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殷商有护国4忠臣,周朝也有4大元老,为何姜子牙不在其列?

封神演义:殷商有护国4忠臣,周朝也有4大元老,为何姜子牙不在其列?

()
中文名:
封神演义:殷商有护国4忠臣,周朝也有4大元老,为何姜子牙不在其列?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这个问题,漫夜已经回答了不止一遍。 孔子虽然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但儒家思想并不是在春秋时期萌芽的,孔子只是作为一位集大成者,规范了这种思想,并将其理论化成一种哲学学派。 而圣人伟大的根本就在于 先导教化 。 所以,‘儒’的概念并非是儒家学派诞

商朝名人推荐

这个问题,漫夜已经回答了不止一遍。

孔子虽然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但儒家思想并不是在春秋时期萌芽的,孔子只是作为一位集大成者,规范了这种思想,并将其理论化成一种哲学学派。

而圣人伟大的根本就在于

先导教化

所以,‘儒’的概念并非是儒家学派诞生后的产物。

还有一点,封神的作者无论是许仲琳还是陆西星,都是明朝时期的人物。儒家思想已经完善到一个高峰,忠君爱国便是典型的儒家特征。

封神演义成书也多受儒家思想影响,这才出现了三纲五常,以及忠臣和反贼的概念。

华夏最早的君权神授,并不是道家产物,也是出自于最早的儒家思想。

儒家将上古诸位帝王列为官祀对象,比如五方五帝,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接下来咱们说说,殷商末期的4大忠臣,以及周朝开国的4大元老。

关于前者的4位,只要是读过封神的应该都不陌生。而后者中的4位却在封神中知名度稍差,甚至有两位很少被提及。

更重要的是,这4位中并不包括功勋彪炳的姜子牙。

为什么呢?且听漫夜慢慢道来。

封神的故事线起于纣王继位的第七年,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其中少不了4位忠臣的辅佐。

第一位:太师闻仲。

闻仲师从截教金灵圣母。作为截教第一人,甚至比师兄多宝道人还要厉害,其徒弟自然不会差。

下山后的闻仲辅佐的并非是纣王,而是二十八代君主文丁,也就是纣王的祖父。后来又历经帝乙,再到帝辛,在纣王在位时成为三朝元老。

这里有一个历史上的小插曲。

闻仲辅佐文丁时,就跟周朝有了很深的矛盾。

史书记载,文丁在位时,季历掌西戎牧马之地,征兵伐戎狄有功,被文丁所猜忌,最后绝食而死。

季历便是周文王姬昌的父亲。

从那时起,商周之间的矛盾便埋下了。从封神中闻仲的身份猜测,他是经历过那场纷争的。

所以说,闻仲理所应当地成为商朝和周朝之间最后一道屏障。闻仲命丧绝龙岭,也意味着殷商的宿命无力回天了。

当然,历史上并没有闻仲此人。作者将其定义为三朝元老,可能也是为了商周矛盾做出的历史铺垫。

事实如此,闻仲此人厉害非凡。堪称商朝第一重臣,南征北讨,最后亲征西岐而死。他的死并不是自己无能,而是对抗不过所谓的天命而已。

第二位:商容。

这也是一位大忠臣,可惜好心办了坏事。正是因为他谏言纣王去女娲宫进香,这才有了封神演义的故事开端。

这位跟闻仲一样,都是三朝元老。但很可惜,因为年事已高思维不太清晰,做出了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

先是见纣王无道,不听他的老人言,愤而辞官回乡。后来,又因殷郊殷洪两位皇子被追杀,义愤填膺回朝歌讨说法。结果纣王还是不听他的,怒撞龙柱而死。

其行为虽然没啥意义,但也算对得起忠臣二字。

第三位:黄飞虎。

这一位不用多说,此前的文章中说过太多次了。黄飞虎虽然后来投奔西岐,但其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镇国武成王,这个名号在朝歌算是顶天的荣誉了。

可惜纣王不知道珍惜,活该作为亡国之君。

第四位:比干。

比干作为纣王的叔叔辈,虽然是庶出,但地位也是相当高的。纣王对其礼遇有加,比商容一点都不差。

毕竟是亲戚,比干做不到黄飞虎那样洒脱。明知必死,也依然献出了自己的心脏。忠诚度也毋庸置疑,其中更多的是绝望和无奈。

接下来咱们说周朝的4大元老。

先说为什么没有姜子牙。

按照封神的描写,姬昌在位时,姜子牙并没有多大贡献。渭水访贤在文王回国之后,他被纣王囚禁的七年中,姜子牙还在街头算卦。

所以说,姜子牙辅佐的对象是周武王,姬昌是他的伯乐不假。但西岐的发展初期,并没有姜子牙的功劳。

那么姬昌在位期间,西岐发展的四大元老是谁呢?便是著名的文王四友。

第一位:散宜生。

这位在封神中的戏份不少,但并不算太显眼。西岐百姓安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虽然其中多占圣人姬昌的便宜,但作为谋士的散宜生的确出力很大。

还有,如果没有散宜生出谋划策,派人送礼给费仲尤浑,我姬昌可能根本回不到西岐。

姬昌文人太老实,而且愚忠。如果没有散宜生这位鹰派人物,一力促成反商大业,姜子牙辅佐武王吊民伐罪也没那么容易完成。

第二位:南宫适。

这位跟散宜生的地位并肩,官拜西岐大将军。在姜子牙入主西岐之前,执掌西岐的军务大权。

这人也是一位鹰派人物,只是大局观上稍差。当听说伯邑考被纣王剁成肉酱时,第一站出来要反商。

被散宜生喝止,这么干不是害了还在朝歌的姬昌?

后来姬昌回国,兵伐崇侯虎,南宫适为先锋。屡建战功。但在后来姜子牙金台拜将之后,南宫适因为不懂法术,光芒渐渐被各路奇能异士所掩盖。

武王登基后,南宫适也作为封疆大吏,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第三位:闳夭和第四位:太颠。

这两位的名字很生僻,封神中的戏份并不多。一般都是同时被提及的。最大的功劳就是被散宜生派去朝歌送礼,太颠送费仲,闳夭送尤浑。

两位奸臣收了礼,这才向纣王进言,把姬昌给放了。

这过程看似简单,却是玩命的买卖。稍有不慎就回不来了。

可见姬昌能够回国,跟散宜生谋划,闳夭和太颠的行动分不开。而且,文王不在的那七年,外事军务都有南宫适打理,西岐才能有条不紊的发展。

《帝王世纪》曰:文王昌敬老慈幼,晏朝不食,以延四方之士,是以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之属咸至,是为四臣。也就是史称的文王四友。

所以说,姜子牙的功劳虽大,但依然不能掩盖4大元老的光芒。

而且在封神中,姜子牙最大的功劳也不是运筹帷幄或是军事才能,而是将神权和王权打通了一座桥梁。

封神最后,姜子牙功劳太大,被封去齐地养老。而4大功臣还在朝堂辅佐武王,这可能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在过于庞大的组织结构中,还是老人用起来放心。

如果漫夜有什么疏漏,欢迎批评指正。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