”夏桀与商纣王的恶迹完全相同。

再如,夏桀有璇室、瑶台、象廊、玉床,都是用玉装饰的宫室、高台,用象牙装饰的走廊,用白玉打造的卧床。这些奢侈品也是商纣王的专利。还有桀打造酒池,池中可以行舟。糟丘长达十里,足够三千人畅饮。

《论衡·语增》也说商纣王的酒池可行船、糟丘堆十里,有夸张之嫌疑。桀、纣的恶行存在着惊人的雷同,绝非巧合,应该是古人为贬损暴君政治而刻意捏造的一系列罪状。

至于夏桀宠妃“妺喜好闻裂缯之声”,也与《御定渊鉴类函·布帛部》中所说的“周幽王后褒姒好裂帛”如出一辙,可信度极低。甚者移花接木,将商纣王的罪恶栽赃到夏桀的头上。

如发明炮烙之刑是商纣王时期的事,《符子》一书却将其记在夏桀的罪恶簿上,说“桀观炮烙于瑶台”。清代大学者马骕为此打抱不平,替桀辩白:“桀用炮烙未闻。”

而刘向《列女传》对夏桀荒淫成性进行了畅快淋漓的鞭挞,也是言过其实。《列女传》写作于汉成帝在位期间。彼时赵飞燕姐妹秽乱后宫,汉成帝酒色侵骨,朝政荒废,天下危机四伏。

刘向著《列女传》,意在劝诫汉成帝,希望他有所醒悟。因此,他对夏桀、商纣王等上古暴君的恶行,难免有夸大之词。

柏杨曾经在《皇后之死》中为妺喜辩诬洗白说:“施妺喜是个可怜的女孩子,她的身份是一个没有人权的俘虏,在她正青春年华的时候,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情郎,为了宗族的生存,像牛羊一样地被献到敌人之手。”

如此千篇一律,含混不清,甚至不惜栽赃、抹黑的证词,当然是没有公信力的。夏桀“暴君”恶名的产生,是有其文化根源的。

一是兴者必言亡者的罪恶,如此才能得到伐暴除恶之名,占据道德制高点,获得更多民众的拥护,以巩固新生王朝的统治。这是朝代更迭的必然现象。成汤伐桀灭夏,也不例外。

二是先秦儒家理想层面上的需要。先秦儒家对上古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遵从自己的伦理观与价值观,存在一边倒的绝对化、理想化倾向。

将上古某位人物的善最大化,将他的恶最小化,甚至为尊者讳,隐其恶埋其毒,从而制造了一代又一代的完美圣人。尧、舜、禹、成汤、周文王,莫不如此。与此同时,作为圣贤的对立面,暴君或恶人,如共工、夏桀、商纣王等,也应运而生。

来源:柯胜雨《殷商六百年:殷周革命与青铜王朝的兴衰》第三章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