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系列(16): 箕子头也不回地走了,带着商贵族去了早上开花的大周朝鲜

傻子系列(16): 箕子头也不回地走了,带着商贵族去了早上开花的大周朝鲜

()
中文名:
傻子系列(16): 箕子头也不回地走了,带着商贵族去了早上开花的大周朝鲜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重建文明,就要探寻上古文明之道。 《诗经》,是我们不得不重读的一部经典,华夏文明之根。 ——作者的话 上回说到:周武王利用父亲给他的三年寿命,完成了“灭商建周”的千秋伟业。 一统天下,分封诸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然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

商朝名人推荐

重建文明,就要探寻上古文明之道。

《诗经》,是我们不得不重读的一部经典,华夏文明之根。

——作者的话

上回说到:周武王利用父亲给他的三年寿命,完成了“灭商建周”的千秋伟业。

一统天下,分封诸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然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问道箕子。

孔子《论语·微子》中说: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由于商纣王无道,他的长兄微子离开了他。叔叔箕子装疯,被关进监狱。叔叔比干劝谏他,反而被他杀死。

这三位贤士,被孔子称为“殷有三仁”,史称“殷末三贤”。

箕子,是三个人当中,最有思想的人。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因为他的封地在箕,故称“箕子”。

箕子辅佐商纣王,见他进餐用象牙筷,感觉太奢侈,叹曰:

“今天用象牙筷,明天就想用美玉杯来配。玉杯象牙筷有了,就想远方还有什么珍奇玉碗可用,宝马良驹可骑。

然后就想华美的宫殿和楼阁,奢侈之风就会从此起。这种风气不能助长。”

箕子也苦心谏阻商纣王,但是商纣王喜欢挥霍无度,不听忠言逆耳。

有人劝箕子离去,箕子曰:

“我身为国家的臣子,劝谏不听,我就离开,是彰显了帝王的恶,而使百姓认为我忠。我不忍心这样。”

箕子知道祖宗成汤王所创五百多年基业,即将断送在纣王手中,心痛如割,

比干被挖心,他也害怕灾祸临身,索性披发佯狂,隐居起来鼓琴自悲,弹唱“箕子操”。

商纣王以为箕子真疯,就将他囚禁起来,贬为奴隶。

箕子装疯,也给后世避祸的贤士一条路。

于是很多人跟着装疯,比如后世的孙膑装疯,接舆佯狂……

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第一件事,赶快把比干的墓重新修缮,把监狱里装疯的箕子,释放出来。

箕子乘乱,回到箕山(山西晋城陵川棋子山),在那里隐居。

他创造了黑白棋子,所以把那个人,变成了“棋盘山”。

周武王特地来到箕山,寻访箕子,向他问道,也就是请教治国的大道理。

周武王先问了第一个问题:“殷商为什么会灭亡?”

箕子不说话。

他的祖先之国灭亡了。他很伤心难过,但是也不愿意讲自己祖国的坏话。

周武王觉得自己失言了,不应该用这样的问题来问。

于是周武王换了一个话题,请教怎样顺应天命来治理国家。

箕子于是便将夏禹传下的《洪范九畴》陈述给武王听。

为什么说“问道箕子”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呢?

因为箕子所传授的治国之道,并不是箕子所创,而是通过箕子所保留下来的上古的治世之法,也就是“圣王之道”。

如果没有周武王的这次特地箕山之行,谦虚求教,那么,

箕子这位唯一的“文化传承人”,所传授的“圣王之道”,就此灭绝了。

这是今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一个事件的原因。

那么,箕子传授了什么重要思想呢?

夏禹王传下的《洪范九畴》。内容比较庞杂,难懂,简单说几条要领:

第一,提到“五行学说”,

第二提到“天人感应”学说。

第三,“王道学说”。

其中“王道学说”,就提出了:君主王者应该公平公正,

“毋偏毋党,王道荡荡”,保护民众。“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同时提出了爱民、重道德、任贤的思想。

这些思想,都是周代“圣王之道”推崇的思想。

武王听后,十分钦佩,就想请箕子出山治理国事,重用箕子。

是箕子不肯做周的顺民,带领商朝旧民,离开箕山向东方而去,

他们渡过胶州湾,看到那里有一片土地,

“山明水秀,芳草连天,一派明丽”,取名“朝鲜”。

周武王知道箕子远避东方,派人到朝鲜封箕子为朝鲜侯,不把他当臣下看待。

“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

后代以箕子为圣人,柳宗元有《箕子碑》纪念他。

《易经》里有“箕子明夷”卦辞。

意思是箕子能够在暴虐之时韬光隐晦,藏于艰难之中而保持正直品德,最终显示光明之德。

箕子留下的思想非常宝贵。同时也证明:

周代的文化理念和思想,并不是周代产生的,而是对上古智慧和哲学的继承。

《尚书》和《礼记》里,经常有这样的对比承继的句子: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再比如:

“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

“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

比如用旗子,有“有虞氏之旂,夏后氏之绥,殷之大白,周之大赤。”

比如祭祀,有“有虞氏祭首,夏后氏祭心,殷祭肝,周祭肺。”

同样的道理,《诗经》反映的“圣王之道”,不仅是周代的文化理念,更是保存下来的宝贵的上古政制智慧。

这也是今天我们重读《诗经》的原因。

箕子如此,微子如何?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

文子国学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重修伦理,再建道德。 内含:文子国学活动讯息 昆曲文化和“昆曲十六讲”课程 诗经文化 乐府文化 唐风宋韵 盛世元音 道德经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20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收录于合集 #诗经

47

上一篇

傻子系列(15):逆天改命,让“灭商建周”的千秋大业,染上那般悲壮凄美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